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角课程故事有效开展的思与行
2022-01-17文朱凤
文 朱 凤
我园故事角是从阅读区演变而来的。故事角中的故事不是教师预设的,而是从幼儿的一个兴趣点或者一个问题引发、生成的。
如何利用故事角展示课程故事?如何让课程故事在故事角中有效开展呢?为此,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区域不分家,故事角中的“随时”
区域游戏一般来说是以学习操作内容为主,游戏区域分为益智区、生活区、美工区、数学区、阅读区等。
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要去的区域开展游戏,如娃娃家、小医院、美食屋、理发店、小超市等,让故事角生发课程故事。
创设故事角时,教师特意划出一块区域,能够让幼儿在这一区域添加、减少或者改变材料,根据需要随时变成临时综合区域或自主区域来满足呈现课程故事的需要。
(一)“随时”改变布局
故事角的第一站阅读区域中,幼儿围在一起,讨论着从《花花大世界》一书中看到的各种花朵:“我做过花,我妈妈在抖音上看到用蜡烛油和树枝就可以做成蜡梅花。”“我在家里也做过花,用超轻黏土做的。”“我是用毛茛做过,就是做得不好看。”……幼儿一边议论着,一边从材料区搬来一张小桌子,放在故事角的留白区域,选择了制作花朵的材料,如一次性筷子、吸管、超轻黏土、塑料瓶、双面胶,剪刀等。幼儿制作完花朵后,用透明胶把瓶子固定在墙上,然后把制作的花朵插进了瓶子中,桌子上也摆上一些黏土花。接着,幼儿站在桌子边吆喝:“卖花啦,花店开张有优惠。”“卖花啦,卖花啦!”吆喝声很快吸引了其他区域的幼儿。
在课程故事《奇妙的水世界》中,幼儿就水的形态、颜色、作用展开讨论。
有的说水是白色的,有的说水是透明的,有的说积木是可以浮起来的,有的说记号笔是沉下去的……最后,幼儿决定做实验来论证观点。
幼儿一起来到盥洗室,寻找材料,开始了探索之旅。幼儿对水的颜色和形态有初步了解,还知道一些玩具在水中能浮起来或沉下去。虽然幼儿没有在故事角里操作,但幼儿把故事角临时换到了盥洗室。幼儿可以随时改变故事角的布局,方便观察和探索。
(二)“随时”寻找材料
在故事角中,教师提供了一些阅读书籍。这些书籍有的是班级里的,有的是幼儿自己带来的,种类非常丰富。幼儿自由选择书籍,针对书中感兴趣的内容选择材料。
以课程故事《花花大世界》为例。在“做花”这一环节,有的幼儿认为,用一些树枝制作花会更漂亮。幼儿想选一些枯树枝进行装饰,得到了教师的肯定。
幼儿结伴而行,在幼儿园里的大树下寻找一些干树枝,再利用挂、黏等方式装饰樱花。样在这个课程故事中,幼儿喜欢把自己扮演成漂亮的花朵和蝴蝶,而材料超市没有这些物品。
这时,“娃娃家”床上的床单成为幼儿扮演蝴蝶的翅膀;“娃娃家”的发箍成为蝴蝶的触角。在故事角中,幼儿可以随时按自身需求进行选择材料,幼儿的自主性在课程故事中得到体现。
二、“随地”创设课程角
故事角“随地”创设更符合幼儿的需求。
在由幼儿兴趣点生发的一系列活动中,有的需要幼儿亲身体验,有的需要幼儿主动探索,有的需要幼儿仔细观察。这时,教师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室内外互通环境,充分满足幼儿需求。
(一)“随地”课堂
“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是课堂;何时有问题,何时就是课堂。”
一次雨后晨间活动,幼儿问:“老师,我的裤子怎么湿了?”“老师,我的膝盖也湿了。”“这个地方怎么有水?”“水为什么没有消失?”……对于这些问题,教师现场组织了讨论,并引导幼儿继续寻找“水”。寻找过程中,幼儿发现下过雨后的轮胎里有水、龙头里可以放出水、拖把桶里有水、水杯里有水、雨后的叶子上有水等。还有的幼儿发现嘴巴里有水、眼睛里也有水。幼儿发现问题后,教师就地开展教育活动。寻找以后,幼儿又有了一系列问题:家里哪些地方有水?大家去哪里玩过水?水有什么用?如何造水?很多的问题接踵而至,探索不断深入。
教师可以把课程故事搬到任何地方,只要幼儿感兴趣,任何地方都是开展课程故事的优选之地。
(二)“随地”体验
花是香软的,水是凉的。不去闻一闻,摸一摸,躺一躺,就无法获得这些体验。
以《花花大世界》课程故事为例。幼儿园的樱花树快谢了,风吹过来,樱花往下落,在樱花树下已经有一层层似粉色毯子的樱花瓣。花瓣是香软是吗?与其让幼儿去猜,不如让幼儿躺在“樱花毯”上嗅一嗅,摸一摸。这样的课程形式让幼儿乐于探索自然,获得更多发现。
故事角给幼儿提供舞台,让幼儿去创设、去寻找,改变故事角的布局。
整个课程故事都由幼儿主导生成。当区域不够,由留白区补充;当材料不够,由他物代替,让课程故事能够展现幼儿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