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安江画廊优美景观林带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2022-01-04245200安徽省歙县林业局罗靓亮
245200 安徽省歙县林业局 罗靓亮
将新安江画廊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是推动区域林长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按照安徽省委、黄山市委决策部署,歙县正在加快推动新安江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建设,将新安江画廊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笔者结合新安江两岸树种结构简单、色彩单调等现状,提出抓好林相改造、打造彩叶景观林带等对策,旨在加快推动流域林业生态建设。
一、新安江画廊优美森林景观带建设的重大意义
歙县境内新安江流域干流总长度77千米,涉及9个乡镇,与浙江千岛湖毗连,是歙县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对外窗口。
《安徽省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和省级林长会议精神等文件的出台,给予了新安江流域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重点支持,要求加快林相改造,构建新安江优美生态走廊,把新安江百里画廊打造成为安徽省林长制改革的创新样板。抓好新安江生态功能区建设,打造靓丽生态风景线,对歙县生态融杭、打造皖浙1号风景线、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展示歙县生态建设窗口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安江百里画廊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建设更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大举措。
二、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森林资源及生态景观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歙县先后开展了贷款造林、长江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对新安江干流及支流乡镇受破坏森林进行大规模绿化。通过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让新安江流域森林植被呈历史性增长态势,生态环境日益变美。目前,新安江两岸森林植被丰富,但森林资源依然以马尾松和杉木为主,树种结构单一,景观色彩单调。沿江很多地段常绿阔叶林严重不足,缺乏外貌多样、树冠浑圆、宽阔起伏的自然美,森林景观缺乏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与融入杭州都市圈的时代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新时期,歙县要以新安江沿线为突破口,大力调整优化树种结构,加快林相阔叶化、彩叶化、珍贵化改造,构建与歙县森林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特征相协调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建设“美丽歙县”和“国家级森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三、扎实推进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森林景观提升工程建设
近年来,歙县高度重视新安江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积极开展林种结构调整试点,累计完成新造林11.5万亩、长防林封山育林4.2万亩、森林抚育42万亩、退化林修复9.5万亩。为打造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扎实推进两岸森林景观提升工程建设,需大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全力抓好林相改造。对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沿线马尾松和杉木纯林进行林分更新改造,以逐渐达到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层林尽染的景观效果,美化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森林生态景观。预计到2025年,将完成新安江沿岸第一道山脊线内6.7万亩马尾松纯林改造。在新安江沿线,每年对松林内少量枯死树木进行清理,做到及时完成枫香等阔叶、彩叶树种补种,通过不断增加彩色树种和珍贵树种的比例,完成多色层、多树种的森林建设。
2.打造彩叶景观林带。学习和借鉴浙江杭州彩叶林建设的成功经验,在重点区域开展森林彩化美化珍贵化建设,大幅增加彩叶树种比例,着力打造新安江优美森林景观带,构建靓丽生态风景线。预计到2025年,在沿江两侧打造4片色叶彩化点。引进国外“近自然林业”技术,加快野樱、檫树等乡土彩叶树种的更新,完成百里大画廊两侧林分更新改造。为达到提质增美目标,沿着旅游风景道进行百日草、波斯菊等易活草籽播撒,对妹滩大坝等重要节点进行美化,落实优美景观林带建设要求。
3.增添沿岸湿地景观带。对沿江108米水位线以下及低洼处耕地实施还湿还林,增强四季景观变换效果。突出抓好深渡镇凤凰岛、漳潭等“十大湿地”及渐江段湿地建设,实行“一地一策”,选择中山杉、枫杨等退耕还湿还林主打树种,配以芦苇、芦竹等草本植物,打造新安江特色旅游“网红点”。因地制宜制定湿地修复措施,通过宣传报道湿地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功能,吸引当地居民主动参与湿地保护。在“安徽湿地日”开展系列湿地保护活动,联合农田水利多部门推动休耕还湿等工程建设,栽植垂柳、红叶石楠等绿化大苗,选聘生态巡护员经常性开展巡护工作,尽快完成“十大湿地”建设。这期间应健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增加实物和资金补偿,包括绿色产品补偿、人才补偿、技术补偿等,为景观带长效建设提供保障。
4.打造古树名木景观亮点。对新安江两岸沿线444棵古树实行“一树一策”保护性修复措施,着力打造沿江徽派村落水口林,使古树名木资源成为新安江畔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针对古树群所在区域,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有效治理,通过砌花坛等方式加强古树根部保护,保证古树能够持续生长,呈现良好状态。同时,做好“森林旅游+”开发文章,扩大人们对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提升景观知名度,促进古树名木特色资源品牌化发展。
5.抓好特色经济林基地亮点。抓好“三潭枇杷”“三口柑橘”“富岱杨梅”“徽派盆景”等特色经济林品牌基地建设,打造休闲游等生态旅游亮点。围绕特色品牌打造目标推进全域旅游项目开展,发展“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模式,促进旅游与特色产业融合,形成发展新业态。预计到2025年,促成2.9万亩果园提质增效,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基地10个。推行生态旅游休闲和复合经营模式,加快沿线旅游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工业发展,可以形成特色生态产业,形成当地循环经济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如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可以实现特色生态产品深加工,同时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凭借深厚文化底蕴打响品牌,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健康主流价值观。以产业市场为导向,地方企业将纷纷参与到创新性生态产业发展中,如绿色生态日用品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在为地方品牌基地建设提供动力和资源的同时,推动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为地方特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6.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加大对沿线31.85万亩公益林和天然林的保护力度,对新安江一线山脊实行禁伐。重点抓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防治工作,保护新安江沿线生态景观, 同时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在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新安江水质等方面的重要生态功能作用。在新安江沿线林带景观范围内,联合自然资源、林业、森林公安等多个部门开展执法工作,及时发现和查处非法侵占林地、湿地和破坏森林资源等行为,对盗取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民众对景观林带建设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方位保护森林资源不受侵害。
作为安徽省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新安江流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目前受景观色彩单调等因素影响,仍然缺乏自然美,未来需要加快两岸林相改造,打造彩色景观林带的同时,从湿地景观、古树名木景观、经济林基地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有效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