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与前瞻凝聚新时代县域奋进力量
2022-01-13车文斌
车文斌
新时代,新征程,奋进年。
2021年,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光辉的100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引领东方巨轮行稳致远。
这一年,我们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虽然世界局势依然充满复杂性和挑战性,我国经济仍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明显增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链韧性和优势在世界上得到提升。
这一年,县域经济立足国内大循环,专注于新型产业转型升级,专注于以县城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特色发展,专注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注于公共服务均衡协调发展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县域社会经济阔步向前。
2022年,经济工作继续稳字当头,“有效投资”“内生动力”“供应链韧性”“保障性住房”“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等成为关键词,县域,也必将在稳中求进中持续增强发展动力。
回望2021,我们倍感欣慰、自豪。展望2022,我们坚定信心,新时代、新理念、新格局凝聚县域奋进力量,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基。
县域产业迈向“专精特新”
产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经过多年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推动着包括县域产业在内的全国大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企业已成为占领未来市场的主要着力方向。
向数字化、智能化、物联网方向转型升级,并着力于“专精特新”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县域产业的特征之一。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要在前沿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瞄准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型产业正具有越来越大的优势。
浙江省乐清市,瞄准物联网细分领域的传感器制造,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已成为当地的产业支柱。2021年5月,工信部公布全国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乐清正泰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赫然在列,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域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据说,生产一个电气产品,在乐清县就能找齐全部配件。完备的低压电气产业链,让乐清市有着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无法比拟的优势。
不专不精无以成特色,更无以创优势。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县域已认识到精细化专精发展的重要。曹县汉服、许昌假发、寿光蔬菜、晋江泳装、沭阳花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年“千亿县”数据显示,全国“千亿县”已扩容至38个,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仅江苏就占了16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分析认为,这些县之所以成功,正是因地制宜打造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从而取得了大发展。
福建晋江市,靠小小的泳装撑起特色产业,有着“中国泳装产业名城”之称,2020年其泳装产业总产值超340亿元。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交汇点的江苏常州市金坛区,瞄准“光伏+储能”发展光伏产业。河北衡水则确定重点打造9个省级和5个市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沿海发达地区的县域产业,正在“专精特新”的大道上疾进。
县域产业,尤其是西部内陆地区的产业,在沿海发达地区中高端产业的带动下,也向着绿色、低碳转型。
2021年4月,湖北省发布《关于加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进县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质效,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新兴产业增长极和产业集群。
2021年7月,四川印发《四川省争创全国百强县百强区百强镇支持奖励办法》《全国百强县百强区百强镇培育工作方案》,遴选5个区、8个县(市)在产业培育、科技创新、要素保障等重点领域和环节进行重点培育,形成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效应。同时,四川瞄准文旅经济,还培育出31个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和36个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中西部县域,正在产业创新、绿色发展方面追赶东部,势头越来越强劲。
新型城镇化加码县域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新型城鎮化”与“战略”联系到了一起,而县域,也赋予了更多的内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这成为2021年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工作。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由大城市转向了更广阔的县域。大城市变美了,县域同样也要变美。
美而宜居的县域,是减缓县域人口流失的需要,是大城与小县均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注意到,2021年,不少地方政府正在加码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2021年5月,浙江省发布《新型城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强化县城的重要载体作用,推进小城镇特色发展,推进产城融合,打造特色小镇2.0版,高品质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城市,解决“人在城市生活更美好”的问题。
2021年11月18日,湖北省印发了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和省“十四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建设阳新、红安、南津、监利等10个国家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建设仙桃、宜都、大治等7个全国百强县(市)。
2021年11月22日,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会议召开,提出要“积极培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县域城镇和特色小镇”。
这意味着,2022年,浙江、湖北、甘肃等省围绕县域而展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要加速。
国家层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10月出台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要推动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建设,健全住房标准,推动智能建造标准化,开展城市标准化行动等,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将在标准化下继续推进。
湖南省长沙县是国家级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县。近年来,长沙县持续推进就业、就学、就医“三下乡”,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成为中西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2021年11月,由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榜单”显示,长沙县排名全国第四。
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以县城更新行动为核,在2022年继续推进。
乡村振兴夯实县域根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
2021年1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成立。此后,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县域,各层级的乡村振兴局陆续挂牌成立。乡村振兴,成为一项重要的行政工作内容。
2021年6月1日,《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施。从政策到法律,再到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都进入了快车道。
立足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乡村振兴都是国内大循环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县域被赋予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使命。
2021年11月3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产业融合加快推进,全国新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新认定399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新公布2210个农村创业园区基地。此外,农产品加工、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乡村建设等取得可喜进展,尤其是乡村休闲旅游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各地的乡村振兴措施也在加速出台。2021年10月,河北出台《关于支持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实施意见》,11月,安徽省出台《关于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江西省出台《关于强化自然资源服务保障助力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11月15日,江苏省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11月25日,四川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乡村振兴,示范先行。一批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村在各地不断呈现,农旅融合发展是这些示范村的共同特征。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打造精品农业,营造农旅融合自然景观,成为都市近郊令人向往的乡间乐园。陕西省推进100个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西安市鄠邑区祖庵街道打造“古韵乡风”文旅古镇,每年旅游带动辖区经济收入1.2亿元。
2021年,以支持革命老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加快,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不少支持革命老区振兴的实施方案,赣闽粤、陕甘宁、大别山、川陕、左右江、太行等革命老区的发展迎来诸多机遇。
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将持续推进,不仅进一步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还会为促进国内大循环注入县域力量。
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切发展为人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2021年,从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到8月17日的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促进共同富裕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促进共同富裕,县域是薄弱环节,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一环。从城市到乡村,从大城到小县,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关键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医疗、卫生健康、社会保险及养老保障等,县域都需要补短板。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施润华研究县域教育的现状后认为,一些县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出现“縣中塌陷”现象,即一些县域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在不断流失,这需要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方面进一步向县域倾斜,“加快推进育人方式改革”。
2021年11月2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经过3—5年的努力,在县域创建一批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县(市、区),到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此外,县域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改革也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1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进展召开新闻发布会,自2019年起,全国754个县展开试点,“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组建县域医共体4028个”,未来,县域医共体将“全面推开”。
2021年,县域养老保障也在推进,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要求“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鼓励以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为依托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至2025年底前,每个县要有1所以上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
可见,2021年底,事关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在密集出台,必将持续推进2022年的相关工作,推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健康、协调发展,打造美好、和谐的县域人居环境。
2021年已逝,2022年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在新年的钟声中,瞩目温暖的阳光,迎接春花和雨露,共同期待更加美好的县域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