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文化地图集设计
——以《武汉名片地图集》为例
2022-01-08高德祥李寇胡雨娟陈雅琦马潇雅
高德祥,李寇,胡雨娟,陈雅琦,马潇雅
(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100; 2.云南农业大学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1 引 言
地图与文化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但地图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一部分[1],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从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研究地图,对地图学界具有战略意义[2]。加之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软实力,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也是这座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城市文化的核心则是城市精神[3],地图是记载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工具,反映了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的状态[4]。所以用地图来表达城市的文化精神是非常合适的一种选择,然而目前却少有学者制作专题城市精神文化地图,市面上的地图也是良莠不齐,存在诸多问题,如:不能较好地表现当地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5];重视地图技术而忽略其文化价值[6];表现手法较为单调,缺乏艺术表现力,设计风格千篇一律[2]等。因此必须跳出传统地图的概念,从实用、美学等角度来思考问题[7],以城市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旨,打开研究的新思路。
为了弥补当前地图学领域对城市精神文化的表达不足,本研究从地图图形语言艺术化[8]为切入点,搭配地图色彩形象化设计[9]为基本设计理念,同时,充分提升地图的美感和精神文化信息的传播力,导入叙事性设计理念[10],立足于具体案例,以地图故事的方式呈现城市精神文化。并以武汉市为例,制作了《武汉名片地图集》。该地图集从主题内容选取、表达策略以及具体符号设计、色彩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以期为城市精神文化地图集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11]。
2 设计理念与思路
城市精神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本魅力所在,是这座城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攒的宝贵财富,与其他文化比起来城市精神文化更注重城市内在精神的呈现。人们在提及城市时,通常会首先想到它的表层文化,如城市的美食、繁华程度、建筑特色等,而少有人了解到其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如历史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等。本文将从地图设计的研究角度出发,剖析城市的文化底蕴,将地图作为城市精神文化的载体,用地图语言表达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一方面在城市的发展过程的重大事件、精神文化遗迹景观以及英雄人物事迹中都蕴含丰富翔实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叙事材料,为解读城市精神文化提供了叙事载体,另一方面城市精神文化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历史中沉积沉淀所形成的,这个过程也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英雄人物的产生、遗迹景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诠释城市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提供了叙事脉络,此外城市的内在精神又为城市精神文化与社会群体建立了情感共鸣,产生了对城市精神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为叙事提供了叙事线索,从而建立了城市精神文化地图集设计的叙事理论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精神文化地图集叙事结构
3 实践案例
武汉是一座有着悠久荆楚文化的历史名城,它除了人们能够直接看到感受到的表层文化之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在近现代武汉的历史上,1919年武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封建帝制的第一枪,拉开了武装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序幕;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1938年又是在武汉打响了防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武汉会战,同样1998年抗击特大洪涝灾害,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从没有屈服,正因如此在武汉的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无不向世人展现了武汉的魅力和城市的伟大精神,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爱国精神”“革命精神”“抗战精神”等精神文化资源[12],这也为本次实践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思路来源。
3.1 城市精神文化的主题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和最高体现,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13]。在研究城市文化时城市精神是不可分割的,反观市面上的城市文化地图集或城市文化旅游地图集,极少数有把城市精神列入表达之列,加之城市文化中本身也蕴含了城市精神,二者密不可分。外国学者霍夫斯泰德[14]提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用一个洋葱来类比,由外到里依次是物质“符号”、英雄人物、民族性格和价值观,分别代表民族物质文化、性格、生存状态和文化基石四个部分。城市精神文化亦可用洋葱模型来描述,基于此我们构建了城市精神文化的层积结构模型即“城市精神文化洋葱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对城市精神系统的层级结构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据此实现对城市精神文化地图集主题内容体系的建立。模型最外层是物质“符号”,表现为城市历史遗迹、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等;模型第二层为英雄人物,是城市精神的代表;第三层是英雄事件,是城市精神的实际生存状态的代表;模型最里层则是“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核心的体现。
图2 城市精神文化洋葱模型
本研究将“城市精神文化洋葱模型”嵌入一个解读武汉城市精神文化的故事场景中,确立了“英雄的城市”“自然人文”“城市生活”“城市记忆”等主题,并以此作为地图集的图组。《武汉名片地图集》的设计理念是从地图设计出发,运用地图叙事展现武汉的城市文化及精神,整个主题思路蕴含两条脉络,一条是城市具象文化的表达;另一条主线则表达从表象认识更深层的城市精神文化解读过程,“自然人文”图组表示的是景观、建筑等城市文化标志物,包括山川、建筑、植物、江河、湖泊等。“城市生活”图组表示的是城市场所内各种城市活动和内容,本研究将其分为道路交通、城市布局、城市美食、医疗卫生、高校分布、道路街区等子主题。“英雄城市”图组表示的是武汉近现代发生的英雄事件,将事件作为城市精神表达的载体,分为武昌首义、武汉会战、抗击疫情、武汉加油等子主题。“城市记忆”图组是城市精神文化的更深层表达,同样事件的历程和英雄人物只是表达的载体,其表达核心是透过事件和人物展现城市精神,本次研究中分为首义历程、武汉会战历程、数据记录武汉抗疫、抗疫英雄等子主题。《武汉名片地图集》主题内容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武汉名片地图集》主题内容体系
3.2 表达策略
考虑到版面限制的因素,本文只选取“英雄城市”图组中“抗击疫情—定点医院”,以及“城市记忆图组”中“首义历程”两张地图进行案例分析。城市精神文化地图集所要表达的主体是城市文化,表达的核心是城市精神,然而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都不是具象的事物,其都蕴含在只属于这座城市所具有的景物、事件等载体中,基于此确定了通过对城市具象事物如建筑、风俗、饮食、遗迹、景观等载体的呈现来表达城市文化,通过城市英雄人物和英雄事件来呈现城市精神的表达设计,如图4所示。
图4 武汉城市精神文化表达设计图
3.2.1 表达对象
基于上述武汉城市精神文化地图集表达设计,明确了城市精神文化地图集表达的核心为城市的精神文化,其主体是城市文化,内核是城市精神,但是无论是城市文化还是城市精神都是极其抽象的概念,无法对其直观地展现与表达,只可以借助具象的事物来进行表达。城市文化包含的具象事物有建筑、风俗、饮食、遗迹、景观等,这些具象事物都可作为在具体制图过程中城市文化表达的对象。但是单纯使用上述的表达对象并不能表达出城市文化的核心——城市精神,在对城市精神进行表达时选取了城市的英雄事件和英雄人物作为新的表达对象,通过地图叙事对英雄事件历程、英雄人物特点的表达呈现出城市精神文化的核心部分——城市精神。
3.2.2 符号设计
地图符号最初的来源是对具体地形、地貌、景物等的抽象表达,地图符号在地图叙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反映空间关系和事物属性的双重视觉任务[11],是地图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在实践案例《武汉名片地图集》中多种符号具象设计与抽象设计融合使用,运用当下先进的图形处理技术,力争将地图中最基本的点、线、面要素,直观、协调、生动地传达给读者,从而发挥最好的叙事效果。除此之外在符号设计时还着重考虑了符号的三维效果,地图作为二维的载体很难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立体效果,加之地图本身就承载着巨大的信息量,如果只是将图画、文字拼凑到地图中更难达到叙事的效果,反而会给读者带来厌烦的视觉感受。因此,我们采用的设计策略是,图中次要的要素和信息简化处理,对城市中可以表达精神文化的地物要素重点突出,运用具象符号立体设计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抽象符号与地物特征文化相结合达到叙事和传播文化信息的效果。同时本次案例中无论是具象符号还是抽象符号的设计也追求保留原景观要素的属性特征以及色彩、结构的特征。符号设计如表1所示。
符号设计示例 表1
3.2.3 色彩设计
视觉化叙事研究认为色彩以我们看不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感觉和行为,每种色彩都对我们有着独一无二的影响[15]。由此可见色彩的重要性,色彩作为基本的地图语言之一,在地图叙事方面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在实践案例中地图设计色彩搭配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色彩与地图主题相适应,具有自身特色
色彩所体现的意义,始终由它所处的语境来决定[14],武汉素有江城之称又是荆楚文化的代表城市,在色彩搭配上最先考虑到的就是与城市精神文化的主题相适应,所以《武汉名片地图集》在风格上选用荆楚风格,整体选用复古感的色彩作为主色调,色相上选取冷色给人以沉静感,选用中明度、中纯度的古典型的搭配使得地图更具有文化底蕴感,但也并非全部如此,如在武昌起义子专题地图制作时,除了保留了古风的特点之外,还选用了更兴奋的色彩搭配,使得地图可以更好地与斗争反抗的主题相适应。
(2)淡雅和谐,具有象征性
不同色彩组合会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的感染力来自色彩的搭配和独特的象征性,在实践案例中对自然景观如水系、绿地采用自然景色象征,使用与之相似的颜色,对没有明确色彩特征的,采用色彩搭配渲染赋予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地图色卡构建如表2所示。
地图色卡构建 表2
(3)非均质的制图,具有层次性
城市精神文化地图有别于其他一般意义的地图,最核心的内涵是展现城市的精神文化,所以在要素选取、渲染上也追求高效地表达其深层的精神文化,所以在色彩搭配时图名和主题位于视觉效果的第一层,以传达关键信息,主图古风搭配以及高纯度标注位于视觉效果的第二层,对比效果稍淡以突出地图文化气息。
3.2.4 版式设计
“抗击疫情——定点医院专题图”采用的是拼图排版的设计布局,相信看过武汉版图的人都知道武汉的轮廓极其不规则,加之我们的地图以叙事为主,很难在有限的版幅之内做到规则布局,所以我们选择使用拼图叙事的手法,首先确立了主图占据版面的中心位置,面积一半以上,然后将各子事件,先进单位等展开介绍,以叙事框的形式根据空间分布特点拼合在一起,使其恰好规律分布在主图周围,使用指引线或箭头引导视线,强调整体布局的搭配美和协调美。
“首义历程专题图”的布局则显得更加规律有次序,这是运用了网格体系布局产生的效果,整个布局分为两大块,地图板块位于整个布局的左边占据整个版面的三分之二,位于视觉的第一层,右侧则是文本框和图框板块,位于视觉的下一层,叙事上则采用主题并置的叙事手法,将主题平行的三张子专题图并列布局于视觉第一层,将介绍武昌起义的情节和故事布局于右侧,串联历史发展脉络,将散乱的子专题图连接成整体,达到叙事的效果,具体样式见设计成果图5。
图5 “抗击疫情—定点医院”“首义历程”地图成果展示
4 结 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学术界对于城市精神地图集的探究存在的不足,本次研究构建了“城市精神文化洋葱模型”。提出了城市精神文化地图集的核心设计理念以及整体的叙事框架和表达设计,然后以具体实践案例为基础,详细阐述了设计思路、方法和过程,其中“城市精神文化地图集叙事结构”和“城市精神文化洋葱模型”是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武汉名片地图集》的设计是本研究的主体内容体系。本次研究还运用了叙事的手法来展现城市精神,形成了特色的地图表达策略,其中主要的模块设计有:确定表达对象、符号设计、色彩设计以及版式设计,在完成了上述的模块设计工作之后,整个地图集的设计思路就构建完成。本文的特色研究为:①凭借“城市精神文化地图集叙事结构”为后面的武汉城市精神的地图可视化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构建了“城市精神文化洋葱模型”,理清了城市精神文化的表达思路,深入地剖析了城市精神的层积结构和表达范畴。本文构建的“城市精神文化地图集叙事结构”和“城市精神文化洋葱模型”不仅仅适用于当下城市精神文化的研究与表达,还适用于其他类似主题的研究与表达。然而本文没有设立相应的城市精神的评价模型,不能从主观程度上验证“城市精神文化洋葱模型”的灵敏度与可推广性,笔者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会不断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