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
2022-01-08李艺玲杨佳麟
李艺玲,杨佳麟
(1.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2.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程,福建 厦门 361005)
乡村振兴是我国农村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新征程、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两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做好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习近平来闽考察期间指出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传统村落是指较早形成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并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村庄[1]。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步骤。为了促进乡村的振兴,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满足人们向往青山绿水,向往美好生活的要求,实现乡村价值的自我提升与增值已势在必行。福建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保存了一大批传统村落,延续了自然景观环境,承载了传统文化习俗和社会关系。它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已成为福建省最能体现“看山看水忆乡愁”的有形空间。
一、相关研究概述
近几年来,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研究十分重视,但对福建传统村落的研究相对滞后,缺乏较为全面的理论探讨。本文试图通过对福建传统村落整体状况的调查分析,结合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相关研究,参考发展实际提出合理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以期促进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活化。
国外较早地意识到保护古村落的重要意义。1964年《威尼斯宪章》首次将村庄和古村落列为历史文物保护范围,1999年《国际乡土建筑遗产宪章》指出乡村历史遗迹和古建筑的修复要注重历史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各种保护组织也相继成立,如英国成立了古建筑保护协会,美国成立了历史行动保护协会,法国、日本也成立了相关的非政府组织,通过参与立法、筹集资金等方式,对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主体建筑、文化景观等方面进行保护和修复。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保护主体,童成林倡导由各地政府担任当地传统村落全面保护的主体者[2];关于保护对象,王如刚认为传统村落应从风格与格局、建筑与庭院、乡土与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保护[3];关于保护效果,刘渌璐提出包括保护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等四个方面[4];关于保护方式,田慧认为旅游开发应是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而非唯一途径[5](P40)。
福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海洋文化、军事文化、闽台文化、宗教文化和地域文化交融,自然资源丰富[6],使得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勇铁提出,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必须构建全要素控制的历史景观保护体系,通过提炼福建历史景观特色,提高保护的系统性,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保护对象、保护要素和保护范围,进一步延续文脉,留住根与魂,彰显福建历史遗产和文化特色[6]。王胜熙认为有效的机制是传统村落发展的基础保障,应尽快建立健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智库,并运用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7]。孙燕提出对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应循序渐进,划分为村落传统保护阶段、乡村振兴阶段,再到与当地非遗对接活化阶段[8]。
就目前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现状而言,研究范围从个案研究扩展到区域多案例的比较研究,研究对象由传统村落的物质空间形态转向传统村落与人的互动关系[9],研究领域从空间形态的微观分析转变为结构分析和深度利用,研究方法注重城乡规划、旅游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应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传统村落深层文化内涵的挖掘还不够,对不同条件传统村落的保护方式还缺乏系统性研究。近年来对福建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方面的研究大多从地理条件、民族地区、文化习俗等角度进行区分,研究选择相对单一,未能对保护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本文将依据福建传统村落的发展脉络,深入挖掘福建多元文化内涵,对传统村落的功能更新、空间活化路径加以探索。
二、福建传统村落总体特征分析
(一)福建传统村落空间特征
我国从2012年开始逐渐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截至2019年,大多数有历史价值的村落已经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对象。为了贯彻落实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政策,财政部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自2014年以来,福建省先后有228个传统村落被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每个村庄可获得300万元。福建省财政已拨出近7亿元人民币,用于各种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2014年至2020年已累计安排资金5.52亿元,按照每镇700万元、每村450元至600万元的标准,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101个历史文化镇、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进行重点扶持①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2015—2019)》。。
福建省494个中国传统村落,761个省级传统村落分布在9个地级市②数据来源:《福建省传统村落与历史建筑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且呈现出不均衡状态(表1)。
表1 福建省各地市传统村落统计表
续表1
福建省传统村落的聚落如图1所示,传统村落分布越多颜色越深。从图中可以看出,我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大致为北方多于南方、西部多于东部。其中宁德、南平等地区分布较多,分别占24.7%和17.2%;龙岩、福州、三明等地区分别占13.7%、13.4%、12.7%;泉州、漳州分布较少,分别占8.8%和7.7%;莆田、厦门最少,分别占1.4%和0.4%。
图1 福建省各地市传统村落聚集图
图2 福建省各地市传统村落数量占比情况
(二)福建传统村落文化特征
福建省地形特征较为复杂,被学者概括为“八山一水一田”,传统村落众多,建筑类型和风格也非常多元。本文分别以闽北、闽南、闽东、闽西和闽中等五个空间区域划分,对比不同区域各自的文化特征对福建传统村落的影响。
1.闽北文化区传统村落文化特征
闽北是中国南部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形成了以丘陵山区为主要通道的低山区地貌特征,被誉为“福建文化走廊”。闽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现存的传统民居也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马头墙、精美的砖雕艺术和粗犷朴素的生土夯墙。朱子文化、茶文化、农家书香文化、宗教信仰[10]四种文化景观长期存留在了闽北传统村落。
2.闽南文化区传统村落文化特征
闽南位于福建省南部,相对地理面积最大,人口也最密集。它是北方汉族最早在闽定居的地区之一。闽南人多地少,海上交通便利,许多闽南人出海谋生。闽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上交通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频繁,促进了以闽南红砖楼为代表的传统民居建筑的形成,这些建筑明显带有海洋文化的痕迹。同时大量闽南民居(如番仔楼)是中西思想融合的产物。此外内陆山区的传统村落中还散落着大量土楼、土堡建筑,反映了闽南的防御文化。
3.闽东文化区传统村落文化特征
闽东地域空间较大,主要包括福州、宁德等地,既得山海之利,又有沃野平原。福州平原素来都是全闽政治文化中心。闽东山区由于山高岭峻,交通不便利,汉人对之望而却步,而畲民在此繁衍下来,逐渐成为福建畲族最主要聚居地。地理条件与人口变迁的因素,造就了闽东农耕经济与海洋经济并存的现状,由此闽东民居建筑具有鲜明的江城文化特色。如福州因其文化积淀多,建筑多呈连片纵向多进式的合院民居,布局有方,格局鲜明;宁德地区村落则有较多的楼居,形式多样的封火山墙是其最突出的外部特征。
4.闽西客家文化区传统村落文化特征
福建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原汀州首府所在地客家区,包括龙岩市大部分县区和三明市部分县市。与闽南人相比,“客家人”就是入闽的“后来者”。客家聚居区大多位于丘陵山区,他们的建筑更加注重防御功能,于是土楼和土堡应运而生。福建客家土楼造型独特,高度雄伟,院落众多,体现了客家人真诚团结、与自然和社会抗争的决心和能力。同时数百人聚集在同一栋楼里,共同生活、尊崇祖先,这也满足了客家人同住、敬祖的心理需求。它巩固强化了宗族家庭观念和以团结奋斗为核心的客家精神。
5.闽中和莆仙文化区传统村落文化特征
闽中区位于福建省中部,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三明市沙县、梅列、三元、永安、尤溪、大田等地。闽中区人口变迁,从闽西南而入的畲族和浙江进入闽北的汉人不断融合,千余年以传统农业为生存主要方式。因独处山区、自成一体、淡泊名利的人文性格,造就了闽中传统村落外观纯朴、不求奢华、讲究实用的山林文化气质。莆仙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是北方汉人迁入福建最早的聚居地点之一。莆仙处于闽南与闽东的交叉点,因此其传统村落大多保持了泉州民居重外部装饰的特点,又带有福建官家大宅的气派,形成其独有风格。
三、福建传统村落现存问题分析
第一,产权归属不清。产权是困扰古村落保护的长期问题。目前福建传统村落中大多数老建筑都是私有的,而许多村民由于自身缺少经费,并缺少保护和修缮的动力,致使对它们的保护和修缮工作难以开展。但如果由政府投资修缮,一方面古村落中老建筑数量较多,政府无力负担很多的修缮资金;另一方面老建筑的所有权为私有,利用公共资源大量的修复私有财产是不合理的。同时,大量装饰精美的祠堂、庙宇、书院等没有明确的产权划分,部分老建筑的产权人众多,较难理清产权关系。
第二,保护意识不强。基层政府和公众普遍对传统村落缺乏保护意识。村干部对传统村落的认识不同,保护意识参差,缺乏监督意识,导致传统村落规划实施困难。一些基层政府在保护观念上存在偏差,导致不少地方出现“拆村建村”的局面,出现了“有文脉却没有文化”的尴尬。此外,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不得不拆除老旧建筑,新建水泥楼。盲目地推旧居盖新房或翻新旧房子,用西方建筑填充传统村落,造成与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迥异的“新”建筑林立。
第三,空心化日益严重。近几年我省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许多传统村落因此无人居住、缺乏维护而日益“空心化”。村民新旧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和变化,不可避免加大了这一趋势。大部分传统村落,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村庄人口流失,老龄化、空心化、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出现。
第四,缺乏有效监管。我省各地在申报传统村落时较为积极,但申报成功后却忽视了后续的可持续保护。同时,由于对当地历史遗存资源的价值缺乏全面认识,对相应的保护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等、靠、要的思想偶有抬头,导致一些传统村落的保护设施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此外,由于缺乏一套科学、具体、细致的考核管理办法,公众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有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群众监督的作用难以真正有效发挥。
四、福建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策略
福建省传统村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文化,是新时期推进我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其保护和活化提出新思路,探寻新路径。
(一)注重规划引领,在提升保护活化理念上下功夫
规划是组织和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先驱,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组织实施的先导,是指导乡村建设与治理的蓝图,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南[11]。在活化传统村落过程中,要拓宽规划思路,兼顾当前实际和长远发展,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讲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以探索保护活化新体制机制。为了提升传统村落风貌,首先要确保规划的科学合理。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应明确保护范围,地理位置和保护方法,同时涵盖对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其他治理工程的合理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要强调兼顾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各级政府要会同有关部门监督和指导保护开发规划的编制,全程监督具体项目的实施。同时,由于传统村落保护的实施主体是当地村民,村庄的发展成果首先要惠及村民,集体分享。因此,制定保护开发利用规划,要充分尊重村民意见,要充分考虑村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可成立“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委员会”邀请成员全程参与,经过有效率地反复推敲论证后,才能迅速执行到位。例如被誉为“闽南第一村”的漳州市龙海区埭美村,位于九龙江南溪河畔,三山环抱,四面环水,是龙海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在保护中注重科学编制规划,提升古村品味,享有“一张规划管五百年”的美称[12](P23)。这种规划上的延续性主要是村民恪守禁改建筑格局的祖训,全村所有房屋制式、规模朝向、高低和建筑材料都由族里统一规划设计,老房子新房子之间布局齐整,风格统一和谐。
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一要充分调动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将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资源汇集到统一平台上来,实现效益最大化。二要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作为整体来通盘考虑,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城乡要素资源,增强传统村落内生发展动力。三要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整体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传统村落建设。四要大力宣传推介传统村落,让福建传统村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福建传统村落知名度、美誉度。五要充分尊重主体,让保护活化成果更多惠及当地居民和外来移民。
(二)注重因地制宜,在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上下功夫
传统村落文化挖掘及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的传统村落有不同的美。因此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要突出针对性,不同地区区分对待,可以从生态系统整体性、文化空间完整性、民俗文化多样性等角度出发。不能“一刀切”,要有的放矢地根据传统村落的不同形态和文化内涵加以保护,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同时充分发挥传统村落自身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特别是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传承和保护。
传统村落的保护应秉承分类指导、分层设计的理念。以激活传承文化为重点,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对每个古村落进行定制保护。一是应采取吸纳多元角度的数字保护模式,建立历史文化资源档案库(包括历史沿革、村落格局、历史遗存、环境要素等),并用最新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展现多层次、立体化的古村落景观。二是建立动态监管信息系统。跟踪监测遗产保护和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反馈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档案数据指标的变化情况,实行动态监管制度。
例如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形成的“党委政府+艺术家+村民+古村落+互联网”的乡村文化创意发展模式,成为假日游客众多的“网红村”。他们主要集中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使农村环境“活”起来。聘请了老工匠和艺术家用传统手艺修复古宅,派出了驻村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建立了一些公益性艺术教学中心、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和其他文化休闲公共设施,使村庄焕然一新。二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挖掘传统文化,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比如修建四平戏曲博物馆,复兴“戏窝子”,建设以酒文化为传承载体的博物馆,展示屏南红曲制作和黄酒酿造技术。三是让建设资金“活”起来。政府投资基础设施,个人修缮个人房屋,村委会将房屋出租代建,用租赁收入筹集修缮资金,保持良性循环。
(三)注重产业提升,在人口回归上下功夫
产业兴旺是传统村落振兴的核心。第一产业——引导以观光与体验为主的现代农业。在保护现有传统耕作文化的基础上,引导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小的区域,可以适当引入现代化设施农业。在需要与传统风貌进行协调的区域,应将农业作为展示传统村落。丰富乡村业态,通过“一村一品”“一村一形态”,打造发展新动能,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着力激发传统村落的生机与活力,真正使得传统村落既能“美得让人留下来”,又能让村民“口袋钱包鼓起来”。第二产业——推动以文创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及手工业转型。传统工业较低的绩效和较高的环境影响制约了传统村落发展,而传统手工业也因为产品流通有限而难以持续发展。可以将文创产业与传统手工业作为重点转型发展方向,一方面增加村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传统村落的活力。应在充分剖析自然文化特色和资源的基础上,引导与历史文化保护相关度高的产业发展,控制对保护负面影响较大的产业的引入。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生产与生活气息的“活态博物馆”,通过观光和体验,丰富传统村落来访者的体验。以特色民宿、驴友基地、老厝访古、郊野休闲、侨胞寻根、游客游赏等旅游产品为核心,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塑造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从而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
人口回归是传统村落振兴的重要支撑。传统村落的保护离不开村民的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承更离不开人的薪火相传。因此,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留住本地居民。本地居民对故土和祖宅的感情是他们参与文化遗存保护的动力,保护好村落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是保留了村民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传统村落目前常住人口结构普遍呈现严重的老龄化,可通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引入社会资本,提高村民经济效益和幸福指数,让其成为回归人口的榜样与目标。二是要吸纳回归的年轻人。在政府扶持、产业引领下,通过产业振兴,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宜居品质等手段,以点带面重塑回归年轻人的乡土情怀和乡村理想,鼓励其返乡创业,解决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三是吸引外来人口。在吸引本地年轻人回归的同时,也应该增强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和包容度,吸引外地游客走进传统村落寻幽探古,促进产业消费,激发传统村落活力,促进传统村落居民与外来人员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交互交融。
(四)注重制度建设,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保护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对传统村落负责人的培训,特别是要提高县(市、区)分管领导和有关乡镇负责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避免在重大决策过程中偏颇失误。推行乡村规划师制度,建议借鉴四川、浙江等省的成功案例的经验,公开招聘乡村规划师,充分发挥其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明确申报工作、保护规划编制与审查、保护现状评价、宣传培训等方面的职责,监督保护范围内建设工程的实施,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情况,通过及时了解保护情况,发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是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定期组织开展传统建筑工匠培训,建立工匠培训机制。完善传统建筑工匠名录,挖掘和保护一批民间老工匠、老艺人,培育一支具有传统工匠精神的工匠队伍。成立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管理公司,从事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收集以及古建筑的修缮、装饰、技术咨询等业务,为今后福建省传统建筑的保护修缮提供持续、有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资平台。合理处理投资、保护、使用、收益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资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积极性。大力激活民间资本投资,促进保护设施投资渠道多元化。同时,利用民间力量对保护设施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维护进行监督,实现传统村落保护设施建设的多方合作机制。另外可通过成立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租赁平台,引导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产权人将符合条件的房产租赁给政府或直接参与平台租赁,经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牵头进行基础加固修缮后,通过平台进入市场。可结合传统村落特有的风俗,将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改造为集旅游、民宿、手工艺作坊等多用途的活化建筑。
无农不稳。农业是为各行各业提供基础保障的行业。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工作仍需久久为功。分阶段、有步骤地规划引领,提升理念,因地制宜,挖掘内涵,通过产业提升吸引人口回归,让传统村落发新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