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2-01-14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

中国火炬 2022年1期

中国关工委主任 顾秀莲

(2021年11月22日)

《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总结实践中的成熟经验,深入研究家庭教育中的新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继《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之后,《家庭教育促进法》再次明确关工委的法定职责,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视。借此机会,向战书委员长表示衷心感谢,我们一定抓好贯彻落实。

近年来,关工委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组织“五老”开展弘扬好家教好家风活动。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教授、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优势,深入开展“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主题活动。一是结合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广泛开展“五老”宣讲和读书、征文、演讲以及文艺展演等老少共学、老少共进的红色基因教育活动,讲好红色家风故事,引导青少年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道德实践养成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帮助青少年培养家国情怀以及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并以此为纽带,连续举办十二届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论坛,增进两岸青少年的感情认同和价值认同。三是发挥“五老”言传身教作用,动员“五老”带头搞好家庭建设,带头亮家风、讲家教、立家训、定家规,搜集、整理中华好家风,编印成书籍,撰写成童谣,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优良家风。近五年参加弘扬好家教好家风活动的“五老”达到164 万人。

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配合教育、妇联等部门,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一是突出专业性。坚持政治引领,凝聚专业力量,建设家庭教育讲师团,加强理论研究和课程研发。各级关工委编著家庭教育书籍1 万多种。二是突出公益性。培育“名家百县”“家长公开课”“家教大讲堂”“家庭教育乡村公益讲座”等家教公益服务品牌,有的实现全省乡镇全覆盖,有力推进城乡区域家庭教育协调发展。三是突出可及性。各级关工委创办家长学校25 万所,其中,网上家长学校3.6 万所。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组织推出“云上家长学校课堂”和线上“非常课堂”等网络课程87 期。通过央视频等媒体播放后,收听收看人数达近亿人次,一些课程的学习量累计高达70 多万人次。四是突出针对性。对于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家庭,举办“尽责优教”大讲堂等学习培训;对于祖辈参与对孙辈的抚养与教育的家庭,积极推进隔代家长教育,仅湖南省关工委就培训隔代家长69 万人次;对于涉案和失管未成年人家庭,在开展预防性家庭教育指导的基础上,结合“五老”帮教为家庭教育提供社会支持,今年我们配合最高检和全国妇联,就加强这项工作专门印发了指导意见。

3.助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一是抓试点。建立28 个“全国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等优势,推动党政部门、教育系统、妇联、家庭、社会通力合作,探索推出家长“持证上岗”、家庭教育工作与文明城市建设和教育改革有机融合等创新举措,为党委、政府建立健全家校社共育机制当好参谋助手。还探索建立“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96 个,辐射80 多个市、县。二是抓阵地。在配合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36.7 万个关心下一代活动阵地在连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家庭教育在城乡社区常态化开展。三是抓平台。联合社会力量举办家庭教育发展论坛、家长大会,联合研究机构开展家庭教育社会调查,联合高校共建家庭教育研究中心,逐步搭建起多主体参与、全方位发展的家庭教育工作平台,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家庭教育、参与家庭教育。

下一步,我们的工作考虑是: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结合中国关工委、中央政法委、司法部等部门即将开展的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抓好促进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开展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的宣传工作。

二是积极参与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深化“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和“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试验区”项目。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提高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三是深化特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深入推进隔代家长教育,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涉案和失管未成年人为重点,为有特殊需要的家庭提供特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家庭教育促进法》中赋予的职责落细落小落实,使关工委的家庭教育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