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粗骨料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抗压性能影响数值模拟

2022-01-14杨维武刘海峰陶仁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年36期
关键词:砂浆骨料粒径

杨维武,张 倩,刘海峰,陶仁光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银川 750021)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中高层建筑群增多,使得居住人口相对密度增大,火灾发生后人员救助越发困难。因此,有必要对火灾后混凝土承载能力进行研究。鉴于中砂资源日益短缺,沙漠砂资源储量丰富(全球沙漠占地球上陆地表面积的20%),中外学者致力于对沙漠砂替代中砂制备的沙漠砂混凝土(desert sand concrete,DSC)进行研究。张明虎等[1]分析了沙漠砂替代率对DSC动态抗压强度影响,相对于普通混凝土,沙漠砂替代率40%时,混凝土动态抗压强度值增幅最大;马映昌等[2]以沙漠砂替代率和粉煤灰掺量为影响因素,研究低温作用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掺沙漠砂和双掺沙漠砂与粉煤灰混凝土,沙漠砂替代率5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Kaufmann[3]在硫铝酸钙水泥和石膏拌合所得的黏结剂中掺入沙漠砂,相较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所得的黏结剂,力学性能更优。黏结剂中钙矾石的形成能够有效填充沙漠砂粒之间的空隙,形成致密结构。沙漠砂的掺入,降低了硫铝酸钙水泥用量,生产过程中CO2排放量减小,所得混凝土混合物可视为环保材料。Almadwi等[4]从经济角度出发,在制备沥青混凝土时使用当地天然沙漠砂;Kog[5]使用沙丘砂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隧道工程;付杰等[6]通过试验研究表明沙漠砂替代率20%的高强DSC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秦拥军等[7]对DSC应力-应变曲线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沙漠砂替代率20%DSC轴心抗压强度值最大。随沙漠砂取代率增大,骨料界面处黏结性变差,脆性愈加明显,沙漠砂取代率对DSC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影响较大;孙帅等[8]进行了DSC高温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最高温度达到900 ℃。沙漠砂替代率40%时,DSC劈裂抗拉强度最大;Liu等[9]对高温后DSC进行了XRD和SEM试验,研究其微观结构,建立回归模型来预测高温后DSC力学性能。

综上所述,目前针对高温后DSC试验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由于试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借助数值模拟对高温后DSC进行深入研究。为此,在考虑界面相影响的基础上,对高温后DSC单轴受压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粗骨料体积含量及颗粒尺寸对含界面相DSC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影响,为DSC更好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有限元模型

将DSC视为由粗骨料、沙漠砂砂浆及界面相组成三相复合材料。实验研究表明界面相厚度为20~100 μm[10],考虑计算效率,Kim等[11]设定界面相厚度为0.1~0.8 mm。余文轩等[12]等设定界面相厚度为1 mm。选定界面相厚度为0.6 mm。图1为有限元模型,粗骨料级配为5-10-20 mm,体积含量为55%,立方体试件边长为100 mm。

图1 DSC有限元模型Fig.1 DSC finite element model

2 确定材料参数

DSC由粗骨料,沙漠砂砂浆及界面相组成,主要承重部分为粗骨料骨架。对混凝土进行高温处理后,整体结构变差,强度呈下降趋势。徐明等[13]对高温后再生砂浆进行研究,发现相对于室温状态,700 ℃后再生砂浆单轴受压峰值应力减小了近70%。在受压加载过程中,混凝土破坏主要是由于砂浆及界面相薄弱层承载力不足导致的。因此,需要对不同材料的参数分别进行定义。

2.1 粗骨料参数

混凝土中因粗骨料强度变化导致混凝土发生破坏可以忽略不计。高温后粗骨料模型参数如表1[14]所示。

表1 高温后粗骨料模型参数[14]Table 1 Coarse aggregate model parameters after elevated temperature[14]

2.2 砂浆参数

通过对文献[15]测得高温后沙漠砂砂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沙漠砂砂浆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及泊松比与温度和沙漠砂替代率之间关系,如式(1)~式(4)所示。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6,拟合良好。

(1)

0.15S2

(2)

0.19S2

(3)

(4)

式中:σc(S,T)、εc(S,T)、E(S,T)、ν(S,T)分别为高温后沙漠砂砂浆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及泊松比;σc、εc、E、ν分别为室温下普通砂浆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及泊松比;T为温度;S为沙漠砂替代率。

根据高温后沙漠砂砂浆试验结果,基于文献[16]中混凝土与砂浆本构方程,得到如式(5)所示DSC高温后本构模型,通过拟合得到适应于本项研究的拟合公式,如式(6)。拟合公式决定系数R2为0.956,拟合良好。

(5)

(6)

式中:σ和ε分别为应力和应变;拟合参数n为温度T及沙漠砂替代率S的函数。

2.3 界面相材料参数

界面相弹性模量小于砂浆弹性模量,由于缺少系统研究,一般利用比例系数来描述界面相与砂浆之间关系。金浏等[17]定义界面相弹性模量为砂浆弹性模量的0.68倍。李冬等[18]选用界面相与砂浆弹性模量比值为1。界面相强度小于砂浆强度,以0.9倍砂浆弹性模量作为界面相弹性模量。

2.4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比较

以粗骨料体积含量55%、颗粒尺寸5-10-20 mm DSC为研究对象,对其经历不同温度后单轴受压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型尺寸为100 mm×100 mm×100 mm,界面相厚度为0.6 mm。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19]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如图2所示,沙漠砂替代率不同DSC经历高温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在±5%,说明可以用本构模型对高温后DSC力学性能进行预测。同时,DSC抗压强度随温度、沙漠砂替代率的增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温度为300 ℃、替代率40%时,抗压强度最大。

图2 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Fig.2 Comparison results of test and simulation

300 ℃高温后DSC受压破坏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如图3所示,沙漠砂替代率为40%。随着受压荷载增加,试件基本沿对角线方向发生开裂破坏,如图3(b)所示。对比DSC试验与数值模拟破坏模式,数值模拟破坏角为46.56°~48.81°,试验破坏角是46.66°~49.34°,破坏角相差不大。在二维平面视图中,DSC破坏为三角形。

图3 高温后DSC破坏模型Fig.3 DSC failure mode after elevated temperature

3 模拟结果分析

3.1 粗骨料体积含量影响

粗骨料体积含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针对不同研究,得到最优体积含量存在差异。刘海峰等[20]、周姝航等[21]对混凝土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确定出粗骨料最优体积含量为40%。杜晓奇等[22]选用椭球形粗骨料进行研究,发现粗骨料体积含量为57%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Meddah等[23]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粗骨料体积含量为45%~46%时,对混凝土性能更为有利。图4为不同粗骨料体积含量DSC模型,沙漠砂替代率为40%,粗骨料粒径为5-10-20 mm。

图4 粗骨料体积含量不同DSC模型Fig.4 DSC model with different coarse aggregate volume content

为更好观察高温后DSC受压破坏特征,对局部进行放大,如图5所示,能够明显观察到初始破坏是在界面相处。随竖向荷载增大,除包裹在粗骨料外的界面相发生破坏以外,附近的砂浆也发生破坏,最终导致试件丧失承载力,破坏基本沿对角线破坏。

图5 粗骨料不同体积含量的DSC受压破坏Fig.5 DSC with different coarse aggregates volume content under compression

粗骨料体积含量对高温后DSC抗压强度影响如图6所示。随着粗骨料体积含量增加,不同温度后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粗骨料体积含量45%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在9组粗骨料粒径中,明显观察到处在最上方粗骨料粒径为5-15-25 mm。相对于室温、300 ℃和500 ℃后抗压强度,700 ℃后DSC抗压强度变化较平缓。因此,温度作用会削弱体积含量对DSC抗压强度影响。

图6 粗骨料含量对高温后DSC抗压强度的影响Fig.6 Influence of coarse aggregate content on DSC compressive strength after elevated temperature

3.2 粗骨料粒径影响

选用合理粗骨料粒径有利于混凝土获得良好的拌合性、物理性能以及耐久性能[24]。Ogundipe等[25]使用单一粒径尺寸粗骨料制备立方体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表明,抗压强度随粗骨料粒径尺寸增加而增加,粗骨料粒径达到12.5 mm时抗压强度最大,粒径大于12.5 mm后,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刘海峰等[26]选用二级配粗骨料进行混凝土动态破坏数值模拟,粗骨料最大粒径为20 mm时峰值应力最大。针对二级配粗骨料混凝土,研究不同粒径粗骨料对高温后含界面相DSC抗压强度的影响。

3.2.1 粗骨料最小粒径

选取沙漠砂替代率为40%,粗骨料体积含量为45%,界面相厚度为0.6 mm。中间粒径与最大粒径保持不变,改变最小粒径,对DSC高温后单轴受压破坏过程进行模拟。模拟分为3组:①保持中间粒径20 mm和最大粒径25 mm不变,最小粒径分别为5、10、15 mm;②保持中间粒径20 mm和最大粒径30 mm不变,最小粒径分别为5、10、15 mm;③保持中间粒径20 mm和最大粒径35 mm不变,最小粒径分别为5、10、15 mm。图7为第3组模拟得到高温后DSC抗压强度随粗骨料最小粒径变化关系。随着粗骨料最小粒径尺寸的增大,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第1组和第2组呈现出相似的规律。对于4种指定温度,抗压强度整体变化幅度为1.7%。最小粒径骨料本身起到填充大骨料之间空隙的作用,随粗骨料最小粒径的增大,骨料数目减少,孔隙体积增大,混凝土密实度下降,强度降低。以第3组为例,粗骨料最小粒径不同DSC高温后单轴受压破坏如图8所示。

图7 粗骨料最小粒径尺寸对高温后DSC抗压强度影响Fig.7 Influence of coarse aggregate minimum particle size on DSC compressive strength after elevated temperature

图8 粗骨料最小粒径-高温后DSC受压破坏Fig.8 Coarse aggregates minimum particle size-DSC compressive failure after elevated temperature

对粗骨料最小粒径尺寸、温度及抗压强度无量纲化并进行拟合分析,如图9所示。

拟合得到抗压强度与粗骨料最小粒径尺寸和温度的关系,如式(7)所示,决定系数R2为0.999,拟合度良好。

A-为相对温度最小值;A+为相对温度最大值;B-为相对最小粒径最小值;B+为相对最小粒径最大值;C-为体积含量最小值;C+为体积含量最大值图9 粗骨料最小粒径尺寸、温度及DSC抗压强度关系Fig.9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rse aggregate minimum particle size,temperature and DSC compressive strength

(7)

式(7)中:f(T,Dmin,V)为粗骨料最小粒径不同高温后DSC抗压强度;T为温度;Dmin为粗骨料最小粒径;V为粗骨料体积含量;fc为室温条件下DSC抗压强度。D为粗骨料粒径;Dc为粗骨料粒径组中最大粒径(即参照粒径)。

3.2.2 粗骨料中间粒径

选取沙漠砂替代率为40%,粗骨料体积含量为45%,界面相厚度为0.6 mm。保持最小粒径与最大粒径保持不变,改变中间粒径,对DSC高温后单轴受压破坏过程进行模拟。模拟分为3组:①保持最小粒径5 mm和最大粒径25 mm不变,中间粒径分别为10、15、20 mm;②保持最小粒径5 mm和最大粒径30 mm不变,中间粒径分别为10、15、20 mm;③保持最小粒径5 mm和最大粒径35 mm不变,中间粒径分别为10、15、20 mm。图10为第3组模拟得到高温后DSC抗压强度随粗骨料中间粒径变化关系。随着粗骨料中间粒径尺寸增大,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第1组和第2组呈现出相似规律。对于4种指定温度,抗压强度整体变化幅度为1.5%。中间粒径为10 mm时,混凝土内部小骨料数量偏多,骨架作用较弱;中间粒径为15 mm时,混凝土中粒径分布较均匀,大骨料起骨架作用,小骨料填充大骨料之间空隙,进一步有效填充剩余空隙;中间粒径为20 mm时,混凝土内部中大骨料数量偏多,即使骨架作用得到了加强,但可填充空隙的小骨料数目较少,其余空隙被砂浆所填充,而砂浆强度却远小于骨料强度,在受力条件下砂浆首先发生破坏,在砂浆内部形成裂缝通道,导致试件破坏,不能充分发挥骨架作用。

图10 粗骨料中间粒径尺寸对高温后DSC抗压强度的影响Fig.10 Influence of coarse aggregate size medium size on DSC compressive strength afterelevated temperature

对粗骨料中间粒径尺寸、温度及抗压强度无量纲化并进行拟合分析,如图11所示,其中图11(b)中B-为相对中间粒径最小值,B+为相对中间粒径最大值。拟合得到抗压强度与粗骨料中间粒径尺寸和温度的关系[式(8)],决定系数R2为0.999 6,拟合度良好。

图11 粗骨料中间粒径尺寸、温度及DSC抗压强度关系Fig.11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rse aggregate medium size,temperature and DSC compressive strength

(8)

式中:f(T,Dmid,V)为考虑温度与粗骨料中间粒径尺寸时高温后DSC抗压强度;Dmid为粗骨料中间粒径。

3.2.3 粗骨料最大粒径

选取沙漠砂替代率为40%,粗骨料体积含量为45%,界面相厚度为0.6 mm。保持最小粒径与中间粒径不变,改变最大粒径,对DSC高温后单轴受压破坏过程进行模拟。模拟分为2组:①保持最小粒径5 mm和中间粒径15 mm不变,最大粒径分别为20、25、30、35 mm;②保持最小粒径5 mm和中间粒径20 mm不变,最大粒径分别为25、30、35 mm。图12为第1组模拟得到的高温后DSC抗压强度随粗骨料最大粒径变化关系。随着粗骨料最大粒径增大,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第2组呈现出相似规律。对于4种指定温度,抗压强度整体变化幅度为5.6%。随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大,混凝土中粗骨料比表面积减小,表面裹挟浆体的量减少,骨料之间的粘结力减弱。其次,在粗骨料体积含量一定的条件下,由于骨料粒径增大,混凝土中孔隙增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不利影响,在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由图12可知,粗骨料最大粒径为20 mm时,抗压强度最优。因此,在确定粗骨料粒径时,最大粒径骨料不宜过大。

图12 粗骨料最大粒径尺寸对高温后DSC抗压强度的影响Fig.12 Influence of coarse aggregate maximum particle size on DSC compressive strength after elevated temperature

对粗骨料最大粒径尺寸、温度及抗压强度无量纲化并进行拟合分析,如图13所示。拟合得到抗压强度与粗骨料最大粒径尺寸和温度的关系,如式(9)所示,决定系数R2为0.998 3,拟合度良好。

图13 粗骨料最大粒径尺寸、温度及DSC抗压强度关系Fig.13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rse aggregate maximum particle size,temperature and DSC compressive strength

(9)

式(9)中:f(T,Dmax,V)为考虑温度与粗骨料最大粒径尺寸时高温后DSC的抗压强度;Dmax为粗骨料最大粒径。

4 结论

为研究粗骨料对高温后DSC抗压强度影响,针对粗骨料体积含量及粒径对DSC高温后单轴受压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和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试件的破坏起始于界面相处,其次是与界面相连的砂浆基体,最终沿混凝土对角线方向发生破坏。粗骨料体积含量由35%增大至65%时,DSC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体积含量为45%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

(2)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粗骨料最小粒径和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粗骨料中间粒径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粗骨料最大粒径相较于最小粒径与中间粒径对高温后DSC抗压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确定混凝土中粗骨料最大粒径时,最大粒径不易过大。通过拟合公式能够发现温度是引起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砂浆骨料粒径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不同骨料替代方案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探讨不同细骨料品质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
木屑粒径对黑木耳栽培的影响试验*
不同组份地质聚合物砂浆的强度研究
全海水珊瑚骨料混凝土研究进展
磷石膏砂浆在内墙抹灰施工中的应用
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离散性试验研究
镁砂细粉粒径对镁碳砖物理性能的影响
计径效率试验粒径的分析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