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孩子,先管好自己
2022-01-16乔能俊
乔能俊
中学高级教师,“国培计划”项目专家,乔能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被评为“荆楚好老师”“湖北省优秀教研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各地讲学、执教公开课两百多场次,现为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教科院常务副院长。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家长。每次与他们交流时,总有人希望我能支个招,快速地解决孩子的问题。
我能理解家长们的心情,但我告诉他们,所有的方法都不具备普遍性,适合我的孩子的方法,用到另一个孩子身上就可能毫无效果;更重要的是,行为问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背后都有父母的影子。
如果说管好孩子有招式的话,那么“管好自己”应该算是第一招。
有人说,好父母胜过好老师,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科学家发现,人脑中有一种叫作镜像神经元的细胞,它储存着特定行为模式的编码,让我们可以想都不用想,就能执行基本的动作,同时也让我们在看到别人进行某种动作时,自身也能做出相同的动作。美国心理学家帕特丽夏·格林费尔德指出:“镜像神经元为文化的进化和演变提供了强大的生物学基础……如今我们知道,镜像神经元能够直接吸收文化。每一代人都是通过模仿、观察,来教育下一代人的。”也就是说,孩子的行为是家长行为的真实反映。我们平时怎么说话,怎么看待具体问题,怎么处理人际关系,都会印刻到孩子的头脑中,一旦形成不好的影响,就很难改变。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孩子的关键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第一,世界观、价值观的一致性。孩子是透过父母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的,因此,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至关重要。如果你认为同情心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那么你就需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而不是路过乞讨的残疾人面前时,轻描淡写地说声“好可怜”就匆匆而去。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你的心口不一会露出马脚。也不要认为孩子还小,就可以在他们面前不加掩饰地表现自己对某人某事的消极态度。他们或许对某些词句不太懂,但一定能从整体上把握谈话的基本含义。只有当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内外统一时,呈现世界的方式才能够促进孩子心智和精神成长。
第二,成为亲密关系的建设者。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第一关系。试想,孩子在一个父母关系紧张、情感压抑的家庭中生活,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因此,好父母的根基是和谐亲密的夫妻关系。
首先,和谐亲密的夫妻关系是建立在边界意识之上的。不要认为“我們是夫妻,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每个人都需要自我,每个人都需要隐私空间,没有距离、没有边界意识的亲密关系会混乱不堪。其次,和谐亲密的夫妻关系是建立在同理心之上的。同理心意味着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意味着“我最懂你”。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有了同理心,就会放下自我辩护、自我防御的本能,关注自己的行为,并尽一切办法增强对家庭的贡献。家庭成员相亲相爱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条件。
第三,避免冲突。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似乎冲突无可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冲突就是必然的。回想一下我们与孩子的冲突是怎么发生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先提出要求,孩子拒绝;继而我们重申要求,孩子带着脾气抗拒;我们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衅,认为不压制住孩子将无法收场,就毫不犹豫地提高训斥的音量,并采取更为严厉的手段;孩子受到刺激,哭闹升级……在这场亲子“大战”中,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必须是胜利者,以此来证明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因此,冲突的本质是权威之争。
然而,这场“战争”中没有胜利者。孩子可能最终放弃抵抗,收起了哭声和眼泪,但我们就赢了吗?如果孩子的确屈服于我们的权威,变得言听计从、乖顺听话,那他有可能失去自我,做任何事情都畏畏缩缩、毫无主见。赢得胜利的我们也并非心安理得,冷静之后会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内疚,然后不由自主地采取补偿行为,对孩子更加溺爱、娇宠,下一轮的“冲突循环模式”将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自动开启。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那么,如何避免冲突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先行撤退。这是正面、理性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孩子眼里,你的后撤不是“怂”的表现,他能感受到你的善意,而且你冷静处理矛盾的方式,也会成为他今后处理类似情况的选项之一。
第四,克制表扬或惩罚的冲动。表扬和惩罚是父母惯用的武器,但研究表明,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并不是什么良方,两者都会导致孩子内在动机的消失。
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研究人员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是“期待奖励组”。研究人员拿出一张“好孩子”奖状,用蓝色的缎带加以装饰,上面还写着学生的名字,告诉孩子们,画画就能得这张奖状,然后询问有没有人愿意画画。第二组是“不期待奖励组”。研究人员只是问这组孩子愿不愿意画画,如果有人愿意,等课程结束后,就会给他们一张“好孩子”奖状。第三组是“无奖励组”。研究人员只问这组孩子想不想画画,但是一开始不许诺给他们奖状,最后也不给他们奖状。两周后,研究人员再次回到教室。教师在自由活动时间摆好纸和画笔,研究人员则秘密观察孩子们的表现。不期待奖励组和无奖励组的孩子们和实验前一样,饶有兴致地画画,画画的时间也与之前大致相当。但第一组学生,也就是期待奖励、最后也得到了奖励的学生花在画画上的时间却少了许多,兴趣也没有之前那么高了。这就是“汤姆索亚效应”。之后数年,研究人员进行了几个儿童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外在激励,尤其是有条件、“如果—那么”型的激励会扼杀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因此,父母要慎用表扬,如果非表扬不可,最好是表扬过程不表扬结果,表扬努力不表扬聪明。
惩罚的恶劣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让孩子感到愤恨,产生不公平感;滋生报复心理,而不是关注行为的改进;更加反叛,破坏力加剧;退缩、自卑,失去自信心。与惩罚带来的暂时性安静与顺从相比,这些后果都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承受之重。事实上,孩子犯错了,需要的不是惩罚,而是引导。作为父母,我们必须保证在安全的氛围里以尊重的方式传递自己的观点,这样它才具有可信度与传播力。
没有人天生就会当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在不断学习中成长的。只有父母成长了,孩子才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