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虚无主义防范教育融入高职双高计划的实施制度设计

2022-01-13朱雷武莉莉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制度设计双高计划

朱雷 武莉莉

摘要:高职教育阶段是塑造青年思想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时期。“双高计划”为提升高职思政教育水平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宏观层面要重塑人才培养目标。中观层面将思政课程和历史虚无主义防范教育相结合。微观层面深挖各类课程要素和隐形课程实现德育和专业课统一。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防范教育   双高计划  制度设计

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高职院校没有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缺乏学科和专业的系统支撑。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呈现理念和实践脱节的现象,思政课边缘化倾向比较明显,学生到课率、低头率很高。这种情况与党中央对思政课的要求十分不符合,提升高职院校思政地位刻不容缓。

一、“双高计划”建设的目标

双高计划,体现的就是高标准办学水平。“高标准”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 的基本立意,“职教 20 条”明确指出当前我国职 业教育发展“制度标准不够健全”“培养质量水 平参差不齐”,并提出“要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 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 体系”;“双高计划”也将标准的开发与应用作 为重要建设任务,明确指出“校企共同研制科 学规范、国际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 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 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

“高标准”体现在打造高标准治理体系。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提升是职业院 校激发内在发展活力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高 水平高职院校要成为治理结构改革创新的“拓 荒者”。一方面,从规范办学制度入手,针对参 与办学的政校行企多元主体,从咨询、协商、决 策到执行、监督的各个层面建立健全治理组织 和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系统性、开放性和协同 性,为健全现代职业院校的治理体系夯实制度 基础。另一方面,将制度建设的重点面向制度 创新,在国家经济社会制度和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的大背景下,针对国家政策制度的落地率先 回应,针对约束发展的瓶颈、桎梏大胆改革,以制度创新来引领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二、构建融入“双高计划”的历史虚无主义防范教育体系必然性

“双高”建设计划,是通过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打造技术技能人 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德技并修”的高素质 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落实“立德树人”“实现职业技 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是其根本使命。但我国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在一定 程度上存在着教书与育人、智育与德育、技能与品 德相互分离的现象,价值引领和道德教育,或者说 思想政治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 门责任,与专业的其他课程没有关系。这种错误 与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也使得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陷入了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的境地。

三、构建融入“双高计划”的历史虚无主义防范教育体系的具体路径

构建融入“双高计划”的“历史虚无主义防范教育”体系, 需要遵循“双高”计划关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本着集中与渗透相结合、 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1.宏观层次,从“社会发展”“知识发展”“学生自身发展”三个方面重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当 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跟知识技能的前 沿发展,满足学生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从专业整体着眼,系统梳理专业人才培养所需 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道德素养,要坚持“德” “技”高度相关、辩证统一,坚持德育智育相结合、 教书育人相渗透,把加强职业精神和道德素养培 养上升到利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

2.中观层次,坚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从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衔接 等方面,重新梳理高等职业教育普遍涉及的思政 理论课、综合素养课( 含通识课、基础课等) 、专业 教育课和实践实训课( 含创新创业课、顶岗实习课 等) 等四大类课程,从面上确定每大类课程分别承 载的育人元素。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主导作用。 不断改革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强化思政理论课 育人主导作用和突出优势。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前提下,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 形式,切实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增进综合素养课育人的渗透作用。充分 挖掘综合素养课思政教育资源和功能,围绕当今 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及专业特点、学生普遍关注 的热点问题、理论和应用领域的前沿问题,打造一 批品牌综合素养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 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拓展专业教育课育人的支撑作用。不仅 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本领,还要培养学生与其专业 相应的职业道德,更要让学生明确该专业的社会 意义以及学生在该领域的特定使命。

3.微观层次,具体的每一门课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渠道,以历史虚无主义防范教育为侧翼,根据不同课 程特点,将四大类课程面上承载的育人元素进一步细化、细分到每一门课程,发掘每一门课程的德 育元素,发挥每一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每一 门课程不同角度、各具指向的育人作用,各门课程育人既整体统一、同向同行、协同互补,又各具 特点、互有侧重。

参考文献:

1.何红娟.“思政课程”到“历史虚无主义防范教育”发展的内在逻 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 10) : 62.

2.高国希等.高校课程体系合力育人的理论逻辑[J]. 中国高等教育,2017,( 23) .

3.付军龙.“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育人的探索与实 践———哈尔滨师范大学“四全育人”工程建设的特点、经验 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 12) .

4.高德毅,宗愛东.从思想政治课程到课程思想政 治: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 高等教育,2017,( 01) .

5.王丰晓.历史虚无主义防范教育理念下高校工匠精神培养研 究[J].高教学刊,2019,( 09) .

6.周建松,孔德兰.构建全课程立体化同向协同育人 机制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 11) .

7.刘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关系研究[J]. 成才之路,2016,( 07) .

浙江省哲社科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政校协同构建高校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机制研究 课题号:(21GXSZ052YB)

作者简介:朱雷 1978.04 男 汉 辽宁鞍山 博士研究生 讲师  研究方向 国家安全 意识形态

猜你喜欢

制度设计双高计划
再论“双高计划”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怎么看、如何干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
大类招生模式下大学生专业分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务实精神合理创设容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