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O消毒条件下饮用水余氯指标控制研究
2022-01-16祖文华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22
祖文华(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
0 引言
中国饮用水处理中,液氯作为饮用水消毒处理的主要药剂应用广泛,但由于液氯属于重大危险源药剂,尤其是饮用水处理多位于人口密集地区,其安全性管理和控制尤为关键[1],且根据相关要求需进行液氯备案、反恐资料报送和安全上岗培训等工作,导致饮用水厂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针对液氯作为消毒药剂存在的局限性,近年来,中国各饮用水厂开始采用NaClO消毒取代液氯消毒,虽然两者均为氯消毒剂,但由于两种药剂原材料、成分和含量差异显著[2],因此,采用NaClO取代液氯消毒后,可能造成饮用水出水控制指标出现一定的变化[3]。为确保NaClO消毒条件下饮用水水质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笔者结合某饮用水厂供水消毒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NaClO消毒剂引起的饮用水水质变化,对NaClO药剂投放量进行深入研究。
1 试验部分
1.1 工艺条件
某饮用水厂供水系统建设规模为32.5×104m3/d,水处理工艺采用原水预臭氧+常规处理+紫外线联合氯消毒工艺,投用药剂为三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混凝处理。考虑到饮用水标准要求日趋严格,且液氯在运输、存放和使用等环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4],饮用水厂于5月底完成处理工艺升级改造,采用NaClO消毒工艺取代了液氯消毒工艺,滤池出水经NaClO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后进入清水池,经配水泵泵送至市政管网。
1.2 试验内容
1.2.1 NaClO消毒对饮用水出水水质的影响
为深入研究NaClO消毒条件对饮用水出水水质的影响,本研究对比检测了滤池出水、出厂水和管网水pH值,检测内容包括饮用水硬度、油度、余氯、电导率等指标,对比分析了液氯和NaClO两种消毒剂处理后水质变化情况,液氯取水时间为4月15日至5月30日,NaClO消毒取水时间为6月1日至7月15日,每天取样1次,分别取样45次。
1.2.2 余氯指标和NaClO消毒剂投放量研究
根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饮用水出水余氯指标应控制在4 mg/L(以游离氯计)以内[5]。为深入研究NaClO消毒剂投放量对出水水质余氯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对改用NaClO消毒剂投放量、出水余氯和管网末梢余氯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此分析NaClO消毒剂投加量对余氯指标的影响。
1.2.3 水样采集
饮用水处理厂水样采集时,原水水样取自进水泵房,滤池水取自滤池出水口位置,饮用水出水水质取样出水泵房。补氯后采样点位于液氯投加点管路。试验期间,对原水水样性质进行分析,可见两路进水水质性质基本一致。
1.3 分析项目及方法
本研究中,余氯分析采用余氯仪检测,水样浊度采用浊度仪检测,pH值采用pH计检测。色度采用铂-钴标准比色法检测,水样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检测,硬度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检测,碱度采用酸碱度指示剂滴定法检测。
2 结果与讨论
2.1 NaClO消毒剂对饮用水出水水质指标的影响
2.1.1 NaClO消毒剂对饮用水余氯和浊度的影响
在饮用水厂升级改造前后,液氯投加量平均为1.72 mg/L,NaClO消毒剂投加量平均为20.02 mg/L。根据取样结果检测饮用水出水水质指标,两种消毒剂投加量均满足饮用水出水余氯控制要求(夏季0.7~1.0 mg/L,冬季0.6~0.9 mg/L),且采用NaClO消毒剂余氯控制效果与液氯消毒剂效果基本一致,满足饮用水出水品质控制要求。在出水浊度控制方面,饮用水出厂浊度控制指标为0.3 NTU,通过对比改造前后水样浊度检测结果,采用NaClO消毒剂对出水咋浊度影响不显著,浊度指标与液氯消毒剂条件下基本相符,能够满足饮用水厂出水品质控制要求[6]。
2.1.2 NaClO消毒剂对饮用水其他指标的影响
对比研究改用NaClO消毒剂对饮用水pH值、硬度、碱度等指标的影响。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时,液氯分解为HCl并溶于水,使水体pH值降低,而采用NaClO消毒剂时,由于NaClO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水体pH值升高。通过对比饮用水厂升级改造前后水质pH值,原水投加液氯后出水水质pH值下降0.1,投用NaClO消毒剂后出水水质pH值较原水增加0.1,水样检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
同时,采用三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联合混凝投加的情况下,由于NaClO投加可能造成pH值升高造成出水铝残留浓度升高[7],因此,本研究增加了对出水水样铝浓度的检测。通过检测,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时,铝浓度变化在±0.03 mg/L范围内,出水铝浓度为0.02~0.10 mg/L;改用NaClO消毒剂后,投加消毒剂后铝浓度变化范围为±0.01 mg/L,出水铝浓度为0.02~0.8 mg/L,可见,采用液氯或NaClO作为饮用水消毒剂,出水铝浓度指标均小于0.2 mg/L,符合标准要求。根据升级改造前后水质对比研究,改用NaClO消毒剂对出水水质铝浓度影响不显著[8]。
根据出水水质取样分析投加NaClO消毒剂对硬度和碱度的影响,发现升级改造前后饮用水出水硬度、碱度无显著变化,均能够满足标准要求,表明以NaClO消毒剂替代液氯消毒剂对饮用水硬度、碱度无显著影响。
2.2 NaClO消毒剂投加量与饮用水余氯控制
2.2.1 NaClO消毒剂投加量确定
通过检测饮用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余氯浓度,发现NaClO消毒剂替代液氯作为消毒剂后,投加量为20 mg/L,饮用水出厂余氯变化范围在0.70~1.0 mg/L,供水管网内余氯指标符合 标准控制要求。管网各段取水色度均小于5度,且水厂改造完成后持续运用期间均未收到用户投诉。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将NaClO消毒剂投加量控制在0.70~0.90 mg/L。针对原水水质恶化等特殊情况时,适当调整NaClO消毒剂投加量为0.70~1.00 mg/L。
2.2.2 补氯条件下余氯控制
由于该饮用水处理厂西区输水管道线路较长,且用户以工业用水为主,居民用水占比较小,根据余氯监测,该段余氯监测点指标偏低。通过对西区管路补加NaClO消毒剂后,检测西区管路饮用水出水余氯指标变化情况。
根据补氯前后出水余氯指标变化情况可知,补氯前西区管路出水余氯均值为0.90 mg/L,西区管网余氯普遍较低,西区供水主干管进口点水样余氯均值为0.31 mg/L(如表1所示),西区供水管末梢余氯均值为0.18 mg/L。采用补氯工艺后,西区供水管余氯均值为1.21 mg/L。经补氯处理,西区供水管网余氯水平显著提高。经水样取样检测,西区供水主干管取样点经补氯后余氯均值为0.96 mg/L,管网末梢余氯值为0.26 mg/L,最大值为0.43 mg/L。西区管网出水口位置余氯均值为0.65 mg/L,最大值为0.90 mg/L。停止补氯后,西区各取样点余氯水平较补氯前水平有所增加,测得管网末梢取样点水样余氯均值为0.30 mg/L,最低值为0.13 mg/L。符合标准要求。
表1 西区管网补氯前后余氯均值 单位:mg/L
根据西区管网补氯工艺前后水质变化情况分析,长距率供水中,由于供水管路长,管网末梢易出现余氯浓度下降情况,影响出水水质。结合本研究,长距离供水情况下,可采用补加氯方法合理控制饮用水出水余氯指标,确保饮用水出水余氯控制在0.90~1.10 mg/L范围内。当进厂原水水质恶化时,可适当调整补氯后饮用水出厂余氯指标范围为0.90~1.20 mg/L。
2.3 NaClO 消毒成本验算
除安全性提高外,为深入研究NaClO 消毒剂替代液氯的成本变化情况,本研究进行两种消毒剂成本差异分析。饮用水厂升级改造前后,以NaClO 消毒剂有效氯浓度10%验算,其消耗量为11.20~25.83 mg/L,均值为20.00 mg/L;液氯消耗量为在0.70~2.20 mg/L,均值为1.70 mg/L。按NaClO 消毒剂单位成本580元/吨计算,液氯单位成本2 740元/吨计,计算NaClO 消毒剂时,原水消毒处理成本为0.012元/吨,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时原水处理成本为0.005元/吨,可见,以NaClO 消毒剂替代液氯作为饮用水处理消毒剂,消毒剂单位成本增加0.07元/吨。
3 结语
通过本研究,得出结论,采用NaClO 消毒剂替代液氯消毒剂时,饮用水出厂指标无显著变化,余氯、浊度、碱度和硬度指标均与升级改造前一致,消毒剂投切变化对饮用水水质无显著影响,可达到饮用水稳定生产要求。同时,由于NaClO 消毒剂投加后会引起pH值略高,因此,在确定NaClO 消毒剂投加量时应充分考虑原水pH值。当NaClO 消毒剂投加量达到20 mg/L时,长距离管网末梢余氯能够满足余氯指标大于0.05 mg/L要求,当出水余氯指标出现波动时,可采用补加氯工艺调整出水管网余氯指标,采用补加氯工艺后,出水余氯应保持在0.90~1.10 mg/L范围内,遇特殊情况可调整为0.90~1.20 mg/L。此外,通过对比两种消毒剂成本,以NaClO 消毒剂替代液氯作为饮用水处理消毒剂,单位成本增加约0.07元/t,NaClO 消毒剂成本较液氯消毒剂成本高,但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