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iO2对硅酸盐荧光粉晶相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2022-01-13王连连王风彦罗新宇

燕山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荧光粉波长产物

王连连,王 明,王风彦,罗新宇

(1.内蒙古科技大学 包头师范学院化学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2.北京大学 包头创新研究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3.包头中科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包头 014010;4.燕山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0 引言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被称为是继白炽灯、荧光灯、高强度放电灯后的第四代照明光源,与传统照明光源相比具有节能、寿命长、无污染、效率高、体积小、响应速度快、驱动电压低等各种优点,被广泛应用到手机、显示器的背光源、指示灯、各种照明、广告牌、交通信号灯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4]。

通常使LED发白光的方法是用发光半导体芯片与某些荧光物质组合,该方法目前主要使用的技术是用460 nm的蓝光激发YAG黄色荧光材料[5-6],但是因发射光中缺乏绿光和红光成分,所以显色指数较低(Ra<70),进而限制了该荧光材料在高性能照明领域的应用。为了提高LED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蓝光芯片激发红色和绿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主要采用Lu-YAG和硅酸盐(SrBa)2SiO4∶Eu2+荧光粉。红色荧光粉主要是Sr2Si5N8∶Eu2+[7]和CaAlSiN3∶Eu2+[8]两种氮化物荧光粉,但是这两种荧光粉以氮化物为主要原料[9],合成条件苛刻,合成所需原料中的Sr3N2、Ca3N2很不稳定,易被氧化,因此产品的稳定性不易控制,所以成品粉售价较高。硅酸盐Sr3SiO5∶Eu2+荧光粉的峰值波长在580 nm附近,为橙黄光,在LED封装领域可以部分代替氮化物红色和YAG黄色荧光粉,从而降低封装成本,提高显色指数。关于Sr3SiO5∶Eu2+荧光粉的研究颇多,但是基本都集中在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助熔剂等常规方面[10-13]。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掺杂量以及不同粒径的SiO2对Sr3SiO5∶Eu2+晶相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1 实验

1.1 实验原料及样品制备

实验样品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实验所用原料有SrCO3(A.R.)、SiO2(A.R.)、Eu2O3(99.99%)、H3BO3(A.R.),其中H3BO3为助熔剂,用量为其他所有原料总量的3%。将所有原料放在混料罐内混料1 h,待原料混匀后将其放入刚玉坩埚。烧结过程在氢气炉中进行,还原气氛为氢氮混合气,比例为V(N2)∶V(H2)=9∶1。原料在1 450 ℃保温4 h,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样品取出后经研磨、水洗、烘干、过筛后即得所需荧光粉。

1.2 样品表征

采用荷兰帕纳科XPert Powder型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物相分析,辐射源为Cu靶Kα线,电压40 kV,电流40 mA,λ=0.154 056 nm,2θ扫描范围20 °~80 °,扫描速率为4°/min;使用HORIBA Fluormax-4型荧光光谱仪测试样品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使用Hitachi场发射S-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合成样品的形貌;使用Malvern-MS3000型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试,搅拌速率3 000 r/min,超声频率60%,超声时间1 min。所有测试均在室温进行。

2 结果与讨论

2.1 n(Sr)/n(Si)对荧光粉相组成的影响

图1为不同n(Sr)/n(Si)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1-n(Sr)/n(Si)=2.8;2-n(Sr)/n(Si)=2.9;3-n(Sr)/n(Si)=3.0;4-n(Sr)/n(Si)=3.1),从图中可以看出加入不同n(Sr)/n(Si)对晶相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Sr3SiO5属四方晶系,P空间群结构[14],当n(Sr)/n(Si)=2.9和3.0时,可以观察到纯相的Sr3SiO5晶相,没有其他杂相存在。当n(Sr)/n(Si)=3.1时,除主晶相Sr3SiO5外,明显观察到Sr2SiO4晶相的衍射峰;而当n(Sr)/n(Si)=2.8时,则出现少量的SiO2衍射峰。对于n(Sr)/n(Si)=2.9和3.0而言,n(Sr)/n(Si)=2.8和3.1时分别表示原料组成中SiO2的加入量稍过量和偏少量,SiO2的加入量对荧光粉的晶相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高兵[15]在文章中介绍了n(Sr)/n(Si)的摩尔比对晶相构成的影响,指出烧结原料组成中富锶和贫锶均能产生出杂相Sr2SiO4相,这与本实验结论基本一致。在本实验烧结产物中会出现少量黑色颗粒物杂质,该黑色杂质可通过水洗除去,通过分析得知该黑色杂质主要为SrCO3的分解产物SrO,这是因为高温烧结过程不同于溶胶-凝胶法等常温方法,高温烧结使烧结产物中出现未反应的SrO,从而使产物中观察到Sr2SiO4杂相的衍射峰,随n(Sr)/n(Si)的减小,SiO2用量增加,未反应的SrO减小,从而Sr2SiO4杂相的衍射峰减少直至消失,但当SiO2过量时又出现了SiO2杂相衍射峰。

图1 不同摩尔比n(Sr)/n(Si)样品的XRD衍射图Fig.1 X-ray diffraction (XRD)patterns of samples with different mole ratios n(Sr)/n(Si)

2.2 n(Sr)/n(Si)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图2为不同n(Sr)/n(Si)荧光粉样品的发射和激发图谱。图2(a)为不同荧光粉样品在460 nm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图,随n(Sr)/n(Si)比例增加,荧光粉相对亮度先增加后降低。结合XRD图谱分析,当n(Sr)/n(Si)等于2.9时,合成的产物为Sr3SiO5纯相,无其他杂相存在,因此荧光粉发光强度最高。图2(a)中插图为不同n(Sr)/n(Si)荧光粉样品,产物发射光谱的峰值波长的变化情况。从插图可以看出,随n(Sr)/n(Si)比例增加,荧光粉样品的峰值波长减小,从587 nm减小到582 nm,发射峰轻微蓝移。图2(b)为不同荧光粉样品在λem=585 nm监控波长下的激发光谱图。从激发图可以看出,激发光谱为宽带激发,激发峰在365 nm附近,激发波长范围从320 nm到540 nm,因此适用于蓝光芯片激发的LED照明领域。此外,改变n(Sr)/n(Si)的比例,激发峰位没有改变,而激发强度发生变化。

图2 不同n(Sr)/n(Si)样品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Fig.2 Emission spectra and excitation spectra of samples with different n(Sr)/n(Si)

2.3 SiO2原料粒径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SiO2原料是硅酸盐荧光粉的主要原料,对荧光粉的性能影响至关重要,在SiO2原料的各项性能中,其颗粒粒径影响着产物的发光性能,为考察SiO2原料粒径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分别取同一厂家的不同规格的SiO2进行实验,所得样品的发射光谱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粒径的SiO2作原料制备的样品的发光强度有明显差别。随SiO2粒径减小,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先增加后降低。SiO2粒径越小,其反应活性越高,有利于分子扩散,而且的产物各项性能的均一性较好。但是当SiO2粒径过小,所得产物发光性能反而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小尺寸原料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但是尺寸太小,使烧结产物颗粒也较小,不利于荧光粉发光性能的提高。此外,不同的SiO2粒径对产物的发光峰值波长基本没有影响。

图3 不同粒径SiO2制备样品的发射光谱(λex=460 nm)Fig.3 Emission spectra of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iO2 particle size(λex=460 nm)

2.4 SiO2原料粒径对荧光粉形貌的影响

图4为不同SiO2原料对荧光粉形貌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荧光粉产品均为无规则的颗粒状。但颗粒大小与原料粒径有一定关系。原料粒径越大,产物粒径也相应增加,原料粒径越小,产物粒径均匀性相对较好[16]。

图4 不同粒径SiO2制备样品的扫描电镜照片Fig.4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of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iO2 particle size

3 结论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硅酸盐掺铕荧光粉,当n(Sr)/n(Si)=2.9时,可获得纯相Sr3SiO5∶Eu2+荧光粉,其具有较高的发光强度,且发射峰位于586 nm,激发波长范围从320 nm到540 nm,因此适用于蓝光芯片激发的LED照明领域。

猜你喜欢

荧光粉波长产物
Na1–xMxCaEu(WO4)3 (M=Li, K)红色荧光粉的微观结构与热淬灭特性研究
一种波长间隔可调谐的四波长光纤激光器
杯中“日出”
球形三氧化钼还原产物形貌
CsPbBr3/Si3N4复合材料制备及发光性能
孤独是现代产物,了解其历史或有助抗疫克艰 精读
Sr3SiO5:Eu2+硬脂酸改性及其发光性能
美联储加息的产物研究
固溶体红色荧光粉Ca(TiO3)1—x/2(AlO2)x:Eu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