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适”利导 推波助澜

2022-01-02杨青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游戏直观科学

杨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因“适”利导取其长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的当下,科学活动中传统单一、枯燥讲解的教学模式逐渐被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方法取代,在科学活动中合理运用APP小游戏,能以其自身优势,助力孩子主动学习。

1.助于化抽象为形象

孩子在认知过程中,利用观察操作、验证实践等方法认知世界,是他们学习探索的主要途径,APP游戏集直观、形象、趣味为一体,有助于孩子细致观察。在认识蝴蝶时,孩子很难在现实中直观观察,蝴蝶从卵—幼虫—蛹—成蝶的全过程,APP小游戏可以将静态的事物变成动态,放慢放大蝴蝶生长的过程,让孩子多种感官参与,规避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化抽象为形象,有助于系统化认知体系的形成。

2.利于创氛围促兴趣

APP游戏作为新技术运用于教学中,是用儿童的思维方式来呈现科学现象,对创设氛围促进兴趣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班科学活动认识落体活动中,我们结合APP小游戏,让孩子通过视频了解物体的下落现象,完成猜想环节,从而带着明确的目的对实物进行操作、验证猜想,最后与多种材料互动,再次探索重量与速度的关系……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探索下落的科学现象,寓教于乐,寓乐于学。

3.益于优过程增互动

APP游戏与其它手段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优势、优化过程。在认识影子的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一起回忆玩过的踩影子游戏,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影子?接着利用科学游戏小乌龟现形记,通过手电和小乌龟图片之间的互动,了解影子的形成,直观感知影子大小与光源远近的关系,然后结合APP小游戏,体验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光影闯关挑战。传统科学实验法和现代的APP游戏法的有效整合、动静交替,在自主探索中获得认知,同时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孩子在尽情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之外,还生发了他们乐观察、爱探索的科学素养。

4.便于拎重点破难点

传统教学中,孩子通常通过自主探索或教师的引导达成目标,APP小游戏能以形象直观、画面生动、富有童趣的独特优势,让抽象复杂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化静为动,让短转瞬即逝的事物放慢、放大、再现、定格,延长感知周期,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重复体验,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在动物怎样过冬的活动中,孩子理解各种动物的过冬方式是重难点,但这些孩子难以直接观察感知,单一的讲解讨论,枯燥乏味,孩子缺乏兴趣,APP游戏可以将动物过冬的方式,配以声音,以讲故事的形式播放出来,原本难以直观观看的内容变得直观有趣、生动形象,孩子易于理解感知,还能通过互动游戏对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进行分类,巩固提升孩子的系统认知,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教师绞尽脑汁、费劲唇舌都不易讲清的知识,变得一目了然、乐趣从生。

二、因“适”利导避其短

凡事都具有双面性,科学活动运用APP小游戏虽有益处,但如不合理运用,也会产生弊端。

1.游戏的介入重形式轻目标

在科学活动中,很多活动没有配套的APP小游戏,而我们的老师还不具备制作开发此类游戏软件的能力,生搬硬套的同时忽略了筛选和整合,让孩子浅尝辄止,和软件达不到有效互动,教学过程无法最优化。APP小游戏的运用仅仅是在公开课上流于形式,平时的教学中总敬而远之,能免则免。

2.游戏的介入重主导轻主体

在选择APP小游戏时,会过多考虑教师的“主导”,忽略孩子的“主体”。孩子对科学认知体系的形成,不仅是在教学活动中得来,还可以从周边的生活环境中获得,APP小游戏虽然能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过程可视化、事物的发展变化动态化、知识的巩固过程趣味化,但也具有局限性,如果次次都用,在增加老师选择难度的同时,也忽略了真实的环境中实物具备的探索价值。

3.游戏的介入重选择轻成效

APP小游戏选择的范围有限,实际教学中,一旦选择了不适宜的APP小游戏,反而会影响活动进行,造成课堂效果不佳的后果,另外不同的终端操作设备对APP软件的格式也有专业要求,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资源的高效共享。

三、因“适”利导得其法

针对以上不利因素,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优化游戏的選择和使用:

1.判断选择适宜手段

纵观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大致涵盖:人类生命、自然现象、物理现象、科技产品这些内容,有的适合运用小游戏,有的适合实验操作,内容的不同决定了使用方法和操作途径的差异,年龄的差异也是导致学习方式侧重不同的因素。在认识自然界、动植物,还有一些常见的气候季节现象等抽象内容时,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孩子难以直接观察到这些现象,所以开展这类活动时,线上线下相结合,能助益孩子的学习探索。相对于各种各样的纸、弹性、认识黄豆等这些操作性比较强的内容,就需要提供多种实物材料,让孩子在与实物的操作探索中获得验证和感知。

2.游戏操作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合理制定教目标、选择方法、设计过程,小游戏的运用要能完善过程,助推孩子探索学习。判断思考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对活动的预设过程。游戏和操作有机整合,能促使孩子形成探索品质,对教师合理安排课堂也具有促进作用。遇到适合运用APP游戏进行教学的内容时,除了要合理设计过程外,还要考虑结合其他手段帮助孩子理解,激发主动探究的兴趣,给予充分表达的机会,从而乐有所学,学有所获。

3.推广使用资源共享

信息化媒体时代,网络已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除了在图书馆翻阅文献资料以外,我们利用网络可以查找很多资料,网络的普及和广泛使用,为教师搜集下载信息节省了时间、拓宽了空间、提高了效率,但切忌走过场、搞形式,要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选择适宜的APP小游戏,有效的进行教学分享、推广。幼儿园为教师配置的电脑、一体机、投影仪等设备,为教学提供了便利,我们需要加强技术交流,提升合理筛选、使用软件的能力,为在教学中不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影响,运用游戏软件有效进行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让师生同受益、共成长。

游戏软件和多媒体技术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正逐渐成为引领教师跨入现代化教学时代的敲门砖,我们要充分认识它的价值,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多思考、多实践,领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髓,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让每个孩子在科学探索的有趣旅程中,亲身经历、主动体验科学活动带来的无限乐趣。

猜你喜欢

小游戏直观科学
点击科学
简单直观≠正确
专注力小游戏
科学大爆炸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