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测

2022-01-12李德全

建材与装饰 2022年2期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工程作业

李德全

(广西金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广西来宾 545800)

近年来,建筑行业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1—8 月全国房屋施工面积为839733.6万m2,相比2019 年增长 3.3%;新开工面积为 139917.0 万 m2,相比2019 年同期下降3.6%。整体来说,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态势良好,然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若想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就要提高生产水平,强化项目管理,这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案例概述

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结构设计为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为68508m2。表1 为该项目的设计情况。该工程施工作业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为商品混凝土,使用量为3102m3,在第7~8 轴布置后浇带,后浇带的宽度设计为800mm。按照现行的规范得知,基础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现结合工程施工实践,分析质控策略。

表1 建筑设计情况

2 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

2.1 技术重难点

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角度分析,混凝土数量大,若想实现一次性连续浇筑,对工程施工部署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作业时间长,要求商品混凝土连续供应,以免产生施工缝。同时承台与底板的厚度很大,设计强度比较高,混凝土材料产生的水化热在内部不断积累,使内外温差大,增加了质控的难度。除此之外,作业时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要求事前做好保温材料的准备,同时准备循环冷却水,以免出现裂缝问题。

2.2 优化配合比

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施工作业时要求做好可泵性与和易性等的把控,切实保障混凝土工程的质量[1]。一般来说,影响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包括外加剂和水泥等。合理减少水泥材料与拌合水使用量,促使材料质量得到提高,降低水灰比,对实现大体积混凝土质控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该项目作业中运用双掺的方法,即掺入减水剂以及粉煤灰,同时使用60d 后期强度替代28d 的设计强度,优化材料配合比的设计。建筑工程使用的水泥,材料强度为42.5R,使用的是硅酸盐水泥材料,材料的基本情况如表2 所示。通过试验与分析,最终将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水泥材料∶中砂材料∶碎石材料∶拌合水∶粉煤灰∶减水剂为 278∶741∶1141∶161∶120∶8.98;将水灰比设计为0.43;将砂率设计为39%;将坍落度设计为140~160mm,保障混凝土的和易性达标。

表2 材料的基本情况

2.3 浇筑质量的把控

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标准,坚持分段分区的作业原则,组织开展浇筑作业。依据后浇带的位置,细化分解施工区域,单个区域配置2 台混凝土地泵。作业时每台地泵,配套4 辆混凝土罐车保障供应。结合作业时的气候情况以及车辆运输距离,优化混合料出厂的坍落度,保障材料送到现场后可以达到要求[2]。

组织专门的人力资源,负责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查,达到使用标准后才可以使用。在地泵适宜的位置布置遮阳棚,使用湿麻袋做好覆盖处理,保障管道的质量,要求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超过30℃。作业时先进行电梯井部分的承台浇筑,运用分层浇筑法作业,浇筑厚度控制为0.5m。按照斜面分层法施工,将斜面坡度控制为1∶6。遵循从低到高的顺序流程,顺着长边方向作业,浇筑逐层上升,一次性到顶。

浇筑作业环节做好振捣密度的把控,做到快插慢拨,对每个点位都做好严格把控,当混凝土泛浆不出现冒泡的情况结束。将表层的泌水与浮浆顺着一个方向赶,使用污水泵作业,抽走存在的水。对于粒径大小为10~30mm 的碎石,要进行清洗处理,之后洒布到混凝土表层。使用振动板处理,施工作业时当混凝土初凝之后,使用圆盘打磨机做好打磨处理,打磨次数为2~3 次。运用二次磨平处理法,使得混凝土表层的细小孔隙被打磨密实,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以及抗渗性[3]。图1 为分层浇筑、斜向振捣作业图。

图1 分层浇筑、斜向振捣作业

2.4 做好混凝土温度的控制

经过数据计算得到混凝土中心的温度参数为55.3℃,不过混凝土表层的平均温度参数为20℃,内外层温度差为35.3℃。按照技术规范和标准,若内外温差超过25℃,很有可能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要采取处理措施,控制内外温差。在适宜的位置布置冷却水,如果浇筑温度达到设定的参数后开始通水降温。按照技术方案,通水流量控制为25L/min,如果混凝土的内部水化热峰值降低,则可以停止通水。使用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停止使用之后要用泥浆进行封堵处理。

2.5 做好温度监测

基于防范混凝土工程裂缝质量问题的目的,要求做好温度监测。选择适宜的点位,布置测温管。在水平方向间隔15m 设置1组测温管,此次施工总计布置32 组测温管。使用的测温管,直径参数为ϕ20mm,将下端使用钢管材料焊死;对上端露出混凝土表层0.5m,管内装满机油;对管口使用橡胶套做好密封处理。浇筑作业结束后的7d 内,间隔2h 进行1 次测温,7d 后间隔4h 进行1 次测温,做好温度记录。该项目混凝土施工作业期间,实施严格的监测措施,浇筑后第3 天中心温度升到峰值,混凝土表层的温度测量结果为33.7℃,经过计算得知温度差可以达到标准。

3 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技术策略

3.1 优选质量检测技术

从建筑工程实践的角度分析,工程施工全过程要做好质量检测的把控,优选质量检测技术,保障检测工作落实到位。目前,常用的检测技术如下:①钻芯检测技术。在混凝土材料质量检测和养护效果检测等方面,可运用钻芯取样检测技术。若想获得高质量的检测结果,需要做好钻芯机安装作业,保障操作的灵活性,保障结构受力的均匀性。由于此方法的应用会给建筑本身带来一定的损害,因此应用率不断降低。实际应用中要和非破损检测技术结合,保障质量检测作业的效果[4]。②回弹检测技术。从质量检测实践的角度分析,抗压强度为主要指标。组织质量检测时,可运用回弹检测技术手段,完成相应的操作。准备回弹仪,指导检测作业的开展,切实保障建筑工程效益目标的实现。整改结构强度的检测,无法通过回弹检测获得数据,需推算强度。③无损检测技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涌现出很多新技术与新方法,为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提供了支持与保障,促使质量地控制工作高质量开展与落实,切实保障建筑工程效益目标的实现。在实际中要根据质量检测需求,选择适宜的检测技术手段,保障建筑工程效益目标的实现[5]。

3.2 做好全过程质量检测

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工作,要贯穿工程全过程,实践中要制定完善的检测方案,围绕原材料和工艺等的运用,做好全面严格的质量把控。作为质量检验人员必须要具有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质量检验检测制度,严格把控检测技术的应用效益,切实保障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若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保障建筑工程效益目标的实现。做好建筑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把控,全面排查建筑施工潜在的质量隐患,打造高品质建筑物,保障工程效益目标的实现,促使建筑持续化发展[6]。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不断创新和优化,涌现出很多新材料和新技术,为更好地落实质量检测工作,实现检测的价值,需积极更新检测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与效益,创造更多的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和检测工作落实到位,对保障工程建造效益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流程和要点,提出优选质量检测技术、做好全过程质量检测等建议。

猜你喜欢

混凝土建筑工程作业
混凝土试验之家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