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手指谣,精彩培智数学课堂
2022-01-11汪蔚红
培智学校学生往往存在注意力的缺陷,在上课时注意力很难集中,更谈不上注意力能持续多久。笔者尝试在培智数学课堂中引入“手指谣”游戏,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通道的刺激,力求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在《认识“0”》教学中,笔者以快乐手指谣游戏,通过“情境激趣,初识‘0”“顺境建构,探究‘0”“拓展巩固,应用‘0”,精彩培智数学课堂。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采用多感官并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但培智学校学生往往存在注意力缺陷,上课时注意力很难集中,更谈不上注意力能持续多久。在培智学校,课堂上如何抓住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的专注力得以加强,并能较为主动地参与学习呢?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手指谣又名手指游戏,是通过手结合儿歌,一边念,一边做手上动作的一种游戏。手指谣取材于生活,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流畅,生动有趣,情节稚气活泼,节奏明快,配上手指动作,可以随时随地地学做,不受时间地点和场所的限制。经常进行手指游戏,学生的精细动作会发展得更好,头脑会更加聪明,思维也会更加灵活。为此,笔者尝试在培智数学课堂中引入“手指谣”游戏,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通道的刺激,力求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认识0》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一家”讲授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10各数的基础上学习0这个特殊的自然数。课程标准对于《认识0》的要求是:
笔者以快乐手指谣游戏,通过“情境激趣,初识‘0”“顺境建构,探究‘0”“拓展巩固,应用‘0”,精彩培智数学课堂。
一、情境激趣,初识“0”
一次好的教学活动,离不开精彩而又有效地导入。巧妙独特的课堂导入,在教学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游戏无疑是孩子最常见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因而通过手指游戏进行导入,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在认识1~10各数时,要求掌握的是点数的能力,数到最后一个是几就是几,而在认识0的含义时,学生需要建立起“有”“没有”的概念,当学生具备区分有和没有的能力时,才能够明白物品的数量“没有”时就用数字0来表示。所以在课前,我巧用手指谣“两只小鸟”帮孩子们复习了“有、没有”。
两只小鸟站在大树上,
它叫丁丁,它叫东东。
丁丁飞走了,东东飞走了,
丁丁回来了,东东回来了。
在引导学生边说边做的过程中提问:小朋友们,树上原来有几只小鸟?(2只)丁丁飞走了,东东飞走了,树上还有小鸟吗?(没有)丁丁回来了,东东回来了,现在树上有小鸟了吗?(有)。《两只小鸟》手指谣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流畅,生动有趣,节奏明快,配上手指的动作,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也为后面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石。
二、顺境建构,探究“0”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个别化教学目标,整合教育资源,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多元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开展个别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1.在游戏中认一认“0”
教学内容呈现应准确表达数学含义,既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理解、思考数学。教学组织宜采用实物图片、卡通形象、儿歌等形式为主,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摆一摆、数一數等操作活动,以数学知识为内容,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由浅入深地展开。让学生经历生活情境—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更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生活数学课程的“四能”目标落到实处。
在游戏导入后,我设置了认识数字1~9,把这些数字在小兔子头饰上呈现出来,孩子们答对了哪个数字,就给他戴上小兔子头饰,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抢着举手发言。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我是从9~1依次出现,把简单的留在后面,给能力弱的孩子以发言的机会,实在还是回答不出的,教师予以一定的提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2.在生活中找一找“0”
数学认识论认为,学生在接受前人总结的知识时,首先要充分运用感觉器官,直观形象地感知学习材料,然后由感知到表象,再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培智生的思维比较呆板,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思维几乎是松懈懒惰的,想要改变他们“一潭死水”般的思维,教师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去有意识地感知和探索多彩的世界,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乐园。
在教学生活中的“0”时,我请学生找一找手机上的“0”,按一按;请学生找作业纸上的“0”,圈一圈;并指一指课件出示生活图片中的“0”,让学生理解数学就在生活中。
3.在手指谣中写一写“0”
皮亚杰非常强调感知运动依赖于个人的整体活动,认为感知运动的活动乃是相应的观念与知觉的共同来源。他说“这是教育所不能忽视的一个根本和一般事实。故而,动作本身在感知和记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在教学认识数字“0”的外形时,我出示了鸡蛋的实物和图片,让他们对比得出,数字0像鸡蛋。然后形象地给数字0配上手指谣:
数字0,像鸡蛋,
上下长,左右扁。
让学生在边念边比划的过程中感知“0”的外形。教师一边示范写,一边说:写“0”的时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写成椭圆形,不能有棱角。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落笔都在0的右上角。
三、拓展巩固,应用“0”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按照个别化教育计划,有效实施差异性评价,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以及语言表达、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有句名言说得好“听到的你会忘记,看到的你会记住,做过了你就会理解。”学习结果的最佳体现就是实际运用。而智障学生最大的学习障碍就是学得慢、忘得快,迁移不准确、运用不灵活。如果让学生单独地念叨“0可以表示没有,没有就用0表示”,学生会感到无趣。因此,在学习完新课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喂养小数字”的环节,要求学生根据盒子上的数字,给盒子喂养相应数量的小饼干。当学生把相应的饼干放入写有数字1~3的空盒里以后,拿出一只空盒子,问:为什么这只盒子里面没有饼干?然后请学生指一指盒子上的数字“0”,示意学生把盒子倒过来(特别是让C组的小朋友每个人都感受了一下),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没有就用‘0表示”。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感興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师要为学生寻找其最感兴趣的生活实物,让学生在津津有味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在课的结束环节,我设置了手指谣《猴子和鳄鱼》
五只小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
四只小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
三只小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
两只小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
一只小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
没有小猴荡秋千~
然后教师提问:当没有小猴子荡秋千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节课学的数字宝宝“0”来表示。
一场教学活动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与教师本身也有着极大的关系。要将手指谣成功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有着生动的语言和良好的状态。教师在带领学生做手指谣的时候,语言要童趣化,语调要抑扬顿挫。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在讲解相应的动作时,教师的手部动作要缓慢,让学生能看得清晰,留给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时间。教师快乐而充满阳光的语言和状态,会直接传递给学生,让他们直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手指谣游戏,可以化枯燥的数学课堂为具体而生动,让数学更多地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精彩。
(汪蔚红,浙江省开化县培智学校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