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2-01-02布仁图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美术教学学习兴趣

布仁图

摘要:能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并创造美的学生是一个拥有完美品格,健康心理的学生,小学美术教育就承担着这一重要任务,但传统教育往往重智育、轻美育,使美术教育在教学中存在授课时数不足、授课内容传统没新意、学生对美术教学兴趣不高等现象。本文重点以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阐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经验,希望对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教学;学习兴趣;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的兴趣,则是人不断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动力。在以培养学生美感教育为主的小学美术教育中,抓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将会使小学美术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理解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小学美术是既简单又愉快的课程,学生们在课堂上无限创意、随心作画,是一门适应他们年龄特征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小学美术教育主要以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训练学生,以达到培养和增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的情感、想象、人格都产生很大影响,而积极正能量的美术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调动学生的体验情感,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情操、较高社会主义觉悟的新时代学生。

二、影响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笔者通过以往教学经验发现在一到六年级中对美术教育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中,低年级学生美术表达愿望高于高年级学生美术表达愿望,低年级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也高于高年级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美术教学兴趣减少的现象。这其中包括一是学生个体身心成长使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从概括性、想象性转变为客观性、实际性,对美术活动从图式期过渡到写实期;二是学生内心对事物的好奇性下降,表达愿望与想法的途径越来越丰富,不需要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三是学生思想日趋成熟,外界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四是传统教学观念中美术活动是副科,不占据学生成绩比重,不受到重视;五是教学内容与形式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等[1]。

三、提高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1、了解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给予学生适时鼓励与尊重

小学阶段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处在发展阶段,具有不成熟、高发展、低认识的特点,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想象力下降、观察力在增强,更多追求对创作的真实性与想象性,但学生之间绘画能力千差万别,在对比创作下有的学生就会出现畏难、失去兴趣的想象,对能力弱的学生我们要给予适时的鼓励与尊重,鼓励他们的努力与想象,能够俯下身聆听他们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如在二年级《雄伟的塔》一课上乐乐的画纸上出现了四个苹果重叠在一起,看到这不符合课程内容的画作时,笔者并没有立即否定乐乐的画作,而是与乐乐进行交谈:“这是什么塔?”“这个塔是为谁建筑的?”经过交谈笔者知道这是一个苹果塔,要送给圣诞老人,这里面装满了圣诞礼物。如果只是按教师出示的中国传统建筑来让幼儿创作就会使学生失去对美术活动创作的兴趣,为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年齡特点和发展水平,给予他们适时的鼓励,并给予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体会被尊重、被鼓励的情感。

2、创设不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创作兴趣与热情

情境化教学是适合小学生美术教学的方式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PPT、视频、实物为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不同情境,使学生能够置身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与热情。如三年级《各种各样的鞋》一课中,笔者在课前与学生一同布置各种各样鞋子的展台,上面展示学生从家中带来的不同鞋子,在活动中教师扮演鞋店导购员的身份为学生介绍各种鞋子不同的造型,请学生扮演顾客和设计师,由顾客提出要求,设计师进行创作,最后由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鞋子放在展台上与实物一同展示。在实际情境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由于有实物的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也更加地丰富[2]。

3、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大胆表达,发挥想象,创新意识在模仿的基础上被激发。如在四年级《生活中的暖色》一课上,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在生活中的暖色一课的学习中,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在观察、回忆生活的中暖色景象大胆进行创作。活动中笔者将生活中的暖色场景做成PPT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激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暖色场景。如果认识暖色我们让学生通过欣赏名画,枯燥讲解色彩知识,显然不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起来也毫无兴趣,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了。

4、多学科融合渗透美术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教育可以和多学科先融合,突出素质教育要求,凸显美术教育的个性特征。小学教师通过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其他学科内容,使学生多领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拓展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和探究能力。如在五年级《趣味文字》一课上,笔者融合语文教学的汉字教学方法,通过笔画、笔顺和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基本美化方法,发掘汉字中的象形元素,改变笔画、字形、结构,采用直线和曲线的结合,使枯燥的汉字学习,变成趣味性的创作天地。

结语:

现代教育观在逐步改变,作为一线美术教师我们紧随新课程改革脚步,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使用多样化的美术教育形态和教学内容,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兴趣爱好,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采用全面科学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绘画、泥塑、雕刻、手工等世界里喜欢美术、学习美术,让学生真正发展为有审美、愿表达的新时期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金枝.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2021(2011-10):96-96.

[2]卢雪梅.探讨小学美术教育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花溪,2021(2):1.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美术教学学习兴趣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