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三姐妹
——曾志、吴仲廉、彭儒的女革命家风采
2022-01-15谢水军
文/谢水军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转战到湘南宜章县,他们在当地党组织紧密配合下,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打响了湘南起义第一枪。湘南起义后,宜章英雄儿女在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下奔赴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其中,名扬遐迩的“井冈山三姐妹”曾志、吴仲廉、彭儒,就是当时从宜章走来的女红军杰出代表。
她们三人从小就有不解之缘。曾志和彭儒是孩提小伙伴,两家也是远房亲戚;吴仲廉和曾志小时是女子学校同学;吴仲廉后来成为彭儒的二嫂。三人相继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在学校走上革命道路。后来一起参加湘南起义,一起上井冈山,成为井冈山最早的女红军。此后她们担负了不同的革命工作。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共同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她们对共产主义信仰忠贞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困难挫折百折不挠,体现了共产党员的革命风范,是杰出女革命家的代表。
一、从同伴到同志,豆蔻年华同奔革命路
(一)生于殷实家庭,从小受到革命启蒙教育
童年时期的三姐妹,虽然都出身在殷实的家庭,但家教开明,都被送到有进步风气的学校读书,从而得到革命思想启蒙。
曾志出生在宜章县城关镇王家村一个旧官僚地主家庭,祖父是清永新县把总,后解甲归田行医,父亲是一名民国政府职员,母亲是一家盐商之女。曾志6岁时被送到县立女子职业学校读书,在学校受到彭镜秋的革命启蒙。
“井冈山三姐妹”曾志、吴仲廉、彭儒
吴仲廉生于宜章县城南关街一个居民家庭,父亲在南关街三星桥开鱼店。吴仲廉从小长得端庄秀丽,很受父母喜爱,省吃俭用供她到县立女子学校读书。彭镜秋已是该校校长,吴仲廉在她的启蒙下,立志要成为改变社会的有用之才,她学习刻苦,成绩常拿第一名;又能吹拉弹唱,多才多艺,特别是毛笔字写得很清秀。
彭儒出生于湘南名村碕石乡绅之家,父亲是一名开明乡绅,母亲性情温良,是一位贤妻良母。碕石村是一个崇文重教、崇尚革命的古村,承启学校素有革新风气。彭儒小时在承启学校读书,她勤于思考,学习优秀,也受到革命思想影响。
三姐妹尽管出身于富家,但从小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为她们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同读省立女三师,相逢衡阳共奔革命道路
在大革命时期,曾志、吴仲廉和彭儒三姐妹相继来到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她们相互鼓励,投身革命,从小伙伴成为革命姐妹。
1921年,邓中夏在宜章成立了“宜章青年励进会”,号召宜章青年奋起改变社会现状。曾志受其影响,立志要成为报国的巾帼英雄、新花木兰。1924年秋,13岁的曾志考入了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在革命氛围的影响下,她立志要成为一名革命军人,曾设法去报考黄埔军校,可惜不招女生。1926年8月,她考入衡阳的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入学时将原名“曾昭学”郑重改为“曾志”,表示“要为女性争志气”,是讲习所年龄最小的学员,也是大革命时期最早投笔从戎的女青年之一。讲习所的军事训练特别艰苦,其他女兵吃不消退学,曾志顽强经受了严格的政治、军事训练,成为唯一留下来的女兵。她的优异表现也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在讲习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还未满16岁的曾志以优异成绩从讲习所毕业,这样,年少的曾志已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一名职业革命者。
1926年,吴仲廉和彭琦、彭儒两兄妹考入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在党组织引导下,吴仲廉接受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其间,曾志与她保持联系,培养她向党组织靠拢。1927年4月,吴仲廉经曾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吴仲廉遵照党组织指示,回宜章开展革命活动。
考入省立第三女子师范的彭儒年仅13岁。在哥嫂和姐姐的影响及党组织的引导下,她接受革命思想的启蒙。1927年4月1日,彭儒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走上革命道路。马日事变后,彭儒与其他宜章籍同学一道转回宜章开展革命活动。
二、从湘南起义到井冈山斗争,烽火岁月成就井冈山三姐妹
(一)湘南烽火中崭露头角
湘南起义是三姐妹参加革命后共同投入的第一场战斗。曾志、吴仲廉是地方暴动的领导人,参与了暴动的组织领导,表现出众;彭儒年龄虽小,但革命坚定,是一位无畏的暴动战士。三姐妹在湘南起义中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崭露头角,初现巾帼英雄风采。
曾志是中心县委负责人之一。1927年9月,曾志参与了郴州湘南起义的准备工作,11月底,她到宜章视察工作,召集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开会,传达有关暴动精神,因此,她是暴动的一名实际组织者。湘南暴动时,朱德、陈毅等指挥的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占领郴州后,曾志参与组建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其间她失去了革命伴侣,但她擦干眼泪,掩埋战友尸体,坚持革命到底。
曾志夫妇和毛泽东
吴仲廉是碕石暴动组织者。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宜章县委转移到碕石承启学校。在县委领导下,成立了中共碕石特别支部,吴仲廉任组织委员。同时,成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碕石特别支部,彭儒是骨干团员。碕石暴动是在碕石特别支部领导下举行的,吴仲廉组织召开碕石党、团员会议,参与研究制定“智取土豪劣绅”暴动计划。暴动成功后,她组织党团员走村串巷宣传发动、开仓分粮。彭儒跟随吴仲廉串门宣传发动,书写、张贴标语。一名被关押的土豪是她的堂兄,求她想办法放他出去,她态度坚决地拒绝了,体现了鲜明的革命立场。工农革命军碕石独立营成立后,吴仲廉负责部队党务和后勤保障,彭儒做宣传工作。在攻打黄沙堡的战斗中,吴仲廉、彭儒组织青年学生和妇女煮饭送饭,救护伤员。
(二)井冈风云中锻炼成为三女杰
曾志、吴仲廉、彭儒三姐妹共同经历了革命生涯中的井冈山岁月。她们追随革命领袖毛泽东干革命,在毛泽东的影响下锤炼党性原则,积淀了武装斗争、群众工作各方面经验,独当一面承担领导工作,被誉为“井冈山三姐妹”。
1937年,彭儒与丈夫陈正人在延安
曾志随工农革命军郴县第七师上井冈山,队伍到达酃县县城,蔡协民和曾志住在一个祠堂,毛泽东过来看望他们,这是曾志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个性鲜明的曾志给毛泽东留下来良好印象。
在井冈山,曾志参加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她负责支前工作,组织妇女、少年、老人煮饭送饭、削竹签,支援前线。由于怀有身孕,后来毛泽东安排她到留守处休养。生下孩子不久,她就担任红四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参与领导红四军总医院的建设,和医生、护士、伤病员打成一片,事无巨细地投入工作,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
吴仲廉和彭儒随工农革命军独立三师上井冈山后,任红四军二十九团宣传员。红二十九团是红四军主力部队之一,在龙源口新七溪岭战斗时,吴仲廉、彭儒勇上前线,手握手榴弹在阵前对敌喊话,以宣传攻势配合火力进攻。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妇女运动委员会成立,吴仲廉任主任,彭儒任副主任,年仅20岁、15岁的吴仲廉、彭儒成为井冈山妇女运动的领导者。为了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她们积极组织妇女支援前线,为红军送饭、送水、洗衣、削竹钉、做草鞋,排演节目,鼓舞红军战士士气。
八月失败后,吴仲廉转任红四军政治部组织干事,实际是在毛泽东身边做文书,起草、抄写、刻印通知、命令,能够在军委会议后一个小时就把会议决定抄写多份发到部队,经常一人干几个人的事,工作紧张又高效,深得毛泽东的称赞。
毛泽东对彭儒的影响也是很深刻的。当年曾流传彭儒“两探毛委员碗底”的故事:彭儒“侦察”毛泽东的伙食,发现他吃的与大家吃的完全一样,不存在官兵们猜想的碗底藏了肉。她宣讲“侦察”结果,使二十九团官兵深受感动。红二十九团反攻郴州失利,有些宜章籍战士在撤退中要求返回附近的家乡,彭儒则坚定地选择回到井冈山。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后,彭儒同陈正人一道留下来坚持斗争。1930年6月,彭儒在井冈山最艰难时刻转为中共党员,革命意志愈加坚定。
三、从中央苏区到延安,千难万险铸就坚定信念
(一)三姐妹为开辟中央苏区而奋斗
曾志、吴仲廉、彭儒三姐妹追随毛泽东,从井冈山到中央苏区。她们坚决支持毛泽东,贯彻执行毛泽东正确主张,积累了扎实的领导工作经验。通过中央苏区斗争的历练,她们在政治上更加坚定,能力上更加过硬。
1929年1月,曾志、吴仲廉随红四军向赣南进军,俩人都在红四军前委担任组织干事,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曾志性格刚烈,在毛泽东面前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红四军进赣南之初,敌军穷追不舍,部队十分被动,在一次会上,有人建议将女同志留下来,精简队伍,曾志坚决反对。毛泽东认可曾志的意见,女红军没有被丢下。
毛泽东像兄长一样关心曾志,特意将蔡协民调到红四军政治部任副主任,让他们夫妻在一起。1929年7月,曾志作为红四军前委代表出席中共闽西一大,会后任闽西共青团特委书记。12月底,古田会议召开时,曾志列席会议,聆听了毛泽东的报告。为了加强闽西共青团组织建设,发动更多青年人参军参政,1930年4月5日,曾志写出《共青团支部的工作》,对团支部工作和群众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作了详细规定,体现了她出色的组织管理水平。毛泽东还安排稳重成熟、政治素质好、笔头功夫强的吴仲廉继续留在身边做文书工作。
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期间,曾志、吴仲廉都认为“党在军队中应起核心领导作用”,坚定支持毛泽东关于党对军队领导的正确主张。毛泽东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后,“靠边站”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曾志、吴仲廉和蔡协民、江华等在毛泽东处于逆境时坚定追随其左右,陪他到上杭。
面对正确主张没被多数同志认可以至落选,毛泽东以伟大的胸襟泰然处之,他利用“指导地方工作”时机,沉下心下村庄开展调查研究。曾志、吴仲廉对毛泽东身处逆境表现出的伟大气魄十分钦佩,深受影响。她俩跟随毛泽东做调查,开座谈会时,曾志搬桌椅,倒茶水,挂黑板,吴仲廉协助毛泽东做会议记录,整理资料。同时,她俩在毛泽东身边,听他讲革命形势和理论,观摩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方法,受益匪浅。古田会议期间,毛泽东安排吴仲廉参加部队思想调查工作,整理会议文件,抄写古田会议决议分发给部队。
1931年春,曾日三任红三军政治部主任,毛泽东为了照顾吴仲廉和曾日三,也为了要吴仲廉多方施展才干,安排这位得力助手去红三军任政治部秘书兼总支书记。吴仲廉在领导岗位上不断得到锻炼。1932年3月,中革军委决定将参加红军的青年妇女组织起来,成立红军学校女子义勇队,吴仲廉任指导员,康克清任队长。她俩一文一武,按照朱德“严格治军”的要求狠抓学习训练,半年后,180余名学员全部合格结业。吴仲廉成为颇有名气的红军教官。
彭儒从地方到中央,成为妇女工作领导人。1930年底,彭儒调离湘赣边界,任安福中心县委妇委书记。后来相继任江西省行委、赣西南特委、永吉泰特委妇委书记。1931年春任江西省委妇委委员。11月参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担任大会秘书工作。1932年4月后,历任福建汀州市委组织部长、代理市委书记、中共苏区中央局妇委委员兼秘书等职。1933年春,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妇女部委员和妇女部书记李坚贞的秘书。彭儒从中心县委到区委、省委再到中央局机关,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二)三姐妹“各奔东西”,经受了各自艰难“长征”的考验
曾志勇赴白区,成为闽南、闽东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1930年6月,曾志赴福建白区,在白色恐怖下开展地下工作,参与“厦门劫狱”等,有力配合闽西及中央苏区的斗争。1933年5月,曾志转到闽东,参与建立闽东苏区,发展了9个县苏维埃政府、40多个区苏维埃政府,为发展闽东根据地作出了贡献。中央红军长征后,闽东南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曾志辗转广州、宜章、上海寻找党组织。抗战全面爆发后,曾志担任湖北临时省委妇委书记等职务。她一面秘密重建党组织,一面公开以开饭店、办合作社为名,开展抗日统战工作。1939年12月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
吴仲廉三过雪山草地,成功到达陕北。吴仲廉是中央组织局批准的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0名女红军之一。1934年10月下旬,她担任军委卫生部工作团团员兼担架队政治指导员,率队随中央军委纵队长征。
担架队堪称流动的医院,顶着敌人的炮火抬伤病员,还要在运动中抢救治疗,任务十分艰巨。吴仲廉身体力行抬担架,指挥红军战士和医务人员、担架民夫团结奋战。由于过度劳累,她染上了疟疾。组织上配给她一匹马,但她总是让给伤员骑,她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在担架队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每当宿营部队休整时,她还要坐在油灯下,将纵队司令部下发的命令、通知、行军路线,抄写发送各部队。吴仲廉率队跟随红军主力,度过千难万险,越过千山万水,迎来了在懋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1936年4月,吴仲廉调入红九军,任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她坚决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对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进行了机智斗争,深得红军指战员敬佩。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吴仲廉和曾日三一道奉命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最悲壮的河西走廊征战。她和战友们同数倍于己的剽悍凶残、装备精良的马家军浴血奋战半年之久。
部队被打散后,吴仲廉随曾日三领导干部游击支队坚持战斗。支队在红柳园子遭敌军包围,曾日三为了掩护伤病员和妇女突围挺身而出壮烈牺牲。吴仲廉被俘入狱西宁,她组织狱中斗争,鼓舞被俘红军战士坚定立场,严守党的机密,保护革命同志,直到迎来组织营救获释。
彭儒是苏区中央局批准参加长征的30名女红军之一。她随部长征渡过于都河后,因感冒引发疟疾,无法再行动,返回中央苏区,寻找党组织和陈正人。病愈后,她在于都发动群众,坚持游击斗争。1935年,彭儒转回宜章碕石隐蔽,秘密开展革命活动。面对逆境,彭儒革命信念坚定不移。1937年,彭儒克服重重困难奔赴延安。周恩来安慰她说:“彭儒同志,回来就好,你们两年来吃了不少苦啊。”
三姐妹经受了不同“长征”的严峻考验,她们忠贞不渝、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展现了女革命家的崇高精神。
(三)在延安的洗礼与升华
三姐妹到延安后,先后进入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为她们成长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奠定了思想与理论基础。毛泽东对曾志说:“学理论一年不够,最好学它三年,至少要学两年。学马列要精通它,要学会运用。要多读些经典著作,而且要用心精读。”
全面抗战爆发后,吴仲廉主动请战,奔赴山东抗战前线,担任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兼秘书长等职,成为一名八路军指挥员。1944年,吴仲廉回到延安,到中央党校一部继续学习。她学习刻苦,发挥善于学习思考的优势,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丰富提高了她的马列主义和革命理论水平。
1939年9月至1944年秋,彭儒在延安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任一部党总支委员。她通过系统学习,也更加提高了理论和文化水平。
延安的学习经历,使三姐妹更加成为信仰坚定、政治成熟的女革命家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四、从共赴东北到迎来新中国成立,三姐妹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
抗日战争胜利后,三姐妹分别与丈夫一道开赴东北。当时陶铸、江华、陈正人都是党的高级干部,赴东北后担任部队或地方领导人,但三姐妹并不是一般情形的随行家属,都有各自的重要工作。曾志担任地委副书记,吴仲廉担任省委委员、妇委书记,彭儒担任地委组织部长、省委妇委常委,她们参与开辟东北农村根据地,积极领导土改运动,开展生产自救,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前,为夺取东北解放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三姐妹又在不同的地方和部门担任领导。她们保持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忠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为新中国建设呕心沥血。
曾志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局工业部副部长兼广州电业局局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委委员、常委和书记处候补书记,分管工业,为广东工业的起步倾注了心血,作出了贡献。
吴仲廉担任了浙江省委委员、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监委副书记、省委妇委书记、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等。她担任省政法委党组书记期间,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司法改革运动,创造了枫桥镇干部群众“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毛泽东到杭州视察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面旗帜。吴仲廉被誉为当代“女包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到浙江视察工作时,多次看望和接见吴仲廉,高度肯定她的工作。
彭儒是农口战线监察工作领导人。她历任农业部、水产部监察战线负责人,坚定维护国家法纪,坚持党性原则,认真执纪执规,从严查处违法乱纪案件,严格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在纪检监察战线树立了清廉为民的楷模。196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成为当之无愧的“干实事、务实绩、创实惠”全国妇女的杰出代表之一。
五、从为人妻到为人母,三姐妹书写红色爱情与母爱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三姐妹不仅经受了血与火的各种斗争考验,同时也经受了血色的爱情与婚姻的考验。她们的爱情都是来自革命战友,人生伴侣都是革命伴侣,并肩战斗,随时面临牺牲。曾志和吴仲廉两度失去革命伴侣。在她们心中,唯有共产主义信仰是至高无上的,如果爱情有永恒,那就是对信仰的共同追求;如果爱情有浪漫,那就是并肩战斗的生死与共。“井冈山三姐妹”谱写了革命女性鲜红色的、可歌可泣的爱情,展现了革命女性别样的美。
曾志与夏明震结合时年仅15岁。他们一道投身革命,从衡阳到郴州,担负起郴州地区党组织发展和暴动准备。夏明震牺牲后,曾志强忍悲痛,苦撑大局,挽救陷于险境的县委。在并肩战斗的日子里,曾志与蔡协民走到一起。他们从井冈山到赣南、闽西,又辗转白区,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下开展革命工作。蔡协民牺牲后,曾志把痛苦埋在心底。1934年夏,曾志和陶铸以夫妻名义开展地下工作,随着感情加深成为真正的革命夫妻。从此,他们经过福州分离、武汉重逢、延安相聚、共赴东北等烽烟岁月,经受了大风大浪的严峻考验。
吴仲廉在省立女三师读书时,与同乡同学彭琦结婚。这对革命夫妻并肩战斗,从湘南起义到井冈山斗争。1930年肃反扩大化时,彭琦被错杀,吴仲廉坚强地把悲痛埋在心底。1930年8月,她与从小一起长大、在相互帮助下投身革命、到井冈山后战斗在一起的曾日三结为伉俪。在井冈山,曾日三深得毛泽东赏识,历任红四军警卫连党代表、军部机要秘书,和吴仲廉一起在毛泽东身边并肩战斗。他们一起参加长征,经历了千难万险直到长征胜利。后来,曾日三在西路军壮烈牺牲,吴仲廉九死一生回到延安。在延安时,吴仲廉经毛泽东批准与江华结婚。而他们的蜜月,则是迎着敌人的炮火,奔向抗日前线。战马啸啸,刀光血影见证了他们的革命爱情。
1928年秋,彭儒接受了年轻朴实、干练沉稳的陈正人的追求,在井冈山茨坪结为伉俪。他们的爱情在并肩战斗的烽烟中得到演绎。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陈正人、彭儒留守井冈山。在第三次反“围剿”斗争中,同上战场,视死如归。红五军撤离后,他们又留下来坚持斗争。面对敌人的疯狂烧杀、抓捕,他们临危不惧,躲密林、走深坑,积极寻找、召集失散的红军和赤卫队人员,恢复游击队继续战斗。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他们又从瑞金到白区,经过艰难险阻,辗转奔赴延安,并肩战斗到革命胜利。
三姐妹在革命征程中结婚生子,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革命环境极其险恶,为了不影响革命,不得不送养甚至卖掉孩子。
吴仲廉和丈夫江华
1932年1月,曾志和蔡协民被调往厦门从事秘密工作。曾志准备请假将他俩的孩子“小铁牛”送回宜章老家寄养,但当组织急需经费后,她从党的利益出发,将他们的“小铁牛”卖给一个中医之家,换取了100块大洋经费。革命利益高于一切,除了信仰之外,一切都可以舍弃,包括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吴仲廉在西路军征战时已怀8个月的身孕,在途经临泽县河沟张家时生下了她与曾日三的孩子。由于战斗异常艰苦惨烈,他们无奈地将孩子送给当地一位民团大队长带养。彭儒也被迫寄养了4个孩子,其中3个托付给根据地老乡寄养,1个留在老家宜章抚养。
在腥风血雨的艰苦岁月,三姐妹挂念着送出去的孩子。新中国成立后,她们千方百计寻找送出去的孩子,让她们读书学习健康成长,弥补亏欠的母爱。同时,她们对子女从严要求,不搞特殊化,藏爱于心,体现了女性革命家崇高的母爱,谱写了革命女性别样的母爱。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由无数共产党人和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我们不能忘记其中的妇女革命者群体。在革命历史上,她们既是赴汤蹈火、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与男性革命者一样经受各种斗争的考验;同时,她们还要经受克服普通女性难以承受的生理、心理的困难,以及生儿育女的极端困难的考验。来自湖南宜章的曾志、吴仲廉、彭儒“井冈山三姐妹”,就是妇女革命者群体的突出代表。她们赴汤蹈火,出生入死,经受了千难万险的考验,建立了不朽的革命功勋,她们是优秀的女共产党员、党的优秀领导干部。她们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红色的青春岁月,书写了红色的爱情。她们像井冈山的红杜鹃,久久绽放。“井冈山三姐妹”的传奇人生,是井冈山女红军的光辉写照,是中国女革命者群体的光辉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