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下羽毛球高远球技术教学实验研究
2022-01-15吴海英
吴海英
问题意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核心命脉,问题的提出意味着研究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半。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说:“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问题导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学习机会。问题之于学习就是钥匙、是方向。击打高远球是羽毛球一切上手击球动作的基础,也是所有球路的基础。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许多的大学生因不能很好地掌握该项技术,导致球场上漏洞百出。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掌握好羽毛球技术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高远球,才能为学习羽毛球其他的相关技术打好牢固的技能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0年太原工业学院羽毛球选项秋季的2个自然班共72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对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6周,每周2个学时,共计32学时的羽毛球高远球教学。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随机选1班(男28人,女8人)为实验组,采用问题导向教学,其程序为: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选2班(男28人,女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纠错程序学习。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具体使用配对样本检验。
2 实验设计
2.1 实验分组
实验前了解到两个班的学生此前均未正式接触过羽毛球运动;开课之前,对实验对象进行身体素质测试(表1),经T检验,两个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符合实验要求。
表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
2.2 实验控制
由同一位教师对两个班的实验对象进行羽毛球高远球技术动作的教学,除教学程序以外,教师统一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统一动作标准,严格控制教学进程,直至实验对象基本形成高远球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
2.3 实验方案
根据羽毛球击球技术的基本路线,把每一次的击球动作,从功能上分解为侧身、引拍、挥拍、击球后还原四个部分。针对羽毛球高远球技术学习中易出现的技术动作,提出问题:
问题一:移动中的侧身架拍
探究问题:侧身转体不到位
解决方法:实验班:视实验对象个人情况,在羽毛球场地设置固定位置的距离,规范转体幅度;对照班:固定的侧身架拍。
问题二:引拍中的蹬地、转髋、抬肘的发力
探究问题:蹬地-转体-顶肘-倒拍的连贯性及发力顺序
解决方法:实验班:距障碍物0.3m左右,面对障碍物做架拍、蹬地、转体、抬肘、倒拍的发力条件练习;对照班:原地的蹬地、转髋、抬肘、倒拍练习。
问题三:挥拍中的高点击球
探究问题:挥拍中的高点正拍面击球
解决方法:实验班:通过设置障碍物,让实验对象体会到拍面转正的本体感觉;通过悬挂固定位置的球,让练习者明确击球点;通过击打固定点悬吊球的声音,即时反馈击打的速度。对照班:徒手的挥拍练习。
问题四:击球后的上步
探究问题:击球后重心靠后、没有上步缓冲或上步时转体过多
解决方法:实验班:跳换步练习视实验对象的情况设置距离,明确右脚迈出的位置和方向。对照班:跳换步的练习。
2.4 实验测试内容
2.4.1 基本素质测试
以握力、30s挥拍、羽毛球掷远作为基本素质测试的指标。握力采用握力器,测试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30s挥拍测试高远球技术动作的正确性与身体的协调性;羽毛球掷远测试前臂、手腕手指的快速力量。(测试者用上手球技术掷远,测量测试者前脚前沿至球托着地点后沿的距离。)
2.4.2 专项素质测试
本实验测试指标选择为正手直线、正手斜线、头顶直线、头顶斜线四种方式击打高远球。同一发球员连续给受试者发球,每位受试者完成10次正手后场直线、正手后场斜线、头顶后场直线、头顶后场斜线,共击球40次。
图1发球员站在△区发球,受试者在☆准备接球,球发出后受试者移动步法击打高远球,每次击球完后回到☆准备接下一个球。正手高远球打直线、头顶高远球打斜线有效区为1号区,正手高远球打斜线、头顶高远球打直线为2号区。击球落点有效区域为双打后发球线至单打后发球线(1、2区),球落在有效区域计为1分,不在有效区域内的不计成绩。
图1 实验测试图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影响
击球爆发力是影响高远球质量的因素之一,持拍手手指手腕的快速力量是衡量击球爆发力的重要标志。从运动力学的角度看羽毛球掷远、30s挥拍和高远球挥拍时的力量特征和运动轨迹非常相似。羽毛球掷远距离远说明大学生的手指手腕的快速爆发力好;距离近则反之。挥拍次数多表明高远球技术动作流畅,身体协调发力好;次数少则反之。握力值大表明持拍手臂、手腕和手指的肌肉力量大;反之则小。从表2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羽毛球掷远、握力的成绩都比实验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实验后羽毛球掷远、握力、30s挥拍比对照组实验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教学后大学生的手指手腕爆发力增强了,协调连贯发力提升了,其原因一是大学生手腕手指的快速力量增强;二是下肢、腰腹、肩、手臂、手指的速度传递提升,手指手腕发力集中;三是大学生掌握了高远球技术动作且动作规范流畅,同时身体力量传递协调性提升。
表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对比(T检验)
3.2 两种教学方法对高远球专项技术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羽毛球高远球专项素质都有提升。通过对对照组专项素质分析:传统教学规范了大学生高远球技术动作,增强了机体肌肉记忆,提升了高远球技能。通过对实验组专项素质分析:问题导向教学有针对性,规范了转体幅度,增强了本体感觉;提升了击球高度和协调发力;加强了拍面转正的肌肉用力感觉;培养了最高点击球、体前击球的意识;加强了握拍屈指发力的肌肉感觉;增强了击球后回动动作的连贯性。通过对表3的高远球专项素质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知,实验组实验后的专项素质成绩对比对照组试验后的专项素质成绩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是传统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无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在学习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问题导向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了学习中学生掌握高远球技术的重难点,具体的教学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因此,问题导向教学值得在羽毛球高远球技术教学中推广。
表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素质对比(T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