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家具设计的理论、方法与问题研究

2022-01-13蔡宇超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家具设计

■蔡宇超,张 杰,田 蜜,顾 全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237)

城市家具设计是工业设计与城市设计相互联系的直接体现[1]。城市家具因其工业产品特性,是工业设计的重要研究对象。同时,城市家具作为实现城市精细化服务的关键载体,在城市设计领域也备受重视。2017年3月,住建部出台《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夜景照明、街道家具和标识指引,加强广告牌匾设置和城市雕塑建设管理,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需要。同年,《城市设计管理办法》正式颁布,进一步明确城市家具设计的规划地位和重要作用,明确指出重要街道、街区开展城市设计应合理布置交通设施、市政设施、街道家具。中国知网(CNKI)数据显示,城市家具研究自2000年后逐渐得到国内学者重视,相关文献发表数量不断增加并在2019年达到峰值(图1)。其中,工业设计领域的研究成果虽较为丰富,但综述类文献数量占比不到2%,且理论研究限于对实践经验的定性概括,方法研究多侧重外观造型设计,问题研究缺少系统分析视角。城市设计领域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自1986年至今发表的927篇各类文献中,仅有不到10%的文献发表于城市规划或建筑类期刊上,亟需引入城市家具设计的新理念。因此,有必要对进入21世纪以来的国内城市家具设计的理论、方法、问题研究展开述评。

1 城市家具理论内涵

1.1 基本概念

“城市家具”(Urban Furniture)一词起源于欧洲。对于城市家具的概念,学界有不同解释(图2)。“设施说”认为,城市家具被广泛用于户外空间,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是具有规模性、重复利用特征的城市公共设施。“空间说”认为,街道家具区别于纯艺术品或纯工业产品,与所处空间密不可分,是精致小巧的生活场所。这为阐释城市家具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视野,即从单个物体设计到围绕它的空间,从特定物品到一个整体,都可以被定义为城市家具[2]。“家具说”认为,城市家具是相对于室内家具而言的户外家具,其存在正是人们对安全感与归属感的向往,是市民走出“小家”,在“大家”中生活所必须的“家具”[3]。相较于“设施说”而言,“家具说”更增添了一层情感意味。“道具说”则认为,城市家具是城市公共“生活道具”,为满足人们日常行为,方便户外活动,保障人群汇集交流而设置,是促进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具有坐卧、凭倚、间隔、储放等功能的器具[4]。“街道说”则是从街道公共空间构成角度进行定义,早期指街道上供行人休息所用桌椅,后来扩展为“设置在街道和高速廊道上的所有不可移动元素”。虽然以上五种定义各有侧重,但均强调了城市家具作为公共产品,为公众提供户外生活与交往空间的环境属性,因此,围绕城市家具的理论探讨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关联密切。

1.2 关联理论

城市家具致力于研究公共空间营造、城市特色形成、人群行为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将审美、服务、传播、艺术功能紧密衔接的重要空间载体(见图3)。首先,城市家具被视为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深化和细化,不仅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干预并推动城市发展,而且从细微之处改善人们的空间体验。其次,城市家具可以满足居民行为活动的物质空间和精神享受需求,从而吸引居民参与户外公共生活。再次,城市家具既能丰富、调节、创造城市景观,又能与城市景观实现共生并营造地域感和认同感,还能有效构建、划分、形成城市公共空间。最后,城市形象的理念、行为与视觉识别为城市家具设计提供必要前提、模式与规范元素,促成城市家具体系的系统化形成。综上所述,在“目标导向”下的理论范式中,城市家具以为市民提供活动设施为主要目的,重点是激活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优质城市景观,并进一步推动城市家具的更新升级。在“问题导向”下的理论范式中,城市家具作为城市更新的细化手段,重点解决市民在城市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活动。在实践中,前者多反映在新城建设中,后者则多应用于旧区更新改造。

1.3 典型特征

■图1 国内城市家具主题文献年度发表数量变化图

■图2 城市家具概念内涵图

■图3 城市家具理论关联图

■图4 城市家具特征图

■图5 城市家具设计案例图

■图6 城市家具设计方法体系图

城市家具区别于室内家具,主要有以下四点特征(见图4):其一,公共政策性。由于城市家具建设多是政府行为,其设计带有明显的公共政策属性。一方面,城市家具设计要提高公共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实现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平衡[5]。另一方面,城市家具设计重视实用性和耐久性,以利于主管部门日常维护和管理。其二,文化地域性。城市家具不仅要关照市民人文需求,而且要担负传播地域文化的媒介职能。有文献指出,城市家具各类设施的视觉比例占街道整体视觉空间1/5以上[6]。因此,城市家具的色彩选择、外观设计与材料运用对所在地区的城市文化形象营造影响深远。其三,社会服务性。城市家具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在城市层面,城市家具要融入城市物质环境系统,与交通、安全、照明、信息等服务子系统相互衔接。在社区层面,城市家具为商业、产业、居住等不同类型社区提供针对性的户外服务。在人群层面,城市家具建立多层次服务结构以适应不同背景市民需求。其四,环境根植性。城市家具扎根于城市环境中,两者相得益彰,共同生长、融合、创造。一方面,城市家具对环境需求予以补充和强化,烘托整体效果,为环境所服务。另一方面,城市家具直接创造不同的城市场景和场所,并使其成为多样性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基于以上四点特征,城市家具设计不应是单一的外观设计,而必然是从政策、文化、社会、环境等多重维度开展的系统性设计。

2 城市家具设计方法

2.1 人性维度

人是城市家具设计的首要依据,这要求设计能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是充满人文性与人性化的设计。一方面,人文性设计与地域性设计关联密切。人文性设计侧重于创新融合地方文化要素,主要涉及形态符号的演化与经典色彩的表现,涵盖组合、提炼、缩放、重构、融合[7],撷取、移植、改造、创新、交互体验等多种手段,促进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与创新[8]。地域性设计更为重视地方文化、环境气候、地形地貌、空间布局对城市家具设计的影响,尤其是要将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传统习惯等历史文化积淀与系统化、本土化、现代化的设计手法结合起来,达到展示城市特色的效果。另一方面,人性化设计注重物理、心理、社会、人群等多层次关怀的实现,全程贯彻包容性设计的平等理念,致力于清除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重视弱者需求,以增强市民参与度,丰富大众精神生活[9]。如上海海昌乐园设置的“智能终端景观亭”将休憩、直饮水、寻路、展示等游客关注的功能整合在一起,极大方便了游客(见图5-1)。另外,关怀公众利益的民主性设计突出反映了“民有、民治、民享”价值观,也是人本主义和人文思想浸润下的典型城市家具设计手法。

2.2 理性维度

理性设计不仅在技术手段上强调与所处空间及使用者需求相互适应,而且在技术影响上注重环境友好性与可持续性,是保证城市家具功能实现的科学手段。一方面,城市家具借助参数化设计手段,将各项设计要素设定为变量,通过参数变化生成多元各异的设计方案[10],动态、实时、科学地开展设计工作,从而有效地将城市家具设计与场地特征、使用者需求贴合。另外,标准化设计贯穿于城市家具设计、生产、后期维护管理全过程,这不仅要求城市家具产品具有极强的可组合性与变化适应性,而且要求各个组成零部件要适应通用化和标准化生产[11]。另一方面,城市家具因其数量众多,遍布城市各处,其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生态性、循环性、经济性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家具与城市管理、市政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12],其不应该只是静止的道具和陈设,更应注重生态可持续设计[13],聚焦环保生态材料选择与经济成本管理,强调极简化与极少化设计,鼓励全流程的循环可回收设计。如上海互联宝地园区内的景观小品设计充分利用了园区改造前遗留的管材与水泥立柱(见图5-2)。为更好与场地空间环境相融合,还有学者提出隐形形态设计,即城市家具设计在保证可用性前提下,打破个体形态限制,实现与景观元素、功能要素、环境材料相互融合的整体设计模式。

2.3 感性维度

与单一追求功能内容的纯粹理性设计相比,感性家具设计需具备与使用者进行内心情感沟通的能力,能够引导集体行为与意识,满足使用者身心与休闲需求,从而激发审美心理与感知,构建情感空间与情境。其中,引导型城市家具是指具有引导城市居民集体行为及城市主人意识功能的城市公共设施[14],目的是在功能、审美、人文和经济等多方面实现系统引导,使人们更易于、乐于发现城市之美。在休闲型城市家具设计中,使用者对于功能、形式、艺术、生态的美感需求更为明确,感性设计方法运用尤为必要。如上海白玉兰广场室外座椅运用了可爱的球形造型和舒适的软质材料,吸引了大量市民体验使用(见图5-3)。当前,城市家具设计已从单纯地追求外观美感转向心理审美感知,更重视使用者的经历与感受。有学者借助格式塔心理学对感知型城市家具设计进行分析,说明完型、简化、图底转换原则以及“力”感因素的运用,阐述其激起使用者内在的心理原型,以及共同产生审美体验的过程。在人的感知过程中,城市家具的情境空间也逐渐建立,涉及了生活、主题、参与、文化等多种类型,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发挥出特定作用。

■图7 城市家具相关标准分类图

综上所述,人性设计、理性设计、感性设计是城市家具设计方法的三个基本维度。其中,人性设计维度关注地域人文要素提取和创新融合,鼓励设计体现大众民意,并传达出人性化关怀的核心涵义。理性设计维度强调采取参数化和标准化的设计手段,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生态和环保技术应用。感性设计维度重视使用者的情感需求和行为指引,通过互动式的场景营造使用户产生心理共鸣,达到借助设计回应感性需求的目的。人性设计传达设计核心价值观念,理性设计运用设计科学分析手段,感性设计提出设计交互表达途径,三者之间呈现密切的相互支撑和系统耦合关系(图6)。

3 城市家具实践问题

3.1 表层问题

当前,城市家具的布点及系统设计存在诸多问题(见表1)。从功能性来看,一方面,设施功能配置不完善,人性化及精细化设计水平不足。许多城市小微空间在规划管理中定位模糊,管控精细度不足[15],使得城市家具存在数量不足,功能先天不足等问题。例如,部分城市家具设置追求广告收益,导致其附属广告功能超过了本体使用功能[16],给居民使用带来不便。同时,城市家具类型单一,人文关怀意识差,缺少无障碍设施,对交互体验和智能化设计考虑不足等问题广泛存在。另一方面,城市家具设施的设置欠协调,导致布局随意、类型缺失、数量不足、缺乏统筹等问题十分突出[17]。因设计与管理不善所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显著,如破损陈旧、杆线密集等。从特色性来看,由于趋同化严重而导致地方文脉缺失、地方归属感贫乏,成为复杂棘手的问题[18]。其一,城市家具设计风格与地域文化特色关联度低,缺乏本土特色与城市个性表达,在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显得普通单调,忽视了文脉传承与人性关怀。其二,城市家具设计与所在地区建筑风格、环境风貌不协调。尤其是城市家具色彩不一,过于纷杂,缺少统一的规划管理,无法体现城市特色。但是,过于一致性的规划设计也会带来特色缺失的问题。

表1 城市家具现状问题表

3.2 里层问题

城市家具除强调个体功能价值之外,各类设施要素之间的系统性关联十分重要。一方面,城市家具与所处的城市街道应通盘考虑,仅仅关注城市家具建设,而城市街道建设不完善,也无法实现城市家具的系统化建设目标。另一方面,不同类型城市家具之间缺乏关联性,仅仅是独立个体。例如,自行车租赁点和公交站经常处于同一街角空间中,但是由于两者在功能、外观以及布局上缺少协调,极易造成城市街景杂乱性等问题。另外,部分城市家具过于注重个体风格表达,以致与周围环境无法协调,呈现混乱态势。城市家具的系统关联性提高有赖于科学的城市街道家具规划。当前,我国街道家具规划主要以“城市环境要素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组成部分”两种方式存在。从编制数量看,截止到2021年7月,各省市、直辖市等政府官网上公布的城市家具规划或设计导则等数据显示,仅上海、湖南、浙江三地有4项,江苏、江西、河北有3项,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规划政策指引力度明显较弱。从编制技术看,两类规划均存在布局方法落后、规划指标单一、管理手段弹性不足等问题。另外,城市家具学科发展滞后,行业地位不高,专业认知水平低等现状也极大削弱了城市家具系统化建设的基础。

3.3 深层问题

目前,城市家具设计之所以出现不统一、不规范、无关联等诸多问题,标准规范的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其一,系统性指引城市家具设计的国家标准尚为空白。其二,各类设施的设计标准碎片化的分散在各个专业的技术规范中,相互间缺少关联。目前,与城市家具相关的标准共计50余项,分散在12个相关领域中(见图7-1)。其三,城市家具与各级城市规划、各专业衔接方面的标准也是空白领域。其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行政性强,灵活度不高,对新兴产业引领作用滞后,使得标准推广慢,实施存在一定限制[19]。标准问题只是城市家具管理体制问题的一个侧面。体制问题涉及到管理部门协调、管理者认知、建设管理模式等多个环节。一方面,城市家具建设涉及到多个管理单位,各单位均有各自的建设计划与指标。在实际建设中,由于各主管部门的经费投入、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建设目标等存在差异,导致部门间的协调存在诸多困难。另一方面,管理者对城市家具的理解过于简单化,把“设备”当作“家具”,用传统方式来处理城市家具[20],容易忽略城市家具的环境属性,造成街道环境品质低下的问题。另外,建设管理模式上的弊病也会导致城市街道家具陷入“一边建设,一边更换”的窘境。

综上所述,城市家具领域的现实问题体现在三个层面:在表层,城市家具供给与用户需求不匹配带来的低端化、使用难、体验差等现象广泛存在。在里层,设计指引与规划管理过于简单,使得城市家具内部各组件之间不兼容、各类城市家具之间不关联、城市家具与所在城市街道之间不系统的问题持续暴露。在深层,决定城市家具行业良性发展的各项文化、政策、体制等关键性条件尚不成熟。未来研究应分层给予关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4 结语

文章对21世纪以来国内城市家具设计的理论、方法与问题进行总结。城市家具设计反映出鲜明的“跨行业、跨专业、跨部门”特点,是多行业共同参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各部门系统协调的结果。未来城市家具研究,应借助行为学科、社会学科、空间学科与设计学科的交叉理论,运用包括行为记录、社会调查、空间分析、需求研究在内的跨学科方法体系,系统分析使用者行为、城市环境、城市家具产品三者之间的共生关系,围绕当前城市家具设计的实践问题展开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家具设计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家具的“小骨感”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