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磅礴的山海经与卓荦的精神史 (一)

2022-01-15黄恩鹏

散文诗 2022年1期
关键词:散文诗大地文本

黄恩鹏

[编者按]2021年,五卷本大型叙事散文诗集《大地五部曲》横空出世,令人震惊与感动。作者罗长江耕耘文学领域四十多年,个人创作成果斐然,尤其是他历时十余年,专心于一,数易其稿,以大气魄、大格局、大主题完成这一熔铸史诗气质的鸿篇巨制,难能可贵。该书共分《大地苍黄》《大地气象》《大地涅槃》《大地芬芳》《大地梦想》五卷,约五十五万字,题材涉及乡土文明、民族战争、社会变革、生态文明、人类梦想,书中历史与现实交织,山水与人文辉映,其庞大的思想根系,精微的心灵气象,自如的气息吐纳,蓬勃的生命意识,将散文诗超拔到了一个崭新高度,我们认为,这不仅是贡献给散文诗界难得一遇的大文本,更是当代散文诗创作的重要收获。由此,我们有了在一个全新维度来探讨与解密散文诗的庞杂与丰富、先进与优越的可能。今年,“诗话”栏目特辟该作品评论专栏,以“纸上高端圆桌论坛”的形式,百家争鸣,评判把脉,以示庆贺,以美壮举。

安德烈·纪德的《大地的粮食》中有这样一句:“大地有令人眷恋的美”。著名诗人罗长江的长篇叙事散文诗《大地五部曲》是一部卷帙浩繁的诗剧长卷,作品弥漫着浓郁的“母土”气息:祖先、自由、爱情、生存、战争、神话等等,似曾相识的事件,以不同视角、结构和手法,构建了长篇散文诗滔滔时空的“宏大叙事”。我与《散文诗》总编辑、诗人卜寸丹交流这部作品时,她的看法是:纵横捭阖,思想滂沱,是散文诗的重要收获。天下文章出湖南。罗长江贡献了毕生学养,将民间歌谣、战争事件、采写笔记、民间神话、典籍传说、现实事件等等融为一炉,多元立体,复调结构,叙写了大湘西的人文风貌。有江湖与庙堂的比较,有文明消亡与文化救赎的思辨。左右逢源,浑灏一体。写地理史实与民生本态,写时间的流程与精神的沧桑。以民间“大剧场”审美视域演绎活生生的人类与自然故事。大地主题,人性思考,灵魂抒写,乃“散文诗是大诗歌”(周庆荣)这一重要理念的具体的文本体现。

一、眉批《大地苍黄》

农事诗葳蕤,竹枝词婆娑。泥土的声音,物象的闪烁,24节气的命理,人类的本态与山河的镜像,在大地的一隅,熙攘呈现。第一部《大地苍黄》卷一《节气里的春天》之《陌上梅花》从一阕平仄开始,讲述“好遥远好遥远的事情”:“十八岁那年”与“一九二七年暴动失败”,然后是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抗战伊始,继尔立春那天的“新坟”、十年动乱的跌落,梅的欣荣与凛冽,梅之寂静与殇逝,梅之魂曲与香散。恍若听一曲“梅花引”,一生故事,如泣如诉。心灵的观照,精神的牵引。人生非平静,善悯是慈航,调子是悲壮的湘地花鼓戏,文字简捷、意味深邃。《蓝印花布》雨水染就,“天上取样人间织”,仍如散曲般,以“女知青”的视角,读秋水长天,读美轮美奂的村庄。祥云桃花,佛的超脱与道的物化,让灵魂找到了归宿。《雷生与牛》是“惊蛰”之雷,开篇即是惊唷“乌云塌方了”“闪电,如同毒蛇吐动舌头”。雷生是一个孩子,雷生是放牛娃,他还没有体验生命的甜就在雷声中逝去,连牛都悲伤。人的命,只有那头牛来续了。此章有如希梅内斯的《柏拉特罗与我》的“小毛驴”和“我”的情感。人与牛,牛与人,“移情”手法,灵肉秘示。小雷生多像秋叶,人间春秋甫一体验就急急凋落。《鸭客谣》仍是命理:“春分。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只需春风一个手势,燕子就归来了。”人物“鸭客佬”出场,类似汪曾祺乡村小说的场景,迷惘与彻悟,醉与醒,鸭客佬与听书的男娃,鸭客佬与痴情的女人,少不了“葵花”作阳光般的内心镜像,诗句的隐含与外现,是心灵的苦难。鸭客佬把承诺给了小鸭客,隐逸与激狂,故事惊梦,生命壮歌。春流迅波,荒忽淹留奈何。《三姑娘》在“清明”诞生,套盒式结构,又有“插入的歌谣”《孟姜女小调》也是文本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文本套文本,此种写法,拓展了叙事的空间。历史故事,现实故事,如此的相似。青年教师孟同与采茶女的爱情,不是轰烈,亦是淡泊。小说般讲述,清苦百姓的生命经历亦似民族的历史。《孟姜女小调》唱完,故事也结束了。“无疾而终”的人,却被苦难裹缠。《当暮色渐蓝》“谷雨”篇,也是文本套文本:叙事与叙事,结构套结构。稻草人札记,写法上无疑交响化,或者说复调式。有如电影之平行蒙太奇。桃花源般的美境,田园农耕景象,物化联类的语境,农艺师的人性之美。离忧嗟叹,思君者,此心谁与言。卷二《节气里的夏天》之首章《风琴》有孤傲之音。那个叫丁丁的孩子,听见了命运的风琴:“满世界满天空闪烁而透明的光芒”,看见了“栗黄色风琴静静摆放的时候,把盖板揭开,一溜排列整齐的白色琴键,好比一条一条胖胖的春蚕,静静卧在叶子上面”。喻象也是农耕元素。村庄、孩子、学校、琴声、老师的奉献、孩子的梦想、隐逸与性灵、人的精神、崇敬的征象等等,好一幅乡情画面。人性的美好历来是文学要表达的,而生命的品格历来与人性相关。那么,对人性的思辨,是在寻常的瞬间展现出来的天机,从而生趣盎然,一片活泼,这其中蕴涵着自然意义与生命奥秘。《界上农事》的结构:竹枝词《小满》平仄开场,“采访笔记”题引,民谣与七言杂诗(扬歌)、颠倒歌(古怪歌)交织,劳作的热闹、民间的神祇、薅草锣鼓,恍如演绎一场民乐合奏。织体结构明显,性灵之美,自然细润,既有民歌小调的唱板,又有乡土戏曲的韵味儿。大匠锻钢,声韵铿锵。将最有神趣的东西汲取出来,清亮绚丽。《风动花开的季节》之“芒种”篇,幺妹与眼镜佬的爱情,从“糊仓”开始,到“芒种”成熟,再到“秋天来了,她开始为第一枚青果的即将成熟操劳了”的思念,美好、悲伤与痛楚,一个乡村爱情曲、泣血泣泪的故事,情有寄托,笔含温情。《天籁》之“夏至”篇,女孩木叶与音乐家的故事,月光照映远行的梦想。青山故国,碧水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生命的雅歌,在心性指引下,徐徐响起。语言之美在于明晰,但不流于平庸。《裸月》之“小暑”篇,也是以“采访笔记”作题引,主体的“在场”感让叙事真实。女人与男人,超越世俗的爱,“女人是热糍粑,男人是撮进糍粑中间的糖,放到火上烤一烤,便融作一团了。”“月,裸裸的,又白又大。”性灵之美,文理密察,足以有别。《萤火虫的传说》之“大暑”篇,神性的民间话语,神性的故事传说,与现实存在感,皆以文本映现。“娘说,晚上要是没有灯光,好眼睛的人也是一样的看不见啊。”“娘又说,我点的灯既是为别人照了亮,也是为我自己好。别人看到了灯,就不会撞到我了。”乡村人物朴实的话,隐含行世道理。卷三《节气里的秋天》之首章《一样的月光》“立秋”篇这样开始:“哦,新月……是裸着浑圆的臂膀和手镯的女人,趁着黄昏摘回豆荚的时候,不经意熟豆荚给爆开了,溅向小巷的翘檐的么?”以小喻大,以物象喻物象。新月喻女人的浑圆,爆开豆荚的豆儿衬映女人的劳动之姿,多么美!“人说,凡美妙者,都该有印痕的,月光一满轮也不例外。”古今写月的叙事诗多有篇章,此章却是迥异。《呜哇歌》之“处暑”篇歌王的吼唱,“刚刚出山的月亮,吃惊地跳了几跳,竟退了回去。”呜哇歌,是“羯皮鼓给擂出来的”、是“寨堡城堞的烽烟给熏出来的”、是“长青苔的石臼给舂出来的”、是“山崖摔伤、野兽抓伤、砍刀砍伤的伤口给淌出来的”、是“五色土一般多彩的头帕、衣裙、兽皮给晾晒出来的”、是“旱烟叶、苞谷烧、三眼铳的浓烈给呛出来的”,农事稼穑,民生活剧。《收脚迹》之“白露”篇,以民间传说为主题,野芍药、干稻草、石蒜花、野百合、野芹菜、南瓜花、白果树、苦瓜藤、蛾眉豆藤和冬瓜藤,都是“脚迹”所能够认识的草木,心灵手巧的白果姑娘和一个“离开了的人”的一世情牵,聚与散,归与别,荡气回肠,一地脚印,怎耐一个思念了得。《拧苞谷的老人》之“秋分”篇,结构《十送红军》作章节题引,受伤的红军后生和十六岁的她,爱情故事在战争岁月展开,生与死,思念像拧不完的苞谷。小说文本,诗意呈现。《雁来红》之“寒露”篇,师法自然,行乎大道。人与自然,含蓄恬然之美,灵物的光芒入世。“雪花盖顶。蟒蛇缠腰。扫地莲花。二龙擒宝”楔入的灵物之说,让文本充盈着神性,也扩容了主题。而无论魔幻现实主义也好,超现实主义也好,都服膺文本的内在光耀。炭花舞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雁来红,与巫歌有关,与放排人的生涯有关,与古典的大地人文有关。《荞妹》之“霜降”篇,以“采风札记”作题引,“哭嫁”是民间特有的一种婚嫁文化,也是一种道场。“荞子命,女儿家,肥处撒一把,瘦处撒一把……”哭姊妹,哭爷娘,骂媒人,哭开脸,辞祖宗,哭背亲,哭上轿,文本的结构巧妙,间离荞妹与学生哥的故事。自由的爱情与俗世形役的对立,惆怅而独悲,迷途今是昨非。成然寐,蘧然觉。一声叹息,命运多舛。卷四《节气里的冬天》之首章《血蝴蝶》“立冬”篇,一开始就是“电影”画面:“他隐隐发现自己还活着。世界还依然存在。”热带雨林、猫耳洞、地雷、死亡的蝴蝶,战场上的他在踏雷喋血际刻,“想起”遥远的小女孩蝶儿。卡尔维诺小说“负时间”或“零时间”的写作呈现,痛楚、悲壮、绚美。梦幻与现实之穿插式结构。感伤之极,乃至沉郁;凝咽之极,乃至慨然。《树故事》之“小雪”篇,写了三株树的故事。雪花树,神性;场坪果树,民间性;高坎古树,历史性。三株古树概括了村庄的历史,映衬了狭隘和善美。《媚草》之“大雪”篇,“嬲嬲药”和“嬲嬲歌”,都是神性。猎手进山找白狐,找媚草,受伤。像“一株硕大的野百合,簌簌呵开”的女人给他生命的慰藉。精短的叙事,有如老人桑地亚哥与白鲨和激浪搏斗场景:理想破灭了,但精神永在。遣词也似野云之闲飞,言情也似素月之升空。《鼓·舞·火》之“冬至”篇穿插民歌,景与人,人与乐,生命是自由的、奔放的。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远古的豹千百遍引颈长啸”,生命纵浪大化。《七盏灯》之“小寒”篇,民间的“招魂”活动,西南部边地民间的宗教内容,招魂,招亡灵归宿:“东不可往啊,东有弱水无底。南不可去啊,南有朱溟浩池。西不可向啊,西有流沙千里。北不可游啊,北有冰雪盖地。”歌剧的叙事结构,诗性的抒情祷唱,劝诫美学展现。宽博、谦慎,沉抑之极,乃至浑成。生于斯,长于斯,民生的本态。人感知神性存在,遍施善念,律令行为。人与人与动物生活在平等之中。世界是大的,也是小的,甚至人生即将消失的时候,也能看到自己消失后的样子。世上事物,都是有根脉有灵魂的,也不是什么秘密,而是一种生命形状,一種内容。活着的人,每天都在感知,从虚无,到实存。从陌生,到熟悉。《水磨坊》之“大寒”篇,10章组构,爱情的滋生与水有关、与农事有关。人因有情有知,便执著于生死,便悲切。满叔的“圆寂”是爱的升华,也喻示了爱的永恒。其实,人活于世,自己是自己的角色,自己是自己的剧场。

二、浅议《大地气象》

湘西会战是一场大战役,以散文诗来体现,要么就是直接叙事,按着材料,或者战争例典来写。但似乎还有另类写法,让时空的有限性变为无限性。比如《九歌》的诗境,用以作时空结构,来统领全篇,不但增强了感官的阅读的新奇,也让文本活泛起来。古与今交织,历史与现实交融,神性与物神相合。物事万象,皆可入诗。感发志意,引譬连类。寂然不动,而应乎无穷。时而喑哑沉默大恸,时而无限深情啸歌。伤别离,嗟沦丧,叹流徙,哀亡灵。参悟、启示、内省,一场战争,惊世骇俗,有沉郁愤慨,也有怨怒激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雄浑”篇曰:“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诗在特定的文化背景里,需要豪宕不凡的生命品质。宋人叶梦得论杜诗时也说:“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只在‘有’与‘自’两字,而吞吐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诗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抒发内心的感喟,还有“事典”来佐证所要写的内容。从卢沟桥到七里桥,时空的道途,何止千里之遥。战火漫漫,血躯蛰伏。大悲与大痛,是生命记忆。《大地气象》篇什以“祭祀体”组构。《九歌》歌队,如聆听谭盾的悲慨之编钟大乐,岁月的灼烈,历史的崚嶒,诗所叙写的题材独特,带有某种传奇色彩,产生“惊人”的审美效果,加之诗人的极力渲染,尤为令人惊叹不已。关于诗文本的“惊奇”效果,韩愈主张在创作上“陈言务去”,明确以诗文本语言的惊创来开拓奇突不平的艺术境界。或者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惊奇给人以快感”。中国文人渴望永恒的价值与意义,所谓“不朽之盛事”。而能永恒不朽,要看是否“惊奇”。大型民间祭祀活动仪式,在祷唱中开始了第一歌的《开坛》,主题为“虽九死未悔”的《序曲》,然后是《开坛扎寨》“美酒举得高高”众神奉请。“日出东方。群山回唱。万千气象。牛角声呜咽不绝。”“大地空无一人”句反复歌剧式的回旋。红色法衣,令尺,司刀。瑶席。玉镇。美酒。历史的角色,今人的形骸。散文诗的组构,写出了一场悲壮慨然的险恶战争。感发志意,大而化之,共斯永恒,乃最大的“移情”。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兵燹城邦,慨当赴难。《扎寨辞》九歌体诗说,《诗经》之《国殇》,或者有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都是有着喋血家国的精神品质。第二歌《招魂》每章的序曲皆为屈原的诗意延展,解读其实也是借用的旨归。比如“云中君”“大地”和“歌队”,咏之唱之,波诡云谲。“山呼水唤,魂兮归来。”招魂辞之“国风”语境,圣者兼备智仁、神勇、大德,不馁其气,筋骨闪亮。更与古哲学“勇者不惧”相联类。自觉与自省,自策与自律。“湖天湘地招亡魂,归兮归兮声殷殷。”径直以心捐道,不能放弃的信仰而无愧无憾。第三歌《英雄故事歌》之“湘西会战”与第四歌、第五歌、第六歌之“湘西会战续歌”等等,结构上采用“序曲”和“战例”的结合。“歌队”的曲式谱系,拟古体排律;现代的散体,则以传统散文诗形构文本。“战地记者的阵中日记”“插入的故事”或以但丁之《神曲之地狱篇》作引,写战争的残酷与英烈的卓荦。或有插入的故事之“二人剧”“四人剧”“多人剧”等“剧场文本”,将不同时期、不同时空的历史与现实人物,或者同一时期不同战场上的人物组构一处,与诗人进入心灵的对话来叙事呈现。另有“镜头与画外音”来将内与外交替呈现。“镜头”是内视,“画外音”是现实语境。不同程度上消弭了意义本质带来的刻意成分,从而走向自然而然。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金盆岭七壮士、乡党矮疤子、杀猪匠吴二、晚清进士郑家溉,从战役到个人,粗细搭配,构成一种神妙感。其实《九歌》代表了屈子的生命精神。与放逐感强烈的《离骚》不同,与质疑溷浊国家的《天问》不同。《九歌》源于祭祀歌乐,却能超越其抒怀的神采。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言:“《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而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故其文意不同,章句杂错,而广异义焉。”屈原以独有的隐喻,把一个庄严的巫风祭典加以诗化神性之美。《九歌》渊源于沅湘巫歌,这已是毫无疑问,但却超越了巫歌,进而独成一体。是“不在场的在场”。《大地气象》也一样,巧妙利用了“巫歌体”叙写故事,咏赞英烈。加之现代散文诗文体为主构。人鬼之间的言说,人与人的对话,在一定程度上与之契合。近巫和说古,神话的隐喻(插入的故事6:在蚩尤屋场听古歌),都是夯实文本的手段。祭古,祭今。屈子《九歌》多写自然神祇,记录了一个东方民族在文明伊始时期对自然和生命的生气力量。《大地气象》则写人的神圣。一样的情感,一样的精魂。原始信仰与原始拜物教都是开拓精神的荒芜,突破有限的存在而与无限相沟通,展现了一个广阔而奇妙无比的天人之际、山川之院的神话幻想空间。《大地气象》对英灵的咏唱、唤魂,其实也是。跟《九歌》一样,沅湘地区巫女的迎神仪式神志恍惚的迷幻给诗的本体提供了空间。《大地气象》创造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一种多棱镜像的诗学结构,这是诗形式中的神话哲学,或神话哲学中的诗形式。着重于热抒情。反衬失落的悲剧。古神话的多义性,并非莫衷一是。神话信仰的出现,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原始初民对自身无法把握的命运的寄托和关怀。第七歌《跳殇》、第八歌《引魂》、第九歌《撤营》似渐离渐远的声响游魂,给人以余韵未尽之感。《礼魂》:“长无绝兮终古”,《撤营》:“牛角号呜呜吹。魂招齐了。魂度引了。湘西会战的阵亡将士,以及湖南四大会战的全体将士,亡灵得以安息了。”魂灵乘风飞天,入天堂,寄永远。《大地气象》附丽于《九歌》之上,所隐含的生命信息和祷祝有高度的普适性。也因此诗人能够以此为镜鉴,叙写一个民族的心灵史。有如古希腊荷马的两大史诗《伊利昂紀》和《奥德修纪》,有别于古代神话的片断性、非情节性和多义性功能形态。胸中磊落,自成丘壑。《大地气象》的战争事典,有虚构和非虚构,是文学所能表达的。

猜你喜欢

散文诗大地文本
大地之歌
散文诗八骏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大地之灯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大地黄好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