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凤庆县中心城区供水工程地质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治

2022-01-04余大江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隧洞风化岩体

余大江

(云南恒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中心城区供水工程是由澜沧江小湾库区取水,由浮船式泵站提水,经黄家山隧洞、白花林倒虹吸引至凤庆县第二水厂,线路全长16 837.197 m。凤庆中心城区供水工程设计保证年引水量为3 414.3万m3,引水线路设计流量为1.62 m3/s。本文研究泵站区、输水隧洞及倒虹吸线路区三类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并进行工程地质评价,以期为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及建议。

1 地质环境概况

工程引水线路位于横断山脉的南部,工程区东部为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西部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工程区属巴迪—兰坪掀斜隆起区之巴迪—碧江强烈凸起区。地势北高南低,自然山坡坡度一般为30°~45°,地形切割强烈,形成了高山、峡谷、陡坡等地貌形态。

引水工程沿线斜坡地段第四系大面积覆盖,出露基岩为古生界花木岺组中、下段片麻岩、变粒岩变质岩系,中后段下伏基岩为华力西期-印支期二云花岗岩。工程区处于澜沧江断裂、南汀河断裂与柯街断裂之间的三角形地块,紧邻澜沧江断裂带,线路近场区内发育较大的区域性断裂构造有近东西、北西和北东三组。

工程区处于滇西南地震带[1]。区内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决定了地震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区域范围内历史地震记载,发生大于4.7级地震160余次。记录到最早的地震为公元886年发生在云南大理的5.5级地震,最大地震为1976年云南龙陵7.4级地震,震中位于凤庆西南约110 km。

2 工程地质评价

2.1 浮船式提水泵站工程

提水泵站区水库正常蓄水位1 240 m以下的岩土体长期处于水下饱和状态,表层残坡积(Qedl)及碎裂结构岩体局部有崩解松动现象,变形深度3~5 m,自然岸坡总体稳定。当水位降低至1 180 m,库岸大部分露出水面,地形坡度35°~45°,表层残坡积及碎裂结构岩体局部有崩解松动现象,变形深度3~5 m,易引起岸坡表层岩土体坍塌变形。

提水泵站区地质构造以片麻理、片理结构面发育为主,以马庄向斜轴部为界,北东翼片麻理、片理倾向SW,倾角28°~45°;南西翼片麻理、片理倾向北东、东,倾角25°~60°。次之发育的节理裂隙以陡倾为主,表现为张性。泵站区钻孔及天然断面揭露,全风化底界埋深5.1~16.5 m,全风化花岗片麻岩呈砂土状;推测强风化底界埋深40~60 m。全、强风化岩体节理裂隙面闭合性差,相互交错发育,岩体完整性差;深部弱风化岩体中的节理裂隙闭合性好,岩体较完整。

根据结构面赤平极射投影图[2](图1),片麻理倾向上游,与坡面斜交,L1、L2陡倾,L1、L2的组合结构面陡倾,L2与片麻理组合结构面倾向上游,倾角41°,均不存在不利的临空条件;L1与片麻理组合结构面倾向坡外,倾角与坡面基本一致,为最不利的组合结构面,会引起局部边坡失稳。

图1 浮船式泵站岸坡结构面赤平极射投影图

2.2 黄家山隧洞工程

(1)基本地质条件。隧洞平均埋深50~150 m之间,最大埋深约213 m,轴线方向193°。地面高程1 720~1 930 m,相对高差约213 m。地形坡度一般在30°~40°。出露岩性主要为花岗片麻岩夹变粒岩、片岩。漭街—施家山断裂与隧洞斜交,物质组成以碎裂岩为主,宽度10~20 m,受断裂影响,岩体完整性较差,受断裂构造影响,层间褶曲发育。隧道进、出口段岩体呈强风化,洞身段全风化底界埋深约10~20 m,强风化底界埋深约50~150 m,断裂构造附近存在风化深槽。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进、出口段地下水埋深约30~50 m,位于隧洞底板以下;洞身段地下水埋深50~120 m,高于隧洞底板50~100 m。隧洞穿越段大的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出口段受岩体卸荷影响,表层为崩坡积覆盖,厚度1~2 m。

(2)工程地质评价。黄家山隧洞全长1 071.019 m,隧洞围岩稳定性分为不稳定、极不稳定型。工程地质根据围岩稳定性分为八段。

第一段隧洞埋深0~30 m,围岩呈强风化,岩体完整性较差,隧洞埋深较浅,沿片麻理、节理面及组合结构面易产生塑性变形,围岩极不稳定,隧洞开挖受地下水影响轻微。

第二段隧洞埋深30~90 m,围岩多为强风化岩体,碎裂—碎裂镶嵌结构,岩体完整性较差,围岩类别为不稳定—极不稳定,洞身段岩体呈强风化,中等透水,局部的破碎带强透水,涌水量约1~2.5 L/(min·m)。

第三段隧洞埋深90~170 m,围岩多为弱风化,层状~块状结构,片麻理闭合性好,片麻理多倾向NE,倾角25°~35°,片麻理走向与轴线斜交,弱风化岩体完整性较好。受漭街—施家山断裂影响,层间褶曲发育,顺层破碎带岩体结构较差,为不稳定 —极不稳定;洞身段岩体呈弱风化,微透水—中等透水,局部的破碎带强透水,涌水量约3~5 L/(min·m)。

第四段隧洞埋深170~200 m,受漭街—施家山断裂构造影响,碎裂—碎裂镶嵌结构,岩体完整性较差,围岩类别为不稳定—极不稳定,洞身段岩体呈强风化,中等透水,局部的破碎带强透水,涌水量约4~6 L/(min·m)。

第五段受漭街—施家山断裂的断层带及破碎带,物质组成为压碎岩,围岩为不稳定,岩体强透水涌水量约5~7 L/(min·m)。

第六段隧洞埋深160~200 m,受漭街—施家山断裂构造影响,碎裂—碎裂镶嵌结构,岩体完整性较差,围岩类别为不稳定—极不稳定,洞身段岩体呈强风化,中等透水,局部的破碎带强透水,隧洞开挖存在线状水流,涌水量约4~6 L/(min·m)。

第七段隧洞埋深80~160 m,围岩多呈弱风化岩体完整性较好;受漭街—施家山断裂影响,层间褶曲发育,顺层破碎带岩体结构较差,为不稳定—极不稳定;局部的破碎带强透水,涌水量约2~4 L/(min·m)。

第八段隧洞埋深0~80 m,围岩呈强风化,碎裂—碎裂镶嵌结构,岩体完整性较差,围岩类别为不稳定—极不稳定,出口段地形坡度20°~30°,受强卸荷影响,表层覆盖1~2 m厚的崩坡积碎石土,天然边坡基本稳定,开挖边坡局部稳定性差。

2.3 白花林倒虹吸工程地质

(1)基本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整体平坦,两岸地形坡度10°~15°。岩性主要为河床冲洪积砂卵砾石,层厚度3~5 m,第三系砂质泥岩、砂砾岩夹褐煤,半成岩状。第三系岩层近水平状。场地内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地下水埋深0~2 m。工程地质分段分为基本稳定型和中等稳定型。

(2)工程地质评价。置于第四系残坡积工程,覆盖层厚度小,墩基可置于下部全风化花岗岩中,承载力、抗滑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河床冲洪积层砂卵砾石层作为持力层,承载力、抗滑稳定性可满足设计要求。

置于上第三系中的过程,承载力、抗滑稳定性可满足上部管道的荷载要求。

凤小公路为沥青路面,运行多年至今未发生过地基沉降和较大变形破坏,地基固结程度高,管道布置于公路内侧也不会存在不良的地基稳定问题,管道基础总体基本稳定。

沿着乡村公路内侧布置,公路运行良好,未发生过路面沉降变形,该段地形相对平缓,管道基础置于半成岩砂质泥岩中,地基承载力可满足上部管道荷载要求,局部段公路内侧边坡稳定性差,管道基础开挖易引起失稳,需进行支护,总体属基本稳定。

3 地质灾害防治

3.1 浮船式提水泵站工程防治

浮船段山体总体稳定,受水库水位升降及表层岩土体强卸荷影响,锚墩以下岸坡表层0~5 m岩土体已发生了变形,为不稳定岩土体。建议锚墩及浮船停靠站基础置于5 m以下,深入强风化岩体内一定深度,并采取地基锚固措施,永久边坡需进行护坡处理,建议开挖坡比1∶ 0.75~1∶ 1。浮船锚墩位于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1 240 m附近,在水库正常运行情况下,基础开挖受库水的影响大。1 240~1 166 m段岸坡全风化层上部还存在液化的可能,不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3.2 黄家山隧洞工程防治

隧洞进出口段基岩出露,岩体呈强风化,岩性为花岗片麻岩夹变粒岩、片岩。岩体结构面以片麻理发育为主。自然边坡基本稳定,开挖边坡局部稳定性差,建议开挖坡比1∶ 0.5~1∶ 0.75,需进行护坡处理,进口0~10 m建议采用挂网+系统锚杆进行支护,局部岩体破碎洞段采用钢拱架支护。隧道开挖中围岩不稳定—极不稳定地段,需采用挂网喷锚及钢拱架支护措施,并及时衬砌。隧洞内水压力大,掘进过程中可能出现涌水,建议做好超前固结灌浆和排水。

3.3 白花林倒虹吸工程防治

自然边坡基本稳定,开挖边坡局部稳定性较差,永久边坡段建议开挖坡比1∶ 0.75~1∶ 1,需采取护坡措施。公路内侧边坡开挖稳定性差的问题,管道基础开挖需采取相应的护坡措施。对于层透水性强,水位高的地段,基础开挖存在基坑涌水和边坡稳定问题,需采取抽排水和边坡支护措施。

4 结论

本文对云南凤庆县中心城区供水工程路线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调查,认为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属地质灾害易发区。通过对浮船式提水泵站工程、黄家山隧洞工程、白花林倒虹吸工程地质特征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工程手段进行治理,以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猜你喜欢

隧洞风化岩体
水利工程隧洞开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小断面输水隧洞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点及对策
采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中风化岩层垂直边坡开挖支护稳定性分析
中小型隧洞混凝土衬砌地下水处理方式研究
水工隧洞支护特性研究
低温冻融作用下煤岩体静力学特性研究
王者之翼
青松岭镇花市村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土壤来之不易
岩体结构稳定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