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在腹股沟疝患者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2022-01-07杨娅蒋锐肖瑜于红梅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冠状腹壁腹股沟

杨娅,蒋锐,肖瑜,于红梅

(西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四川 成都 610083)

腹股沟疝又称“疝气”,为普外科常见多发病,以男性多见。病因与腹壁肌肉强度下降和腹内压力增高相关,患者以腹股沟处突出体外的包块及站立时包块自行突出为主要特征,如治疗不及时,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公认的腹股沟疝早期有效的治疗手段,疝外科手术治疗前提是疝囊分型明确和疝囊颈结构的准确判断。早期对腹股沟疝的诊断主要依据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外科体检,误诊和漏诊率高[2]。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在腹部疾病患者辅助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B超应用较多,而随着CT技术不断完善,多层螺旋CT(MSCT)技术引起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各类疾病早期诊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3]证实,B超及MSCT技术在腹股沟疝早期诊断中均有积极作用,但目前有关B超与MSCT对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指导价值的研究尚无定论。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57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借以探讨MSCT对腹股沟疝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57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MSCT组(n=78)和B超组(n=79)。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完整;(2)符合《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4]诊断标准;(3)实验室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明确诊断为腹股沟疝;(4)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5)无躁狂症。排除标准:(1)重度精神疾病;(2)复发疝;(3)胶原代谢性疾病及结缔组织性疾病;(3)腹股沟疝手术禁忌症;(4)孕妇或产妇;(5)冠心病及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本研究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MSCT及B超检查 MSCT组行MSCT检查:指导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机(Aquilion One,日东芝公司320排CT)行腹壁或盆腔容积扫描,部分行MSCT增强扫描,扫描过程中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部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规格350 mg/mL,注射速率4 mL/s,注射剂量为1.0~1.2 mL/kg),注射完成后行2期动态扫描:动脉期为25~35 s、静脉期为50~60 s。扫描范围:沿膈顶扫描至耻骨联合平面下。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50~300 mA,层厚5 mm,层间距5 mm,螺旋比值1.375,扫描完成后应用薄层后处理技术重建,重建层厚设为1.25 mm,层间距设为1.25 mm,薄层容积数据传送至后处理工作站,同时进行图像后处理多平面重建,分别行矢状位以及冠状位的多平面重建。B超组行B超检查:检查前1 h叮嘱患者禁饮禁食,检查前需憋尿,检查中B超放置于患者腹股沟区,检查患者腹股沟管大小、其内是否有内容物,观察腹壁内是否有缺损情况。

1.2.2 手术治疗 全麻成功后,参照《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5]标准中手术方法进行。

1.3 观察指标

(1)MSCT及B超对腹股沟疝类型的诊断价值: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诊断斜疝、直疝、股疝的价值;(2)MSCT及B超对腹股沟疝分型的诊断价值: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腹股沟疝分型(Ⅰ型、Ⅱ型、Ⅲ型)的价值;(3)MSCT各扫描序列对腹股沟疝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关系的诊断价值;(4)MSCT检查中腹股沟疝与腹股沟韧带的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MSCT及B超对腹股沟疝类型的诊断价值比较

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SCT组诊断腹股沟疝分类的准确率为94.87%[(46+19+9)/78];而B超组诊断腹股沟疝分类的准确率为63.29%[(35+10+5)/79],MSCT组对腹股沟疝分类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组(χ2=23.579,P<0.05)。见表2及表3。

表2 MSCT诊断腹股沟疝分类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例)

表3 B超诊断腹股沟疝分类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例)

2.2 MSCT及B超对腹股沟疝分型的诊断价值比较

MSCT组对腹股沟疝Ⅰ~Ⅲ型的分型诊断准确率为91.03%[(29+22+20)/78], B超组为67.09%[(20+19+14)/79],MSCT组对腹股沟疝分型诊断的准确率高于B超组(χ2=13.547,P<0.05)。见表4及表5。

表4 MSCT诊断腹股沟疝分型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例)

表5 B超诊断腹股沟疝分型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例)

2.3 MSCT各扫描序列对腹股沟疝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关系的诊断价值

MSCT各序列扫描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发现,MSCT冠状位扫描诊断腹股沟疝准确率高于矢状位和横断位。见表6。

表6 MSCT各扫描序列对腹股沟疝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关系的诊断价值[ n(%)]

2.4 MSCT检查中腹股沟疝与腹股沟韧带的关系

MSCT检查显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位于腹股沟疝韧带的前方,而股疝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后方;腹股沟斜疝、腹股沟股疝均无侧新月征,腹股沟直疝有侧新月征,1例侧新月征显示不清。见表7。

表7 MSCT检查中腹股沟疝与腹股沟韧带的关系(n=78)

2.5 典型病例MSCT影像学图像

图1为双侧腹股沟斜疝患者(男性,92岁)MSCT扫描的横断位、冠状位图像,图1A示双侧股沟区圆形混杂的密度肿块,图1B示双侧腹股沟区混杂密度肿块。图2为同一例患者(男性,56岁)左侧腹股沟斜疝横断位、冠状位图像,疝囊位于左侧腹壁下动脉外侧。图3为双侧腹股沟斜疝(男性,63岁)横断位图像和冠状位图像。

3 讨论

腹股沟疝常分为斜疝、直疝和股疝三类[5],以斜疝最为常见,其次为直疝和股疝。研究[6]表明,与斜疝比较,直疝和股疝更易引发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文献[7]报告,积极明确腹股沟区的解剖情况有助于手术方案制定。一直以来,腹股沟疝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病史、典型症状和外科查体,早期排查也有采用B超检查,但诊断结果并不理想,对外科手术指导意义有限。近年来MSCT在腹股沟疝诊断中作用被临床医生广泛认可,进一步明确MSCT在腹股沟疝鉴别诊断和外科手术指导中的意义备受关注。

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组对腹股沟疝分类及Ⅰ~Ⅲ型分型的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组(P<0.05),与朱止平等[8]的研究大体相符,表明MSCT在腹股沟疝分类和分型诊断中准确率高,在类型鉴别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与B超检查比,MSCT检查扫描速度快、扫描病灶范围广,且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高,对较小疝囊或隐匿性疝囊均可清晰显示。此外,其对腹股沟疝分类和分型诊断的优势离不开其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原始薄层图像可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而进行多方位重建,并可根据诊断需要重建冠状面或横断面图像,MSCT全方位清晰显示疝囊及疝环,并明确疝内容物,因而对腹股沟疝诊断有明确优势。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腹股沟斜疝疝囊以腹壁下动脉外侧分布较常见,腹股沟直疝以腹壁下动脉内侧分布为主,腹股沟股疝MSCT扫描检查提示无侧新月征,且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后方,故而推测MSCT扫描检查可准确诊断腹股沟疝类型,MSCT能够清晰评估腹股沟疝内容物和并发症发生情况[9],对评估手术风险有积极意义。此外,MSCT冠状位扫描诊断腹股沟疝准确率高于矢状位和横断位(P<0.05),其中冠状位扫描更利于准确诊断腹股沟疝疝囊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P<0.05),虽以往研究表明轴位CT扫描在诊断腹股沟疝中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较难准确评估腹股沟疝分类[10],原因与CT轴位较难清晰显示腹股沟韧带及腹壁下动脉有关。腹股沟韧带、腹壁下动脉的上前部及下部较弯曲,且容积效应常使薄韧带结构与周围组织融合,MSCT有大范围容积扫描和多方位重建功能,通过横断面扫面图像重建技术而获取冠状位、矢状位图像,利于清晰显示腹股沟疝疝囊与腹股沟韧带关系及腹壁下动脉的关系[11-12]。由于腹股沟疝类型、疝囊大小及腹壁缺损程度不同,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也不尽相同,MSCT不仅有操作简便、检查迅速速、创伤小等优势,其还可准确显示腹股沟疝类型、疝囊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手术过程中修补计划制定和补片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13-14]。

综上所述,MSCT在腹股沟疝分类诊断以及腹股沟疝疝囊与腹壁下动脉、腹股沟韧带的关系评估中有明确价值,利于患者手术方案制定。但本文尚未涉及MSCT在腹股沟疝手术疗效和预后评估中价值的研究,未来可从这些方面进一步完善研究。

猜你喜欢

冠状腹壁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腹腔镜下腹壁侵袭性纤维瘤根治性切除加一期腹壁重建修复1例报告
新型冠状窦造影球囊导管在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春疫
新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新生儿如何预防感染
腹股沟疝有哪些表现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股沟疝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