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ACK理论框架下中学语文PBL教学模式设计

2022-01-11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院999078许泽海何彦雨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

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院(999078) 许泽海 何彦雨

1 引言

2006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密舒拉和科勒教授正式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构成TPACK的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三个核心要素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四个复合要素,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TPACK的理论框架要求教师在综合考虑各要素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需要,与具体学科融合,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案,有效地把技术整合到教学设计中。

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并通过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探究来达到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学生的科学知识,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与提高问题解决技能。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PBL教学模式对于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发现与解决问题内驱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作用。本文基于TPACK理论框架,以《荷塘月色》为例,从TPACK各要素出发对中学语文PBL教学模式进行了整合与设计。

2 建构TPACK理论框架下中学语文PBL教学模式

本文对TPACK的要素进行分析,探究TPACK理论框架下中学语文PBL教学模式的建构,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层次整合。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TPACK理论框架下中学语文PBL教学模式

2.1 核心要素分析

2.1.1 学科内容(CK)分析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代表作之一,通过PBL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探究中品味文章的结构美、文辞美、形象美、情感美。学习散文描写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与哀愁,感悟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达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

2.1.2 教学法(PK)分析

PBL教学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相辅相成,使学习成为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作用,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循循善诱,点拨学生解决问题,最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其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再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通过建立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主动学习新知识。总之,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为具体形式,提升学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2.1.3 信息技术知识(TK)分析

TPACK理论框架下的信息技术知识囊括了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处理能力,数字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力,对技术元素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教师需要利用数字化教学设备开展有效学习,进行课前导入、课中探讨、课后作业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不断地改进、充实信息技术知识,构建社会化的信息技术环境,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和共享使用。

2.2 复合要素分析

2.2.1 通过PBL教学法建立中学语文教学知识(PCK)

PCK要素要求教师能够迅速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教与学方法之间建立关系。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荷塘月色》作为借助自然景物反映作者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的散文,需要教师将PBL教学法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由消极阅读方式向积极阅读方式转换,将单一的文本阅读上升到欣赏的层面,逐步启发,从而探究课文中蕴涵的人文情感。

将PBL教学法与《荷塘月色》教学实践结合,首先需要建立小组。PBL教学法指导下小组探究形式有利于学生在平等、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形成具备全球化时代所需要的交往能力。其次设立问题,激发兴趣。PBL教学法的关键是提出问题,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前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对作者及课文的知晓程度,让学生初步对《荷塘月色》的主题内容进行感悟。课中设立问题群进行探究,如设置问题探讨课文的结构美、文辞美、情感美。同时应准备课后问题,对课堂进行拓展延伸。问题的设置还需要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有利的情境,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生成与输出。最后引导小组合作探究,表达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各抒己见,帮助学生围绕文本和提供的资料形成观点。同时注意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并且在小组表达观点后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反馈,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教师在此过程中既是引导者,也是监督者和评价者。

2.2.2 信息技术知识融合学科生成中学语文教学内容(TCK)

TCK要素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融合学科,发掘所要教授的知识内容。在中学语文课程中,教师要针对所授的具体内容知识,思考哪种技术能更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背景、情境等,哪种技术可以更清晰明了地展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文学作品的品读中,需要注重“知人论世”,因此可在课前通过微课提供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品背景。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形象美时可创设情境,考虑使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扩展现实技术(XR)为学生提供完全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荷花、荷叶、月色图。课程的总结时,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查看学科知识,直观演示、呈现知识点,有效地组织学科知识体系。电子书包在拓展延伸环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主题阅读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有效地表现、生成学科知识,才能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2.2.3 建立信息技术协作下的语文PBL教学策略与活动(TPK)

TPK要素要求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协作下的教学活动。技术知识与教学法知识的整合并不是简单叠加,教师需要具备完善的教学设计,悉知信息技术的调整作用和使用时机,根据教学需求进行两者平衡,达到技术与教学法取长补短的目的。《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中,可供运用的技术及软件很多。在技术整合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各个技术的操作及优势,以便使用技术体现以下五种特征。①自主化,微课在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时有着自身的优势与内涵,通过Camtasia,PR设计微课,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②直观化,熟悉Photoshop的运用以及PowerPoint制作方法,结合知识图谱技术,建立起知识点间关系,通过图像直观地表达比较抽象的知识;③情境化,运用多媒体技术、扩展现实技术可以有效扩大实践学习的范围,提升高触感的学习体验,帮助创设优美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散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④交互性,WIKI协同写作技术以及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变革提供了重要支撑,教师可发起的师生对话形式更具多元化;⑤开放性,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师依托电子书包平台提供丰富的与所授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资源与媒体,满足学生知识需求,以培养学生开放的视野建构知识。

2.2.4 整合技术的中学语文学科PBL教学知识(TPACK)

TPACK框架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并非将几个元素简单相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仅仅是将技术叠加入学科知识和教学法中,而是要综合考虑学情、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环节,针对不同的知识配合信息技术,关注教学中的“问题导向”因素,促进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协同作用,有效开展教与学活动,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笔者整合技术的中学语文学科PBL教学知识(TPACK)见表1。

表1 整合技术的中学语文学科PBL教学知识(TPACK)

3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以TPACK框架下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彰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面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今,语文学科内容、PBL教学法和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进行TPACK框架下的语文PBL教学模式设计时,可供探讨和发掘的空间还很多。因此,继续进行TPACK框架的研究,科学有效地将TPACK框架应用于多种形式的语文PBL教学设计实践中,进行整合技术的语文学科教学以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队伍所要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