APP下载

初出茅庐桑郎多吉

2022-01-17张晓虹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22年1期
关键词:嵩山多吉消防员

张晓虹/文

一份薄薄的材料,简略地记载着一个消防战士的不平凡经历:桑郎多吉,男,藏族,四川省甘孜州人,1998 年1月6 日出生,2019 年4 月加入上海消防,现任黄浦消防救援支队嵩山消防救援站特勤分队三班消防员。荣获首届上海市消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应急救援员项目第一名。2019年才加入消防的桑郎多吉,是此次消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所有获奖者中资历最浅、年纪最小的,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人”,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竞赛,却大放光彩,荣膺应急救援员项目的桂冠。

为了心中的梦想 出发

“你好,我叫桑郎多吉,来自四川省甘孜州,藏语中桑郎多吉是好运、坚强的意思,阿爸给我取这个名字希望给我带来好运和坚强,我喜欢踢足球、打篮球……”一个黑黑瘦瘦、乐观开朗的阳光大男孩是大多数指战员对这个藏族战友的第一印象。2019 年4 月,桑郎多吉加入消防时才21 岁,有着180 厘米身高的他显得比同龄人更加高挑。在年轻队员里,性格外向的他很快就融入集体,和队友们打成一片。可能是因为年纪小,桑郎多吉身上总是有用不完的活力,是队友之间的“开心果”。不过在日常训练中,他十分认真严肃,主观能动性强,能吃苦耐劳,在同样年轻的新队员里表现出不一般的品格。

桑郎多吉加入消防队伍的目的很明确,他一脸认真地表示:“从小就想当消防员,因为当消防员可以保护更多的人。”为了实现当消防员的梦想,桑郎多吉在高中时,就关注网上很多关于消防训练的小视频,自己在家模仿训练,单杠、俯卧撑……统统不在话下。但在刚加入上海消防队伍时,长年生活在高原的桑郎多吉因为初来平原,很不适应,单杠卷腹上只能勉强做两三个,3000 米长跑更是他的“老大难”——别人训练一段时间后能轻松取得“良好”成绩,而他始终在达标线徘徊。换作别人,也许“60分万岁”,得过且过算了,但他却像拼命三郎一样“不抛弃不放弃”,每天主动给自己额外加餐——100 个俯卧撑、100 个仰卧起坐、一个5 公里。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每天的加餐训练也以累积着的量变加速着质变的到来。最终他以考核项目全优的成绩通过了培训考核,迈出了“火焰蓝”新征途的第一步!

在桑郎多吉的家乡甘孜州,摩托车早已代替了马匹,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出行工具,几乎人手一辆,桑朗多吉也不例外。桑朗多吉在18 岁时就成为家乡摩托车赛队的一员,是队里最年轻的骑手,本以为来到上海,来到消防队伍后,他的一身“骑术”就无用武之地了,没想到这却成了他的独特技能。在授衔之后,桑郎多吉被分配到了黄浦区嵩山消防救援站,由于桑郎多吉有驾驶特长,他成为站里最年轻的消防摩托车驾驶员。位于淮海中路193 号的嵩山消防救援站守卫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周公馆)等多个红色遗址。在建党百年安保期间,桑郎多吉每天早上8点,便骑着他的专属消防摩托车开始了“安保驻勤模式”,在新天地周边区域进行覆盖式巡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周边,最快通过需要2 分钟,途经13 个路口,14个消火栓,2 条单行道……”除了场馆的巡逻任务,桑朗多吉还要不间断地走街串巷,承担防火宣传、隐患整治的工作,对于发现堵塞消防通道和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的现象及时清理。

为了人们的安全 战斗

回忆起第一次救火的经历,桑郎多吉表示至今还历历在目,细节都能回忆起来。

那是淮海中路上的一幢26 层高楼,18层的电缆井突然着火,浓浓的烟雾蔓延了整幢楼。

面临重重障碍,桑郎多吉咬紧牙关,挑战身体极限

火灾发生后,嵩山消防救援站全员奔赴火场。桑郎多吉随班长从楼梯快速往上冲,烟雾使他们的步履越来越沉重,何况正是酷热的盛夏,他们戴着头盔,战斗服全身湿透,还背着消防水带、水枪、呼吸气瓶,负重80 多斤。终于到了18 楼,天渐渐黑下来,电缆井里伸手不见五指,但他们必须找到着火点。桑郎多吉是第一次进火场,本就有点紧张,再加上环境恶劣,他感到喘不过气来,用手拍了拍班长的肩胛。班长一见,立刻屏住呼吸,把自己的面罩给他呼吸。就这样,两人你吸一下我吸一下,轮流呼吸着微弱的空气。如果烟雾进入呼吸道,可能引发窒息。桑郎多吉第一次感觉离死亡这么近。事后他想,如果没有班长的面罩他可能就躺在里面了。终于找到了着火点后,桑郎多吉紧跑慢跑,瞅着机会趴在窗台上呼吸几口外面的空气。下到8楼的时候,见一个抱着婴儿的老人颤巍巍地往下走,他发现婴儿的嘴上没有任何遮盖物,赶紧掏出毛巾捂在婴儿嘴上,然后接过婴儿,尽可能快速地走下楼去。

那次高楼救援在桑郎多吉的记忆中印象深刻。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还会有更多的救援储存于桑郎多吉的记忆之中,但这第一次的亲历火灾现场,让桑郎多吉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圣与脆弱。

桑郎多吉加入嵩山消防救援站的第一年还遇上了百年难得一遇的超强台风“利奇马”。“利奇马”肆虐时,上海市狂风呼啸,暴雨如注,人、车均寸步难行。这一整天直至次日,整个上海市的消防救援队伍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嵩山消防救援站同样如此,最高峰时,总共4 辆消防车全部外出抢险救援,即便是暂时的喘息,全队上下也不敢有一丝懈怠,时刻保持着战斗状态。长时间、高强度的紧张感,使人更容易疲惫,为了能让其他队员有更多时间的休息,桑郎多吉没有要求轮换休息,硬是和班长以及另一位队友坚守岗位24 小时。那天,全站总共31 个警情,桑郎多吉他们那辆车是出警最多的。在“利奇马”过后的一段时间里,嵩山消防救援站总会收到“匿名”快递,有牛奶,有水果,有小吃等等。后来才知道,那是居民们为感谢消防员在台风天气中的辛苦付出,特地买的。其中还有一封“匿名信”让桑郎多吉哭笑不得,“我想谢谢一个长得黑黑的消防员哥哥,虽然我看不清他的脸,但是他的制服很亮眼,让我知道他是一名消防员。”

为了集体的荣誉 拼搏

2021 年8 月16 日,首届上海市消防行业技能竞赛训练拉开帷幕,桑郎多吉因其优异的体能成绩被选拔进入“首届上海市消防行业技能竞赛黄浦支队集训队”。第一次参加比赛就登上这么大的舞台,面对总队高手如云的竞争压力,作为“新人”的桑郎多吉只能拼命、拼命、再拼命。不管结果怎样,他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在参加集训的日子里,桑郎多吉天天挥汗如雨,日均训练时长达到12 个小时,数不清磨破了多少双救援手套。桑郎多吉参加了穿重型防化服长跑的艰苦训练,艰苦的环境和大运动量的体能消耗使他面临着重重困难,他不得不咬紧牙关和身体极限进行顽强的抗争。500 米,1000 米,1500 米……汗水不停地滴落在靴子里,没过脚踝,淹过小腿,他依然凭借着惊人的毅力艰难前行,最后沉重地晕倒在跑道上……经过紧急治疗,桑郎多吉很快地恢复了意识,第二天又继续投入紧张的训练。这次意外的晕倒并没有使他退却,反而让他对“特别能吃苦”加深了理解。

桑郎多吉参赛的是应急救援员项目,在竞赛项目的训练上,桑多朗吉有着自己明确的方向。由于赛前测试时水域救援、综合救助成绩较好,他将一半的训练时间都放在了绳索救援这个项目上。13 个锚点,他吊在绳子上一遍又一遍地来回操作;扛假人膝盖撞得淤青,胳膊撞得抬不起来,他只能缠着冰袋忍受着痛苦一遍接一遍训练……就是凭借着那种不服输的精神,让他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自己,最终也赢得了参加比赛的机会。

9 月24 日这天,桑郎多吉代表嵩山消防救援站与其他参赛队员一起整装待发,奔赴总队培训基地那片赛场,同全上海最优秀的消防员一决高下。比赛开始后,他争分夺秒、势如破竹,比赛完毕就听到领导和队友在为他欢呼呐喊,6 分44 秒!他的成绩牢牢锁定在了第一名!这个成绩比他平时训练的最好成绩整整快了1 分20 秒!桑郎多吉流下的辛勤汗水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正如桑郎多吉平时所说,“我相信我足够坚强,我还年轻,我不怕吃苦,只要不懈努力,一定可以百炼成钢!”

临走时,他说了一声:“扎西德勒!”他希望作为消防员的自己能守护更多人的幸福平安……

在绳索救援项目中,桑郎多吉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绳索将假人从高层运到地面

猜你喜欢

嵩山多吉消防员
贫困青年刻苦自学
《小鹦鹉从教记》之得意忘形不听劝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岳嵩山
我爱我家
其美多吉
2017年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夏令营(河南站)在嵩山落幕
张耒的嵩山,张耒的网
小小消防员 第十集
小小消防员 第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