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应用与提升民航安检效能分析
2022-01-10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廖国胜
□ 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廖国胜/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机场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机场安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查出旅客随身携带的违禁物品成为安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方式能满足和适应民航人体安检“全面化、智能化、人性化、集成化”的新型需求,相比于传统的机场安检方式而言效率和安检效能更高。本文在梳理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总结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在机场人体安检上的应用优势,分析该技术对机场安检效能的提升的影响;同时根据我国现阶段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的推广难点给出相关建议,为各机场应用新技术提升安检效能提供参考。
政策背景
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是目前全球安防领域的先进技术之一,从2007年至今,已有包括美国、英国、荷兰等多个国家民用机场将其应用于旅客人体安检。由于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能在不直接接触人体的情况下,快速有效地识别检测出藏匿于人体衣物和体表下的各类物品,并可以从图像上获取物品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等信息,因此借助该技术,各机场在安检效率提升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几年,我国民航局越来越重视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在机场安检的应用。为了更好更快地推广这一项技术尽早应用,民航局公安局积极组织并提供政策支持,于2017年8月选取全国四个机场同步开展了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的现场试点应用与评估;2018年5月,民航局公安局开展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通行压力测试,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设备的通行效率。经过长期的技术研究和实践积累,民航局于2018年年中颁布了《民用航空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鉴定内控标准》《民用航空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违禁物品探测能力测试程序》,正式将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纳入中国民航安检设备清单,中国也由此成为全球第三个、亚洲首个独立颁布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标准的国家。
2019年3月,民航局发布了《关于印发民用航空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使用指南的通知》,文件要求各相关民航单位遵照执行民航局研究制定的《民用航空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使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有效发挥其在民航旅客人身检查方面的技术优势;同年11月,民航局在《关于在民用运输机场配备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的通知》中表示,将在全行业逐步推广使用先进的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文件还提到由各运输机场根据《指南》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分批次配备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
2021年5月,民航局将“提升机场旅客安检效能”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旨在进一步释放安检效能,提升旅客过检体验;同年6月,民航局在与科技部签署的《中国新一代智慧民航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纲要》中,将“非接触自助式旅客安检”列入全民航2025年前重点布局的智慧民航系统建设任务清单。
从民航局接连出台的这一系列文件政策中,不难看出局方对机场旅客安检效能提升的重视程度,以及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对赋能机场旅客安检效能提升的重要程度。
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及优势
(一)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
毫米波是一种介于微波与光波之间的电磁波,由于毫米波技术具有宽带宽、低延迟、小天线以及高可靠性等优势,因此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和遥感等领域。近年来,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将主动式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应用于机场安检工作,当旅客通过这类搭载了毫米波技术的安检设备时,设备会主动向人体发射不同频率和不同角度的毫米波,并根据由人体皮肤或衣物内物体反射回来的毫米波信号,经过一系列成像算法处理等过程能快速构建人体成像,从而实现违禁物品(例如金属、液体、粉末等)自动识别与检测。
(二)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优势
目前,我国大部分机场仍以金属探测安检门结合人工全身检查的方式开展人体安检工作。这种传统的安检方式虽然能较大程度上保障安检工作高质量完成,但其不足之处同样也显而易见:采用金属探测技术的安检门只能检测到金属物品,无法识别与检测例如液体、粉末等非金属物品;必须配合人工搜身检查,增加了安检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导致安检效率低下,甚至存在安检盲区。与传统的人体安检方式相比,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主要具有如下几个优势:
1.安全性更高。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扫描人体时发射的是低功率电磁波,电磁辐射强度仅为普通手机功率的千分之一,远低于国内和国际上现行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并且电磁波仅穿透衣服到达人体皮肤不会进入体内,对人体安全无害;同时,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全过程为非接触式自助安检,即正常情况下安检员与旅客之间不存在任何接触,这无疑能为疫情防控下的人体安检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2.安检质量更优。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探测安检门仅能检查金属材质违禁品,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具有更全面的违禁品检查范围,其通过分析由人体反射回来的毫米波信号能有效识别检测出藏匿于旅客体表及衣服中的各类物品,既包括金属物品(例如电子产品、刀具等)也包括非金属物品(例如液体、胶体、粉末等)。因此,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对多种材质违禁物品的探测能力更强,能确保人体安检的全方位无死角、能保证安全检查的彻底性,安检质量更优。
3.安检效率更高。传统的以金属探测安检门结合人工全身检查的人体安检方式需要旅客经过双重安检,既耗时又耗力,而对于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而言,旅客只需自助通过安检设备且仅需数秒设备即可完成全身扫描;同时,由于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的工作原理是根据返回的电磁信号来形成人体成像,因此,相比金属探测安检门而言误判率更低、准确性更高,引入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不仅能提升安检质量和准确性,还能有效降低安检员的工作强度,大幅度提高安检工作效率。
4.指向性更强。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一旦检测到旅客经过,即可快速构建、生成并输出人体成像,同时设备能根据成像算法高效地、自动地探测出藏匿于被检查人体表及衣服中的嫌疑物品,并在图像中以报警框等方式将嫌疑物品所在位置标注出来,实现安检结果可视化,这为安检员快速、准确定位嫌疑物品位置提供了方便。因此,基于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下的整体安检过程的指向性更强。
毫米波人体安检技术赋能机场安检效能提升
根据全球多个机场长期实践经验,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机场安检的准确性和安检效率,有效降低了机场安检员劳动强度、减轻了机场管理人员管理负担,为机场旅客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安检体检。
运输机场在开展毫米波人体安检技术落地实践之前,应充分结合本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机场的业务规模、安检场地、安检通道和安检需求,然后根据《指南》中规范的设备使用方法、运行模式、安检流程和配套设施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批次地配备相关设备。既要保证应用模式选择、应用设备布置合理,还要保证引入设备后能最大程度释放安检效能。
(一)应用模式选择
根据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是否需要配备额外的远程判图员参与配合安检工作,可将毫米波人体成像检测系统包括自动探测模式、人工判图模式两种应用模式。
1.自动探测模式。此模式下,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可以全自动探测到人体体表及藏匿于旅客衣服中的所携带的违禁物品,并快速在相应的设备屏幕上以人偶图像的方式显示探测结果,因此全程无需配备额外的远程判图员。该模式适用于绝大部分民航旅检通道,也适用于空防安全二级及以上的情形。
由于该模式未配备远程判图站,因此通道检查速度快,效率较高,整体安检工作人员配备数量较少,管理成本较低,并且安检过程不涉及旅客隐私;但与人工判图模式相比,该模式下的检出率相对略低、误报率相对略高。
2.人工判图模式。此模式下,不仅需要配置远程判图工作站,还需要额外增设远程判图员岗位,要求判图员通过目视检查人体扫描图像,并人为地标记嫌疑违禁物品的具体位置,然后将人体扫描原始图像和自动探测结果远程显示在相应设备的屏幕上。该模式适用于部分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安检通道,或者应用于空防安全等级较高的情形。
该模式配备远程判图站和判图员,因此相对自动探测模式,该模式检出率相对略高、误报率相对略低;但由于需要新增岗位、新设工作场所,整体安检工作人员配备数量较多,通过速度较慢,效率较低,并且安检过程可能会涉及旅客隐私,因此对判图员的要求更多,对安检现场管理者的管理难度也更大。
(二)安检效能提升
在实际使用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过程中,旅客在安检员的服务引导下,首先自主将随身物品取出放置指定位置,然后解皮带和脱鞋子有序地通过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进行人体检查;旅客进入人体成像设备检查区域后,安检员则按下机器启动按钮,并通过设备提示或辅助旅客以合适的姿势配合完成安检。旅客正常通过安检设备时,若设备未报警,即表示旅客完成安检可快速通行,安检员无需使用其他设备对旅客进行二次检测;若设备报警,设备会告知安检员需要再次检查旅客的具体位置,安检员检查确认相应位置后,其余部位无须再次搜身检查即可完成安检。
若机场采用的是人工判图模式,安检流程中则需要增加远程判图工作。旅客一旦进入人体成像设备检查区域以合适的姿势等待安检,安检员则按下机器启动按钮,然后设备即可快速生成旅客人体图像自动并传到远程判图室,相应的安检判图员接收到图像后快速观察。若图像一切正常,则无需多余操作,旅客可快速通行;若发现图像存在任何可疑之处,则需要判图员在图像中标记出画出位置,并传到安检通道现场手检站,然后同样地由现场安检员检查确认相应位置后,其余部位无需再次搜身检查即可完成安检。对于一些安检过程中的特殊旅客(例如无法保持特定扫描姿态的旅客、存在健康原因或其他特殊原因不便安检的旅客等),根据局方要求并视实际情况开展安检工作。
总体而言,不管机场采取哪种设备应用模式,与传统的安检方式相比,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都能在增强安全裕度、增大违禁品检测范围和提高安检准确性的同时,有效取代传统的由安检员对旅客进行全面的人工全身检查的方式,并能保证旅客在正常安检过程中与安检员零接触,更符合疫情防控需要。这种“无接触”安检模式不仅更高效、快捷,还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减少旅客在安检区域的停留时间,提高整体安检效率,增强旅客安检体验感,进一步提升安检效能。
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推广难点
虽然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在机场人体安检的应用上已经相对成熟,但就目前整体情况而言,我国大部分机场在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的应用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备适用程度有待加强。虽然通过引入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能有效提升安检效率,但目前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存在漏报和误报,例如设备难以扫描无法保持特定扫描姿态的旅客,无法扫描存在健康原因或其他特殊原因不便安检的旅客,对旅客头部和脚部的扫描存在盲区等。
二是设备成本昂贵。配备了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的安检设备购置成本十分高昂,大型机场若未来全部安检通道配备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对经受疫情影响冲击的机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三是引入新技术后安检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局方虽然下发了《指南》要求运输机场尽快分批次配置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但局方和机场对新技术引入后的的安检标准流程、人员岗位设置、容错机制和责任体系等尚未见明确规定。
四是旅客对设备的认知不充分。由于部分旅客对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的认识不充分,误认为设备有害于人体健康,对设备安全性有所顾虑,不愿意通过毫米波人体安检通道;同时,旅客习惯了传统安检方式的手脚配合站姿,应用初期可能会因为不适应毫米波人体成像检查区域专设的手脚站立姿势而产生不良情绪。
五是机场管理方对新技术引用存在顾虑。人体安检对保证机场和航空运输安全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考虑到局方暂未出台较为完善的相关配套政策来指导新技术的直接落地应用,机场管理方碍于各种安全顾虑,对新技术的引用较为保守,导致设备推广受限。
六是改变既有安检方法任重道远。多年来,我国绝大多数机场均依赖于传统金属探测安检门结合人工全身检查的安检方式,管理人员难以打破固有的管理思维定势,对新技术的引用是否能迅速全面代替传统安检方式存在疑虑。
七是人工判图存在困难。人工判图模式需要增设置额外的安检岗位,增加人工和学习培训成本,同时还存在旅客隐私泄露的风险,增加安检的现场管理难度。
对推广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应用的建议
毫米波技术开启了机场人体安检可视化、智能化的新时代,是未来机场开展人体安检工作的必然组成部分。但受限于上述难点,如何更快速、更高效地推广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在机场应用,需要局方、市场和社会各方人士共同努力、齐心推进。就现阶段而言,对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在机场的推广与应用有如下建议。
第一,制造商要根据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不断深化技术层面的改进和完善工作。通过提高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的成熟度来扩大安检设备的适用程度,使得设备适用于更丰富的场景、更广的人群和更多的姿势,最大程度上降低漏报率、减少误报率,同时有必要积极改进工艺,逐渐降低高额的制造成本,减轻使用方机场设备购置资金压力。
第二,建议局方根据试点机场的设备使用反馈情况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尽快跟进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指导调整安检现场的业务流程、岗位和人员配备的标准、现场操作流程的规范标准、远程判图场地建设的标准、新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容错机制和问责措施等。
第三,在旅客认知方面,加大对毫米波安全门新技术应用的科普宣传。航空公司在客票销售时,应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将相关知识点宣传到员工和旅客。机场在安检待检区域也可以设置显示屏事先告知旅客在毫米波仪器检查区域的站姿规范,提前让旅客熟悉安检规范要求,尽量减少旅客在安检毫米波安检门检查区域的逗留时间和焦虑情绪,提高安检效率。
第四,推动机场管理层和现场安检人员形成共识。要认识到毫米波人体成像检测是一种趋势,应该极力配合局方推进新技术在机场的应用,加强安检人员现场对新技术应用的培训,抓住新建、改扩建机场的使用契机率先开展新技术的引用,并在易安检通道和贵宾通道先行先试,积累经验,逐步全面推行。当然还应该针对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设备运作规则,例如在民航空防安全和反恐怖预警响应期间,毫米波人体成像检测设备应暂停使用,恢复传统的通过式金属门检测设备的安检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