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竹笋材两用林主要有害生物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2022-01-06邹建华曾建军黄雪龙

乡村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毛竹竹叶竹笋

邹建华 曾建军 黄雪龙 罗 洪

(1.新干县界埠便民服务中心,江西 新干 331305;2.新余市渝水区林业局,江西 新余 338000;3.新干县林业局,江西 新干331300;4.峡江县林业局,江西 峡江 331409)

培育与利用毛竹竹材和竹笋资源已成为江西省许多毛竹产区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1]。自2016 年以来,新干县把发展毛竹产业作为加快林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着力推进毛竹低产林改造工程。同时,为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带动新干县竹林经营模式由单一粗放式向高效综合式转化,新干县率先在县大岭林场建立46.67 hm2毛竹笋材两用林基地,大力发展集竹笋、竹材两用林于一体的毛竹笋材两用林。通过项目建设,每667 m2可新增毛竹60根、食用笋250 kg,林农每户可增收1 000余元,辐射带动周边千余户林农推广毛竹低改新技术面积约 65 hm2[2]。

随着毛竹笋材两用林经营集约化程度的逐渐提高,竹林的生态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竹子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科学护笋养竹、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提高竹林效益,笔者于2018—2020年,采取踏查、标准地调查及定点观察的方法,对新干县毛竹笋材两用林有害生物进行了广泛调查,对毛竹笋材两用林笋期和成竹期主要有害生物的越冬情况及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记录分析,并对无公害防治进行探讨,以指导科学防控。

1 笋期主要病虫害越冬情况及发生(危害)特点

1.1 竹笋泉蝇

竹笋泉蝇俗称笋苍蝇,其一两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在江西省,竹笋泉蝇成虫3 月上中旬羽化,4 月上旬终止羽化,并留有30%的蛹在土中滞育,越2个冬天,第3 年羽化。3 月中下旬成虫开始交尾,3 月底至4 月初成虫开始产卵,并将卵产于两笋箨上部之间。相对湿度较大时,卵经3~5 d 孵化。4 月中下旬幼虫蛀入笋内,经五六天危害后,竹笋被害特征明显(早晨笋尖部无露水)。成虫产卵于竹径较细的竹笋或竹笋的小枝上时,由于笋箨薄,初孵幼虫可以直接蛀入竹笋内危害,被害竹笋多死亡或仅小枝腐烂而死(见图1)。

图1 竹笋泉蝇

1.2 毛竹(笋)秆基腐病

毛竹(笋)秆基腐病俗称“烂脚病”,发病时间为发笋季节。初期在竹笋基部幼箨包裹着的几节笋壁上出现病斑,病斑呈小块状或条状,褐色至酱紫色,表面稍收缩,水渍状,腐烂、有恶臭。该病主要由暗色节菱孢菌危害引起,病菌常在病竹残留物或土壤里越冬。毛竹(笋)秆基腐病流行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病害会影响竹竿基部,引起枯萎倒竹或退笋,降低竹笋成竹率。

2 成竹期主要病虫害越冬情况及发生(危害)特点

2.1 竹丛枝病

竹丛枝病又称雀巢病或翘帚病。该病发生初期,病枝细弱,叶形变小,节数增多,节间缩短,小枝顶端长出几片新叶,小枝上长出无数侧枝,后期侧枝增多,形似鸟巢状或扫帚状。该病病菌为竹丛枝瘤痤菌,属子囊菌亚门、核菌壳目。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活的丛枝或芽叶内越冬。感病后,病竹生物衰弱,出笋减少(见图2)。该病在抚育管理差、不通风透光、湿度大的竹林较常见。

图2 竹丛枝病

2.2 毛竹枯梢病

毛竹枯梢病主要危害当年新竹,病斑多产生在主梢或枝条的节叉处,之后不断扩展成菱形,或向一方扩展成舌形,初为褐色,后逐渐加深至酱紫色。该病的病菌为核菌纲球壳菌目间痤壳科喙球菌属的竹喙球菌,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竹内越冬。病菌一般于翌年4 月产生有性世代,5 月中下旬至6 月上旬由伤口处或直接侵入新竹。4—6 月雨水多,发病重;8 月高温干旱,毛竹蒸腾作用增强,根部吸收的水分供应不足,抗病能力大大降低,故加剧发病(见图3)。该病一般在山岗、风口、阳坡、林缘、生长稀疏以及抚育管理差的竹林内危害较重。

图3 毛竹枯梢病

2.3 竹织叶野螟

竹织叶野螟俗称竹螟。该虫生活史特别复杂,在江西省1 年发生1~4 代,均以老熟幼虫在土茧内越冬。幼虫期危害最为严重(危害严重程度为第1代危害最重,第2 代次之,三四代较轻)。该虫主要以幼虫卷苞取食竹叶危害,4 龄前数条幼虫缀叶成苞,取食当年新竹细嫩叶上的表皮,造成竹子幼叶下表皮满布白斑,竹叶不能生长。5 月下旬初孵幼虫群集卷苞(见图4),6 月上中旬幼虫分散,各自卷苞。该虫的成虫有趋光性。

图4 竹织叶野螟危害竹叶

2.4 竹篦舟蛾

竹篦舟蛾俗称竹青虫,在江西省1 年发生4 代,以幼虫在竹叶上越冬,是取叶食量较大的一种毛竹害虫(见图5)。竹篦舟蛾主要以幼虫竹叶竹叶,各代幼虫从4 月下旬开始至12 月均可取食危害。当日均气温在3 ℃以下时,幼虫一般不会取食;当日均气温在8 ℃以上时,越冬幼虫一般中午取食;4月时幼虫取食量增大。该虫成虫有趋光性。

图5 竹篦舟蛾

2.5 刚竹毒蛾

刚竹毒蛾在江西省1 年发生4 代,以蛹在薄茧越冬(见图6)。幼虫取食竹叶,各代幼虫取食期分别为3月中旬至5月上旬、5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上旬至8月上旬、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大面积发生时可将竹叶吃光,使竹腔内各节内积水,严重时导致被害竹林成片死亡,翌年出笋数量减少,成竹眉围下降、竹林荒芜。该虫的成虫有趋光性。

图6 刚竹毒蛾茧

2.6 两色绿刺蛾

两色绿刺蛾俗称竹刺蛾,江西省1年发生1代。两色绿刺蛾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茧内越冬。越冬幼虫于5月上中旬化蛹,成虫于5月下旬初见,6月上旬成虫产卵,卵经3~5 d孵化幼虫,6月中旬小幼虫啃剥食取竹叶下表皮,造成竹叶枯白,失去光合作用能力。4龄后幼虫取食全叶,取食量随虫龄增大而增加,虫口密度大时可将竹叶全部吃光,危害严重时可造成竹子枯死。该虫成虫具有趋光性。

2.7 黄脊竹蝗

黄脊竹蝗俗称竹蝗,在江西省1 年发生1 代,以卵在土表1~2 cm 深的土壤中越冬。5 月上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群集在小竹、禾本科杂草上取食,一二龄若虫(跳蝻)集中在竹梢取食。其除了危害以毛竹为主的刚竹属中的各主要竹种外,还危害玉米、水稻、白茅、棕榈等农作物。黄脊竹蝗取食量大,是我国记载最早的昆虫,被称为“中国森林第二大害虫”。

3 无公害防治措施

3.1 加强培育管理

加强竹林的培育管理,促进竹子健康生长,提高竹林的抗性。采取砍伐和钩梢两种措施,清除竹林内的病枝梢和枯株,运出林外集中烧毁,彻底消除毛竹丛枝病和枯梢病的感染源。对于低洼积水竹林,需开沟排水,预防病害发生。及时挖除退笋,增强竹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禁止有病母竹外运或引入新区种植,禁用病株、病梢、病枝等作露天用物,防止病菌扩散传播。及时间伐和砍除老竹和杂灌,增加竹林通风透光,破坏病虫越冬场所,使竹笋夜蛾等害虫失去中间寄主,大大减少越冬病虫的基数[3]。6 月垦挖、施肥,7—8 月削山,冬季挖山深翻林地,破坏害虫的越冬生境,杀死地下成虫,清理林中杂草,消灭杂草中的越冬卵。

利用竹篦舟蛾幼虫受惊吐丝下垂、坠落的习性,组织人力摇击竹竿,捕杀竹篦舟蛾幼虫;在黄脊竹蝗成虫产卵期人工挖除其卵块以防治黄脊竹蝗;用废塑料袋套住笋尖,保护笋上部不被笋象虫危害[4];每年8月至翌年3月在竹林地压上不带菌或用生石灰消毒的客土,土厚10~15 cm,或垦复同样的深度,该措施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而且能控制毛竹虫害大面积发生。据新余市2004年调查,未压土的竹林被害虫危害的概率高达60%,而压土竹林的被害率仅为10%左右[5]。另外,在有条件的竹林可以安装杀虫灯诱杀各类害虫的成虫。

3.2 倡导生物防治

防治毛竹笋材两用林病虫害时,应将笋的食用安全放在第一位。优先选用生物制剂,如白僵菌、Bt 等,或者释放寄生蜂等天敌昆虫开展防治[6],即可在竹林中释放赤眼蜂控制竹织叶野螟、竹篦舟蛾,也可在竹象虫、竹织叶野螟等害虫的幼虫期喷洒白僵菌控制虫害危害范围。另外,可种植适量白花泡桐培养天敌昆虫红头芫菁防控黄脊竹蝗,达到“以虫治虫”的效果[7]。

3.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方法是一种救急措施,目前仍是防治毛竹害虫的重要手段[8]。但要注意,在毛竹害虫发生严重,不得不使用化学药剂时,一定要选择低毒高效、污染小、低残留的药剂。例如,在蜜源地喷洒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消灭竹螟成虫;将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于竹竿基部进行竹腔注射,每株注射1~2 mL,控制竹织叶野螟、竹篦舟蛾等的初龄幼虫;人工施放烟剂或机械喷烟熏杀取食竹叶的幼虫,也可喷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防治取食竹叶的幼虫。使用化学药剂时,需注意禁止使用呋喃丹等高残留农药,以免造成食用竹笋中毒事故。

猜你喜欢

毛竹竹叶竹笋
雪地里的小画家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竹》
敲竹杠
竹笋
竹叶沟怀古
学包圆锥粽
竹笋
竹笋见到阳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