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考生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的现状及利弊分析
2022-01-15李栋
李 栋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逐年扩招,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909万人次[1]。同时在今年疫情影响下,可供就业岗位减少,本科学历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不足也更加凸显,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一股“考研热”现象。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方显示,2015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65万人;2020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达341万人,相比2015年增加了176万人[2]。随之而来的便是考研竞争愈发激烈。
现今,各学科考研国家线水涨船高,而体育类研究生由于研究生招生分数相对较低,不考数学等因素,往往成为跨学科考生的集聚报考专业。体育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跨学科考生由于有着原专业的背景,可与体育学进行交叉,如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能够促进体育学科更快发展,但体育类研究生大部分专业实践性较强,不仅要求理论上的充沛,还要求着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尤其对于体育专业型硕士来说更是如此。而目前报考体育研究生中跨学科考生逐年增加,许多跨学科考生对于自己为什么报考体育类研究存在一些不理性因素,当问及为什么要报考体育类研究生时,往往不能给出理性的回答。
报考动机是与满足人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在学习动力因素[3]。对于大部分体育类研究生来说,在研究生期间既需要体育理论的学习,也需要专业技能的不断练习,因此正确的报考动机对于体育类研究生的学业必然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报考动机,即使通过了研究生考试顺利进入体育研究生,但也会动力不足,造成学业不佳。
目前对于跨学科背景下的体育类研究生的相关研究较少,与之相比跨学科考生不断增加,势必需要相关理论支撑,本研究通过对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的考生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跨学科考生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现状及其利弊,为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的跨学科考生提供理性选择的建议,为院校对体育类研究生选拔高质量人才提供些许参考。
2 结果与分析
2.1 跨学科考生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现状
2.1.1 跨学科考生占比达33.24%
本文中关于是否属于跨考学生的专业归属按照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的分类标准,其中体育类专业包括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休闲体育、体能训练、冰雪运动、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智能体育工程、体育旅游、运动能力开发[4]。
本研究通过对今年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的学生发放网络问卷,回收371份问卷,有效问卷364份,有效率98.11%。其结果如表1所示,本专业考生人数243人,比例达66.76%。跨学科考生121人,占比33.24%。由此可见跨学科考生的报考比例已较高,值得我们去重视相关问题。
表1 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的跨考情况
2.1.2 跨学科考生在报考中偏向于重点院校
由表2与表3可见,跨学科考生在报考更加倾向于重点非专业体育院校(985、211、双一流),而不是专业性的体育院校,更为注重学校的层次,有一定程度的名校情结。
表2 跨学科考生的毕业院校层次
表3 跨学科考生的报考院校层次
2.1.3 跨学科考生中管理学、工学考生居多
如图1所示,通过本次调查所得在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的跨学科考生中毕业时原专业呈现多元化。其中以管理学及工学的考生较多,占比分别为28.93%、28.10%。为究其原因,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了管理学及工学考生的考研科目,其中管理学的考研科目为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包括数学基础、逻辑推荐、写作),工学的考研科目为外国语、数学、思想政治理论、专业课,两者的共同点都是需要考数学科目,而考研数学也是广大考生较为担忧的科目之一,这也一定程度上促使跨考现象的出现。
图1 跨学科考生原专业所属门类
2.1.4 跨学科考生中40.50%未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如表4所示,跨学科考生整体运动技能掌握度不高,未掌握任何一项的跨学科考生占40.5%。虽学硕中部分专业未有运动技能考核要求,但对体育类研究生来说,体育的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体育实践与体育理论结合将会有着1+1大于2的效果。
表4 跨学科考生运动技能掌握情况
2.1.5 跨学科考生对原专业不满意占38.84%
如表9所示,跨学科考生对原专业不满意的比例达到38.84%,表明跨学科考生对原专业认同感不高,也是导致跨考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5 跨学科考生对原专业满意度
2.2 跨学科考生的动机
2.2.1 跨学科考生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的动机
因报考动机非单一性,因此设置十五项报考动机进行调查,如图2所示,跨学科考生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的动机排名前五的依次为从事体育行业,热爱体育,为了更好地就业,本科院校一般为提升学历,体育类研究生更好考,对体育学术的追求。整体而言跨学科考生呈现对体育行业的热爱和从事体育行业的强烈意愿,但存在一定比例的不理性的因素,如:体育类研究生更好考等因素所占比例也较高。
图2 跨学科考生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的动机
2.2.2 跨学科考生的择校动机
择校动机设置为多选,如图3所示,跨学科考生的择校动机排名前三依次为地理位置、学校实力、学科实力,且地理位置与学校实力远高于其他因素,这也对应了上文所进行的报考院校调查,学生倾向于选择名校,而对学科实力、导师方向等因素考虑较少,呈现出一定盲目倾向。
图3 跨学科考生的择校动机
3 利弊及讨论
3.1 跨学科考生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的益处
3.1.1 促进学科交叉使体育学科更快发展
体育学是具备多功能的学科,具有综合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需求,体育学与其他学科多元交叉,由此而诞生出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史、体育统计学等学科。而这些学科又很大程度上依托着母学科的发展来推动该学科的进步。
又如当前的热点“互联网+体育”、大数据体育、人工智能与体育、区块链与体育、物联网与体育等。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当前发展趋势。跨学科考生由于有较好的原学科的基础,如果能够提高跨学科考生的交叉学科的意识,而不是简单地认为体育研究生好考等原因才报考体育类研究生,那必将推动体育学科蓬勃发展。
3.1.2 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多元化、综合性要求
随着社会的推进,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6579亿元,占当年GDP的1.1%。体育产业已经在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等方面均展现出一定的作用[5]。
体育产业中体育人才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对人才,现代社会也提出着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跨学科考生由于有着大学原专业的基础以及与体育学科的充分交叉,往往在这方面会比本专业考生更具优势,能够满足体育产业对部分人才的一定需求。
3.2 跨学科考生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的弊端
3.2.1 跨学科考生体育实践经历相对欠缺
相比本专业的考生,跨学科考生的体育实践经历相对较少,而体育学的问题往往在实践中产生,理论也最终将运用于实践,脱离实践的问题及思考可能并不适用于实际的体育之中。
3.2.2 跨学科考生对体育学科的认识不足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跨学科考生往往是出于热爱体育,容易考取等原因进而报考体育类研究生。而本人通过对跨学科考生咨询了解,大部分跨学科考生往往不清楚所报考的体育类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等,只是简单地想进入体育行业。在这盲目的报考下,必定会出现些许资源及人才的浪费。
3.3 针对上述结果的些许建议
3.3.1 加强对跨学科考生的复试考核内容
体育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体育类研究生的大多专业都需要一定的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的课程以及未来的就业,例如学硕中的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以及专硕中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专业。即使是偏向于理论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它们所研究的成果大多最后要归于实践之中。因此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不仅可以给学生学业、未来就业带来帮助,还能为科研提供些许帮助。而通过本次针对跨学科考生的调查发现40.50%的跨学科考生未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因此在研究生招生复试考核中应重视对跨学科考生的技能测试,以便选取高质量的体育研究生人才。
3.3.2 树立正确的考研动机,提高对体育学科的认识
跨学科考生应加强对体育学科的认识,包括对应体育类研究生专业的复试考察内容,体育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该专业的就业导向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与调查,以减少不理性因素的考研动机,达到降低考研失败率、更好适应体育类研究生的学业、选取与原专业的匹配度更高的跨学科专业,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发挥自身跨学科的优势。
3.3.3 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本次调查发现跨学科考生对原专业的不满意比例达38.84%,表明对本专业的认同感较低,这将降低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及产生不理性的报考动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一环,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其提前了解到跨学科考研的风险及利弊,指导考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3.3.4 重视跨学科体育人才的培养
体育学极具综合性,拥有跨学科背景的体育人才是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对跨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针对化的培养,在教学资源充沛的情况下实行双导师制度,充分发挥其原专业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体育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