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精准脱贫战略下的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模式研究

2022-01-10王正容邹春红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2期
关键词:书屋馆员图书

王正容,邹春红

(湖南工学院 图书馆,湖南 衡阳 421002)

1 研究背景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教育落后,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盲率较高。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扶贫攻坚规划,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精准扶贫概念,推动中国扶贫战略实现了重大转变。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

中办、国办为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制定了10个相关的配套文件,相关部门也将扶贫内容纳入“十三五”行业专项规划中。中国图书馆界倡议:服务全民阅读,助力扶贫攻坚。中国图书馆界也竭诚服务全民阅读,共同构建面向书香社会,推动阅读服务全面覆盖,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宣传、建设、教育作用[2]。基于此背景,笔者对湖南省隆回县、新邵县、绥宁县、新化县等地贫困现状深入调研,针对隆回县三阁司镇的现状,讨论了高校图书馆的精准文化扶贫模式。

2 文化扶贫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湖南隆回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其中三阁司镇是湖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乡镇,辖55个行政村,4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66万人,建有1个乡镇文化站和55个图书室。我们通过调研将全镇的文化扶贫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如下。

2.1 没有形成“全民阅读”理念

三阁司镇由于没有专业人员制定规范的阅读指导规则,没有制定阅读相关的策划宣传推广活动方案,所以在农村“全民阅读”现状堪忧。

2.2 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源与农民的实际需要联系不紧密

扶贫图书主要来自采购和爱心捐赠。由于缺乏对当地农民所需的调研,也没有专业采购员,有限的财政拨款资金所采购图书资源实用性不强。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的图书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有些种植业的书籍、光盘根本不适合当地的种植需要,这种“粗放、灌溉式”的文化输送造成精准扶贫的效果不明显。

2.3 农家书屋专业管理人员很少

目前书屋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这些管理员本身事情就多,限制了书屋的开放时间,再加上村民学习意识淡薄,导致图书借阅率不高。图书管理员可以成为村民阅读的指路人,可以将政府的“送”文化变为村民自己要“种”文化。

2.4 大多数农家书屋缺乏电子图书资源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覆盖率越来越高,村民基本上人手一机,镇文化站可以拿出一部分经费购买电子图书资源,这样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网络阅读的愿望。纸质图书与电子资源的共存,能够促进农家书屋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书馆也可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偏远、贫困地区的信息需求,对村民推送个性化服务,以此来提高文化扶贫的精准性。

3 基于精准脱贫战略的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模式

目前农村文化已进入精准扶贫阶段,要以“精准”为准则,开展“滴灌式”文化扶贫,笔者探讨的精准文化扶贫模式是基于高校图书馆的扶贫模式。见图1。

图1 图书馆的精准文化扶贫模式

3.1 开展建档立卡、民主评议,着力解决“扶持谁”

黄辉认为,开展文化扶贫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可基于“民主评议”法精准识别“应扶之人”、基于“四象限”图法精准识别“可扶之人”[3]。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图书馆对扶贫资源有效配置的保证,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

我们可以参照下面两种方法:①通过建档立卡,搜集贫困人口信息。图书馆要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精准分析贫困地区的文化资源现状、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家庭收入、致贫原因等因素,把真正的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找到精准扶贫对象。 ②通过“比选”法确定扶贫对象。其具体做法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由村民申请,通过初步比选、再次比选,并张榜公示,然后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有劳动能力的对象确定为贫困农户,对他们进行精准施策。

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最后将“有意愿且有能力”“有意愿但无能力”两种人群确定为文化帮扶对象,对于“无意愿”人群,将他们归入动态识别对象,了解“无意愿”原因,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教育引导活动。着重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与兴趣。

3.2 开展馆员驻村帮扶,着力解决“谁来扶”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需要有“专员、专职”作为文化帮扶主体[4]。高等学校是人才聚集地,高校图书馆有大批高学历、高职称、多学科专业背景的馆员。他们工作经验丰富,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阅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最适合下乡、入村的人选。另外,高校各领域都有很多专家、教授,图书管理员可以利用这平台给贫困地区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也可以引导一部分自愿的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参与当地经济建设。高校图书管理员完全可以做好精准扶贫指导员、项目协调实施员、政策法律的宣传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资金使用的监督员。

3.3 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着力解决“怎么扶”

“馆员下乡驻村、协同联动模式”是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主要帮扶措施,见图2。

图2 精准帮扶措施

“馆员下乡驻村”是实施精准帮扶的主要措施,图书馆员驻扎在农村,工作系统性更强,更有利于开展精准文化扶贫工作。

①落实真正的贫困户,去帮助应扶、能扶的人群,也就是那部分文化程度不高、经济条件不好、发展能力不强、发展欲望强烈的人群[5]。帮扶对象以农民和留守儿童为主,图书馆员可以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阅读理念,引导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②建立专业信息咨询平台,对贫困户进行科技产业信息指导。产业是带不走的扶贫队,通过馆员对村民进行培训,激活他们对种养等产业的热情。对读不懂的科技书籍,可以借助信息平台咨询,让村民自觉阅读、动脑,从思想上拔掉“穷根”。③根据帮扶对象致贫原因进行人群分类、建立扶贫档案,结合地方文化实际,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制定精准具体的帮扶计划。④扶贫过程中,村民遇到问题,可以联系驻村馆员一起讨论、协商,有针对性的及时解决。

“多部门协同联动”是精准帮扶措施的灵魂,高校图书馆参与精准扶贫,要形成部门联动,想要改变当地农民的阅读状态,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这就需要图书管理员在驻村的过程中,协同一切力量,形成“协同作战”“团结作战”的氛围。这些力量中包括驻村干部、村干部、乡村教师、回乡创业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党员、乡镇走出去的企业家,还有当地的阅读爱好者等一切“能人”,并且全部的协同力量在帮扶过程中需要“关联行动”[6]。在协同过程中,注重对贫困地区优秀党员的培养,优秀党员的学习能力、业务能力比较强,可以定期对这些优秀党员进行培训,为脱贫以后贫困地区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鼓励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他们可以协助馆员集思广益,开展一些适合农民的讲座。倡导一些从乡镇走出的企业家回家乡介绍经验,为家乡捐赠一些适合当地种植的书籍。

另外,特别是政府要出台系列政策、法规、对文化扶贫进行大力支持。总之,只有多方力量共同协作,扶贫工作才会更加精准。

3.4 严把贫困退出关,着力解决“如何退”

3.4.1 建立客观合理的文化脱贫机制。 精准文化扶贫是一个战略性动态帮扶过程,而不是最终帮扶目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建立严格、规范、透明的精准脱贫机制。

3.4.2 探索适合农村长效阅读保障机制。 要让村民养成阅读的习惯,需要定期举办各种适合农民的读书活动,图书管理员开展的各种活动都要围绕村民的实际需要去展开,让阅读习惯深入人心。可以采用读书积分兑换礼品的方式,吸引更多村民走进书屋看书,让他们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图书购买要有针对性,购买那些农民确实需要的书籍,比如多购买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类、农技类图书。因此,我们应将阅读推广、宣传工作作为农家书屋的工作内涵,互相渗透,形成村民长效阅读的保障机制[7]。

3.4.3 拓展帮扶思路,建立“村馆共赢”合作机制。 在精准文化扶贫工作深入推进的同时,我们要积极拓展“村馆合作”机制,形成持久而稳定的合作共赢局面[8]。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扶贫工作初具规模。农家书屋可以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与其他大型图书馆展开合作。也可以寻求电子资源的共建共享,让农民形成“开机能看书,扫码能借书,手机能订书,进屋能讲书, 上网能管书”的阅读模式,最终形成“村馆共赢”的长效合作保障。

4 结束语

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笔者在对湖南省隆回县、新邵县、绥宁县、新化县等地贫困现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隆回县三阁司镇为例,从4个核心问题系统探讨了图书馆的精准文化扶贫模式,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精准扶贫理论,重点阐述精准落实帮扶措施。促进农村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推动乡村文化繁荣。

猜你喜欢

书屋馆员图书
篽箖·上野书屋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梦幻书屋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班里有个图书角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