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前高校博览建筑的空间设计

2022-01-11柳红明张海霞

河南建材 2022年1期
关键词:博览博物馆校园

柳红明 张海霞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130118)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校的建设和更新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由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和校园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的高校建设模式也更加开放化和多元化,因此传统的高校设计理念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方式的需求。在这种趋势下,一些高校博览建筑也开始从校内走向社会运营,不仅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形象大使”,也成为重塑校园与城市空间关系的重要载体。博览建筑也不再是单纯的展示空间,而是成为一个符合使用者行为模式和行为需求并集多种功能和空间于一身的复合化建筑综合体。

1 高校博览建筑相关概念的基本认知

1.1 高校型与社会型

高校,即大学、高等专业学校和技术学校的简称。高校型博览建筑一般选址于校园环境中或城市与校园环境的衔接处或位于学校之外靠近校园区。社会型博览建筑则选址于城市环境中,且多数是处在城市中心区位。博览建筑最早称为博物馆,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高校型博览建筑是从社会型博览建筑中分化出来的,但其实世界上比较公认的最早的正式对外开放的博物馆是高校博物馆——阿希莫林博物馆(如图1 所示),其是牛津大学的附属博物馆。最初的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因生物解剖学科的发展而作为生物学标本的收藏和教学场所,随着大学学科的扩展和丰富,博物馆也从自然科学类扩展到艺术类,它的展览和陈列宣传的角色开始占据主要地位。社会型博物馆最早的起源是贵族的私人爱好,因此其主要职能是作为收藏奇珍异宝的场所专供贵族观赏把玩或者是贵族炫耀资本和财富的方式之一。虽然最早的收藏类建筑是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的缪斯神庙,但是因其不具备公共性质,因此从现代意义上,并不能明确的称之为博物馆或展览馆[1]。

图1 阿希莫林博物馆立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1.2 博与览

“博”字面意思是“大,丰富,宽广”,在博览建筑中常指博物馆类建筑,本身带有浓重的历史色彩。所以博物馆类建筑一般陈列与展出的物品都会存在一定的精神传承和历史文化内涵,因此高校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作为收藏和宣传校史文化或校史人物的载体。“览”字面意思为“看”,在博览类建筑中一般是指展览馆类建筑,“展览”即“拿出来供人观看”,空间更侧重于陈列展示的功能。最早的大型展览馆是英国的水晶宫(如图2 所示),整个建筑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陈列品。相比于博物馆,展览类建筑规模更加灵活,大小不一。不过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由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需求,博物馆类建筑和展览类建筑的界限有时并不那么明显,比如艺术类博览建筑有艺术博物馆、也有美术馆也有艺术博物展览馆,只要存在公共性和服务性,无论侧重什么职能都在发挥它的效用,不过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开放式教育的普及,建筑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反而更侧重于“览”[2]。

图2 水晶宫(图片来源于网络)

2 高校博览建筑的空间特点

一般意义上传统的博览建筑的空间分区标配有陈列区、藏品区、公共服务区、办公区、研究区、技术设备区六大类,当然还可能会配有一些临时展览场地。在高校中,由于使用者及建筑环境的不同,整个空间的分区亦有不同。早期的高校博览建筑只有陈列区和研究区,藏品区并不存在或者说包含在陈列区之中,功能上十分单一。后来随着建筑的发展和完善,现代的高校博览建筑空间更注重灵活的实践教学,因此除了陈列区,教学区、研究区和藏品区中的技术用房也是整个建筑的重点[3]。

相比于高校的其它建筑群,多元化与开放化是现代高校博览建筑空间设计的独特属性。多元化即现代高校博览建筑的空间设计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可以集展览、教学、收藏、交流休闲为一体,彼此之间不再完全独立,这也是它开放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开放化的属性增加了建筑的包容性,丰富了其的多项职能,增加了与使用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满足了使用者的多样化精神体验[4]。

3 当前高校博览建筑的发展现状

3.1 被动式的接受方式造成形式化的发展模式

从传统教育和历史文化的角度看,我国的教育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有高等学府的存在。然而由于传统社会形式、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及近代战争的侵略,我国的高等学府并未得到很好地发展,直到西方文化突然一股脑儿的传入中国,大学的概念才有了雏形。而这些文化是由当时一批批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归国学子传入的,甚至我国早期的高校博览建筑是其为振兴国业自费建立的。相比于中国,西方的高校及高校博览建筑的发展是顺应历史趋势的,高校诞生于西方政治权利分崩离析之时,是有自己的独立意识的;而高校博览建筑则诞生于西方知识与文化复兴之时,满足了当时的学科分化与教育研究的需要[5]。

可以说西方的高校博览建筑是主动式的发展,是基于社会形势下的尝试性实践教育。而我国的高校博览建筑的诞生与发展则是被动式的被人们所接受,是在西方自由文化和开放式教育引入下的教育转变,是一种突然的截断式的教育形式。在这种发展前提之下,即使我国的高校博览建筑建设速度快,如果公众的接受度不高,依然无法从应试教育中完全解脱出来,学校的学术理念没有得到自主性的转变,建筑的使用者寥寥,建筑的发展依然会停滞不前[6]。

3.2 标志化的热门性带来快餐式的审美

近年来高校博览建筑之所以成为高校建设的热门建筑是因为其不仅能对内传播校园文化、展示科研成果、进行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对外也能面向公众开放,发展联合教育、发挥公共职能、传播校园形象,这是其不同于校园内其它建筑的的独特之处。因此近几年来高校博览建筑甚至成为了衡量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一些高校不同于以往将博览空间作为某一个或某几个校园建筑的附属空间存在,而是为宣传校园文化将博览建筑的面积盲目性的扩大,甚至为了吸引眼球过度追求造型上的新颖独特,造成了校园土地资源的拮据,内部空间虚大且大而不博、展品不足使用率低、资金耗费巨大等。整个建筑如同被经纪公司包装的代言人,只是作为校园吸引热度的工具,华而不实。即使成为了“网红”的打卡地点,甚至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暂时性发展,满足了当前快餐式的审美,但其却失去了应该有的基本职能,成为了大众的消费品和娱乐品。比如前段时间炒的火热的重庆大学博物馆(如图3 所示),耗资670 万元,其中展厅、会议室、办公室、精品储藏间等建筑面积1 494 m2,建设投资605 万元。作为一个历史类博物馆,收购大量赝品文物充当门面,被曝后声名狼藉,紧急闭馆。要知道百年建筑之所以成为百年,不单单是因为其的形体,还有形体之下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使命、校园情怀与历史记忆,这是每个建筑能够长久留存的前提[7]。

图3 重庆大学“博物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4 我国高校博览建筑的设计展望

4.1 顺应复合化趋势——增强公共性功能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校区发展迅速,然而城市土地资源珍贵,校园土地建设压力巨大。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集约化的设计理念成为校园建筑发展的主流。在这种背景下,密度的提升势必会形成复合化的空间发展趋势,建设复合化的校园综合体成为多数新校区的选择。对于博览类建筑来说,主要的功能复合场所发生在非展览空间,因此增强非展览空间的公共性功能,通过公共职能拉近与使用者的情感距离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率。

4.2 独立型博览馆与附属型博览空间并行发展

经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博览建筑的存在形式通常可以概括为两类:独立型和附属型。独立型一般是新建、改建类建筑,这类建筑大部分是校级类建筑,空间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强,适合资源丰富、展品大而繁多且集中的高校。附属类建筑一般是作为某一类专业建筑或学科院系的附属空间,建筑面积一般较小,由各院或系属管理,服务人群基本也是属于本专业研究人员,封闭性较强可达性较弱。因此有学者曾提出“一校多馆”的园区制设计方式,将这些空间设计成社区博览馆的形式,突破传统地将整个校园作为一个大型的设计园区,这些卫星式的建筑成为园区的空间环境节点。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的建设模式(如图4 所示),创新性的构造了一个开放式的博览园区,既可对内实践教学又可对外开放展览[8]。

图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4.3 发展校外联合——开放、共享

除了促进校园内的师生交流,“走出去”也同样很重要,近年来我国的高校博览建筑的建设人员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高校博览建筑发展校外联合,不仅可以扩大校园的知名度,还可以通过联合促进师生与社会学者及人们之间的学术交流,增强校园与城市间的互动性,充分利用展览空间的资源优势和社会效应,为整个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循环发展的契机。

4.4 智能化变革——多元化互动

社会在进步,科技也在发展。在信息化发达的社会中随着人类精神需求的提高,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也在被引入到博览建筑中,比如虚拟现实VR 成像、数字化传媒、温控遥感等化二维为三维,更加直观、生动的展示作品,利用感官的敏锐性增加使用者的想象力,互动性更强,感染力更大,成为了现代博览建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9]。

5 总结

近年来虽然高校博览建筑的建设成为校园建设的热点,但是小而杂、大而虚或深而不博依然是众多高校博览建筑设计的痛点。高校博览建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建设、管理和运营,在这些过程中,无论是独立型的博览馆还是附属型的博览空间都是为了激发建筑的空间活力,充分发掘建筑存在的巨大潜力,为高校博览建筑的发展与壮大提供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好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博览博物馆校园
博览·数据
博览·面孔
博物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露天博物馆
博览
博物馆
博览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