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绿电交易亮“绿灯” 区块链破解绿电认证难题

2022-01-08

中国科技财富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交易中心绿灯国网

文/本刊记者 陈 杰

近期,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正式启动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参与绿电交易的市场主体将获得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国网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绿色电力消费证明”。据悉,该证明最大的亮点是基于国内最大能源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国网链”,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多方共识、防篡改等技术特点,可信记录了绿电生产、传输、交易全流程信息,且具备全国唯一性和权威性;并在电力市场中有序开展证明的交易和流通,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绿电消纳水平,从而高效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低碳化发展。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绿电认证流程复杂、成本高且存在伪造、篡改等潜在痛点,这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其一是绿电交易主体非常多元,涉及发、配、输、送、用等各个环节,信息溯源难度极大。其二是绿电种类及信息庞杂,认证流程复杂,人力、物力支出成本高。其三是绿电认证缺乏权威有效的机制保障,其公信力和“商品性”价值未完全开发。

今年2月份,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开展了全国首次可再生能源电力超额消纳量交易,依托“国网链”成功为其出具数字化“消纳凭证”,区块链技术首次实现绿电认证业务的实践。“区块链本质上作为分布式记账技术,其可追溯、防篡改、公开透明等技术特性,可构建一种‘共建、共识、共享’的规则,能够较好地支撑绿电全生命周期的可信记录,实现为绿电消纳出具高可信的消纳凭证。”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技术部主任张显表示。

区块链何以为绿电交易主体出具权威可信的绿电消费证明破解绿电认证难题,撬动整个绿电交易市场活性的呢?国网区块链科技公司负责人王栋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第一,从区块链技术本身出发,独特的链式存储结构为绿电生产、交易、传输、消费全环节的有效“串联”提供了可能,进而才得以实现从源头上保障绿色电力的真实性、可信性,同时,由于其篡改成本极高,基本可杜绝违规操作现象。第二,从绿电消费证明的权威性来讲,国网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今年以来一直在推进区块链在司法鉴定领域的模式创新,此次开具的绿电消费证明将具备司法级公信力,能够有效释放其市场流转的“商品性”价值。第三,从绿电认证业务服务效率出发,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签章和智能合约技术可实现绿电交易信息的自动、精准、高效核算和绿电证书的链端核发。一方面,不带有主观情绪和偏好的计算机代码来执行智能合约,可规避人工操作失误风险,节省人力成本;另一方面,绿电交易全流程的透明可见、溯源可查帮助政府部门提升监管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十四五”是我国能源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窗口期,绿电交易市场的启动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绿色电力消纳,又能满足社会主体绿色消费的需求,助力我国能源消费低碳转型。以区块链技术为“绿色电力交易与认证”保驾护航,保障绿电消纳的真实性与可信性、激活绿电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未来,区块链在服务“双碳”目标和能源互联网建设等方面将大有前景。

一是,促进行业上下游良性互动。“绿色电力交易与认证”将能源产业链上的新能源企业、电力用户、交易中心等主体有序连接在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过程中,有利于构建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

二是,规范市场监管秩序。通过对每一度电的绿色属性进行溯源和认证,能够将绿电的商品与环境双重属性通过权威可信的技术手段区分开来,实现绿电传输过程的可视、可观、可查,提升市场监管的时效性、规范性。

三是,助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在以市场化手段充分激发供需两侧潜力下,用户绿色电力获得感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形成主动消费绿色电力的共识,推动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能源利用高效化,助力实现我国“双碳”目标。

此外,在国际社会推崇绿色发展的大环境下,基于区块链的绿电认证可面向国际社会提供可视化的绿色能耗可信证明,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绿色品牌的国际认可度,促进我国绿色能源产品出口,扩大我国经济发展国际场域,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交易中心绿灯国网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圆满完成春节长假保电任务
国网浙江电力 多措并举抓好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头等大事”
国网今年投资27亿元 新建7.8万个充电桩
为什么红灯停,绿灯行
国网电动汽车推出充电桩开放项目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的经济规范化研究
浅谈对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发展方向的思考
红灯停,绿灯行
加想建北美首个人民币交易中心
红灯与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