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剂量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虹鳟体内的代谢残留
2022-01-10于润林崔舒云程波张欣康铜穆迎春韩刚宋怿
于润林,崔舒云,程波,张欣,康铜,穆迎春,韩刚,宋怿
(1.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1;3.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8)
恩诺沙星(enrofloxacin, ENR)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也是第一个动物专用的抗生素[1]。因其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毒副作用小、抗菌力强、体内分布广等特点,《渔药使用规范》(SC/T 1132—2016)将其列为水产养殖用处方药之一[2],并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中[3]。ENR在动物体内会发生脱乙基反应,生成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CIP药理作用类似ENR,因CIP存在明显种属差异,容易产生耐药性且毒副作用强,《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1—2002)已将其列为禁用渔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31650—2019)将水产动物中ENR及其代谢产物CIP的总残留限量定为100 μg/kg[4]。
虹鳟Oncorhynchusmykiss是全世界养殖最多的鱼类之一[5],也是中国重要水产养殖品种[6]。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ruckeri、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和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虹鳟会导致败血症、肠口红等疾病[7],对虹鳟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5,8]。ENR被普遍用于虹鳟等鱼类养殖生产中的病害防控和治疗,但因缺乏代谢和残留规律研究,加之随意用药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养殖产品药物残留超标事件时有发生[9-10]。药物不合理使用,不仅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还会产生耐药性,并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11-12]。目前,对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13]、鲤Cyprinuscarpio[14-15]、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16]、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17]、杂交鲟Acipenserschrenckii♂×Husodauricus♀[18]、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19]、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20]和鲫Carassiusauratugibelio[21-22]等水产动物体内ENR的代谢特征已开展了部分研究,国外针对大西洋鲑和虹鳟苗种也开展了低剂量药浴和注射研究[23-26],但虹鳟养殖生产中不同给药剂量的代谢特征比较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中,探究了不同给药剂量下ENR及其主要代谢产物CIP在虹鳟6个组织中的代谢过程和残留消除规律,并对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进行比较,旨在为水产养殖中ENR的合理使用及休药期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用虹鳟购自河北省涞源县某养殖场,平均体质量为(70.48±5.41) g,经确认,该养殖场未使用过喹诺酮类药物。试验在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小汤山冷水鱼养殖基地进行。试验前将虹鳟暂养10 d,水温为(15±2) ℃,水体连续曝气且循环过滤,溶解氧质量浓度为6.5 mg/L以上,3 d换水一次,每次换1/2养殖水体。按照鱼体质量2%每日早、中、晚各投喂饲料一次,及时排出残饵和污物,试验前3 d停止投喂。
仪器:Thermo TSQ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HCB 1002型电子天平、AB265-S型分析天平、H-2050R型离心机、H/T16MM型离心机、N-EVAP1/2型氮吹仪和MS3bsic型涡旋振荡器。
药品与试剂:恩诺沙星原药购自北京鑫洋水产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经检测,纯度为94.6%;恩诺沙星标准品(纯度99.5%)和环丙沙星标准品(纯度95.0%)购自德国Dr.Ehrenstorfer GmbH公司;氘代恩诺沙星标准品(纯度99.8%)和氘代环丙沙星标准品(纯度99.8%)购自德国Witega公司。甲醇、乙腈、甲酸为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醋酸铵为色谱纯(美国Fluka公司),无水硫酸钠和正己烷为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1.2 方法
1.2.1 给药方式 《新编渔药手册》[27]对于ENR在鱼类细菌性疾病中的指导用量为20~50 mg/kg鱼体质量,参照上述推荐剂量,本研究中分别选择20 mg/kg作为低剂量和50 mg/kg作为高剂量,进行虹鳟单次混饲口灌后的代谢残留比较研究。
试验共挑选上述暂养健康虹鳟257尾,分为两组,其中,低剂量组126尾,随机分为21个亚组,每组6尾;高剂量组132尾虹鳟,随机分为22个亚组,每组6尾。采用混饲口灌给药法给药,无回吐者放回养殖缸中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期间虹鳟养殖管理同暂养时期。
1.2.2 样品采集 口灌药物后,低剂量组分别于给药后0.25、0.5、1、2、4、8、12、24、48、72、96、144、192、240、312、384、456、528、576、768、888 h共21个点采样,每个采样点采集6尾鱼,分别采集其血液、肝脏、肾脏、肌肉、皮肤、剩余其他组织(除上述5种组织外全部其他组织混合物)6种样品。高剂量组除增加1 008 h采样点外,其他采样点与低剂量组一致。使用经3‰肝素钠(质量分数,下同)润洗的注射器从鱼尾部采集1 mL血样,置于离心管(经3‰肝素钠润洗),混合均匀后以8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即为血浆样品。肌肉、肝脏、皮肤、剩余其他组织各采集约10 g,肝脏和肾脏采集全部组织。全部样品放入-80 ℃超低温冰箱中冷冻待测。另选择6尾未给药虹鳟,采集对应6类组织样品作为空白对照。
1.2.3 样品前处理 样品处理及药物浓度测定参照《水产品中17种磺胺类及15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农村部1077号公告-1—2008)优化后进行。
1.2.4 色谱、质谱条件 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18(2.1 mm×150 mm,5 μm),以A(0.1%甲酸溶液,含5 mmol/L醋酸铵)和B(乙腈)为流动相,二者体积比为88∶12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300 μL/min,进样量为10 μL,室温。
离子源为电喷雾(ESI)离子源,离子化模式为正离子,监测方式为选择反应监测(SRM),电喷雾电压为3 200 V,鞘气为45 units,辅气为15 units,离子源温度为350 ℃,源内碰撞诱导解离电压为10 V。
1.2.5 标准曲线制备 配制质量浓度为0.01、0.02、0.05、0.10、0.20、0.50、1.00、2.00 μg/mL的ENR和CIP混合标准工作液,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采用内标法定量。以3倍基线噪音药物的浓度为最低检测限。
1.2.6 回收率、精密度测定 采用加标回收法测定。分别取虹鳟空白对照组血浆1.0 mL及肌肉、皮肤、肝脏、肾脏和剩余组织1.0 g,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50、100、200 μg/L的混合标准工作液,按照“1.2.3节”方法处理样品,每个浓度设3个平行。将上述3个浓度的同一样品于1 d内分别重复进样5次并分5 d测定,计算3个浓度水平响应值峰面积的变异系数(CV)。
1.3 数据处理
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计算时间浓度曲线,采用DAS 2.0软件计算ENR和CIP药代动力学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析方法验证
2.1.1 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标准曲线 ENR的标准曲线方程为
Y=-0.321 1+0.069 6X,R2=0.999 9;
CIP的标准曲线方程为
Y=0.091 9+0.024 1X,R2=0.999 9。
对5种空白对照组织的基线噪音值取平均值,求得该方法中ENR和CIP的检测限均为1 μg/L。
2.1.2 回收率 50、100、200 μg/L(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添加水平在虹鳟6种组织中的回收率结果见表1,ENR的回收率为78.14%~108.80%,CIP的回收率为76.06%~106.04%。
表1 虹鳟6种组织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提取回收率Tab.1 Recovery rate of ENR and CIP in six tissues of rainbow trout
2.1.3 精密度 50、100、200 μg/L(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添加水平的精密度测定结果见表2,其中,两种药物的日内变异系数均小于6%,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7%。
表2 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Tab.2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 of ENR and CIP in intra-day and inter-day
2.2 两种剂量下ENR和CIP在虹鳟各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采用DAS 2.0非房室模型进行分析,获得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两种剂量下ENR和CIP的药代动力学曲线见图1。从图1可见:ENR主要分布于肾脏中,其含量远高于其他5种组织,其次为剩余组织和皮肤;低剂量组ENR在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剩余组织和血浆中的含量分别在停药后8、24、48、72、4、8 h时达到峰值,分别为13.349、11.164、23.378、114.196、33.762 mg/kg和3.361 mg/L;高剂量组ENR在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剩余组织和血浆中的含量分别在停药后8、8、48、48、1、8 h时达到峰值,分别为43.302、35.909、53.315、305.098、121.254 mg/kg和8.456 mg/L。
两种剂量下,CIP药物均主要分布于肝脏中,并分别在8、48 h时出现双峰现象;低剂量下,CIP在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剩余组织和血浆中的含量分别在停药后48、72、72、72、48、48 h时达到峰值,分别为6.372、0.932、0.564、1.440、1.658 mg/kg和0.196 mg/L;高剂量下,CIP在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剩余组织和血浆中的含量分别在停药后48、48、48、48、48、8 h时达到峰值,分别为8.634、1.840、0.907、3.004、2.442 mg/kg和0.663 mg/L(图1)。
图1 两种剂量下ENR和CIP在虹鳟6种组织中的药时曲线Fig.1 Concentration-time curves of ENR and CIP in six tissues under two concentrations
两种剂量下,ENR和CIP在各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表3~表6所示。低剂量下,ENR在6种组织中Vd为0.121~47.234 L/kg,高剂量下Vd为0.162~49.000 L/kg,可见,随着剂量的增加,ENR分布更加广泛(表3、表4)。低剂量下,CIP在6种组织中Vd为5.341~52.328 L/kg,高剂量下Vd为9.329~87.958 L/kg,可见,随着剂量增加,CIP在各组织中的Vd值逐渐变大(表5、表6)。两种剂量下,ENR和CIP在血浆中的Vd值大于其他5种组织(50 mg/kg CIP血浆除外),可见药物分布最为广泛,渗透量最大(表3~表6)。
表3 20 mg/kg剂量下虹鳟体内ENR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ab.3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ENR i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exposed to ENR at a dose of 20 mg/kg
表4 50 mg/kg剂量下虹鳟体内ENR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ab.4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ENR i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exposed to ENR at a dose of 50 mg/kg
表5 20 mg/kg剂量下虹鳟体内CIP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ab.5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CIP i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exposed to ENR at a dose of 20 mg/kg
表6 50 mg/kg剂量下虹鳟体内CIP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ab.6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CIP i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exposed to ENR at a dose of 50 mg/kg
2.3 ENR和CIP在虹鳟体内的残留特征
2.3.1 ENR 从图1可见,两种剂量下不同组织中ENR残留呈现如下特征:低剂量组肝脏中ENR在给药后24~144 h下降明显,含量由13.081 mg/kg降至1.70 mg/kg,后缓慢消除;高剂量组在48~192 h下降明显,含量由33.772 mg/kg下降至1.495 mg/kg。低剂量组肌肉中ENR在24~144 h下降明显,含量由11.164 mg/kg 降至0.572 mg/kg,高剂量下ENR在该时间段同样下降快速,含量由35.844 mg/kg降至2.311 mg/kg。低剂量组皮肤中ENR在48 h开始下降,消除速度较为平缓,888 h时检出含量为0.291 mg/kg;高剂量组ENR在48 h时达到峰值53.315 mg/kg后开始下降,在1 008 h时含量为0.631 mg/kg。低剂量组肾脏中ENR在72 h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在给药后888 h含量为1.841 mg/kg;高剂量组ENR含量在48 h达到峰值305.098 mg/kg,随后消除速度较快,下降明显。低剂量组剩余组织ENR在4~144 h下降较为明显,后持续消除,速度较为平缓;高剂量组在1 h时达到峰值,至12 h时快速下降。低剂量组血浆ENR含量在24~144 h时下降明显,后消除速度趋于平缓,含量由2.865 mg/L降至0.223 mg/L;高剂量组在24 h时出现第二个峰值后开始下降,至144 h区间下降速度较快,后期趋于平缓。低剂量下ENR在6种组织中的t1/2z为56.523~320.705 h,高剂量下为102.405~325.593 h。整体而言,在高剂量试验条件下各组织中ENR的t1/2z高于低剂量组。
2.3.2 CIP 口灌ENR后,虹鳟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剩余组织和血浆中均可检测到代谢物CIP。两种剂量下不同组织中CIP的残留呈现如下特征:高低剂量组肝脏组织CIP含量均在停药后48 h时达到峰值后进入消除阶段,48~144 h消除较为快速,随后药时曲线斜率趋缓,CIP进入缓慢降解过程,且高低剂量组分别在456、528 h时CIP含量低于检测限。低剂量组肌肉组织CIP含量于72 h时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高剂量组在48 h时达到峰值后进入降解阶段,高低剂量组均于192 h时下降至检测线以下。低剂量组皮肤组织CIP于72 h时开始降解,高剂量组于48 h时开始消除,均至240 h时低于检测限以下。低剂量组肾脏组织中CIP于72 h时开始消除,96 h低于检测限;高剂量组CIP于48 h时开始消除,192 h时低于检测限。剩余组织高低剂量组CIP均于48 h时开始消除,高剂量组消除速度快于低剂量组,高低剂量组分别于240、192 h时低于检测限。血浆中CIP高剂量组于24 h、低剂量组于48 h时开始消除,分别于144、96 h时低于检测限。低剂量下CIP在6种组织中的t1/2z为32.036~162.735 h,高剂量下相应组织t1/2z为30.086~260.018 h;低剂量组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和剩余组织消除速度快于高剂量组,但血浆中高剂量组快于低剂量组(表5、表6)。
2.3.3 ENR+CIP 高剂量组药物代谢消除速度较低剂量组慢。低剂量组用药后888 h(37 d)鱼体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剩余组织和血浆中ENR与CIP含量之和分别为47.079、ND(未检出)、294.731、1 892.800、21.769 μg/kg和ND;高剂量组用药1 008 h(42 d)后鱼体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剩余组织和血浆中ENR与CIP含量之和分别为59.421、ND、639.093、2 628.919、57.691 μg/kg和2.231 μg/L;肌肉中ENR与CIP之和的含量,低剂量组在给药后768 h(32 d)、高剂量组在给药后1 008 h(42 d)低于检测限。
3 讨论
3.1 给药方式与采样方案
鱼类药物代谢残留研究,给药方式主要有注射、拌饲投喂、口灌和药浴等4种。注射是使抗生素进入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给药方式,因需要更多时间和劳动力,适用于处理高价值动物,如家畜和观赏鱼[28],不适用于养殖鱼类。拌饲投喂和药浴相对操作简便,但拌饲投喂主要是将药物混入饲料后投喂,不同试验动物个体间因摄食能力、社会等级地位等行为学特征,导致不同个体间摄入药物量差异较大,对研究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大[29]。药浴是通过水体给药,难以获得鱼体实际摄入药物量数据,且存在需要较高药物用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以及水体细菌会产生耐药性等缺点[30]。本研究中采用混饲口灌方式给药,不仅可以做到每条试验鱼体给药量精确可控,且操作相对简便,减少了试验误差,有效保障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后续研究推广使用。
在鱼体代谢组织选择上,本试验中采样组织与以往研究相比,除传统血液及肌肉、肝脏、肾脏、皮肤等组织外,额外增加除上述组织外的所有剩余其他组织,即该研究获得了药物在整个鱼体中的代谢残留特征,据笔者所知上述研究思路目前尚不多见。如此设计主要因中国养殖水产动物种类众多,使用药物种类繁杂,加之养殖环境和模式多样,解决水产动物药物代谢残留问题,恐不能穷尽所有鱼药组合,解决产业需求有赖于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PBPK model)的鱼类药物代谢残留技术研究[31]。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是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将整个鱼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组织代表一个单独的房室,房室间借助于血液循环连接形成闭环,以此模拟机体药物代谢过程,实现药物代谢残留的预测和外推[32]。本研究中正是基于此原理,将虹鳟作为有机整体进行了全部组织中药物代谢残留规律研究,在获得代谢特征和残留规律的同时,也为鱼类药物代谢残留PBPK模型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
3.2 药代动力学特征
药物达峰浓度(Cmax)和达峰时间(tmax)是反映药物在鱼体中吸收程度和速度的2个重要参数。本研究中,高剂量组ENR在虹鳟肌肉、肾脏和剩余组织中的tmax均比低剂量组短,且高剂量组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剩余组织和血浆中的Cmax分别为43.302、35.909、53.315、305.098、121.254 mg/kg和8.456 mg/L,均大于低剂量组相应组织的Cmax值(分别为13.349、11.164、23.378、114.196、33.762 mg/kg和3.361 mg/L)。其代谢物CIP在高剂量组肌肉、肾脏和皮肤等组织的tmax也同样均短于低剂量组,且CIP在高剂量组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剩余组织和血浆中的Cmax均大于低剂量组相应组织的Cmax。上述结果表明,高剂量给药情况下,ENR及其代谢物CIP在虹鳟体内的吸收程度及速度均大于低剂量组。Stoffregen等[33]对大西洋鲑幼鱼分别进行5、10 mg/kg两种剂量ENR口灌比较研究,同样呈现高剂量组组织中ENR的tmax短于低剂量组的特征。在中国对虾中对氟苯尼考等氯霉素类药物进行高剂量(16 mg/kg)和低剂量(8 mg/kg)比较,同样发现高剂量组肌肉和肝胰脏组织药物Cmax浓度远高于低剂量组[34]。可见,同一药物在不同养殖品种或不同药物间增加给药剂量,均能促进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
AUC是反映组织器官对药物吸收和药物在机体内分布量大小的参数。本研究中高低两种剂量下,ENR在肾脏中的AUC值均大于其他组织,表明虹鳟肾脏中的药物吸收分布量、吸收速度和程度均高于其他5种组织。另一方面,本研究中两种ENR浓度下,鱼体肾脏中药物含量均远大于其他5种组织,且肝脏中检测出CIP含量均最高,这与ENR在欧洲鳗鲡Anguillaanguilla[35]、金鳟Oncorhynchusmykiss[36]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37]中的检出结果一致,由此说明,对部分水产动物而言,药物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的理论[38]同样适用。
消除半衰期(t1/2z)反映了药物在机体组织器官中的消除速度。本研究中,高剂量给药下ENR在虹鳟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剩余组织和血浆中t1/2z分别为204.193、115.639、102.405、121.852、201.834、325.593 h,均高于低剂量下对应组织的t1/2z值100.928、60.780、67.283、111.586、56.523、320.705 h,由此说明,高剂量给药下ENR在虹鳟体内所需消除时间更长,且两种给药剂量下虹鳟肌肉、肝脏和血液的t1/2z均显著高于50 mg/kg ENR在罗非鱼对应3个组织的t1/2z值(15.61、16.83、17.19 h)[13]。导致差异产生的原因,除物种间因素外,考虑到本研究中虹鳟为冷水性鱼类,试验水温为(15±2)℃,罗非鱼为热带品种,试验水温为(27±2)℃,笔者认为更多可能是不同养殖温度所致,由此提醒后续研究中应更多关注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中ENR给药后,虹鳟肝脏和肾脏中ENR及CIP均出现双峰现象,这与ENR在短盖巨脂鲤Colossomabrachypomum[39]和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40]体内变化规律一致,原因可能是ENR在虹鳟体内同样存在肝肠循环,但此论点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3.3 给药方案与休药期
药物剂量决定药物对宿主和病原体作用的强度[41],剂量偏小不仅达不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还极有可能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则对养殖动物和生态环境均存在毒性风险,且容易导致药残超标,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表明,ENR对大多数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0.16 mg/L,对最不敏感的链球菌MIC为0.25~0.45 mg/L[42-43]。当抗菌药物Cmax/MIC=10时即可发挥最大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44]。以最不敏感链球菌MIC为依据,本研究中,低剂量给药下虹鳟肝脏、肌肉、皮肤、肾脏、剩余组织和血浆中Cmax/MIC值分别为29.664~53.396、24.809~44.656、51.951~93.512、253.769~456.784、75.027~135.048、7.468~13.444,高剂量下相应组织中Cmax/MIC值分别为96.226~173.208、79.798~143.636、118.478~213.260、677.996~1220.392、269.453~485.016、18.791~33.824,即两种剂量下虹鳟各组织中药物Cmax/MIC的平均值均大于10,由此表明,在20 mg/kg单次给药下,ENR对最不敏感链球菌也能达到最大抑制作用。国外学者在ENR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多采用5 mg/kg或10 mg/kg给药剂量,研究结果所得血药浓度均能达到理想的抑菌效果[23-26]。考虑到养殖生产多为连续给药,笔者建议在实际养殖生产中,推荐按照20 mg/kg鱼体质量甚至更低的ENR给药剂量,这样既能满足对疾病的有效治疗和控制,也可大幅降低用药及生产成本,减少药物残留超标风险,同时对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和药物耐药性预防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在20、50 mg/kg两种剂量下虹鳟肌肉中ENR与CIP之和分别在用药后768 h(32 d)和1 008 h(42 d)低于中国食品安全国家限量标准100 μg/kg[4],即ENR休药期分别为480、630 ℃·d,接近或高于现行中国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0年2号)中对ENR休药期标准500 ℃·d的要求。而现实生产中,ENR通常按20~50 mg/kg剂量连续给药5~7 d,实际所需休药期应大于本研究结果。另一方面,有关虹鳟休药期,Lucchetti等[26]研究认为,ENR休药期应为816 ℃·d;对于其他养殖品种,梁俊平等[45]通过20 mg/kg剂量给大菱鲆口服和李佳蔚等[46]通过20 mg/kg剂量给黑裙口服研究,分别给出720 ℃·d和630 ℃·d时休药期建议。综上,中国现有ENR 500 ℃·d的规定不能保障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建议适当延长休药期。
4 结论
1)以20、50 mg/kg ENR生产实际使用剂量对虹鳟进行单次混饲口灌,不同组织均可检测出代谢物CIP,且两种剂量下均为肾脏中ENR含量最高,肝脏中CIP含量最高。
2)增大ENR给药剂量能显著增加鱼体组织中药物浓度,高剂量下ENR消除速率较快,但残留时间更长。
3)ENR 20 mg/kg剂量单次给药下,虹鳟各组织中药物Cmax均能达到理想的抑菌效果,建议中国实际养殖生产中ENR使用剂量降为20 mg/kg鱼体质量甚至更低。
4)在(15±2)℃下,建议ENR 20 mg/kg剂量对虹鳟单次口服给药休药期不低于32 d(即480 ℃·d),50 mg/kg剂量下休药期不低于42 d(即630 ℃·d)。现有500 ℃·d的休药期标准存在引发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应适当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