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研究
2022-01-01苏文光
邓 珊 苏文光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7)
我国学界近年来对于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甚是关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积极促进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多维度扩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深化教育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1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党建工作的关联性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之间的联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党建理论是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革命传统思想的理论源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经验结合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统文化、中国历史的相结合,如与中国传子提出“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范仲淹的“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理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建理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丰富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内容,从而更好地开展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1.2 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追求和目标要义是为了教育学生正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内容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更有针对性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发挥丰富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进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开展学生党建,进而为大学生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和基础。
1.3 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创新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平台的探索
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摆正传统文化与党的思想建设的关系,探索其有机结合、科学结合、有效结合的规律、途径和机制,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夯实文化自信的底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在开展落实方面,除了利用好“三会一课”的主导作用外,要调动好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及基层党支部力量等,通过名家解读、党团活动宣传、参观文物古迹、纪念馆等进行线下优秀文化教育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通过线上网络党校课堂,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实践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信息发布以及调查研究等。总而言之,内容上要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上要具有创新性、多样性。
2 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基层党相关研究面临问题、重难点和研究意义
2.1 面临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关联性研究目前有相关的学术科研成果发表,但大多是从某个角度出发,而对于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深度结合,研究出相关的教学方式、方法,内容,形成系统的教学理论和工作模式以后,整体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引领力,以及建立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效教育机制仍是空白,值得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索。
2.2 重点难点
研究的重点在于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以及分析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难点在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并发挥凝聚引领作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研究任务志在准确把握好理论的基础上付诸实践。
2.3 研究意义
深度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引领力。在理论、实践以及制度三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在理论上研究出教学方式、方法、内容,塑造优秀传统文化下的思想党建价值品牌,提升文化自信;在实践上建立一套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基层党建系统工作方案,开发系列专题党课课程,创建若干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现场教学基地,探索以国学夏令营、国学冬令营等品牌社会服务活动延伸,建立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建长效教育机制。在制度上探索建立中华文化深度融合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之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长效机制。
3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引领力路径探索
3.1 研究的思路和方向
研究的基本思路将在严格遵循学术规范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起来,并建设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案。党的领导是要靠各级组织实现的。党的基层组织是基本的组织形式,担负着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发展新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的责任。通过基层组织的工作,使党的主张变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实际行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关键。通过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建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其次,通过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从而有效解决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凝聚力不强和引领力不足等问题。最后,把党建工作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建设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方案。从理论上研究出能通俗易懂的表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涵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从实践上建立基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具有系统性的党建工作模式,针对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两种不同身份的群体,各有侧重开展对应的党建工作;制度上建立中华文化深度融合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之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长效机制,有效保障实施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3.2 研究的模式和方法
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在继承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引领力促进作用进行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高等院校各级党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引领力促进作用的研究,此外,还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社会调查方式总结出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具体的分析和解读。结合实证调研,增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1)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用新形势下社会转型期发展的实践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引领力促进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2)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丰富其自身的内涵。发展中的党建理论也在与时俱进。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来看问题,能在历史的脉络中解说两者间的发展关系,并能紧密联系当前形势,作出具体的理论分析,使研究的成果更具有计划性、阶段性和规律性。
(3)坚持与时俱进和创新的方法。在研究范式上进行创新努力,将尝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出相关的教学方式、方法,内容,形成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模式以后,针对学生党支部和教工党支部等基层党支部的特点落实“学”和“教”的系列活动。通过实证调研获得的素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对高校党建工作的促进,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的研究进行深入的思考,把研究素材与内容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吸收借鉴最新的研究文献,从一些新的研究视角来分析该问题,从而增强论文的理论说服力。
4 进一步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党组织凝聚引领力的深层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战斗力就是领导全体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基本的组织形式,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科学、系统和全面的方式运用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面,扎根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部分,以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是我党在世界多元、复杂和激荡的发展趋势中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而高校基层党组织因其工作主体、对象的特殊性,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党建的最佳阵地。
首先,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发展新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的责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障,担负着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责任。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能更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催化剂”的作用,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焕发生机与活力,把好的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融入到高校党建工作当中,使高校党建工作充满生命力,从而逐步形成政治与文化相结合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党的基层组织就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少不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也少不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当中是大势所趋。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更是要主动迎合趋势,顺应趋势,在多元复杂思想潮流中牢牢把握思想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主动权,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引领作用。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核心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正是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高校基层党支部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高校党支部始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通过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将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不断发扬光大,进一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度融合起来,打造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校基层党建品牌,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核心价值,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引领力。用新时代思想武器武装头脑,方能实现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认同,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纳入党支部组织生活。
第四,运用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引领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基层党支部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辉煌,通过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桥梁,学习、熏陶、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提升党员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优秀的中华文化凝结,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能有效提高党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深刻领悟其精神内涵,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第五,有利于增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育人功能。学生党支部也是高校基层党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工的党支部的区别在于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中的主体是学生党员,是以学习为主要目标的党员群体。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能积极加深学生党员的学习思想、觉悟和态度,提高学生党支部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能有效让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去认真学习,进一步领会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对党组织形成价值认同、利益认同和心理认同。通过通过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党内组织生活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组织生活的政治、思想、纪律和管理育人功能。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立德树人的育人主体责任,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增强党性修养、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培养学生党员积极性、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政治素养和提高政治站位。引导和教育学生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都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成为讲政治、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