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旅游业:演进历程、伟大成就及经验模式
——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

2022-01-13石培华翟燕霞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发展

石培华 翟燕霞

[提要]中国旅游业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始终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改革开放的缩影。本研究基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的演进历程、伟大成就和经验模式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首先,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演进历程分成四个阶段:(1)1978-1991年:初步发展阶段,主要以入境旅游为主;(2)1992-1997年:三大市场逐渐推进阶段,国内旅游开始发展;(3)1998-2008年: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阶段,融入世界经济体系;(4)2009至今:战略支柱产业转型阶段,旅游业的影响全面扩大。其次,在梳理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旅游业的伟大成就及对中国和世界旅游业的影响和贡献。最后,基于WSR系统方法论,总结了中国旅游业成功的经验和内在逻辑: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助力、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是拉力、丰富的旅游资源要素是魅力、独特的文化基因特征是定力、多元的旅游市场主体是活力、激荡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动力、强大的治理体系优势是潜力、科学的旅游政策规划是引力、活跃的地方政府创新是合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沿,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缩影,是中国独特而有价值的现象,是中国百年辉煌成就的集中体现和标志性的呈现,是中国不断向前发展取得成就的综合性结果,也是国民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与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的发展方针和战略政策紧密相连的产业。旅游业与改革开放并不是简单的决定或者因果关系,改革开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解决了诸多其他领域面临的难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探索和实践启示。中国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其取得的显著成就是复杂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能体现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价值,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最生动的窗口,是最直接感知的重要领域、对外友好交流的重要桥梁、讲好中国故事和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的伟大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研究工作。

一、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具有重要影响和贡献的旅游业,在诸多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欧美国家的独特的发展模式,其形成过程依赖于国家的政治结构、制度体系、社会结构等[1];取得了巨大进步和跨越,旅游经济发展从经济导向转向以人民为中心,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从传统生产要素依赖转向科技等多元要素[2],从高速度到高质量转变等过程,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支柱性产业。学界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进行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学者对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3][4][5]、地理格局[6]和空间差异演变[7]、文化旅游融合[8]、旅游研究和学术著作[9][10][11]、旅游规划[12]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如市场化和开放性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为中国旅游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13]。旅游业的性质和地位、旅游供给和需求、空间布局、市场直叙、目的地品牌建设、社会治理、旅游企业、区域一体化等方面均形成了基本规律和管理原理[14]。旅游产业生产率演变规律主要体现在从注重数量到提高质量,旅游消费需求提供强大支撑,区域发展不平衡也会导致旅游发展重心差异,新技术和新业态为旅游赋能,破解体制机制问题很重要等方面[15]。随着从“小旅游”到“大旅游”时代的转变,包括中央机构旅游领导机制、国家旅游主管部门管理机制、地方旅游管理部门管理机制、旅游行业协会协理机制等在内的旅游治理体系发生重大的变化[16]。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的成就和历史考察进入了学者的研究视野。其中,民族文化存在盲从西化、价值认知不足、宣传营销不够、表现形式单一、资金投入不够、立体保护不到位、品牌产品缺乏精品等诸多问题[17];而红色旅游经历了革命传统旅游彰显红色内涵(1978-1998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999-2010年)、注重提升发展质量(2011-2015年)、强调深化内涵(2016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18]。

已有成果为本研究开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但却是从单一视角、线性思维出发,呈现碎片化分布的特征,缺乏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经验模式的内在运行逻辑和战略着力点的分析;忽略了旅游业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有必要用系统复杂、立体思维视角全面进行阐释、提炼和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条道路蕴含的经验、规律、逻辑和模式是什么?中国旅游业发展历史、取得的成就、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成功经验逻辑等是值得政界、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大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学术价值。系统梳理、阐释、归纳中国旅游业演进历程、成就逻辑和经验模式,不仅有助于构建以国内旅游为主体的双循环旅游发展格局,有利于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促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旅游学科创新式发展,更有助于以先进的旅游理论与实践经验有效推动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本研究将采用WSR系统方法论聚焦这一具有层析性、系统性、动态性、非线性与非结构化的中国旅游业发展问题,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规律,对旅游业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构建基于中国情境的旅游业发展的模式。

(二)理论基础

本研究采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uli-Shili-Renli,简称WSR),WSR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东方系统方法论之一。WSR方法论是在系统科学指导下,由顾基发研究员和朱志昌博士在钱学森等学者的复杂系统思想基础上,于1994年共同提出的具有中国哲学思维的工具,该方法将复杂的研究问题当作一个整体,采用系统思维并分解成多个要素,进而探索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19],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学理论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20],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辨的系统整合性[21]。“物理”(W)涉及的是物质运动的机理,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事理”(S)涉及的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道理,解决“如何做”“怎么做”的问题;“人理”(R)涉及的是做人的道理,强调人与组织关系的重要性,解决“最应该怎么做”的问题。物理、事理、人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最终达到知物理、明事理、通人理。

WSR系统方法论日益被运用到大型工程项目[22]、品牌商多渠道建设[23]、网络舆情治理[24][25]、企业网络权力[26]、物流风险管理[27]、服务品牌价值驱动[28]、企业服务能力[29]、环境污染治理[30]等主题,涉及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和量表开发等。学者们对WSR方法演化过程、比较研究[31][32][33]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旅游研究领域,WSR方法主要运用到古村落开发初探、宗教旅游开发、全域旅游、节庆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和区域旅游等,但研究成果较为零散,理论深度欠缺。可见,WSR方法论生命力极强,在广泛的研究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研究将运用WSR综合集成方法理论,构建中国旅游业成功经验模式的内在逻辑,丰富和拓展WSR应用研究领域,同时为中国旅游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

二、历史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演进历程

中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中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发展大环境,结合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市场规律、反映世界趋势的非均衡的发展道路。旅游产业从外交事业到经济产业、综合性产业,再到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战略性支柱产业等重大转变,均体现在国家出台的政策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地位和功能不断发生变化,也体现了旅游业各个阶段不同的发展特征。本部分基于历史演进视角,坚持长时段的纵深研究,将当前中国旅游业发展同历史的发展逻辑联系起来,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分为初步发展阶段、三大市场逐渐推进阶段、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阶段和战略支柱产业转型阶段四个阶段。

(一)1978-1991年:初步发展阶段,以入境旅游为主

此阶段旅游业是重要的创汇产业,主要功能是补充外汇短缺。1978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同年,从香港经过深圳罗湖桥口岸的300多名青少年成为“文革”以后第一个以夏令营名义回国观光的团队。1979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多次谈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提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1981年10月,国家出台首个战略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文件提出“旅游事业在我国既是经济事业的一部分,又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政治经济双丰收”,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同年,国家制定了旅游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规划。1983年,香港、澳门对内地居民开放后,广东地区的“港澳探亲游”成为出境旅游的开端。国务院批转原国家旅游局《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要从只抓国际旅游转为国际、国内一起抓”。1990年,原国家旅游局允许公民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旅游。此外,此阶段出台了《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1985年)、《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1987年)等重要文件,在旅游业标准化管理及体制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1年,到我国旅游、访问以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国际旅游者达33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5%;旅游外汇收入28.4亿美元,增长28.3%[34]。

(二)1992-1997年:三大市场逐渐推进阶段,国内旅游开始发展

政府主导特色发展模式,政府加强行业宏观管理,出台的相关政策极大地推动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市场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重点强调了要发展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认为旅游业是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文件中重点提到“国内旅游业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一政策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1997年,是中国旅游业破局之年。中国政府借助香港回归的机遇,确定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方针政策,港澳游、边境游和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业务逐渐开展。《旅行社管理条例》颁布,极大地改善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环境;后来国务院批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标志中国旅游业发展格局从“入境游、国内游”转向“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并存的局面。同时,原国家旅游局批准的11家旅行社正式开展出境旅游业务。1997年,国际旅游业创汇超过100亿美元。

(三)1998-2008年: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阶段,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各级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激活旅游消费市场,旅游业是拉动消费和树立国际形象的重要产业。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刺激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1999年,黄金周将旅游推向高峰,对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原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1999年“十一”第一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7天内达到了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了141亿元,7天的花费相当于1998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的5.9%。从2000年黄金周开始,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制度启动。《旅行社管理条例》《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先后颁布,分别将旅行社划分为国内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实施的黄金周政策使得国内旅游在假日期间出现“井喷”状态、完善导游人员管理制度等。2001年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树立大旅游观念等。2002年7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进行规范。2017年,原国家旅游局确定了首批66家5A级景区,成为中国旅游精品旅游产品的标杆,对于旅游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标准化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旅游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更加凸显。

(四)2009至今:战略支柱产业转型阶段,旅游业的影响全面扩大

旅游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进入深化改革阶段。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旅游业更加注重从市场需求出发,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基本需求。2009年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对旅游业重新进行定位并明确具体发展目标。已有很多省市区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或重要产业。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将“休闲”置于重要的位置,国民需求和生活质量成为重要方面。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对旅游者和经营者、旅游市场等进行规范,标志着中国旅游市场进入依法治理的阶段。2016年,国务院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在历史上尚属首次;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成立,文旅融合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三大旅游市场发展中,国内旅游市场成为抵御风险和危机的重要力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旅游业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背景下,文旅部门密集出台的系列政策、文旅企业的社会责任、科技赋能文旅等,使得国内旅游能够逐渐进入新阶段。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开局之年,《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重要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中国未来旅游业发展指明方向和思路。

三、实践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对中国旅游业发展阶段演进规律分析,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在旅游经济增长、旅游消费转变、旅游格局重塑、旅游产业规模扩大、旅游治理体系创新、旅游业态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健全、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人才队伍提升、旅游教育创新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世界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产生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价值和影响。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成就,从国际和国内双重视角分析中国旅游业的综合贡献和影响。

(一)旅游业发展对中国的综合影响和贡献

1.旅游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将旅游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旅游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在优化产业结构、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振消费信心、拉动就业、带动产业投资、改善幸福民生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促进功能,是国民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文化差异、基础设施建设、受教育水平、信息化水平、旅游服务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国入境游客仅181万人次,外国人入境游客仅22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仅2.63亿美元。而2018年,全年国内游客55.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1278亿元。入境游客14120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271亿美元。入境旅游人数增长78倍,年均增长12.3%;旅游外汇收入增长483倍,年均增长16.8%。2018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147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51%。通过图1-图3,可以看出,从2001年之后,国内游客数量、旅游总花费、旅游人均消费等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呈现下滑趋势。

图1 2001年-2020年国内游客人数变化图(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

图2 2001年-2020年国内旅游总花费变化图(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

图3 2001年-2020年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变化图(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

2.旅游业发展对拉动就业的影响和贡献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效应,其对中国就业的贡献估算可从旅游就业数量和就业乘数、旅游对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对促进下岗再就业、增加妇女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受益人口等多方面进行估算[35]。旅游业对革命老区、乡村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地区在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优化、保护生态环境、改变就业观念和就业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产业之一。2015年,全球旅游就业岗位,有1/4来自中国。根据《201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8年全年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实现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中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中国旅游业对全球贡献的就业岗位数为7991万个,数量稳居世界第一。

3.旅游业对脱贫攻坚等的影响和贡献

旅游业一直是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力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已经被验证的发展中国家减贫的重要手段。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其中20%-30%来自旅游业。旅游从改革开放之初就自然发挥扶贫的作用,从1991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旅游扶贫”后,贵州、广东、福建等地区形成的旅游扶贫经验得以全国推广。2012年12月,旅游扶贫首次进入政府纲领性文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旅游扶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3年,乡村旅游扶贫成为新时期重点开发的工作之一。自此乡村旅游以其活跃的市场需求和强劲的发展态势,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成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扶贫方式,是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是一项利民工程和民心工程。乡村旅游政策的支持、文旅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参与,为旅游扶贫注入巨大的活力,探索形成了中国旅游减贫模式。如政府主导+市场运行、村委会+农民合作社、政府推动+结对帮扶、企业运作+农户参与、企业帮扶+信息共享(科技赋能)、旅游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参与、高校智力帮扶、非遗+扶贫等典型模式,也形成了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创建、易地安置、企业与地方合作、旅游特色小镇、先富带后富等可值得推广借鉴的经验。

4.旅游业对扩大中国影响力和促进国际合作的影响和贡献

旅游具有民间外交功能,是对外交流的综合性窗口,是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增强国家认同、引起联结和共鸣的途径,是加强与世界联系的重要平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在推动国际交流、扩大中国影响力、塑造中国形象、处理国际政治事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中国著名的外交家就提出“旅游外交”的说法,对文革时期旅游外交进行阐述。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原国家旅游局首次正式提出“旅游外交”[36],旅游外交成为新型的国家外交方式,有利于推动中国立体化、多层次的大国外交格局。旅游年活动的举办、“一带一路”倡议、国际旅游组织机构的培育与设立等极大提升中国文化旅游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比如,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墨西哥、韩国、俄罗斯、瑞士、丹麦、东盟、老挝、柬埔寨、新西兰、太平洋岛国、克罗地亚等举办的旅游年活动;“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全球旅游交易和投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辟了旅游国际合作、和平共赢的新境界。中国加入了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世界旅游理事会、南太平洋旅游组织等,自发成立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世界旅游联盟等,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家话语权。

5.旅游业对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旅游业是包含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公共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是实现经济增量的集成性产业,对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多重影响。旅游业在区域、城市、县域等多尺度发展格局中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首先,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经济规模、人口体量、旅游资源、交通设施占有相当的优势,城市之间要素流动、资源配置、产业对接等均为旅游业发展带来显著优势。从另一方面来讲,在沿海城市带、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建设中,旅游业与文化、农业、工业等融合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水资源保护、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旅游资源整合、产品联动、品牌一体化发展均会产生放大效应。其次,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合作、要素整合、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当前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9座国家中心城市中,旅游收入排名均位于前列且占据GDP比例较大。2019年各地旅游统计公报显示,北京、重庆、上海、成都、广州、武汉、西安旅游收入排名分别为第1、2、3、4、5、7、8名,旅游收入占GDP比重依次为17.60%、24.31%、14.04%、27.71%、18.85%、22.01%、33.75%。最后,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旅游对推进县域经济发挥重要功能,尤其是乡村旅游发展。

6.旅游业对促进港澳台合作的影响和贡献

旅游业有助于增进港澳交流合作,增强港澳同胞对民族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对维护两岸关系及和平发展发挥了积极独特的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入境游客主要以港澳台入境旅游为主,外国游客占据的比例较小[37]。到2000年以后,港澳入境旅游人数降低,外国入境人数比重增加。2003年,内地省市开放居民个人赴澳门游,访澳游客总数为1188.8万人次,内地游客占其中的48.3%。港澳台同胞入境旅游发展呈现良好的局面与中国强有力的宣传和推广具有重要的关联作用。2015年,粤港澳各旅游部门联合发布粤港澳“一程多站”旅游新路线;原国家旅游局结合丝绸之路年推广高铁旅游主题产品;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香港旅游展、第海峡旅游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使得粤港澳互动合作加深。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提出、珠港澳大桥的开通、对港澳台旅游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了港澳入境旅游。

(二)中国旅游业对世界旅游的综合影响和贡献

中国将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对世界旅游经济、旅游消费、旅游格局、旅游合作治理、旅游教育等方面带来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

1.中国旅游业对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中国旅游业对世界旅游的影响力日益剧增,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贡献者。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从2012年起,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全球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的主要客源国市场,对全球旅游收入的贡献率超过13%,成为亚太地区等诸多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的动力源。从1993年开始,中国自费出境旅游逐渐提升。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国民经济的繁荣、闲暇时间增多、出境旅游限制减少、旅行设施改善、便利的支付方式等利好因素,从2004年开始,中国出境旅游消费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从两组数据可以明显发现中国出境旅游消费猛增的态势,如199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花费约92亿美元,在世界旅游总收入中占比仅为2.10%;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消费的总额达到2920亿美元,在全球出境旅游消费中占比达到23.2%,位居世界第一。

2.中国出境旅游对世界旅游消费的影响和贡献

出境旅游已成为中国公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体现,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真实见证,成为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渠道。结合出境旅游发展的历程,中央政府不同时期出台对应政策措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严格控制出境旅游。中国出境旅游始于1984年赴港澳地区的探亲旅游,且以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为标志,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正式开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热情高涨,出境旅游消费和规模不断增长。世界各国将吸引中国游客作为发展本国旅游的重要方向,出台了针对中国游客的便利措施,在产品服务、市场推广、签证便利、交通改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公民出国旅游从有条件的探亲旅游跨入自费出国旅游的新阶段,出境游市场从无到有。出境旅游发展也为本土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为本土旅游企业参与国际旅游产业链创造机会,为平衡客流和服务国际贸易发挥了作用。

3.中国旅游发展对世界旅游格局的影响和贡献

很长时期,国际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全球旅游业较为发达的欧美地区[38]。欧美地区在国际旅游格局中占有优势地位,全球旅游市场份额、旅游接待量等占全球总量超过50%。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和服务贸易增长,亚太地区旅游开始崛起,旅游市场份额开始增长,形成了欧洲地区、美洲地区和亚太地区“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世界旅游组织显示,2018年,欧洲地区、亚太地区、美洲地区的旅游人次分别为7.13亿人次、3.43亿人次、2.17亿人次;全球市场份额占比50.93%、24.5%、15.5%。尤其是亚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活跃、最具有活力的旅游目的地。其中,中国在各国交流合作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亚洲最大、全球重要的客源国。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能够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旅游格局重塑,有助于推动世界旅游业纵深发展,进而强化亚太地区世界旅游业兴起地位,推进旅游投资、旅游市场、旅游标准、旅游人才等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在区域合作、国家和企业多个层面成为先行者,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高科技也在改变和重塑世界旅游格局。中国是国际重要的旅游消费者,也已经成为国际旅游业重要的投资者。

4.中国旅游业对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的影响和贡献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使用外资第二大国和对外投资的第一大国,改革开放国策促进了外资在中国饭店业、旅行社业及其他方面的投资。改革开放最初大量的外国游客涌入,饭店业成为中国最早在引入旅游外资的行业。中国从最开始设立外资建设饭店工作小组到后期自主引进外资,从1980年的珠海石景山旅游中心到1982年的北京建国饭店等,后来又有雅高、希尔顿、凯悦、万豪、洲际、香格里拉等国际饭店集团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住宿和餐饮业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568.61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9.45亿美元,同比增长3.54%。外资进入中国旅行社方式伴随着中国加入WTO等逐渐放开,主要有合作、合资非控股、合资控股、独资等形式。最早的是2002年国旅运通旅行社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是世界最大的旅行管理公司美国运通公司与中国最大的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合资企业。在巨大的投资红利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富潜力、最佳的旅游投资市场。外资的引入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推进了旅游基础设施和高档酒店的建设,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技术,提高了国际化服务水平,改善了旅游投资环境等。

5.中国旅游在世界旅游中排位和竞争力的变化

疫情发生前,中国旅游在世界旅游中的竞争力逐年提升。1978年,全国共接待的入境过夜游客仅为7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不到3亿美元,两项指标在世界的排名分别位居第41位和48位;1980年、1988年、1999年中国国际接待人数排名分别是进入前20名、前10名、前5名;中国国际旅游收入排名由1980年的第34名上升至2001年的前5名。尤其在2014年,全国共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562万人次,比1978年增长了77倍,旅游外汇收入1053.8亿美元,较于1978年增长了350倍,两项数据分别攀升至世界第四和第三。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旅游业竞争力报告》以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为对象。中国旅游业竞争力排名为从2007年排名34位上升到2019年排名12位。根据《2019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全球旅游竞争力综合排名前10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西班牙、法国、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瑞士。亚太地区成为继欧洲地区最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且日本、澳大利亚、中国位列亚太区域前3名,得分依次为5.4分、5.1分、4.9分。人文旅游资源和商务旅行这一指标,中国获得了满分7分,排名全球第一;自然资源(第4)、劳务与人力(第24位)、航空设施(第31位)。酒店价格低、旅游税优惠、航空运力充足、交通便利等也为中国旅游竞争力提升助力。签证管制、基础设施等是中国未来提升的方向。

6.中国旅游对世界旅游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和贡献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旅游教育主要集中在旅游企业和机构组织的对一线接待人员的职业培训,而中国旅游专业教育是随着改革开放共同成长起来的。1978年,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设立了旅游教育机构,同年中国第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南京旅游学校和第一所大专院校上海旅游专科学校成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旅游教育已经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中等职业教育多层次的旅游教育体系,且探索出中国旅游教育特征:中国旅游教育始终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扎根于蓬勃发展的实践,根植于活跃的旅游市场;形成了管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教育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集成的研究成果;形成了集旅游高校研究者、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旅游规划公司和咨询公司、记者、旅友等全方位的研究智慧群体,推进“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发展;始终坚持国际合作推动旅游教育国际化、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旅游教育的发展对全球旅游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和贡献。中国积极争取国家学术资源,注重国际会议、论坛交流;借鉴国际旅游标准;加强国际旅游教育人才培训,鼓励学者到国外留学和访学;积极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形成了本科双学位/学历合作、本硕双学位、博士联合培养等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目标等,提升中国旅游教育的知名度、竞争力、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理论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成功的经验模式

当前,学界、业界、政界对中国旅游发展经验进行了探讨,关键要从学理上梳理清楚以下问题:中国旅游业发展经验模式是什么?其经验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是什么?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着力点是什么?本部分主要基于WSR模型阐释中国旅游业发展经验背后的理论逻辑(图4)。在本研究情境下,物理(W)指的是旅游业发展客观存在的环境和因素,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丰富的旅游资源要素、独特的文化基因特征、多元的旅游市场主体;事理(S)指的是介入或干预“物理”过程的机理,激荡的改革开放政策、强大的治理体系优势、科学的旅游政策规划、活跃的地方政府创新、先进的科学技术进步;人理(R)指的是旅游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企业、旅游者、社会居民,其会根据对物和事的判断而采取行动。

(一)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助力

中国紧抓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驱动下,将本国经济和国际经济结合,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快速提升,消除了制度障碍,释放了资源配置,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根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122亿元,经济规模增长了近225倍;经济总量排名从1978年的世界第11位上升到世界第2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长到2020年的3.2万元。从2006年起,中国连续15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当前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地位[39]。中国改革开放为全球经济发展输入活力,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多年位于30%以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多,外出旅游的意愿增强,用于旅游消费的比例增加。此外,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等为居民外出休闲旅游提供了机会,激发了国内旅游发展。随着中国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提升,外国人来华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旅游业逐渐进入大众旅游阶段。

图4 基于WSR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成功经验内在逻辑

(二)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是拉力

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力保障,也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初期,紧缺的住宿设备、滞后的交通工具、落后的厕所环境等系列不完备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严重阻碍了入境旅游业的发展。1981年《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指出,目前旅游接待条件较差,这个矛盾要逐步解决。中国独特的政治所有制和土地政策,提高了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第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基建投入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基建占GDP的比例高达8%-9%,远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3.5%。随着中国将交通建设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交通基础设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截至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3.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营业里程的66%以上,位居世界第一。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高速铁路网、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广泛覆盖的民用航空等均缩短了旅游出行成本,提高了旅游出行舒适度。此外,公路交通的建设基本覆盖了全中国自然村,包括偏远地区的山路等,均为乡村旅游发展和脱贫致富带来动力和优势。第二,完善旅游住宿设施等。改革开放初期,全国能够接待外国客人的饭店只有203家,住宿设施严重紧缺。随后通过利用侨资、外资建造旅游饭店,到1998年,旅游星级饭店达到3248家。到目前,逐渐形成了星级饭店、经济型饭店、文化主题饭店、亲子酒店、民宿等多种业态。第三,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扎实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促进了城乡居民环境的治理,提高了游客满意度和舒适度,展示和宣传了中国旅游形象。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素是魅力

旅游资源是国家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核心载体,是人们对旅游业的首要认知,是旅游核心吸引力,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基础。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了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具有广泛多样性、区域独特性、群体组合性、不可再生性、观赏性等价值。中国从旅游资源大国变成了旅游大国,具有重要的国际竞争优势。中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等,比如江河湖海、宗教名山、宫殿、建筑群等。旅游景区往往代表旅游目的地最核心的旅游资源,能够对旅游者产生激发和吸引作用。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19-2020)》,中国旅游景区总数量达到12402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280家、4A级旅游景区3720家、3A级旅游景区6198家、2A级旅游景区2101家、A级旅游景区103家。从分类角度而言,自然生态类景区4507家、历史文化类景区4123家、现代游乐类1975家、产业融合类1034家、其他类763家。具体而言,除了壮丽、奇特、优美的山水自然景观,中国拥有堪称世界奇迹的诸多文化资源。比如随着“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中国拥有世界遗产56项,世界文化遗产38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4项,位列全球第二。

(四)独特的文化基因是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帜。”[40]改革开放不断产生、发展的文化逻辑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是成就中国旅游业的伟大成就的一大因素。改革开放激发了人们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吃苦耐劳的宝贵品格、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这些均成为了推进旅游业不断创新、创造与转化的独特文化基因。也正是如此,中国旅游业呈现了民惟邦本、知常达变、建功立业、扶危济困的旅游政府;涌现了敢于担当、善于革新、勇于突破、坚守正道的旅游企业;出现了热情饱满、全心投入、心系人民、自力更生的旅游创业者;表达了热爱山水、爱好和平、注重亲情、向往自然的旅游基因。旅游活动与中华文明如影随形,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无比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着深厚的旅游发展的历史文化基因和民族智慧,同时中华民族乐游的传统锻造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思想和旅游文化。当然,中国人热爱储蓄的文化基因使其能够有更多的消费用于旅游领域。据统计,中国的储蓄率为45%,位列全球第一。

(五)多元的旅游市场主体是活力

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是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形成了外资、合资、国有、民营混合经济等多元共存的旅游企业。许多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大型企业和集团开始进驻旅游企业开展跨界投资,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业,实现了旅游投融资模式的创新。第一,大型民营文旅开发企业。比如全球家庭休闲度假的引领者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制造大型文化科技主题乐园华强方特集团、“主题公园+旅游地产”的宋城演艺、国内主要的海洋公园投资运营企业海昌海洋公园、中国最大的文旅资产持有者融创中国、投资运营了5A、4A级景区祥源控股集团、世界级大型综合旅游企业长隆集团等。第二,曲江文旅、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旅游集团市属文旅企业。第三,黄山旅游、峨眉山、丽江股份、恐龙园、九华旅游、天目湖、长白山、张家界等上市景区公司;横店影视城、无锡灵山集团、开元旅业集团等头部景区运营企业。第四,北京首都旅游集团、锦江国际集团、上海春秋国旅集团、广州岭南集团控股、众信旅游集团、凯撒旅游等传统旅行社;携程旅行网、美团点评等OTA。民营经济成为旅游市场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为旅游业发展注入资本,践行社会责任担当,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旅游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六)激荡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动力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形成了市场、政府高效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了以人民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大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特色,提高了政府的组织力和社会的整合力,铸就了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和提高制度效能的制度自信,培育了丰富包容的金融市场和现代化的营商环境,最终使政策红利变成了制度优势。旅游业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旅游业从接待事业向产业转型,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培育了中国客源市场。尤其是从兴办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开放,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获得了海外经营发展的机遇、学习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经验等。更为重要的是,自由贸易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的建设为旅游业改革开放提供新机遇。一方面,自由贸易港建设促进中国旅游国际化、便利化、现代化、高端化,推进中国旅游政策创新、推动服务贸易和产业发展。内蒙古满洲里、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建设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兴边富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沿边地区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手段。

(七)强大的治理体系优势是潜力

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机构体系、政府责任体系的构建;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条块结合的治理格局及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治理的体制等均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客观稳定的力量。中国旅游治理主体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正确大政方针、有力决策执行、严密组织体系等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质。中央旅游领导机制改革主要有5次:旅游工作领导小组(1978年)、旅游协调领导小组(1986年)、旅游事业委员会(1988年)、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2000年)、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14年)。国家旅游主管部门主要是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1964年)、国家旅游局(1982年)、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地方旅游管理主管部门包括从旅游局、旅游发展委员会到文化和旅游局(部分地区是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等职能的合并)。旅游协调机制、旅游部门联动机制、旅游投融资机制、旅游市场管理机制等的建立,推进旅游治理主体民主化、旅游治理决策科学化、旅游治理方式法治化、旅游治理手段信息化、旅游治理过程高效化等。此外,文旅系统在应对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全球减贫、环境保护等难题,催生了全球旅游治理新体系。

(八)科学的旅游政策规划是引力

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从政治事业、经济产业、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综合性产业地位的阶段演化,旅游业40多年产业地位的变化是中国旅游政策变迁和制度创新的综合结果。由于不同阶段国家战略、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等的不同,旅游政策在不同阶段具备的引导、保障和调控的作用也有差异。但是,旅游政策目标始终与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保持一致,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实现了从政府主导、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的转变,规范了行业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企业有效竞争,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这完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轨迹。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政治目标是“让世界认识中国和了解中国”,对应的旅游政策目标就是促进民间外交,发挥外事接待功能;改革开放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国家主要战略,旅游业的作用主要是发挥综合功能,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减少地区贫富差异,解决居民就业,增进文化交流等功能;如当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中,旅游政策也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制定具体的方针。此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级旅游政府部门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九)活跃的地方政府创新是合力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确定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策略,通过局部或地方创新来推动改革。地方政府是区域创新中的主体,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主体之一,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变迁及中国旅游业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推动治理改革、提高政府效率、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41],深刻影响了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绩效[42]。地方旅游政府创新是洞悉中国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窗口和塑造“中国奇迹”的基础性治理机制。许多地方政府将旅游作为城市名片和塑造城市形象的主要内容,将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等,旅游业成为驱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政府治理体系是改革开放旅游业取得的显著成绩、实现政策创新的重要力量和因素,地方政府在特定的激励下,对旅游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通过制定旅游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旅游企业,构建庞大的产业集群网络,构建合作共赢的格局。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具备吸引投资商和开发商的能力,能够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控制,在旅游招商引资方面发挥更突出的功能。地方政府通过竞争外商投资直接参与旅游发展,弥补资金缺口,盘活存量资源,提升自身优势,营造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绩效。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通过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旅游实体产业,有效地弥补旅游企业成长中的原始资源的缺陷。

(十)先进的科学技术进步是磁力

从古至今,旅游业的每一次变革都是科技带来的。科技和数字化经济是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旅游发展的动力,提升了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旅游业态多元化发展,拓展了旅游产品功能,改变了游客的旅行方式,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尤其为旅游经济复苏和疫情常态化防控注入强劲动能。结合旅游科技的发展历史,科学技术对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和意义。20世纪60年代,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游客远程出行带来了便利,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带动了国际旅游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5G、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提升了旅游体验和交互,为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升级旅游演艺、营造夜间消费场景、文物保护利用、IP挖掘创新、旅游生态环境改善等带来便利,实现了酒店、交通、机场、文创、景区、文博场馆等智慧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走过的辉煌历程和取得伟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和历代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形成的深刻的旅游经济思想对促进旅游业发展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毛泽东认为旅游可以开阔思想、增长见识、广交朋友、锻炼身体[43],其所作诗词凝结了丰富的游历体验。邓小平是最早、最深刻、最透彻地认识到发展旅游业对于改革开放的作用的倡导者,提出了通过发展旅游业能够解决外汇资金、解决就业问题;旅游业要利用外资和智力、要面向世界、提高旅游服务、保护旅游和生态环境、使群众富起来;旅游业要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文物保护、重视城市建设等旅游思想,形成了完整的旅游经济思想体系,解决了中国当代为什么发展旅游业和如何发展旅游业的关键问题。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是中国旅游业崛起的原动力、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如“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旅游这个行业,要办成综合性的行业”明确了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江泽民多次提出旅游业要坚持科学发展,用“得天独厚”形容中国的旅游资源,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政府在旅游业中扮演宏观把握、制定政策等作用;旅游业要发挥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可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胡锦涛多次提到旅游业对经济结构转型、带动城乡发展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保护与旅游的关系;深化旅游国际合作,发挥旅游外交的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在推进山区实现脱贫攻坚的作用;发展全域旅游,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全面发展等。

作为人民的幸福产业,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旅游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长远影响。中国旅游业在探索旅游复苏路径的基础上,旅游市场率先复苏,为稳定世界旅游经济提供经验借鉴。中国已进入新时代、老龄化时代、高铁时代、大数据时代、后疫情时代,未来中国旅游业要充分挖掘国内旅游市场潜力,创造旅游消费新需求;合理利用国际旅游市场资源,激发旅游市场主体活力,营造良好的旅游营商环境;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旅游业发展。

五、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结合WSR系统方法论全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旅游业的演进轨迹,从国际和国内双重视角探讨了旅游业的突出贡献和影响,总结提炼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经验模式。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基于中国旅游业背后的发展逻辑和规律,拓展和创新了中国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思路,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为主线,将演进规律、影响贡献、经验模式置于学理分析的框架中,找寻中国旅游业发展经验的内在运行逻辑和战略着力点;二是丰富了中国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借助WSR复杂系统理论,构建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经验内在逻辑框架图,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等的理论研究。三是归纳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结合当前中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大格局的背景等,为“十四五”时期旅游业发展大方向提出对策建议,为中国旅游业动态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以下研究:一是选取中国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典型案例地,运用调研访谈、民族志、扎根理论、多案例比较等方式,归纳和验证符合中国特色和实际的旅游业独特的发展经验模式,对中国旅游业成功的动力机制、可行路径和地域模式开展实践和经验研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剖析中国旅游业发展背后的多元驱动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是重要的研究议题。二是兼具国际视野,在系统全球视野中构建科学问题体系,从中西比较视域对中国及国外发达国家的旅游业进行历时比较和横向比较。三是借鉴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学科,集成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协同研究,进一步拓展中国旅游业发展实践,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旅游业旅游发展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旅游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