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高校理论宣讲社团的现状与作用研究
——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劲松宣讲团为例
2022-01-11刘婷
刘 婷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无锡 214153)
融媒体是“媒体融合”的简称,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整合的一种新型媒体传播理念。融媒体通过各媒介间的优势互补,达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效果[1]。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一文中强调“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2]。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各种信息冲击着大学生,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大学生理论宣讲社团作为学生社团组织,承担着向朋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向人民群众传递党的新思想和方针政策的使命。新形势下,如何挖掘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潜力,如何更好地将学生宣讲团的宣讲与新兴媒体进行融合,使大学生理论宣讲的思政教育效果产生倍增效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劲松宣讲团,是以学习、研究、宣传先进红色人物故事,弘扬红色文化,促进广大青年团员自我教育,提高广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宗旨的志愿公益类学生社团组织。该社团2017年成立,渐趋成熟,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高校理论宣讲社团。本研究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劲松宣讲团为例,总结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以往工作经验,查找不足,为改善大学生理论宣讲社团活动效果提供新思路,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助手。
一、大学生理论宣讲社团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新思想、新知识的传播
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大学历来是新思想、新理论、新文化的发源地、传播地。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自发组织走上街头进行爱国演讲,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学习和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高校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是对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在深入学习、分析、研究党的重要理论和先进思想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读和加工,以宣讲的形式传播给周边的同学和群众,不仅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也有利于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公民整体道德素质。
(二)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朋辈教育的开展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3]大学生理论宣讲社团无疑是青年学生进行道德认知、自觉道德养成、开展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组织。调查中,笔者发现,宣讲团成员们从选题、收集信息,到写作和背诵演讲稿,再到最终在舞台上呈现一份成熟的演讲,整个过程对演讲者自身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影响,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良好方式。此外,大学生理论宣讲也有利于朋辈教育的开展。作为学生,宣讲团成员了解身边大学生的想法、学习的盲点和道德的盲区,让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选取适合大学生的演讲题材,运用大学生熟悉易懂的语言对其开展宣讲,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好的一种补充方式。
(三)有助于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
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三项职能[4]。发展社会服务职能对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促进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与社会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的受众不仅有大学生,还包含了城乡居民、中小学生、其他社会群体等[5]。宣讲团学生通过宣讲的方式,将党的重要理论和先进思想传播到社会上,对于提升民众道德品质、提高居民学习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方式。
二、大学生理论宣讲社团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劲松宣讲团为例,选取该校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以访谈法,调查大学生理论宣讲社团建设现状。其中问卷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大学生理论宣讲社团发展现状调查表》,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学生进行施测并收集数据。共计收到有效问卷数821份,将有效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理论宣讲社团建设取得的成果
1.社团知名度高,成员荣誉感强烈
调查发现,有91.7%的学生表示或多或少“了解所在学校的学生理论宣讲团”,说明大学生理论宣讲社团通过长期的理论宣讲,在同学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这点对于宣讲效果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助益作用。学生群体只有在对社团了解和认可的前提下,才会对社团成员的宣讲内容更信服,宣讲的教育效果才会更好。随着社团知名度的提升,学生成为社员的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也会更加强烈,这有助于宣讲社团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也有助于团队凝聚力的形成。
2.社团影响力高,对学生吸引力强
在问及“如果你所在学校学生理论宣讲社团招新,您有意愿申请加入吗?”74.9%的同学表示有意愿加入,说明随着社团知名度的提升,社团在学生中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并吸引更多的学生愿意加入宣讲团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优秀人才的加入将有助于社团的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3.宣讲活动成效高,受众反应热烈
宣讲成效是检验宣讲团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笔者所调查的劲松宣讲团成员经过严格的培训后,全体成员全程参与到宣讲的准备工作中,从选题、宣讲稿撰写、再到一遍遍的演讲训练,充分的准备使得演讲效果得到了受众的肯定。调查显示,在观看过宣讲团宣讲的学生中有80.2%的学生认为宣讲效果较好。部分受众对宣讲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宣讲团成员宣讲素质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论宣讲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宣讲内容兼容性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在问及“以下哪种类别的宣讲内容,您最感兴趣?”时,排名前四的选项依次是“优秀校友、学生事迹宣讲”“红色英雄人物事迹宣讲”“与当前民众生活相关的重大事件或英雄人物宣讲”“时事政治解读”(详见表1)。说明学生对于人物事迹类、时事政治类主题宣讲更感兴趣。理论政策类宣讲因为较为枯燥,选择的同学人数较少,而宣讲该部分内容是理论宣讲社团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提高宣讲内容兼容性,使宣讲内容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理论性,让理论宣讲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值得高校宣讲团的老师和成员们思考。
表1 以下哪种类别的宣讲内容,您最感兴趣?
2.宣讲手段通融性有待改善
在对宣讲形式的调查中,25.9%的学生认为“单纯宣讲员在台上进行宣讲,无其他辅助手段”是可以接受的,说明传统的宣讲方式还是得到一部分人认可的。但是,调查中有30.33%的调查对象认为宣讲团以往的“宣讲形式太单一”,影响了宣讲效果。融媒体背景下,如何在保留传统宣讲方式的基础上发扬、创新宣讲形式,在口头宣讲中融合多种媒介,使宣讲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值得宣讲团管理者们探索。
3.宣讲平台互融性有待发展
调查显示,42.14%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理论宣讲社团“宣讲覆盖面较小,仅部分人能听到”。传统的理论宣讲多采用单纯宣讲员在现场进行宣讲的形式开展,一次演讲的受众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由于学生宣讲团人员、精力的限制,演讲的覆盖面是有限的。而在疫情背景下,线下大规模的人员聚集风险很大,因此传统的宣讲模式需要做出改变,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媒体时代,如何在传统的宣讲平台中融入先进的新媒体元素,从而达到拓宽宣讲平台的效果,有待探索。
4.宣讲社团管理融智性有待加强
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属于学生社团,但又不同于普通的学生社团,因为他们面对的受众人数动辄成百上千,对学生影响较大。大学生宣讲团的自身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宣讲的效果。大学生理论宣讲社团,一般配备一到两位社团指导老师,而这些老师往往又有其他的本职工作需要完成,导致其时间、精力不够。这就使得社团的建设问题,诸如社员的选拔与培训、奖励与惩罚机制、社团的日常管理等方面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在社团管理中融入学生的智慧,师生共同管理,以确保宣讲团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三、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论宣讲社团建设提升策略
(一)坚持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实现宣讲内容兼融
在宣讲社团建设中融入“融媒体”理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较好的宣讲效果。宣讲内容无疑是宣讲效果的最重要保证。为了确保宣讲效果,宣讲内容就需要兼顾科学性与艺术性,融合书本、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信息。宣讲的科学性是指宣讲内容应该反映当代先进的思想,并且确保宣讲内容是真实、准确的;宣讲的艺术性是指宣讲内容应该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下经过艺术加工,以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提高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融媒体背景下,宣讲团成员可以通过书本、网络、电视、广播、手机APP平台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学习他人优秀演讲,这点将有利于学生对宣讲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的理论性宣讲,宣讲员要有意识地融入故事情节,一方面打消观众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些理论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教育效果也会更好。宣讲人物的选择上还应当结合当下世情、国情、民情,深入挖掘具有崇高品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人物事迹,比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再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抗疫战线默默奉献的人物等。这些人物往往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与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他们的事迹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宣讲他们的先进事迹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实现宣讲手段通融
融媒体理念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是优势互补的关系,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宣讲形式的改革。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高校的宣讲社团会在宣讲中融入PPT、音乐等多媒体辅助手段,这样更易于听众理解宣讲内容,也使宣讲更加具有感染力。调查显示,74.1%的学生表示希望宣讲能够“融入多媒体辅助手段”,甚至是舞台表演,说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到现阶段,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提高,而为了满足群众的这一需要,宣讲团需要在宣讲形式上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继承传统宣讲中的优点部分,创新宣讲形式,实现优势互补。高校不乏歌唱、表演才艺的学生,如果在宣讲中结合歌唱、舞台表演等形式,将有助于党的理论在群众中“落地、生根、见效”。
(三)坚持新媒体技术与宣讲相融合,实现宣讲平台互融
传统宣讲一般以线下实体舞台、讲台为主,辅以线上宣传的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学习的方式越来越普遍。融媒体背景下,宣讲社团组织者需要探索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助力宣讲,在宣讲中融入新媒体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宣讲平台的融合,通过融合多种媒介的方式,拓宽育人路径。对于宣讲团而言,媒介的融合需要加强线上、线下平台建设。线下,组织宣讲团进报告厅、进广播站、进班级、进社区、进乡村等开展宣讲活动,并将演讲录制、剪辑成音频、视频的形式,便于线上发布。线上建立起包括网站、微信平台、QQ平台等在内的宣讲和信息发布平台,发布宣讲预告信息、宣讲短视频、音频、文稿等,通过学生的浏览与转发提升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知名度,提高宣讲活动的受关注度、受益面和实效性。宣讲平台线上与线下融合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媒体间的联动,确保线下演讲与线上的报道同步、线上各官方平台发布信息同步、官方与非官方线上平台发布信息同步,同时发声有助于加强宣传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是注重宣讲活动的连续性。宣讲与其他学生活动不一样,宣讲活动中讲述的人物往往是一个群体,或者与主题相关的一组人物,事迹材料较多,因此组织者如果能有意识地在线上持续进行系列人物事迹的宣传,就能够延长活动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影响面。比如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百年百讲》活动,持续讲述100个党史故事,不仅增加了参与团员数量和活动的影响力,还较好地为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等搭建了党史学习教育平台。
(四)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实现社团管理融智
融媒体背景下,宣讲团管理也应当融入“融合”理念,让老师与学生的智慧共同发挥作用。宣讲团在成员招新、成员培训、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发挥“融智”作用。融媒体背景下,宣讲团需要具有宣讲、写作、PPT制作、视频剪辑、表演等方面特长的人才,因此在社团招新时,需要注意以上特长学生的招聘。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社团的沟通,达到人力资源的融合效果。在成员培训、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教师与学生的智慧融合也必不可少。大学生宣讲团虽然属于学生社团组织,但是由于大学年龄段的学生处于人生观趋向于稳定但尚不成熟的阶段,加上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政治形势的多变等种种因素,导致学生易受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特点[7],缺乏辨别各种思潮正确与否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以引导、点拨的方式发挥对社团的主导作用。作为学生自己的社团,社团管理还应当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积极性,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主动、独立地开展社团管理来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二者不可偏废。以江苏信息职业学院劲松宣讲团为例,指导老师在社团管理中引入“一学二磨三带”的管理模式。一学,指组织学生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包括学书本理论、学“强国”红色故事、前往红色纪念馆实地参观学习等,不断提升宣讲团成员理论素质;二磨,指磨宣讲稿、磨PPT制作、磨演讲等,通过组织学生一次次改稿和PPT、一次次试讲,不断提升学生写作和演讲水平;三带,指引入“传帮带”的方式,让上一届的宣讲团成员手把手教下一届的成员,既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又能在短时间内让新学员迅速成长。目前,该管理模式已经初见成效,受到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