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教学游戏化相关策略

2022-01-02唐艳成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重要意义幼儿园

唐艳成

摘要:幼儿教育指的就是学前教育,是幼儿进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游戏的设计和应用,加入生活化、探究性、合作性等游戏,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化;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幼儿游戏教学法是指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融入游戏中,运用有趣新颖的游戏实现教学目标,使幼儿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幼儿,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游戏,逐步活跃幼儿的思维,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为其日后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重要意义

(一)保证教学活动符合幼儿需求

如果幼儿园能始终将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倡导游戏精神,那么能保证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儿童观。教师和幼儿园需要正确看待游戏教学法,与幼儿共同参与到游戏的设计和应用中。而这就要求教师和幼儿园能准确把握游戏的内涵與特点,从幼儿身心特点的角度设计游戏,了解和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留给幼儿充足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

(二)引发幼儿教师对课程的重新思考

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必须要秉承良好的游戏精神,分析什么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什么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何将教学活动与游戏融合起来。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游戏精神对教学游戏化所产生的影响,反思哪些活动环节中无法实现游戏化,那么就需将改革的重点放在这一环节上。因此,要想真正实现教学游戏化,就需要教师秉承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了解教学游戏化,同时还需结合幼儿园的具体教学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从根本上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策略

(一)生活性课程游戏,锻炼幼儿社交能力

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将生活素材与游戏有效融合起来,可以激活幼儿的热情和兴趣,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逐步增强幼儿的社交意识。此外,教师还需时刻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融合游戏和生活。例如,在安全教育中,如果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幼儿也难以真正记忆和消化安全知识。为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教师可将原本静态、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变成灵活多变的游戏,同时还需加入生活常见的场景、食物、素材等。如,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能看到十字路口,也会经常在家长的带领下过马路。要想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教师可加入“安全出行,保护自我”的主题游戏,融合角色扮演活动,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今天是周日,马路上有很多人,因而十字路口的交通十分繁忙。行人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会遵从交通规则在绿灯的情况下过马路,但有个别司机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即使是红灯也要继续开车,差点撞到行人,被交警拦下,交警对这名司机做出一定的处罚。在完成情境的创设后,教师可将幼儿分为多个小组,并鼓励各小组的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完成角色扮演。这样的游戏活动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和趣味性,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使其能在游戏中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

(二)创造性课程游戏,帮助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本身具有较强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幼儿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全面分析和了解幼儿的实情,还需要调整和优化游戏形式,加入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游戏,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些带有较强创新性的游戏,可让游戏化教学更加有序和顺利开展,还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例如,幼儿从小就需要接种各种疫苗,也会出现因为生病去医院看病的情况。而教师就可提前了解幼儿的实情,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看病”的游戏活动,这不仅可避免幼儿对打预防针产生畏惧感,还能使其了解看病时应当遵守的规则、注意的事项等。游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材料的支持,同时材料还能为幼儿创设更加真实的情境和氛围。因此,教师需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满足幼儿不同的需求和喜好。之后,教师就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喜好选择工具和角色,可选择病人、医生、护士等。当幼儿完成角色的选择后,教师就可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看病经历,开展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在这一游戏中,幼儿的创造能力将会得到有效发挥,整个看病的过程也会变得更加有趣、活灵活现。在幼儿参与游戏后,教师需要留给幼儿自主发挥的空间,认真观察,切勿打扰幼儿。当然,在幼儿实际参与游戏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幼儿的打针手法不正确,未能正确佩戴听诊器等,这时就需要教师能给予适当指导。

(三)合作性课程游戏,增强幼儿合作意识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因此,在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些合理、科学的合作性游戏,转变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观念,使其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锻炼幼儿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逐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为日后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加入“搭建天坛”的游戏活动。在实际搭建前,部分幼儿会与其他幼儿主动商量搭建的方法,也能在刚开始搭建时做到分工合作。但在完成主楼和城墙的搭建后,不同的幼儿将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有的幼儿想搭建出弧形的门,还有的幼儿想要搭建成方形的门。这时,就有部分幼儿出现互不相让的情况,并出现推倒主楼和城墙的情况。为了保证合作游戏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做出适当引导,先让不同的幼儿谈谈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再让幼儿共同讨论这些想法中哪个更容易操作,更具有实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都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也能逐渐形成统一的意见,并在合作中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游戏化教学的应用,不仅可有效活跃幼儿思维、教学氛围,还能增强幼儿的专注力,为其成长奠定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加入生活化游戏、合作性游戏、探究性游戏、创造性游戏,同时还需进行反思和总结,根据真实的教学情况调整和优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双双.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研究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1):59-59.

[2]吴靖,李岩.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J].动漫界:幼教365,2020(8):84-85.

猜你喜欢

重要意义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两学一做”对于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