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保护技术在小麦高产中的应用分析

2022-01-10王小红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产小麦质量

摘要:小麦属于我国主要农作物和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种植范围广,小麦欠丰会对农民收益产生较大影响。植物保护技术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和植物检疫工作,在小麦种植中应用植保技术有助于小麦产量的提升,也是小麦丰收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小麦高产中应用植物保护技术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全面探究植物保护技术具体应用措施,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普及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植物保护技术;小麦;高产;质量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也是生物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多、设计范围广、程度深,做好植物保护和防控工作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紧紧围绕“虫口夺粮”保丰收这一目标,大力推进植物保护工作和技术,加强病虫预警与监测,开展科学防控和治理,保障粮食丰产,促进农业发展。本文以小麦高产为例,深入探究植物保护技术具体应用措施和有效应用。

1 小麦高产中应用植物保护技术的必要性

一是,增强小麦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等不同程度的侵害,大大降低小麦产量和质量。植保技术作为一种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将其与小麦种植技术相互结合,不断推广和使用植保种植模式,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強的优良小麦品种[1]。还要合理应用化学农药,适时开展病虫害防治,能有效增强小麦病虫害抵御能力。二是,提升小麦产量和质量。在人口持续增长趋势下,我国有限耕种面积与人们实际粮食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越发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需要不断强化小麦种植技术和植保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将高产高质作为重点,最大限度提升小麦产量和质量[2]。三是,预防小麦早衰和干旱。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容易因干旱、营养不足等问题引发早衰现象,后期也容易因天气、田间管理不当等引发小麦倒伏,继而对小麦产量造成影响。在这期间,重视磷酸二氢钾等植保技术的应用,重视田间管理,能有效避免小麦早衰、倒伏等现象发生,保障小麦产量。

2 植物保护技术在小麦高产中的具体应用

2.1 土壤处理

小麦种植土地由于多年种植旋耕,土壤理化性能逐渐恶劣,土壤通透性变差,板结和盐渍化严重,这种情况不利于小麦冬前壮菌和根系发育,也会增加土传病原菌的发生概率[3]。必须在小麦播种前对土壤进行相应处理,保障小麦顺利健康成长。例如,在小麦播种前对耕地进行深耕、深松或者深旋,确保深度在30cm左右,确保翻耕的深度和质量。同时,还需要对土地进行杀毒消菌,才能真正发挥后续高产栽培技术作用。在土地消毒杀菌时,应当严格遵守高效低毒原则,结合小麦种植地实际情况选择对应消毒药剂种类和数量。例如,可以在小麦地上均匀撒上浓度为3%的辛硫磷颗粒,每667m2施加2~3kg的药剂;或者,采用沟施的方式向每667m2,施加250ml浓度为50%的辛硫磷液体,能够发挥显著消毒杀菌功能,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2.2 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是小麦播种前十分关键的工作环节,对小麦种子实行药剂拌种,具有预防病虫害发生,提高小麦种子抗病能力的作用。小麦拌种需要充分结合当地区域特征、土壤条件和种植条件,尽可能选择多样化、绿色低毒的药剂进行拌种。拌种药剂选择应当结合小麦种子特性,选择药性稳定的药剂进行拌种。拌种结束后,开展种子晾晒工作,随后及时开展后续工作,避免拌好的种子长久放置[4]。在具体播种时,可以采用一边播种、一边拌种的方式开展种植工作,例如,每10kg的小麦种子,可以加入10ml浓度为2.5%的适乐时和1kg的温水,均匀搅拌后将种子晾干后播种。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小麦抗病性能,尤其是纹枯病的抗性,减少地下病虫害发生,促进小麦苗期健康生长。

2.3 田间管理

杂草是干扰和阻碍小麦生长、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现杂草必须及时采用有效措施将杂草消除。在植物保护技术中,一般使用低毒性的化学除草药剂,相比人力除草和机械除草,更加便捷,更能节省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是人们较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化学除草药剂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耕地准备工作,确保耕地平整,避免出现耕地起伏大、存在大土块的情况,继而对药剂喷洒效果产生阻碍,这种方式还容易导致低洼土地药剂堆积的情况,对土壤理性造成破坏;(2)选择适宜天气,晴朗、无风的天气喷洒药剂,最好选择下雨后的晴好天气,能够进一步扩大药剂使用效果;(3)严格控制药剂用量,在杂草幼苗期,根据小麦耕地种植面积选择对应药剂和用量,避免药剂用量较少,防治效果不佳,或者用量较多,影响土壤理性的情况,确保达到最佳化学药剂除草效果。

2.4 病虫害管理

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时期,植物保护技术主要针对根腐病、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等开展防治工作。在返青时期,可以选择40g浓度为12.5%的稀唑醇,或者80g浓度为15%的三唑酮,与对应比例的水相互混合后,均匀喷洒在667m2的耕地中;或者可以选择500g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000~70000ml的水相互混合后,喷洒在小麦茎基位置,若田地病害严重,需要每间隔7~10d喷洒一次。在小麦拔节时期前7~10d,适期施加浓度为25%的助壮素,到达小麦拔节期后,适时采取“一喷三防”,将杀虫剂、除菌剂和补肥调节剂均匀混合喷洒在耕地中,进一步预防干热风、病虫害等发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有着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小麦高产高质能够很大程度上填补市场空缺。在小麦高产种植过程中,科学采用各种植物保护技术,重视土壤处理、药剂拌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严格遵守相应准则和实施规范,能够有效保障防止各项病虫害发生,减少小麦损失,提升单位面积内小麦产量,使农户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修宏. 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6):2.

[2]刘兵, 雍慧, 者艳芬. 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分析[J]. 农家致富顾问, 2019, (010):128.

[3]张强. 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分析[J].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 2021(3):2.

[4]展秋月. 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21(26):1.

作者简介:王小红(1978年1月),性别:女,民族:汉族,职称:农艺师,单位: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佐坝乡农技站,研究方向:植保,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安徽安庆246500

猜你喜欢

高产小麦质量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质量”知识巩固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哭娃小麦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