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长顶程箱涵顶进线性控制技术
2022-01-04王小超
王小超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0 引言
对于大跨度箱涵顶进施工,线性控制(平面位置和标高)一直以来都是施工控制的薄弱环节,而线性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道路的整体线性和顺畅。
1 确保箱涵顶进线形的相关措施概述
为防止顶进时出现“扎头”现象,箱涵底板前端应预留一个弓形坡度,滑板顶面应设置1%的上坡。箱涵顶进过程中,应随时测量底板标高,以便相应调整前端开挖深度。此外,可以通过改变左右两侧的顶力、挖掘或千斤顶的位置来控制顶升过程中的左右偏差。在接力器之间顶进的方式中,在接头之间准备相应的剪力楔来传递剪力,顶进施工时,前后接头重心的运动轨迹可以尽量重叠,以促进剪力楔的最佳使用效果,避免段间剪力过大的现象。另外,千斤顶顶进过程越长,顶进施工速度越快,但需要基于较高的控制技术水平,千斤顶顶进行程在20cm 以内。
顶进前,测量预制箱涵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复核,确定顶进方向,同时设置标高控制点,对箱涵内侧预埋标高及中线控制桩,控制桩预埋在底板中线上,最外侧两个设置在箱涵边50cm位置,剩余沿底板中心每隔2m 设置一个,在顶进涵外侧顶进前方开挖面每隔2m 设置中心线控制点。顶进过程中,基坑底部土体开挖应按标高进行控制。严禁过度挖掘。同时记录高程和方向测量,如图1 所示。
图1 预制养护完成的箱涵主体
顶升设备及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顶进设备应根据计算的最大顶进力来确定。顶力可按额定顶力的60%~70%计算。
(2)高压油泵及其控制阀的工作压力应与千斤顶的工作压力相匹配。
(3)液压系统油管内径应根据工作压力和计算流量选择。回油管路主油管内径不小于10mm,支油管内径不小于6mm。
(4)油管要清洗干净,油路布置合理,密封好,液压油脂要过滤。
(5)顶进过程中,当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严禁在工作状态下维修。
顶进过程中,每顶进一次箱涵,应观测一次箱体轴线和标高。并做详细记录。如发现偏差,及时通知顶起指挥采取措施。若偏离中心线,应在下一次顶进时立即调整顶升镐,及时纠正偏差。如遇吊头或扎头,应及时采用超挖、欠挖预留土的方法及时调整。
施工监控是保证顶进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顶进过程中需要实时进行监测与控制,及时分析测量数据,随时准确掌握顶进桥涵主体结构的状态,预测其发展趋势。发生左右偏差时,一般采用挖土校正法和千斤顶校正法进行调整;发生上下偏差时,一般采用调整刃角挖土量、铺筑石料、基底注浆、插入小桩等方法进行调整。
施工监控是保证顶进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顶进过程中,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分析测量数据,随时准确掌握顶进桥涵主体结构的状态,预测其发展趋势。
2 箱涵左右偏差时的预防和纠偏措施
2.1 预防措施
工作坑滑板中心轴线应与桥涵中心轴线一致。滑板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刚性和强度。如有必要,滑板上层应安装钢网,以防止滑板在顶升过程中开裂。滑板表面应光滑,底面应设置粗糙面或锚梁,以增加抗滑能力。滑板应做成前高后低的上坡,坡度为0.2%~0.5%。当地基承载力较好时,取小值,否则取大值。滑板两侧沿顶进方向设置导向墩,距离桥涵外缘50~100mm,控制桥涵顶进方向。
顶进过程中,前方土体开挖厚度和宽度要左右对称,确保前方阻力和侧面的阻力对称;后面千斤顶顶力要左右基本相同,偏差不超过规范允许值。
2.2 纠偏措施
通过增加一侧千斤顶的顶力来调整。即增加一侧油泵的油量和一侧顶升力,或减少另一侧油泵的油量和顶升力,形成部分顶升力进行校正。若前端需向左倾斜,需要加大右侧千斤顶的顶力,或者降低左侧千斤顶顶力。
用后背顶铁调节。更换顶铁时,根据偏差,在顶铁一侧多加一块钢板。如果前端需要向左偏离,在右顶铁端再加一块钢板。
在导墩和箱涵之间加垫木进行调整。也可在顶进前端增加预留土高程,利用前端阻力来调整,如图2 所示。
图2 箱涵顶进千斤顶布置
3 箱体抬头的预防和纠偏措施
3.1 预防措施
顶进过程中,应及时测量标高,如发现箱体上升,应及时调整。
(1)如果底刃脚前端超挖略低于底板,以后会逐渐调整。
(2)如因挖宽不足,耗土过多而抬高箱体,可在两侧适当超挖。超挖土方量应通过计算确定,以防止顶到一定距离后“扎头”。
3.2 纠偏措施
出现箱体抬头后,如果偏差不大,应采用超挖底板土方的方法,但要注意防止超挖引起的扎头。如果偏差较大,且接近设计位置,可采用在底板下挖土,挖空后采用自然下沉或前端加压的方法,使前端下沉至设计标高,如图3 所示。
图3 箱涵顶进到达设计位置
4 箱体扎头的预防和纠偏措施
4.1 预防措施
(1)顶进前,降水疏干前方地基土体,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2)根据每次顶进时的标高变化,预留土开挖时必须控制好基础面坡度,尽量不要破坏边坡上的原状土,严禁超挖后回填。
(3)应减少顶升前端附加重量对标高的影响,如材料、机械设备等。
(4)准确掌握顶进过程中的标高变化,在每个顶进间隔进行测量分析,及时掌握顶进过程中箱涵的标高变化,从而对箱体前端土方超欠挖做出准确判断。
4.2 纠偏措施
箱涵顶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箱涵中心线和箱涵前后标高。当发现箱涵前端下降,箱涵底平面有反坡时,计算其顶推位置是否超限,以确定是要应采取措施纠正扎头。
4.2.1 纠正方法
(1)钢轨加混凝土法:将箱涵顶进前端的基底开挖形成顶宽2~3m、深0.6m、底宽0.6m 的T 型槽,靠近箱体一侧向箱体下方延伸0.3m,用小于T 形槽顶宽0.3m 长的钢轨沿顶进方向每间隔2~3m 布置一根,轨头向上,靠近箱体一侧也伸入到箱体下,与校正混凝土平齐。另一侧,轨面靠近箱底,钢轨纵向设置为需要校正的坡度。同时,沿纵向设置防止钢轨滑动的铁件,以加强钢轨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用早强混凝土浇筑丁字槽时,其顶面应确保平整光滑,并与轨面纵坡一致。为了保证顶进的停止时间,早强混凝土的强度必须在养护24h 内达到C15 以上的混凝土等级。在混凝土表面用石蜡和滑石粉制成润滑层,当混凝土强度达到C20 或更高时,再次开始顶起。
(2)钢轨加废旧混凝土枕或组合钢轨排法:钢轨与废混凝土轨枕形成轨排,中间填碎石或卵石土压实,或钢轨可焊成弯形,中间填碎石或卵石土压实。
(3)底刃脚增加向上翘的角度:保持基底以上8~10cm 的土壤不挖,利用船头坡使之抬头。
(4)如果因土质松软导致扎头,可以在底板前换铺片石或碎石,边铺边推进施工。
4.2.2 纠正注意事项
(1)校正前箱涵底板坡度与校正用早强混凝土表面坡度的夹角不得超过3%,尤其是箱涵与滑板未分离时;否则,前端应力会过于集中,矫正混凝土的表面坡度被切割或改变,导致矫正失败。
(2)为防止校正混凝土整体被推开,不挖前面的路基土,利用原有路基土承受顶推力。
(3)防止钢轨滑动的铁件应宽大牢固,推前应在钢轨表面涂上润滑油,以减少滑动摩擦。
(4)在确认“扎头”和校正高程时,需要以“扎头”时底面的反坡作为原始的确认和比较依据,否则将失去最佳的校正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