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年变局 赓续延安精神
2022-01-16中国驻波黑使馆
中国驻波黑使馆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2021年11月4日,驻波黑使馆邀请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艾平同志在线讲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赓续延安精神”主题党课。使馆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艾平同志表示,中共中央在延安的13年,不仅是中共百年党史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关键阶段,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史为鉴,做到鉴往知来。谈到延安精神,首先就要谈及延安时期。延安13年,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突破重重封锁取得辉煌胜利,并由延安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延安,是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试验区,也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在延安,中共党员实现了从5万到100万的关键跨越,到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时,中共党员人数已经发展到121万人。20世纪40年代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出了“轴心时代”这一理论。第一“轴心时代”形成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是古代文明的顶峰,是多个古代文明相对独立地塑造人类精神与世界观的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东、印度、中国、古希腊都出现了一批先贤,如以色列先知、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等,他们创立各自的思想体系。今天的全球化时代被许多人看成是第二个“轴心时代”,即世界上具备文明统一形成一个全球文明的时代。20世纪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英国学者汤因比在70年代与日本宗教和文化界著名人士池田大作的对话中,曾预言中国将成为统一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现在我们有把握说,延安精神将是中华民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产品!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成果。在延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延安形成了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7种原生态的延安精神。尔后,历代党的领导人对延安精神的内涵作出概括。江泽民同志2002年3月31日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动自我革命作为永恒课题,多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用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革命实践的灵魂和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追求、纪律、作风的体现,深深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价值观和人生观,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成功密码和遗传基因。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延安精神拥有跨越时空的力量和价值,共产党人必须在新时代把延安精神融入灵魂血脉,争做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表率。
要坚持政治引领,做向党中央看齐的表率。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决贯彻党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要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互动环节中,大家踊跃提问。党支部书记缪大可同志提问:青年外交官应该如何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艾平同志表示,延安精神的不少重要内涵可以在我国外交的光荣传统中找到对应。比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外交无小事,处处有政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知己知彼”,把握、利用好外交特殊规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外交为民”,等等。青年人要敢于在困难中成长历练,找到自己这一代人的优势。馆党委、党支部要多关心关爱年轻人,带领他们一起干,力争打造“团体冠军”。
政治处主任李尧同志表示,西方价值观被提炼为“民主、自由、人权”,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该如何提炼,才能好记好懂,让外国人入脑入心?艾平同志表示,传播是个整体战略问题。一个国家将硬实力转变为软实力,再进行提炼、传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中西方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西方重“个体”,而中方重“集体”,这或许可以作为双方价值观较量的一个切入点。青年外交官要学会根据正式和非正式场合灵活地运用传播技巧。
入党积极分子黄钰婷表示,延安时期党的对外交往是一段冲破国民党封锁、消除世界误解的光辉历史。今天面对外界新一轮的封锁和误解,我们可以从“窑洞外交”中汲取哪些宝贵经验?艾平同志生动讲述了1936年党中央接待外国记者斯诺的故事,并总结了三点重要经验。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毛泽东、张闻天以及所有有外事经验的领导人在大相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接待方案;二是采取开放自信的心态,不仅允许斯诺多走多看多问,还主动组织参加过长征的同志写下自己的亲身经历,供斯诺参考;三是把外交既当作对外传播的过程,也当作认识世界、了解国际形势的过程,毛泽东《论持久战》中很多思想最初就萌生于接受斯诺采访的过程中。现在中国强大了,当前形势比延安时期更加复杂,但对外交往的基本要素依然是“知己知彼”,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
讲课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立即开展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有的认为,这是一堂“百科全书式”的党课,既有中西方文明歷史的大视角,又有对延安精神“剥洋葱”式的精辟分析。艾平同志对年轻外交官的寄语发人深思,大家要牢记忠诚纪律,坚定理想目标,做到知己知彼,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把个人命运融入集体、融入组织、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的认为,艾平同志的很多论述令人“耳目一新”,比如延安精神拥有跨越时空的力量,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成功密码。今天美西方在芯片等科技领域对我“卡脖子”,我们亟需发扬延安精神中的南泥湾精神,也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馆党委书记、大使季平同志做总结发言。他表示,艾平同志的党课深入浅出,对大家学习党史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很有帮助。全体党员干部要以今天的党课为契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延安精神砥砺初心,鉴往知来,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寻找新机,开创对波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