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振华 倾心助学育人 回报沂蒙父老

2022-01-14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关工委

中国火炬 2022年1期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关工委 文/图

“他是大山里的‘布鞋校长’,更是贫困孩子们求学路上的‘掌灯贵人’。那双白底黑面千层布鞋,在崎岖的山路上奔波磨砺,鞋子断了底,他给山里娃蹚出了未来的路;一身衣服穿了六七年,浸透了风雨,蹉跎了岁月。他抬起打补丁的衣角,擦亮了孩子们眼中的星辰。”这是当地媒体对李振华的评价。

“我上学的时候是困难时期,很多同学都是早起在村里要一圈饭、吃个半饱再去上学。那时李老师的待遇是24 斤粮食,他把绝大部分用在了学生身上。”74 岁的耿玉生回忆说。耿玉生是李振华的学生,受李老师影响,耿玉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现在,他都退休13年了。

“他像个老母鸡,让人很温暖。”这是66 岁的赵平忠和女儿赵金霞对李振华的印象。一家两代人,父女俩先后成为李振华的学生,都经其资助完成学业,最终也都当了教师。

“我们对李老师的那种情感,无论我们叫他老师也罢,叫他校长也罢,在我们每个人心里,在我们受资助的孩子心里,就是一种父亲的感觉。” 时隔30年,唐守贵依然记得那天李振华骑着自行车来到他家帮他重新上学时的情景。如今,唐守贵已是淄博市张店区教体局的工作人员,在这之前,他也做过23年的小学老师。

一件领子带破洞的灰蓝色衬衫、一条反复缝补过的深色裤子、一双断了底的千层底儿布鞋、一个装着白开水的大塑料杯……“简朴”的背后,是“布鞋校长”李振华对沂蒙山区学子长达69年的捐助。69年来,李振华捐资助学累计达136 万元,先后资助了2300 余名贫困学生。其中,他承担所有生活费、学费直到完成学业的学生就有36 人。

从热血青年,到白发沧桑,李振华把自己转成不停歇的陀螺。那些他送出去的孩子们又回来了,告诉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乡亲们说他心里总装着别人,没自己。李振华就像一棵大树,深深地扎根在沂蒙的土地,回报着这片英雄的土地。

走进沂源深山支教,到了,他就没再离开

1953年,17 岁的李振华响应国家号召,走出南京师范大学校门,走进偏远贫穷的沂蒙老区支教。那时候,南京与沂源,在物质生活上差别还是很大的。上大学期间,李振华经常听到老师们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革命故事,那时他就暗下决心,自己也要为党和人民做贡献。

因为他是从城里长大,年纪又小,当时主管部门怕李振华不适应,就把他分配到了潍坊。但李振华指着地图,提出要到山最多、最艰苦的沂源深山韩旺小学任教。正月十六,当李振华背着行李爬山越岭赶来韩旺时,村里的老书记领着全村人在村头迎接。

走进破庙改造成的教室时,李振华惊呆了。窗户上没有玻璃,门也已掉落一半,四壁透风撒气,大石头当桌子,小石头当椅子。超乎寻常的贫穷,让他始料未及。

第二天他上课,因为大半年没有老师,太阳刚爬上山顶,教室里就坐满了38 个学生,最大的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只有7 岁,窗外围满了村民。

在忐忑不安中,李振华鼓起勇气讲课了。一张嘴,一口南方话就引来了阵阵笑声。他心里很难受。到了夜里,他住在门不严实的教室里,听着山里嗷嗷的狼叫,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村民送来的饭,是树叶和糠混合成的地瓜面煎饼,颜色像牛皮纸。李振华咽也咽不下去,咬也咬不动,最后在苦戚戚的豆沫子汤里蘸一下,才勉强吃完了一个。

“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当时怎么度过的。”李振华说。谁知半年后,李振华却渐渐地离不开这里了。

他记得,他刚进村时,欢迎的人群中有一位大娘摸了摸他单薄的衣服。回去后,大娘就戴着老花镜,亲手纺线织布,给他做了棉袄、棉裤,还有长筒袜子,用茅草和芦花为他续了保暖的鞋。

“当大娘把衣服抱过来的时候,我掉泪了。我感觉见到了老母亲,就像老母亲在关爱、疼爱我一样。”李振华回忆,得知他咬不动煎饼,村民们吃糠咽菜也要把好饭送给他吃。原本要换火柴和盐的鸡蛋,乡亲却揣怀里送给他吃。“每当接到带着老乡体温的鸡蛋,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感动。”

“我是来支教送文化的,我不能走啊。”李振华说。当年孟良崮战役,全村派出72 名青年抬伤员,家里剩下的人摊煎饼、纳布鞋送到前线。“乡亲们为了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我怕这点困难吗?”他再也迈不开回家的腿。

退了休却更加忙碌,助学,他一直没停下

退休后,李振华非但没在家颐养天年,反而比从教时更忙了。

2020年9月11日,李振华到韩旺镇龙王峪村走访留守儿童

由于一直资助贫困生,退休那年,李振华把仅有的1.5 万元积蓄,加上国务院特殊津贴总共2 万元,分别捐给了曾经任教过的韩旺小学、张家坡中学、沂源县实验中学。捐钱之后,当地政府设立了“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通过这个基金会,前后陆续有近万名贫困生得到资助。

退休金毕竟有限,为了资助更多困难孩子,李振华选择外出“打工”。

在淄博万杰朝阳学校,李振华担任初中部校长,8年挣来50万元,又资助了23个贫困学生。“给五个大学生每年5000 元,给五个高中和中专生每年3000 元,给13 个初中生每年1100 元。”可需要帮的孩子多呀,李振华手里已没有钱了。实在没办法,李振华就带着曾经的学生张文强一起去捡起了垃圾。

“有一年冬天下雪,地上很滑。当我们往回返的时候,李老师抱着捡来的纸壳摔倒了,还把脚给崴了。那时我就跟李老师说,你是一个校长,路很滑就不要出来捡了,我一个人就可以。” 张文强认为李老师捡垃圾不符合校长身份。

“你不要感觉很害羞,虽然捡的垃圾是脏的,但挣得钱是干净的,我们是在帮助别人。”李振华认真地说。

捡垃圾8年,两人卖废品挣了1.6 万元,全都用来资助困难学生了。

从退休那年起,李振华几乎走遍了沂源县的每个乡镇走访孤困儿童、留守儿童。他设立了“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与省内外860 多名问题青少年保持经常联系;成立了“振华公益使者——希望小屋志愿服务队”,建立“希望小屋”54处。李振华帮过的孤寡老人也有56 户。

全部的爱都给学生,心里,唯独没有自己

李振华说,自己尽了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却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和父亲。

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一封“父病重,速归”的电报从南京飞来。

望着眼前高考在即的农家子弟,李振华安排正上高三的儿子回家伺候老人。他的儿子当时也面临着高考,一开始并不情愿在关键时刻中断复习。

“正因为是关键时刻才这么做,我是班主任,我走了会影响全班同学的高考冲刺,想来想去只有牺牲你了。”李振华对儿子说,“那些农民的孩子苦读多年,就指着高考改变命运了,你考不上还可以就业啊。你爷爷会谅解我的。”

儿子替自己回了南京,但不久父亲便撒手人寰了。李振华眼前一黑瘫倒在地,醒来后抓起桌上一沓白纸,拖着两条腿走上学校后山,点着白纸,向着家的方向跪下来,号啕大哭。

后来,每当想到故去的父亲和没能考上大学的儿子,李振华都心如刀绞。

“当时我父母在南京相依为命,父亲走了,母亲不久也患了脑溢血。教育局领导同意把我调回去,不然老母亲没法生活了。得知消息后,乡亲们抱来家里的老母鸡、鸡蛋、大枣和花生来送我,一想到和乡亲们的感情,我又走不了了。”就在李振华左右为难的时候,沂蒙老区人民先后派去8 个女同志,10年间轮流照顾他无法自理的母亲。

李振华到韩旺中学看望受他资助的贫困学生

为不再拖累乡亲们,李振华苦苦劝说,把不肯离开故土的83 岁的老母亲接到了沂源。但由于不服水土,加上饮食不习惯,老人一场病接着一场病,一年多就病逝了。闻讯赶来的乡亲和学生哭倒了一片,有人哭喊道:“老人家,您别怪李老师,是我们对不起您!”

乡亲们知道李振华母亲去世,他又把钱都捐给孩子们了,手头困难得很,就凑了960 元钱送来。因为退回去不吉利,李振华就把钱送到了敬老院,“我跟老人们说,我的父母去世了,沂源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老人们就是我的父母亲。”

李振华的付出,乡亲们都记得。

山东省模范教师、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公益人物、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就有103 项。在沂源县韩旺中学校园里,沂源的父老乡亲为李振华捐款造了一座雕像。

李振华生活清贫。早晚吃挂面、萝卜条,中午就是南瓜、萝卜和馒头。他一辈子不会喝酒抽烟,茶叶都舍不得喝,平时提个塑料杯装着白开水。一件衣服能穿六七年,缝了再补、补了再穿。布鞋穿两三年断了底,就到大街上,让修鞋匠打个车带底继续穿。

“虽然生活清贫,但我内心很富有,整天都乐滋滋的。”李振华说,最让他高兴的就是,看着自己带出来的学生们慢慢长大成才,他们也都在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