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足球裁判员执裁效能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2022-01-12毕剑秋
董 青,毕剑秋,洪 艳
裁判员在足球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承认(Samuel,2015)。裁判员拥有全部权利去执行与比赛相关的竞赛规则,相关人员必须无条件地尊重裁判员及其他所有比赛官员的决定(IFAB,2020,2021),但足球竞赛规则不可能处理赛场上每种有机会发生的情况,当规则中没有相关文本时,裁判员必须根据足球比赛精神作出决定。虽然大众希望裁判员作出的决定是无可争议的,国际足球理事会等管理机构也在不断开发新的方法来提高裁判员的表现,但裁判员主观行使自主裁量权作出的一些决定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讨论、争辩和审视。
近年,关于裁判员的研究逐渐多样化,但仍然显得非常零散(João et al.,2018),主要集中在身体和技术性能方面,与球员相比,鲜见裁判技能发展的研究(Catteeuw et al.,2009)。本研究拟选用扎根理论,从被研究者的主位出发,对影响裁判员执裁的多维因素进行归纳、提炼、推演。
1 文献综述
1.1 部分国外学者的研究主题及观点
1.1.1 裁判员体能
出色的体能可以帮助裁判员在作出关键决定的时候处在最佳位置(Weston et al.,2012)。D’Ottavio等(2001a)的研究显示,高水平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全场移动距离平均为11 500 m,而助理裁判员的移动距离为裁判员的1/2(Samuel,2015)。高强度跑动数据经常被用作身体素质以及体能极限的指标(Mallo et al.,2007)。Oliveira等(2016)的研究显示,高水平男子裁判员每场比赛的高强度跑动(速度大于19.8 km/h)为(889±327)m,以超过25.2 km/h的速度进行了21.3~30.5次冲刺跑,高强度跑占比为7.55%。V˙O2max指标通常被用来衡量裁判员的有氧能力,有研究显示,高水平裁判员的平均 V˙O2可以达到 V˙O2max的 68%(D’Ottavio et al.,2001b;Bangsbo et al.,1991),与中场足球运动员所承受的生理压力相似。
1.1.2 裁判员心理
裁判员的心理素质对引导比赛至关重要。裁判员的执裁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需要快速决策的心理过程,前期身体和心理准备的潜在重要性应该得到重视,精英级别的裁判员在评估、预测和回忆犯规情况方面表现更出色(Spitz et al.,2018);自我控制力是在比赛中保持心理镇定能力的关键,心理消耗与比赛难度感知和自我评价相关(David et al.,2018),Samuel(2015)制定了提高裁判员心理能力的心理框架,提出了压力应对方法和决策失误处理等技巧。
1.1.3 裁判员压力
足球裁判员面临着生理、职业和心理需求的挑战,必须进行自我控制以获得最佳的表现(Roy et al.,2018),规则知识、决策、抗压和沟通是裁判员的核心能力。裁判员本身性格也会延伸到其执裁的过程中(Oliveira,2016),当裁判员有强大的抗压能力时,就能更加有效地与球员沟通,自我也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状态,作出更好的决策(Guillen et al.,2011a)。但同时裁判员存在双重职业压力,很多裁判员会出现常见精神障碍症状(Gouttebarge et al.,2017)。
1.1.4 裁判员自信心
自信是高水平裁判员的必备品质,会影响执裁过程中的决策选择、失误恢复和执裁的有效性(Tore et al.,2018)。判罚错误可能会导致裁判员丧失信心,而缺乏自信会导致失误的叠加效应,增加焦虑和压力水平,影响自我认知与执裁效果,因此,裁判员的决定是不容置疑的(Guillen et al.,2011a)。裁判员自信会有利于信息的获取,Pietraszewski等(2014)认为,裁判员的临场感知-认知涵盖视觉综合能力的各方面,包括视觉敏锐度、颜色感知、刺激反应时间和视觉-运动协调等。
1.1.5 裁判员执裁评价
Guillen等(2011b)制定了裁判自我效能感量表(referee effectiveness feeling scale,REFS),将裁判员效能定义为裁判员认为自己有能力在执裁工作中取得成功的程度,之后Johansen等(2018)又对该量表进行了验证:REFS的测量/因子效度和不变性得到了完全支持,而量表的有效性仅得到部分支持。Gulec等(2019)设计了一种3D虚拟环境作为训练工具来提高足球裁判员的决策水平,Samuel等(2019)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使用模拟器来训练裁判员进行判罚决策。
1.2 部分国内学者研究的主题及观点
1.2.1 裁判员培训、管理
国内关于裁判员现状、培训对策的文献较多。赵厚华等(2012)认为,初级足球裁判员在临场时所遇到的压力会使其产生恐惧和胆怯的心理,要注重在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初级培训应当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并且具备完善人才选拔体系及培训体系(张琳,2019);顾伟(2015)探究了我国足球裁判实行职业化的多种因素影响,提出了足球裁判职业化的方法;闫华等(2002)对如何制定适合我国职业足球比赛裁判员的管理体制提出了7条对策性建议。
1.2.2 裁判员心理素质
国内学者也关注到裁判员心理的重要性。足球裁判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从培养自信心、情绪调控、心理演练、注意品质、意志品质和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柏金彪,2018);郭惠先等(2005)对裁判员在执裁过程中产生心理压力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训练目标;沈建霖等(2009)介绍了提高裁判员心理素质的几种训练方法;还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验证了情绪与执裁经验对裁判员判罚决策的影响(王永强,2017)。
1.2.3 裁判员综合能力
裁判员执裁水平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判罚能力是一场足球比赛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需要培养裁判员的自信心和临场应变能力(王后胜,2017),在重视裁判员体能的同时也应重视裁判员执裁的经历(张忠等,2002)。还有学者对裁判员临场活动特征及表现进行了研究,张英成等(2014)对女子足球国际赛事裁判员的活动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柳志刚(2015)对100场中超联赛的犯规与越位判罚行为的研究显示,裁判员与助理裁判员的错判率约为10%;何志林等(2007)的研究得出,第18届世界杯赛裁判员在奔跑能力、判罚距离、掌握有利、估计损失时间、处理伤员、注重人性化等方面均有一定进步。
1.2.4 裁判员与社会关系
足球运动较高的社会关注度也使裁判员成为焦点。足球竞赛规则与执裁实践很难达到完美统一,张琪等(2015)从法理学角度阐释了足球裁判自由裁量权的含义与特征,提出了控制裁判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相关路径;范成文等(2013)分析了影响裁判执裁权威消解的因素;王满福等(2006)提出了解决我国足球职业联赛裁判员执裁监督规范化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总体来讲,关于足球裁判的研究,国外学者较多注重实证,涉及范围较广,缺乏作为模型构建的整体研究;国内的研究也多集中在管理、临场执裁建议、心理素质等方面,主要是经验总结、调查研究等的定性分析,鲜见基于定量研究的理论提升。《辞海》中对“效能”一词的解释是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基于上述,对足球裁判员执裁效能作如下定义:在足球比赛中,裁判员通过对赛场各种信息的不断感知、判断、决策而执行足球竞赛规则,保证比赛公平、公正的能力和完成比赛的质量。裁判团队及其个人的工作机理复杂,裁判员的执裁表现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挖掘更加细致的多维因素,构建足球裁判员执裁效能的结构模型较为必要。
2 理论依据与步骤设计
1967年,Barney Glaser和Anselm Strauss在其专著《扎根理论的发现:质化研究策略》中提出了扎根理论的概念与方法论体系,被公认为是定性研究中一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其核心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分析过程称为编码,即将扎根于现实的资料加以分解、指认现象、将现象概念化,再以适当方式将概念重新抽象、提升、综合为范畴和核心范畴的操作化过程。
首先是开放性编码:把受访者的访谈原话内容作为提炼初始概念的母本,剔除原话中与本研究无关的部分,把访谈录音转化成文字初始文本,然后导入NVivo 10(中文版)分析软件,根据出现频次的多少把得到的大量初始概念进行归类(冯生尧等,2001)。这是整个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这个过程要对在数据中可能识别的任何理论保持开放,通过指认现象,逐步将资料进行概念界定,发现范畴,属于扎根理论研究的一级编码。其次是主轴性编码:通过对开放性编码获得的初始概念进行重新整合,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联接一个范畴和其副范畴,进一步形成综合性、概念化的抽象编码,属于扎根理论研究的二级编码。最后是选择性编码:需要识别出能够统领其他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通过模型和其他范畴联接,用资料验证其间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考察裁判员执裁效能的结构要素,以及与执裁效能来源、执裁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归纳裁判员执裁效能的组成来源,提炼出执裁效能的结构要素,评价裁判员的执裁效能。
3 研究过程
3.1 确立访谈对象
基于本研究主题,采取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形式,事先备有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根据研究设计对受访者进行访谈和提问。鉴于质化研究对受访者有一定的要求,为了确保访谈对象的权威性,从执裁中超联赛的裁判员中邀请了11位现役中超国际级裁判员和1位国际裁判招募官员、裁判监督进行深度访谈(表1)。另外,为了更好地检验裁判员的执裁效能,还采用了焦点小组的方式对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其他裁判监督、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球迷进行了问卷调查。
3.2 制定访谈问题
足球裁判员执裁决策的影响因素、内在联系以及相互作用机理是制定访谈提纲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为了尽可能占有丰富详细的资料,访谈提纲通过走访论证、咨询专家,不断改进,初始访谈提纲确定为6个问题。问题1:您认为成功执裁一场高水平足球赛事必须具备哪些能力和条件?问题2:当您执裁时,哪些因素会影响您的决策?问题3:当您执裁时,哪些因素会给您更多的自信?问题4:作为比赛官员,您的执裁技巧是如何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问题5:请您谈谈提升执裁效能的方法有哪些?问题6:您认为要提升足球裁判员的执裁效能,关键的因素有哪些?
3.3 访谈与数据采集
初始访谈结束后,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理论饱和为指向,再根据被访谈人的回馈修正了访谈内容,把问题4修正为:在执裁过程中,您用何种方式来引导参与人员和队员的心理和行为?并且加入了3个新问题:您认为足球裁判员的身体语言是否有助于提升您的执裁效果?请举几例说明(问题7);您认为强大的抗压能力是优秀裁判员的必备品质吗?请举几例说明(问题8);如何进行心理技能的训练(问题9)?根据以上修正的问题和新问题进行第2轮访谈,再对资料进行分析,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把整理出的10份文字文本导入NVivo 10(中文版)分析软件,另外2份作为饱和度检验使用。
4 结果与分析
4.1 足球裁判员执裁效能的开放性和主轴性编码
研究根据资料分析和对比,把裁判员执裁效能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个初始概念范畴;通过资料重整、逻辑推理、因果分析,界定为6个二级主范畴(表2)。
表2 足球裁判员执裁效能的两级编码结果Table 2 Two Level Coding Result of Football Referee’s Enforce‐ment Efficiency
4.1.1 规则驾驭
4.1.1.1 竞赛规则
裁判员首先需要掌握竞赛规则的具体条款,每一件有悖于足球竞赛规则或足球运动精神的事件,都会降低裁判员控制比赛的效力。“规则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裁判员必须首先深刻理解”,“如果你连规则都不精通,就谈不上是一个优秀裁判员”,“规则学习应该贯穿于整个裁判生涯”①双引号中的内容为被访谈者的原话;下同。。需要强调的是,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裁判法仅靠书面显性知识是不够的,隐性的缄默知识非常重要,要靠更高层次裁判人员的言传身教以及交流、观摩、实践等获得。
4.1.1.2 成功经历
裁判员在执裁各自国家的足球联赛中只有不断地良好表现才能获得提升,因此,在迈向更高级别过程中裁判员通常会遇到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执裁任务(Lirgg et al.,2016)。执裁中超联赛的裁判员,都是经过多年的层层选拔才获得资格的,其中某位裁判员表示,“成功的经历会给我很大的信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对自己有任何怀疑,而是意味着不会因为作出了错误的决定或遭受其他挫折而失去了自信,优秀的裁判员不会让曾经的失误、挫折影响他的执裁信念。“足球裁判员的实践性很强,每个人在裁判生涯都会遇到过挫折,只有不断实践,认真总结,才能不断提高”。
4.1.1.3 受训层次
裁判员的分层培训非常重要,只有“接受更高层次的培训,才能更好地理解最新规则精神,把握规则精髓”,中国足协裁判管理部每年都会举办多次不同级别和类型的裁判人员培训班,也会经常聘请国际足联裁判讲师来华授课。2018年,中国足协裁判管理部邀请了执裁过2010年世界杯开幕式的拉夫尚·伊尔马托夫(乌兹别克斯坦籍)、2015—2016赛季欧冠决赛主裁判马克·克拉滕伯格(英国籍)等多位世界名哨来执裁中超、足协杯等赛事,2019年更是聘请了马克·克拉滕伯格和米洛拉德·马日奇(塞尔维亚籍)作为执裁中超联赛的职业裁判员,使中超联赛的裁判员们有了更多观摩、提高的机会。
4.1.2 阅读比赛
4.1.2.1 比赛背景
“赛前分析双方的各种情况是裁判员的基础性工作”,比赛的重要性,双方有无历史渊源、媒体的报道等都要在赛前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于有关升降级、城市德比等比赛的难度要有预见性,作好充分的处置预案,“对中超32个队伍中所有重点球员的特点都了然于心,执裁过程中就会更加有的放矢”。
4.1.2.2 队员心态
比赛过程中队员的心态是多变的,有些情绪容易引起冲突发生,解读并预见到队员的情绪变化,有利于裁判员准确、即时判罚和引导比赛,“队员的心态一旦失衡,比赛就会很难控制”。导致比赛失控的事件大都会有前兆,有的是外显的,有的则不易察觉,“看似微不足道,但足以引起冲突事件”;“突发事件的发生,通常与裁判员阅读比赛能力不足有关”,优秀的裁判员会读懂比赛过程中队员的心态,在事件发生的萌芽阶段就恰当处置,而不是冲突发生后的控制。
4.1.2.3 技战术运用
现代足球的技战术丰富多样,但队员在运用时都会有一定的规律,“特定条件下不恰当的技战术容易引起犯规”。技术型的队员多采用推、拉、绊等较为隐蔽的方式,而力量型队员的犯规方式通常是冲撞、跳向、踢等较为外显的动作;队伍实力差距较大时,弱队就容易采用犯规战术来抑制对方技战术的发挥。“队伍的常用战术、比赛双方前几场比赛的数据、核心队员的热点图等赛前几天都要作认真研究”。
4.1.2.4 参与人员反馈
裁判员需要独立判断,不受球员、教练、观众或球队官员的不适当干扰,应“尽可能地少干预,避免使自己成为焦点中心”,“表现出对运动员的关心,对引导和保持良好的赛场气氛很有益处”。建立和传达一套清晰的球员必须遵循的规则和行为准则是裁判员的责任,裁判员应创造鼓励球员遵守这些规则和行为准则的比赛环境,确保比赛按照足球竞赛规则进行。
4.1.3 身体状态
4.1.3.1 体能保持
一名高水平的裁判员应该有充足的体能以确保能够应对比赛中的体能需求和支撑高质量的赛场管理。现代足球队员优秀的身体条件,极快的比赛速度和快速的攻防转换对裁判员的体能要求非常高;队员可以有短暂的恢复时间,而裁判员却需要持续移动,保证自己出现在关键区域。中超联赛裁判员每场跑动的距离通常会超过10 km,“跟上比赛进程是判罚准确的先决条件,而这需要充沛的体能来保证”,所以,体能的训练和保持应该贯穿于整个裁判生涯,“每周保证5~6次的身体训练是必须的”。Lirgg等(2016)研究认为,裁判员的身体素质对裁判员的执裁至关重要,其作用不仅体现在跑动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精神方面,“良好的体能可以让你更加专注,更好地处理压力和有效沟通,作出更好的决策”。
4.1.3.2 赛前状态调整
裁判员执裁过程中的“体能表现是判罚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科学的体能训练才能保证比赛需求,需要制定详尽的训练计划来保证比赛过程中身体机能处于最佳水平,也能够在训练或比赛间期尽可能快地恢复状态,消除前一个比赛阶段里的精神疲劳,出色的体能可以通过基于比赛需求的训练计划得到发展,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4.1.3.3 潜能挖掘
裁判员专项体能的“核心是疲劳状态下的冲刺能力以及保持视觉稳定感知的能力”,这与裁判员的心理技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身体状态也可以通过心理调整、潜意识活动来得到提升,“良好的体能可以保障整场执裁过程中有清晰的思维,大大减轻你执裁时的压力”,“距离事发地点越近,裁判员就越有信誉”;而“长距离的决策太多就会加重队员的不信任,导致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大增”,裁判员移动或跑动的方式应该传达出对所做事情胸有成竹,有足够的信念和自信。
4.1.4 心理调适
4.1.4.1 目标设定
面对教练、队员和观众的不满情绪,“不要试图获得所有人的认可或满意,这种想法既浪费时间又危险,它会束缚你的思维”,“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并全力以赴去实现它”,“缩手缩脚,优柔寡断,是裁判工作的大忌”。
4.1.4.2 机能唤醒
比赛过程中,尤其是在比赛的开始和结束阶段,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的情绪高涨,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裁判员经常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关键时刻,要充分调动自己,直面压力”,“当你不担心会出现消极的后果时,才会在重压下保持冷静,不丧失自制力,迅速集中精力处置眼前的状况,防止事态演变为严重事件”;当气氛越来越紧张时,裁判员可以通过“更严格的哨声、较慢的手势和谨慎的肢体语言”彰显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维护自己的权威和领导力。
4.1.4.3 情绪控制
足球比赛中,对裁判员的身体和精神要求都很苛刻,Guillen等(2011a)的研究认为,裁判员的判罚失误会产生焦虑情绪而压力增大,容易导致比赛失去控制;裁判员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心态,比赛过程中任何决策的不一致通常都与心理起伏有关,在执裁过程中能够实现心理层面的稳定是保持判罚尺度一致的重要先决条件。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对抗,更是情感的展现和压力的碰撞,相比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状态下,足球裁判员的判罚决策效果更佳(王永强,2017);运动员通常也会“有意识地给裁判员持续和高强度的压力”,试图混淆裁判员的心态而获得利益。所以,裁判员在关键时刻更要表现出毫不犹豫、坚定的一面,“有时候,你只要内心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吝啬利用佯装愤怒来传递你的信息——给人一种愤怒又在克制自己的印象,但这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比赛,只能偶尔为之”。在比赛的关键阶段保持冷静和镇定是裁判员的一项重要心理技能,“能够执裁中超联赛的裁判员已经不存在识别动作是否犯规的问题”,“重压下能够保持冷静和放松时,执裁效果反而会更好”。
4.1.5 判罚能力
4.1.5.1 自信心
强大的自信心是高水平裁判员必须具有的执裁品质,裁判员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会在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不会失去对比赛的控制。多名受访裁判员都认为,重压下表现出的自信心往往具有关键作用,“如果你自信心不足,怎么能期望队员相信你”,“如果还没有上场,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在执裁过程中陷入困境也就会是大概率事件了”,没有自信,很难赢得教练、队员和球迷的尊敬。
4.1.5.2 专注果断
裁判员在执裁时最大的困难之一是精力保持100%的集中。裁判员应该迅速感知比赛过程中发生的情境,全神贯注于正在发生的事情,尽快作出决策,不可犹豫太久,给队员和教练留下“裁判员也不能确定”的印象。任何犹豫、怀疑的迹象只会引发问题和争议,裁判给人的印象应该是“我完全肯定所看到的一切”。如果裁判员的决定总是迟缓,队员就会开始抱怨,裁判员迅速果断地作出决定,就可以避免争论,所以,“比接近比赛现实更重要的是裁判员作出决定的速度”。有些比赛中会发生“闪点”(突发事件),“你要随时准备作出反应,马上采取措施尽量减少随后可能出现的对抗行为”。教练员和队员通常会试探裁判员的执裁底线,试图获得不正当利益,如果他们意识到裁判员犹豫不决,就会“利用你的心理弱势,干扰你的心绪”。在执裁时要镇定,特别是作出对抗性的决策时,“看起来沉着冷静,就会被认为是一种精神上的强硬行为”。因此,“赋予自己一种权威的光环,对裁判员是非常重要的”。
4.1.5.3 尺度一致
裁判员的判罚尺度是否一致是高水平比赛中运动员和教练员非常在乎的问题,“与‘犯规与否’相比,球员更加在乎的是否被‘同等对待’”。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裁判员的决定应该是相同的,如果裁判员不能做到这一点,队员就会无所适从,试图猜测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教练员也会感到沮丧,质疑裁判员的能力。高水平的运动员都会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果我们的判罚尺度摇摆不定,就会导致焦虑、沮丧、愤怒等情绪的产生,很容易引发身体上的攻击行为”,尤其不可取的是,裁判员故意用一个错误判罚“弥补”先前的一个错误决定,这完全破坏了比赛的可靠性。球场上没有两种情况是完全相同的,但裁判必须确保在比赛中始终如一地执行规则,保持判罚尺度的一致性。
4.1.5.4 跑位与选位
“跑位与选位是裁判员一个永恒的专题”,是指裁判员为了有更恰当的距离和角度观察现实比赛而采取的一系列移动和位置选择方法。这些技巧意味着现实比赛中知道如何移动,出现在该出现在地方,“观察角度好、判罚距离近是裁判员跑位与选位的目标”,这是裁判员作出准确判罚的重要条件。“你在30 m外判罚一个点球,怎么会有说服力”,最佳位置就是最有利于作出正确判罚的位置。
4.1.6 比赛管理
4.1.6.1 哨声
作为主要的执裁外显信号,哨声是裁判员的主要执裁手段,“哨声的持续时间、音量、音高和辨识度就是裁判员的情感和态度的窗口”,哨声的音量是强调一次决定,哨声的持续时间表明犯规的严重性,而辨识度可以表明裁判员在作出决定时的自信心,因此,所有参与者均会通过裁判员的哨声来主动或潜意识对裁判员的情绪和状态形成各自的看法。口哨的使用“必须是在合适的时机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如果场上的情形是通过声音或者简单的手势就能更好地控制,那口哨就不是必要的,“在琐碎的小事件中使用口哨会减弱重大事件中口哨使用的效果”。
4.1.6.2 语言交流
由于足球比赛需要尽可能地连贯,在执裁过程中,裁判员不需在一些小问题或球队的抱怨上耽误时间,尽量不打断比赛节奏,更要避免冗长的讨论,裁判员是“作出决断而不是邀请别人参加讨论”,“语言交流或提醒应简单明确”尽快使比赛恢复;愤怒的队员总是试图影响脆弱的裁判员,因此,裁判员“不需要为自己的决定辩解,这样做只会导致更多的麻烦”;当决定告诫队员时,裁判员应该有尊严,体现出礼貌和坚定的态度,否则会增加事态不断升级的机会,“公开告诫和私下提醒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需要酌情使用语言交流的方式方法;在处理复杂场景时保持镇定非常重要,“以一个平静的方式进行沟通、管理更能有效地控制局面”。
4.1.6.3 体态语言
非口头的身体语言信息通常比口头信息使用更频繁,也更有力,裁判员“必须学会用多种身体语言传达自己的情绪,信心和能力”。裁判员移动的方式应该传达出足够的自信,干脆、积极的手势可以展示裁判员决策的自信,不到位的手势(如手臂弯曲、不清楚的方向或展示时间不够等)会给队员和观众一种裁判员作决策的时候不够自信的感觉,所以,任何时候给予的手势都要清晰、明确。“当队员质疑时,不要后退,否则会让队员觉得谁都可以向你发起挑衅”,“当我们犹豫不决,向后倒退时,是在贬低自己在运动员心中的威信”,“当你稳稳地站在那里或信心十足地走向运动员时,我们也就表现出了更强的控制力”。裁判员要学会用肢体语言在困难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控制力。
4.1.6.4 多位一体
中超联赛的每场比赛是由1名裁判员、2名助理裁判员、1名第四官员和2名视频助理裁判员(video assistant referee,VAR)共同完成执裁任务。6人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配合是否协调、默契,将直接影响到裁判工作的成败,必须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挑战,“彼此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同时“要依据规则各负其责,敢于承担责任”,但需要明确的是,每场比赛由1名裁判员控制,他有全部权利去执行与比赛相关的竞赛规则(IFAB,2020,2021)。
4.2 足球裁判员执裁效能的选择性编码
扎根理论的精髓在于对理论构建过程的探索性研究,需要具体分析随着各种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动态变化、各种概念关系的互动过程,用一种动态的方式建构理论。选择性编码需要识别出能够统领其他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通过模型和其他范畴联接,用资料验证其间的关系;通过对裁判员执裁效能的6个要素(规则驾驭、阅读比赛、身体状态、心理调适、判罚能力、比赛管理)的进一步整理、归类与提炼,研究认为:1)足球裁判员实践非常重要,有了丰富的执裁经验才能更好地阅读比赛和驾驭规则,二级编码“规则驾驭”和“阅读比赛”可以凝练为核心范畴“执裁经验”;2)高水平足球裁判员每场比赛需要移动1万m以上,比赛后期的体能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心理,其心理和体能的调整情况会直接体现在临场表现上,故把二级编码“心理调适”和“身体状态”凝练为核心范畴“身心调整”;3)二级编码“判罚能力”“比赛管理”是高水平裁判员的关键执裁能力,是执裁效能最直接的核心因素,可以凝练为核心范畴“临场决策”(表3)。
表3 足球裁判员执裁效能的三级编码结果Table 3 Three Level Coding Result of Football Referee’s Enforcement Efficiency
通过与裁判监督、教练员、运动员和球迷的访谈,对裁判员的执裁效能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裁判员的执裁状态、抗压水平、规则执行力;2)运动员的赛场表现、违规行为;3)参与者满意度。基于此,研究尝试构建出裁判员执裁效能结构模型的理论架构,即“裁判员执裁效能要素及其形成机理”模型(图1)。
图1 裁判员执裁效能要素及其形成机理模型Figure 1. Referee Enforcement Effectiveness Factors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 Model
这一概念模型的内部结构呈现出的主要概念关系如下:1)影响裁判员执裁效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各因素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2)阅读比赛、规则驾驭是执裁效能的外部情景条件,为判罚决策服务;判罚能力和比赛管理是执裁效能的内部情景条件,直接影响临场决策,身体状态、心理调适是弱可控因素,日常训练很重要。3)执裁经验、身心调整和临场决策这3个方面是裁判员执裁效能的核心范畴,对于高水平裁判员来说执裁经验是执裁效能优劣的前置条件,临场决策是执裁效能的关键,身心调整是执裁效能的保障。4)对于裁判员来说,以上反馈环路是动态变化的,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路没有得到积极正向的循环都会给裁判员的执裁效能带来负面影响。
4.3 理论饱和度与信度、效度检验
本研究遵循理论饱和原则,基于开放性编码所界定的概念、形成的范畴和范畴命名进行不断循环往复考察,确保从概念到范畴提炼的科学性,对剩余的2份访谈记录重新按照上述程序进行编码分析,并没有产生新的概念和因果关系,因此可以认定,模型中的范畴涵盖丰富,达到了饱和状态。另外,通过对剩余的2份访谈记录按照原来的程序进行编码来检验编码的信度,一致率为91.2%;焦点小组通过对教练员、运动员、球迷的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来检验编码的效度。
5 讨论
5.1 心理技能
心理技能是裁判员临场决策的关键因素,由裁判员的认知过程水平确定(Catteeuw et al.,2010)。在执裁过程中裁判员需要控制心理和情绪,而不是被其控制,即使是在赛前,心理调适也应成为赛前准备的有效组成部分,高水平裁判员区别一般裁判员是在于心理而不是体力上(Pierluigi et al.,2017),只有强化裁判员的心理技能训练,不断获取、优化和突破现有的心理定势,才有可能接近最大潜能。一定程度上说,裁判员的执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依靠天生的心理素质和在执裁实践中摸索会延长裁判员的成长周期,本问卷调查发现,85%的中超裁判员每周的身体训练次数超过5天,仅有12%的裁判员每周进行1~2次专门的心理训练,所以,任何级别的裁判员都应该和保持体能训练一样,坚持心理训练和培训,而这一点往往受到忽视。
高水平的裁判员成功执裁一场比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良好的心理技能(包括自信心、决断力、抗压能力等),但目前的各级培训中很少涉及心理培训,一般集中于竞赛规则诠释、跑位技术、体能和理论考核等。这可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心理机能是天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与实践技术一样,心理技能一样可以改进,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做到“四位一体”等都可以在心理训练中得到提高。所以,高水平足球裁判员不仅要精通竞赛规则,还必须掌握高超的心理技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技能完美结合才有可能成为高水平的足球裁判员。
5.2 缄默知识
《足球竞赛规则》条文固然重要,但这仅是可以书面表达的显性知识,要成为高水平的足球裁判员,除了要精通规则的所有内容外,还必须深刻领悟规则所隐含的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一种难以用语言符号直接传递的、蕴涵文化和智慧的知识,是任何知识深层的存在方式”(郭海霞,2016),而这部分知识往往是更加重要的。但由于裁判工作的特殊性,大部分裁判技能不可能都通过实践摸索来掌握,因此,缄默知识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缄默知识通过“师徒”式传授获得,而目前我国执裁过很多国内外大赛、有丰富执裁经验的国际级裁判员退役后成为培训导师的数量不足,最难得的实践经验没有得到更大范围的有效传承,导致很多裁判员只能通过在执裁比赛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所以,增加优秀裁判导师的人数,建立师徒式的裁判员跟踪培训体系,是迅速培养高水平裁判员的有效途径之一。
5.3 体态语言
与篮球和排球等运动项目不同,足球运动的观赏性需要尽可能保持比赛场面的连贯性。足球竞赛规则中可判为直接任意球的12种犯规的手势仅为单臂斜上举一种,且不需对判罚作出解释,而且裁判员也只有在必要时才会鸣哨停止比赛,因此,除了规定的手势、哨声外,如何恰当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比赛管理至关重要。
关于肢体语言,《足球竞赛规则》中仅有一句话来表述:裁判员将肢体语言作为工具运用,以协助其管理比赛和显示其权威和控制力。亚伦·皮斯等(2007)的研究表明,所有的沟通中,55%是通过肢体语言,38%是通过说话的语气,7%才是实际说话的内容。健康状况、外表、着装、姿势、眼神、手势、表情、手臂和手部动作等,甚至没有动作的时候,静止地站在正确的位置也会表明态度。裁判员恰当的肢体语言作用往往超越语言本身,如果相应的肢体语言没有明确地表现出来,即使作出正确的口头语言表达也难以消除队员心中的疑虑。裁判员要用礼貌和自信的外在体态控制与表达感情,恰当运用肢体语言来提高信息的传送能力,将明显提升裁判员的执裁效果。
5.4 “感知-认知-决策”效率
决策能力是足球裁判员感知-认知-决定-采取行动的能力,是裁判员关键、核心执裁水平的体现(Helsen et al.,2004),感知与认知效率在决策的瞬间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说来,感知是一种人类的能力,负责从环境中接收信息,它是由不同的感觉通道,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平衡感等触发的心理过程,裁判员在执裁时,视觉信息的感知呈主导地位,它伴随着复杂的视觉空间感知过程。视觉感知通过不断想象和记忆的动态提取,对未来事件形成抽象期待(Kosslyn et al.,1990),通过注意力集中对看到的信息进行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关注的能力就发挥了重要作用。视觉信息的吸收不仅包括对外部变化(视觉刺激)的纯粹感知,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已经储备的积累知识,所以,从不同来源接收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适当分类的能力(即感知-认知能力)变得非常重要。
裁判员对信息的感知水平依赖于已经掌握的执裁经验和专业素养,其感知质量直接影响决策的速度和精准度。Bjørn等(2018)的研究认为,多年的执裁经验对裁判员的感知能力作用很大;裁判员可以通过移动选位,以获得适当的距离和角度来看清赛场状况,但同时也增加了复杂的视觉刺激(动作过程、颜色、队员、官员、球迷行为等)。裁判员只有提高由感知到决策的效率,才能在执裁时处在正确的位置看清队员的动作,特别是在比赛中发生“闪点”(突发事件)时,“感知-认知-决策”的效率直接决定了裁判员是否能尽快采取措施避免随后可能出现的对抗行为。专业培训和执裁经验对感知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通过长期训练可以较大程度上纠正裁判职业生涯开始阶段的知觉缺陷,由长期执裁实践而形成的执裁经验对裁判员的决策质量非常重要。因此,只有进行专业而系统的感知训练才能切实提高执裁过程中的临场决策水平。
6 研究局限与后续展望
本研究以精准目标的半结构化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资料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提炼出足球裁判员执裁效能的6个主范畴为:规则驾驭、阅读比赛、判罚能力、心理调适、比赛管理、身体状态,它们之间具有典型的结构关系,既可以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干扰。经进一步整理、归类与提炼,识别出足球裁判员的执裁效能的核心范畴包括执裁经验、身心调整和临场决策3个方面,据此构建了足球裁判员执裁效能要素及其形成机理模型。
本研究的局限之一是研究样本的覆盖面并非十分广泛,没有通过对照组设计进行研究。后续研究可以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跨越精英和非精英裁判员,把更广泛的样本来源列入裁判员执裁效能的框架内。国际足球理事会建立了2017—2022年的“公平竞技”策略,旨在检视和考虑修订规则是否对足球比赛有利(IFAB,2020),裁判员如何保证比赛公平性、增加净打时间、提高观赏性的研究值得关注。后续研究还可以进行足球裁判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的设计、建模与测量,以期诊断裁判员执裁能力的优势和短板,尽快提升裁判员执裁效能。另外,VAR已成功应用于2018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2020欧洲足球锦标赛等重大国际赛事,中超联赛也自2019年开始全面使用,该技术对于裁判员执裁效能的影响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