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好农村路”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2022-01-08整理杨燕赵晓夏禹洁李晓风

中国公路 2021年21期
关键词:四好农村路农村公路农村

整理|本刊记者 杨燕 赵晓夏 禹洁 李晓风

10月21日至22日,2021年全国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河南兰考召开。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河南省省长王凯等领导出席现场会,李小鹏作重要报告,王凯发表致辞,会议由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主持。会议总结了农村公路发展经验,研判形势、明确思路,扎实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同时夯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基础,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农村公路发展成效卓著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约243.8万公里,集中整治“畅返不畅”农村公路24万公里,解决了1040个乡镇、10.5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难题,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5.39万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0.5万公里。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438万公里,等级公路比例达94.8%,铺装率达88%。

加快完善农村公路政策制度体系

出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等多项部门规章,先后印发《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等20余项对农村公路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政策文件,逐步搭稳农村公路政策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加快健全农村公路资金保障机制

不断加大车购税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向“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支持,2012年至2020年,农村公路累计投入车购税资金7021亿元,其中用于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达到4864亿元。进一步完善车购税“以奖代补”支持农村公路发展的政策,并积极协调财政部将农村公路纳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的优先支持范围。

加快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

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省级层面出台实施方案比例达100%,市级出台实施方案比例为54.9%,县级出台实施方案比例为46.5%,167个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正稳步有序推进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底,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98.9%,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7.5%。

加快提升农村公路运输服务品质

全国新增5万余个建制村通客车,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联合八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思路及实施路径,推动构建农村客运发展长效机制。

截至目前,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AAAA级以上的区县比例达到79%,建成快递营业网点22.4万处、末端公共服务站11.4万个。

加快制定完善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体系

相继出台了《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农村公路养护预算编制办法》《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针对“美丽农村路”“乡村运输服务站”“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组织开展相关标准、指南编制工作,逐步建立起与现阶段农村公路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

加快形成农村公路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模式

在农村公路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一事一议等方式,进一步开发农村公路公益性岗位,吸收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截至目前,全国已设置农村公路就业岗位76万个,设置公益性岗位30.1万个,吸收脱贫户24.1万人。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深度融合发展

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模式,促进农村公路与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实现因路而兴、因路而富,拓展农村公路服务的附加值。创建了200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41个“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宣传推广了60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农村公路再遇新挑战

促进共同富裕对农村公路发展的新要求

促进共同富裕,重点在城乡统筹,难点在于破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获得更稳定的社会保障、就业机会和更高收入。要想富、先修路,要共富、互通路。要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投入力度,保障好每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交通权,才能让经济民生因路而兴,让人人出行无忧、安全畅通,更好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好服务保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农村公路发展的新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引领城镇发展、优化农村布局、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作用,实现由注重规模速度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满足基本出行向提供均等、优质服务转变,由行业自身发展向多元融合发展转变。

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统筹协作仍需加强,农村公路布局需进一步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对接,在“双碳”工作中的作用亟待加强。

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农村公路发展的新要求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完善内需体系、促进国内大循环,农村公路要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服务效率、拓展服务功能,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畅通循环通道、消除瓶颈制约,把资金、劳动力吸引回农村,让农产品快速流向城市消费市场,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激发农村地区循环动力。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对农村公路发展的新要求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农村公路也是关键领域。《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都对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了部署。必须深刻把握“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等要求,加快建成“规模结构合理、设施品质优良、治理规范有效、运输服务优质”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夯实基础。

“六个着力”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着力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网络

抓紧编制“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科学编制本地区农村公路规划,统筹考虑城镇和乡村发展,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的衔接,注重农村公路与区域干线公路、城市道路有效衔接。

加快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推动乡镇对外公路实施三级及以上公路建设改造,有条件的地区推动乡镇对外双通道建设。

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因地制宜选用合理技术标准和路面形式,有序推进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改造、窄路基路面公路拓宽改造。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设计上避免大挖大填,在建设和养护上要鼓励采用绿色节能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开展作业,在路域环境治理上进一步加强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

着力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水平

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水平。树立全生命周期的养护管理理念,定期组织开展农村公路路况评定,逐步提升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比例,要加强检测数据的应用,科学指导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实施。

创新养护生产模式。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吸引专业化公司从事农村公路养护,建立政府扶持与市场化运行相结合的农村公路养护生产模式。

提升养护专业化水平。积极推广低成本、高效率、标准化养护技术,鼓励开发应用经济实用、易操作、多功能的日常养护设备,逐步提高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

加强路产路权保护。完善县有综合执法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

完善农民群众参与体系。在小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进一步开发“四好农村路”各类公益性岗位。

着力提升农村公路运输服务能力

提升农村客运服务品质。巩固拓展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成果,引导各地有序推进城乡公交线路向周边重点镇村延伸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提升城乡客运均等化服务水平。

加快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全面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强化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建设。

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引导、鼓励企业利用邮政和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优势,重点开展邮政与快递、交通、供销多方合作。

推动农村公路多元融合发展。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推广客货兼顾、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车型,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实现客运车辆代送邮件快件,推广“一车多运、一站多能、一网多用”等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发展模式。

着力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质量管理。强化农村公路建设和质量监管,提升基层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坚持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和“七公开”工作制度,健全农村公路质量监管长效机制。

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本质安全水平。扎实有序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临水临崖、隐患路口路段、交通标志标线等为重点,加强农村公路、桥梁隧道隐患排查和整治。

提升农村道路运输安全水平。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督促落实运输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防控,加强农村客货运营车辆技术维护与安全监管。

强化农村公路应急保障能力。健全农村公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农村公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安全应急保障防灾减灾能力,按需完善沿线服务设施和应急设施建设。

整体提高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出行意识。凝聚各方力量,加强在农村地区普及安全出行知识,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

着力提升农村公路治理能力

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强对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的跟踪指导,筛选出成效显著、特点突出的典型经验予以推广。积极推动市、县人民政府尽快出台改革实施方案,促进改革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完善农村公路法规政策。积极推动《公路法》《农村公路条例》《道路运输条例》等制修订工作,适时启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等的修订工作。加快农村公路相关标准指南的编写工作,进一步健全农村公路标准体系。

建立更加稳定的农村公路资金投入机制。深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落实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统筹利用好车购税、中央预算内投资、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资金渠道推动农村公路发展,做好“以奖代补”政策实施工作。协调财政部门继续将农村公路发展纳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重点支持范围,并尽快落实农村客运油补延续政策。

强化农村公路监督考核。加强农村公路各环节的监督管理,提升“末梢”监督效能。持续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做好过渡期“两通”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的后评估。

提高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农村公路信息化综合监管为抓手,夯实农村公路数据基础和监管内容,推动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和信息化,着力实现农村公路业务数据共建共享共管。

着力发挥农村公路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

做实交通强国农村公路试点工作。要加强对16个“四好农村路”交通强国试点省份和167家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跟踪和指导。

做好“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持续开展好“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从区域引领向全域达标发展转变。

做亮“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继续用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品牌效应,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客运服务、货运物流服务一体化,以点带面提升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做优“美丽农村路”品牌。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因地制宜实施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洁化、绿化、美化,继续开展“我家门口那条路”活动和“十大最美农村路”评选活动,深化“美丽农村路”建设。

五省厅长畅谈“四好”

会上河南、湖南、广西、四川、广东5个省份的交通运输厅厅长分享了“四好农村路”的建设经验。

河南“3个高质量”构建广泛覆盖、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网

近年来,河南交通运输行业在提前一年半完成交通运输脱贫攻坚“两通”兜底性任务的基础上,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公路向通村入组倾斜,积极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广大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出行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交通保障。

如何能在有限时间内取得这些成绩?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徐强表示,河南省的主要做法有四部分,包括高规格部署推动,构建齐抓共管、支持有力的农村公路保障体系;高质量统筹推进,构建广泛覆盖、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高标准健全机制,构建责权明确、共治共享的农村公路管养模式;高品质强化保障,构建服务均等、便民惠民的农村运输服务网络。

“在构建农村公路网络方面,总结起来主要是三个高质量。”徐强举例介绍,首先是高质量建设农村公路,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河南省先后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乡村畅通工程”“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十三五”期间,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6.2万公里,总里程23.2万公里,等级公路占比由2015年的78%提高到目前的93%,88%的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累计实施安防工程4.5万公里,改造危桥19.2万延米。全省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小康路上没有让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

其次是高质量推进通村入组、畅通乡村出行“微循环”。河南省聚焦农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以20户为标准,推进农村公路向自然村(组)延伸,2021年底,全省17.9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将全部实现通硬化路,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最后是高质量发展路衍经济,铺就农民群众致富路。“十三五”以来,河南省累计打造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等特色致富路3000余公里,“四好农村路+资源开发、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等业态迅速衍生发展,实现了修好一条路,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湖南 打通最后一公里 畅通“微循环”

通组道路是畅通“微循环”的重要环节。自2017年以来,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启动了3.6万个25户/1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面完成4.37万公里建设任务,实现全省“组组通”,为湖南省决战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小康、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支撑。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赵平表示,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将农村公路列为全省“六覆盖”任务之一、重点推进,并以省政府名义印发了《湖南省脱贫攻坚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实施方案》。作为“一把手”工程,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主要领导严抓落实,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一把手”亲自推动,层层压实责任,做到工作上肩、责任到人。与此同时,湖南省积极鼓励群众监督,每村支两委选派2名、全省共有5万多名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其中。

四川 2021年将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40亿元

“今年,四川农村公路建设将完成投资240亿元、同比增长60%,并在今后一段时期持续保持高位增长。”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罗佳明表示,面对全面小康后,农村公路建设需求受限、投资乏力的困境,四川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深挖建设潜力,强化多元投入,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其中,在挖掘投资潜能方面,四川省委、省政府谋划开展了全省乡镇区划调整和建制村撤并“两项改革”,一些地方出现了撤并村至新村委会直连道路不畅、乡村公路服务产业服务旅游能力不强、农村运输资源配置不优等新问题。四川交通紧扣重大战略部署,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和全省“两项改革”,创新实施了交通运输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工程及乡村运输“金通工程”。

在创新多元融资,强化投资保障方面,四川省政府通过公共财政、交通投资基金、发行债券等方式,每年投入农村公路专项资金52亿元。在此基础上,四川省建立了省级投资计划管理系统,优化补助资金安排模式,撬动地方积极整合涉农资金,2021年市县两级自筹资金超过130亿元。

广东 数字赋能“四好农村路”转型升级

“广东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数字化管理建设工作,为顺利完成‘四好农村路’攻坚建设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李静表示,2020年,广东省将“数字农村公路”纳入“数字政府”“数字交通”规划,统筹谋划总体设计,着力建设数字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系统,推动“数字主办人制度”及“四好农村路”高质量转型升级。

李静介绍,在提升数字农村公路监管效能方面,广东省主要从农村公路建设监管全程化、管理精细化、养护数字化、运营智能化四个方面创新管理模式,开展农村公路的数字化管理建设工作。

其中,在建设监管全程化过程中,广东省通过建立“五年规划库”引导地市将规划建设及养护施工项目纳入“五年规划库”进行统一管理。利用“农村公路核查App”,通过现场定位、实地调查、音视频备档等信息化手段,结合遥感卫星图片,对全省农村公路规划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开展现场复核,为合理制定攻坚任务提供详实基础。此外,广东省还通过“边规划,边建设,边完善”的实践,形成了“业主上报-县级审查-地市负责-省级监督”的数字化监管模式。目前,广东全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现了从计划管理到设计批复、招标备案、开工许可,以及进度、质检、督查、验收等全流程线上监管。

广西 建机制强支持 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广西持续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统筹解决群众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农村运输发展更有温度、农民幸福生活更具优质感。”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陈鸿起表示,近年来,广西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推进农村客货邮创新发展;强化资金支持,推动农村客货邮优先发展;加强协调指导,促进农村客货邮共赢发展等措施,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其中,在强化资金支持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将改建和扩建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补助纳入《广西“十四五”公路水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补助政策》中统筹考虑,拟按每个综合运输服务站不高于10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鼓励城乡客货运输站场改造为客货邮综合服务站。

“我们还将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纳入补助范围。”陈鸿起举例说到,目前鹿寨、富川和平南3县已获得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奖励补助资金各500万元。

猜你喜欢

四好农村路农村公路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习近平:新思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征程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甘肃: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精准脱贫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