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小学德育管理有效性策略

2022-01-02黄丽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有效策略德育教育

黄丽

摘要: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黄金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是极其有必要的。作为小学管理者而言,应当将教育的目光放置长远,不断研究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理念的教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阶段;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有效的德育思想培养,能够使学生具备更加完善的道德、法律意识,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该时期学生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对于学生而言正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越走越远。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存在于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尽早地成长,尽早地对社会具有一定适应能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结合自身成熟的思想道德素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比如,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过度依赖于父母,通过有效的德育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尽早地独立自主,养成良好的品质修养;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缺乏良好的探索精神,通过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逐步养成不怕苦难,敢于钻研的勇敢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成长。基于上述种种的优越性,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当积极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及班主任不断进修学习德育教育手段,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构建良好的环境。

二、小学德育教育有效开展途径

(一)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明确德育教育目标

在现阶段小学生群体中,很多学生普遍存在内心情绪化严重、抗挫折能力较低的心理问题,结合学生这一普遍特点,管理者应当利用有效手段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再结合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来说,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也具有不同的心理差异,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重视学生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例如小学低学段与高学段之间的差异性,对于这两个学段的差异,管理者不能利用同一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既不能尊重学生主体,同时也会收效甚微。因此,管理者应当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主要心理矛盾展开有针对性的德育管理工作,例如对于高学段的学生而言,管理者更应当加强对其生活成长的关注,比如单亲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等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分层式的德育理念教育。

(二)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完善德育教育内容

对于学生个体角度而言,应当积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并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其自我保护意识,敢于探索,不怕艰苦的优良品质。而对于学生团体而言,应当教育学生从小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爱护环境,积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而对于国家层面来说,通过德育教育,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了解历史,了解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不断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等。由于在小学阶段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其包括范围十分广阔,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管理者应当准确找到相应的切入点,结合具体方式,为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理念教育。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其行为特点也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致使小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中总会遇到种种挫折与困难,如果在学生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没有进行及时的疏导与帮助,定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阻碍学生正常的身心发展。在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被认可欲,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需求,首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其次帮助小学生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管理者切不可贪求全面,而是应当从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着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

(三)以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为主,创新德育教育形式

在小学阶段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其方式与手段应当是多样化的,既要有积极的鼓励与引导,更要有制约与惩罚,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者更应当利用积极的手段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对学生进行情感化教育。具体来说,便是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当积极对教师这方面的技巧進行培训,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相关的方法与技巧,能够有效地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内心时刻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重视的,对学生的情感发展具有一定激励作用,同时,要让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之前,首先使自己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德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管理者应当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对于德育理念的生活化研究一直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最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生活化发展是指在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逐渐渗透对其德育理念教育,而对学生进行单一德育教育活动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身心需求的,所以管理者应当将德育理念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利用趣味性的游戏、讲座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最后,德育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使德育教育过程更具科学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社会发展对学生的影响等因素开展科学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在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效利用自身内心的德育理念为自己指明道路。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当积极研究有效的德育管理手段,尊重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需求,多站到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利用正确的眼光去对待德育教育的各种方式手段,并从中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有效方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蓝新平.试析小学德育工作管理新途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1):782,781.

[2]曾月昌.探索小学德育管理新途径[J].教育,2018,(34):24.

[3]王莉.浅谈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小学德育教育管理[J].考试周刊,2018,(90):34.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有效策略德育教育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