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禹门口水利工程北干线引水隧洞结构设计探讨

2022-01-12南江江

山西水利 2021年9期
关键词:隧洞新建灌浆

南江江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030024)

1 工程概况

山西禹门口水利工程是一个集泵站、水库、灌区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工程由枢纽工程、北干线工程、南干线工程、调蓄工程和灌区五部分组成。北干线起点为禹门口枢纽一级站,终点是临汾翼城县的北常水库,全长135 km,沿线设有禹门口枢纽一级站、禹门口枢纽二级站、禹门口东扩一级站、禹门口东扩二级站、禹门口东扩三级站、利民泵站6座泵站。禹门口一级站与禹门口二级站间引水渠线长2.6 km,二级站与东扩一级站间渠线长75.7 km,东扩二级站至北常水库管线长57 km。

现状边山埋涵由于山洪冲刷,埋涵外露,埋涵基础局部悬空,虽对暗涵基础做过多次安全防护,但仍给整个禹门口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山下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隐患。设计采用新建隧洞,代替现状边山暗涵输水。新建隧洞位于禹门口二级站出水池下游二级干渠段桩号0+181~0+554,改线隧洞全长373 m,设计输水流量16 m3/s。

2 引水隧洞洞线布置

引水隧洞洞线,是禹门口水利工程北干线输水工程线路的一部分,线路布置必须服从现状输水系统总体布置要求,兼顾地形地质条件、现有上游暗涵、下游渠道线路及对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影响等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洞线位置。

新建隧洞洞线布置,在结合现状相关工程布置,考虑其上、下游水流平顺衔接,且不影响现状砌石拦渣坝及坝肩泄洪渠安全稳定情况下,新建隧洞进口布置在现状1号隧洞末端排洪渠左堤附近,出口布置在二级干渠神前村1号渡槽前的山洪沟东侧,与渡槽进口矩形明渠平顺衔接。考虑到隧洞地形、地质条件、洞身侧向岩体覆盖厚度及稳定性和水流等条件,在新建隧洞进口与上游暗涵衔接处、洞身段和末端矩形渠衔接段,各布置1个弯道段。

3 引水隧洞水力计算

3.1 断面型式及尺寸拟定

现状边山暗涵长371 m,安全隐患大,设计采用新建隧洞替换现状边山暗涵引水,根据洞线布置,新建引水隧洞洞线全长373 m,故改线隧洞渠底比降仍采用原暗涵渠底比降1/4 000。

由于隧洞上游暗涵和下游渠道过水断面均为矩形,水流均为无压流,为了使新建隧洞上、下游二级干渠水流平顺衔接,隧洞采用圆拱直墙断面,C30 F150 W4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建隧洞过流断面净宽4.0 m,直墙高2.3 m,圆拱半径2.0 m,圆心角180°,净高4.3 m。

3.2 水力计算

便于隧洞与上游矩形暗涵和下游矩形渠的水流平顺衔接,确保明流无压隧洞在不同流量下均能安全、稳定地运行,在确定隧洞的断面形状、纵坡后,由于隧洞长度L≥8H(L为洞身长度373 m,H为进口水深3.15 m),故新建隧洞为无压长洞,过流能力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确定隧洞水深、水面线、流速及净空等相关水力要素及断面参数,进而确定隧洞过水断面尺寸。改线段隧洞设计过流能力为16 m3/s,设计纵坡采用原渠道设计纵坡1/4 000,糙率0.014,经计算隧洞设计水深3.15 m。

另外,隧洞洞线共布置3个弯道段,曲率半径分别为20 m、30 m和50 m,均不小于5倍的水面宽度20 m,且设计流速1.28 m/s小于2 m/s,故不考虑隧洞弯道凹岸的超高。

3.3 净空计算

对于流速较低、通气条件良好的无压隧洞,规范要求洞内水面线以上空间不宜小于隧洞断面面积的15%,且高度不小于0.4 m。该隧洞过流断面净宽4.0 m,直墙高2.3 m,圆拱高2.0 m,设计水深3.15 m,净空高度1.15 m,净空面积为洞身面积的19.3%,大于15%。故初拟隧洞断面尺寸合理,满足规范要求,新建隧洞断面采用初似断面尺寸。

4 新建引水隧洞结构设计

4.1 隧洞结构设计

新建隧洞全长373 m,洞身段穿越地层岩性主要为Ⅳ类及Ⅴ类围岩,Ⅳ类主要为太古界涑水群(Ars)花岗片麻岩,Ⅴ类围岩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Q3dpl)碎石混合土,还有一部分处于太古界涑水群Ars岩石风化层。隧洞勘探洞底以下18 m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地下水位,全线路不受地下水影响。

隧洞进口明挖段长33 m,出口明挖段长66 m,穿越Ⅳ类围岩段长112 m,穿越Ⅴ类围岩段162 m。

Ⅳ类围岩断面开挖后,挂直径8mm间距150 mm×150 mm钢筋网,喷C20混凝土10 cm厚,采用C30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底板45 cm,侧墙及顶拱35 cm。

拟定的断面形式及尺寸见图1。

图1 Ⅳ类围岩隧洞横断图

由于Ⅴ类围岩岩体破碎、松散,稳定性极差,极易坍塌,隧洞开挖拟采用超前小导管施工方案,挂直径8mm间距150mm×150mm钢筋网,喷C25混凝土15cm厚,采用C 30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底板50 cm,侧墙及顶拱40 cm。

拟定的断面形式及尺寸见图2。

图2 Ⅴ类围岩隧洞横断图

4.2 结构计算原理

隧洞衬砌结构采用结构力学法的数值解法—边值法进行计算,将衬砌结构计算化为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的边值问题,采用初参数数值解法,并结合水工隧洞的洞型和荷载特点,以计算水工隧洞衬砌在各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内力、位移及抗力分布,再通过结构计算确定隧洞衬砌厚度和配筋。

4.3 荷载

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分为基本荷载和特殊荷载。根据本工程特点,隧洞所承受的基本荷载有围岩压力、衬砌自重、内水压力等;特殊荷载有灌浆压力、施工荷载、地震作用等。设计根据各种不同工况下同时存在的基本荷载和特殊荷载组合进行,并根据相应工况下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验算结构强度。在各种荷载组合工况下,计算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和相应配筋结果,并进行衬砌最大裂缝宽度验算。

国内外震灾调查资料表明,地下结构的震害比地面结构轻。因此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只对设计裂度为9度的地下结构或设计裂度为8度的1级地下结构,验算建筑物和地基的抗震强度和稳定性。新建隧洞是设计裂度为7度,建筑物级别为4级的地下水工建筑物,不进行抗震强度和稳定验算。

荷载组合见下表:

表1 隧洞荷载组合表

(1)围岩压力

作用在衬砌上的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如下:

垂直方向:qv=(0.2~0.3)γR B

水平方向:qh=(0.05~0.1)γRH

式中:qv——垂直均布围岩压力,kN/m2;

qh——水平均布围岩压力,kN/m2;

γr——岩体容重,25 kN/m3;

B——开挖断面宽度,m;

H——开挖断面高度,m。

(2)灌浆压力

衬砌施工后,对顶拱中心角120°范围内进行回填灌浆,根据已建工程经验,回填灌浆荷载作用于衬砌的比例较小,本次计算对Ⅳ类围岩分别取0.2 MPa和0.1 MPa进行计算比较,Ⅴ类围岩参照土洞灌浆压力取0.1 MPa。

(3)内水压力

正常运行工况,取设计水深h=3.15 m,水的容重取10 kN/m3。

(4)外水压力

隧洞勘探洞底以下18 m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地下水位,线路不受地下水影响,外水压力取0。

(5)衬砌自重

钢筋混凝土衬砌容重取25 kN/m3。

(6)基底反力

按受力平衡法则,将所有垂直力的合力对底板底部求均布反力。

(7)荷载标准值

隧洞计算荷载标准值见表2。

表2 荷载标准值

4.4 计算结果及分析

采用理正岩土系列6.5版隧洞衬砌设计计算程序,Ⅳ类、Ⅴ类围岩隧洞回填灌浆压力分别取0.1 MPa和0.2 MPa作计算,0.1 MPa计算结果作参考分析。新建隧洞配筋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隧洞断面配筋计算结果表

Ⅳ类围岩隧洞回填灌浆压力按0.2 MPa计算,程序计算配筋偏大,回填灌浆荷载作用于衬砌的比例较小,参照已建工程经验,综合考虑实际配筋如下:

Ⅳ类围岩:底板、侧墙及顶拱直径25 mm间距150 mm。

Ⅴ类围岩:底板直径25 mm间距150 mm;侧墙及顶拱直径20 mm间距150 mm。根据配筋计算结果选取钢筋见下表4。

表4 隧洞断面配筋表

隧洞为二类环境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允许值为0.30 mm,结构计算结果显示,最大裂缝出现在隧洞底板中部或侧墙底端,均满足规范要求。

4.5 防渗和排水设计

根据地质资料,隧洞勘探洞底以下18 m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地下水位,故设计不考虑外水压力及外水内渗影响和洞身排水设计,仅考虑内水外渗的防渗措施。

隧洞洞身段每8 m设一道变形缝,缝宽2 cm,采用651橡胶止水带进行止水。设计对隧洞进、出口边坡采用喷射C20混凝土进行防护,在坡脚处设置了截水沟,形成了可靠的排水系统,有效防止了地面径流冲蚀破坏。

5 结语

隧洞已建成并安全通水运行,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工程运行规范,为禹门口水利工程北干线供水安全运行提供了输水保障。

猜你喜欢

隧洞新建灌浆
水利工程隧洞开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隧洞洞内施工控制测量技术浅析
浅谈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超前预报结合超前探孔技术在隧洞开挖中的应用
大面积超厚层灌浆料施工工艺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