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蜀道,忆三国

2022-01-04王淼

火花 2021年11期
关键词:阆中蜀道张飞

王淼

我们计划去游蜀道,到处招兵买马,许多跃跃欲试的朋友担心地问:“李白诗《蜀道难》不是说蜀道很难行吗?我们年龄一大把,行吗?”《蜀道难》中三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让人刻骨铭心。其实,诗人主要是描述蜀道开拓的艰辛历史和当地山川的雄伟奇丽,今人享受“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成果,游蜀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

我对蜀道有兴趣,除了想一睹李白《蜀道难》诗中的美景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重踏《三国演义》描绘的历史古镇。关中和长江流域两千多年来的繁荣发展,已经难以寻觅三国当年的古迹,交通不便的蜀道山区,或许还保存着古书中描绘的古城吧?

金牛道上剑门关

《蜀道难》一开始就:“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蚕丛及鱼凫乃蜀国两位开国帝王,已难以追溯。“地崩山摧壮士死”说的正是“五丁开道”的金牛道历史。我读金牛道历史,简直无法相信世间会有如此蠢事,可是扬雄的《蜀王本纪》中又如此言之凿凿,让人无法不信。

公元前387年,蜀王在褒谷狩猎,与秦惠王不期而遇,两人互赠礼物。秦王送蜀王一箱金子,秦王回去打开蜀王送的礼物,竟是一堆土,秦王大怒,臣子们都谄媚道贺秦王:“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显然,蜀王的愚蠢外交在此时种下了亡国之因。秦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刻了五石牛,置金其后,让愚蠢蜀王信以为石牛粪金,派了五个大力士辛苦开山道,拖石牛回蜀。石牛到了蜀国不再粪金,蜀王大怒,秦王假惺惺地道歉,再送五位美女赔罪,蜀王派五丁迎女,路上“地崩山摧壮士死”,没了壮士,又有了通路,秦王因此伐蜀成功。整个故事简直是天方夜谭!

从关中入蜀,需先攀越秦岭到汉中。众所周知,汉中是当年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的基地,历史故事也是一箩筐,此处暂且不谈。汉中与蜀之间有大巴山脉横亘,通往蜀地有几条天梯石栈的蜀道可用,金牛道即为最西边的一条,绕过大巴山,然后穿越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的狭窄峡谷,通往成都。那窄窄的峡谷就是剑门关,《蜀道难》诗篇形容此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是淋漓尽致。

当年诸葛亮修建蜀道,见此地地形陡峭奇险,于是在两山峡谷间修建了关卡,抵御北魏,非常奏效。我亲临剑门关,仰头见两侧陡直墙垣式断崖,险峻无比,完全是自然天成的关隘。《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描绘成天下奇才,果然不差。我们从峡谷经“天梯峡栈道”爬上峭崖顶,个个气喘如牛,当年无天梯栈道,攻打剑门关绝对难上加难。其实,今日游剑门关也无须像我们如此费劲,只因当天缆车停摆,我们趁机试试自己的能耐罢了。

诸葛亮死后,蜀将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尽职报国,抵抗魏军入侵,率兵坚守剑门关,让魏国将军钟会一筹莫展。不料,北魏另一大将邓艾诡道旁入,率兵从阴平道小路,翻过摩天岭裹毡滚下,攻入成都,阿斗献城投降,蜀国乃亡。蜀亡后,大将军姜维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处心积虑计谋复国,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剑门关是姜维数度跟随诸葛亮北伐时的必经之道,金牛道山壁上有一岩石,状似英勇男人侧脸,蜀人崇拜姜维,称之为“姜维石”,恰如其分。

三国古城葭萌关

金牛道上有一昭化古城,位于剑门关北边。我们到达古城时,天色已暗,城中青砂石板路,明清式木结构商铺两边整齐排开,店员正把一片片古式门板拼装起来准备打烊,全城静悄悄无人踪。我们入住的又是三百五十多年历史的明代商贾大宅院,一下子恍若回到古代,让人有时光错乱之感。

次日清晨,我端着照相机四处拍照,才发现原来此城乃三国时期的葭萌关,古城的西门就是当年的葭萌关遗址。《三国志·蜀书》记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这是公元211年之事,刘备依诸葛亮计,从荆州入川,兴建蜀汉帝业,以图三分天下。在未占领成都之前,先以葭萌关为战略据点。古城内街巷间以“丁”字相连,城门不相对的军事防御设计,印证了刘备当年占城的意图。

《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把葭萌关描绘得更精采。当时,张鲁占据汉中,汉中大将马超率军攻打葭萌关,张飞出来应战,在关前与马超大战百余回,从天明战到天黑,两人还嫌不过瘾,命士兵再点起千百火把,继续夜战二十余回。先前,马超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里,已被描绘成“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的英勇战将,他为报父仇奋力追杀曹操,曹操被打得狼狈逃跑,一路割须弃袍,企图瞒过追兵,成为一时笑柄,马超的身价也由此直飞冲天。所以,葭萌关前的两大猛将夜战,绝对精采无比。结果两人不分胜负。这一战,让立在关上观战的刘备萌生爱才之心,诸葛亮乃用计招降马超,马超后来成了蜀汉五虎将之一。

我本想登上城门,体验当年刘备观战的赞叹,但因种种原因无法登城墙,殊有遗憾。

米仓道上阆中古城

从汉中入蜀,除了西边的金牛道,东边另有一条攀越大巴山脉的米仓道,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米仓道上有三国时期的古城阆中,张飞当年据守于此。

我少年时读《三国演义》,只对书中描绘的“草船借箭”“连环计”“苦肉计”等斗智斗心机的故事读得津津有味,地名都是一眼带过,因为根本搞不清楚位于何处。拜访阆中时,打开地图一看,才佩服诸葛亮当年的深思熟虑。

公元215年,刘备听从诸葛亮计,留关羽守荆州,自己率军入川建立帝业,立足葭萌关后,任张飞为巴西太守,置张飞于阆中达七年之久,让人误以为闲置张飞不用。其实,从当时情势来看,阆中位置北可抵御汉中的张鲁来犯,西可支援在成都经营大业的刘备,倘若刘备在成都有失,还可以顺嘉陵江南下达江州(重庆)保固刘备退回荆州之路,可见阆中枢纽地位的重要,非张飞如此猛将无以担当大任。

张飞在阆中经营得当,深获人心,直到关羽大意失荆州身亡,张飞悲恸万分,急着进兵东吴报仇,帐下将领却无法实时备妥白袍白服,左右兵士惟恐被斩干脆杀害张飞逃命,让人惋惜桃园三结义的结局。

有趣的是,关羽自己爱读书,却重视武人而轻视士大夫,如《三国志》评论:“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正好相反,自己是个大老粗,却轻视武人而尊敬士大夫,如《资治通鉴》言:“飞爱礼君子而不恤军人。”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刘备曾劝张飞:“素知卿酒后暴怒,鞭挞健儿,而复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张飞是一个万人难敌的虎将英雄,未战死沙场,却如刘备所忧,死于自己左右的小人手里,殊为可惜。陈寿评关羽和张飞:“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让人唏嘘不已。

张飞死后葬于阆中,谥为“桓侯”,当地居民在墓前立庙祭拜,称张飞庙,后改为汉桓侯祠。汉桓侯祠是明清重建的四合院式建筑,青瓦粉墙,雕花门窗,与城中其它明清古民居建筑浑然一体,古色古香。

阆中位于嘉陵江畔,江水绕三面,群山围四周,风景绝佳,与安徽黟县、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共称中国四大古城。听说,阆中也是风水宝地,唐代阴阳风水家袁天罡和李淳风,都在阆中观测天象预测时事,两人也都葬于阆中,不知是否巧合?风水之事玄之又玄,不敢妄谈。

我们到达时,城中在汉桓侯祠前用当年张飞出巡的大阵势迎接观光客,饶有趣味。阆中古城与葭萌关迥异,是棋盘式格局,城中还有一堆与张飞有关的小食,譬如,张飞牛肉、张飞豆干等,真是一座“张飞城”。

重读三国演义

游完蜀道回来,我重读《三国演义》,对蜀汉帝国的山川地理重新研究,才充分理解蜀汉建国确实不易,若非有诸葛亮辅佐绝对无法有鼎立的局势,诸葛亮根本是强用人力扭转时势,他的聪明才智和尽心尽力,也让我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唯一可惜是,诸葛亮在蜀道上设计的“木牛流马”,我仍在雾中。《三国演义》第一零二回,描述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将其口内舌头扭转过来,牛马就不能行动,并用此法诈得司马懿的粮草,神奇万分!我请教以前机械系的同学有关木牛流马的设计,仍是无法完全理解,历史上这也是个未解的谜。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巧计多端、忠贞爱国,还是个机械工程师,真神人也!

蜀道行,让我重温《三国演义》,是我最大的收获。

(本文图片来自百度)

猜你喜欢

阆中蜀道张飞
蜀道向天开
阆中古城里觅得春节源头
打开剑门关,蜀道平仄而出(组诗选一)
谦虚的铅笔
拜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
西部古城街名的文化语言学考察
梁中效:中国蜀道研究的八个方向
张飞因酒丧命
张飞丢鸡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