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帮你治“心累”
2022-01-11
压力大时,各种烦心事儿堆积、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是常有的事。但休息、吃补品都不能让你摆脱郁郁寡欢的状态,那可能是“心太累”了。
长期精神紧张 易损害脏器功能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治医师常少琼表示,中医经典《素问》中有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神负责主宰和协调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当心神正常,五脏六腑功能自然协调;若心神不明,疾病就会随之而出现。
造成现代人“心太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情志过极,心失所养。突然遭遇不幸或重大变故、工作变动等,或过喜过悲等,都容易损伤心神,导致心失所养。
肝气郁结,累及心神。长期工作压力大,使得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容易造成肝郁气滞化火。当肝火上炎,损伤津液,则累及于心。
脾虚生化乏源,心神气血不足。因“思伤脾”,当老人长期思虑过度、精神紧张,则易损伤脾胃。脾胃不能正常化生气血,会导致心的气血不足。
体内痰湿血瘀,经络不畅,损伤心神。若老人平日饮食不节制,会使体内产生痰湿、血瘀,造成经络气血不畅,心不得养。
以上因素,皆可导致“心太累”,并进一步影响其他脏腑,可表现为疲乏、精神不佳、失眠、纳差等症状。
治疗“心累”别胡乱进补
要治疗“心太累”,我们首先要学会辨证、辨体质。老人掌握自己的病因后,再对症用“药”,自然能减轻心、肝、脾等脏器的负担。
调节情志,以情治情。中医认为,七情与五脏相对应,“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如果老人情绪抑郁,可以多听欢乐的歌曲、看喜剧等。
如果老人思慮过多,导致情绪低落,则可以多看战争片、警匪片,从而感受电影中愤怒和激昂情绪,帮助放下心中思虑。
怡情养性,书法养生。已故“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喜欢通过书法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老人也可以寻找自己喜欢的爱好,如绘画、种花、养宠物等,以移情养性。
食疗调理,疏肝健脾。另外,老人要学会辨证掌握自己“心太累”的原因,再对症使用食疗方,而非随意服用补品或保健品。
例如,肝郁气滞者,可服用玫瑰花茶、佛手茶等,以疏肝解郁;脾虚者,可以服用陈皮水、红枣粥等,以健脾益气;气血不足者,可服用莲藕猪骨汤、黄芪桂圆茶等,以补益气血。
五音疗法,调理五脏。中医认为,五音与五脏相对应。根据我们自身的具体症状,可辨证采用相应的音乐来调理亏虚的脏腑。
“宫调悠扬和谐,能健运脾胃、增强食欲;商调高亢悲壮,能缓解悲伤,使人安宁;角音平和,能缓解忧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可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使人忘记恐惧。”常少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