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22-01-01余德华
余德华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1370)
1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原因
《大学英语》是面向本科及大专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课堂上,相当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活动参与率低。很多《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处于两难境地——要么注重教学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的课堂活动,结果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讲授的内容多,学生学到的知识少;要么注重课堂活动,课堂活动丰富有趣,但活动流于形式,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密切,甚至与教学内容完全无关,结果课堂笑声哄哄,教学内容空空。显然,以上两种做法都不能有效地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应有的目的。如何既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又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课本知识,是摆在很多《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学生之所以对《大学英语》课程缺乏学习热情,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从其自身角度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上英语课较为吃力,缺乏学好英语的信心,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其二,《大学英语》是公共课,大部分学生对它不够重视,除了通过期末考试或达到毕业要求,对英语别无他求,因而在学习上得过且过;其三,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规范具有惰性作用,它要求成员的行为趋于中等水平,既不能积极,也不能落后。受班级群体规范的惰性作用影响,部分学生顾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可能会被其他同学视为“爱出风头”,因而在课堂上保持沉默。
以上三方面原因,共同弱化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导致他们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消极慵懒。换言之,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是他们不能积极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的根本症结所在。
对症下药,要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首要的也是关键的举措在于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
2 学习动机
所谓动机,是指发动、指引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一切活动总是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二语学习动机(motivation in L2 learning)则可界定为:促使学习者想学习第二语言的激励、需要或愿望。
关于二语学习动机,不同的学者进行了各自的分类。Gardner&Lambert将二语学习动机分为两类:融入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在此基础上,Dulay等人增加了第三种动机:社会群体认同动机(social-group-identification motivation)。简言之,融入型动机是指为参与说某一语言的社区的生活而想学好该门语言;工具型动机是指出于实用目的(例如:找工作、阅读和翻译用目标语写成的材料、进一步发展职业生涯,等等),虽然对某门语言未必感兴趣,但仍想学好该语言;社会群体认同动机是指学习者为了成为其所认同的社区的成员而希望学好该社区所讲的语言。
根据以上二语学习动机的分类,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动机基本属于工具型动机,因为他们大多数对英语本身没有太大兴趣,学习英语主要是出于实用目的,即通过考试,获得学分,顺利毕业。
Child认为,心理学上,动机包含一些内在过程(internal process),这些内在过程激励人们去满足某些需求。即是说,动机是靠需求来驱动的。
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动机,就需要找准他们对英语的需求点。如上文所述,大部分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目的在于通过期末考试,这正是他们共同的需求点。围绕这一需求点,教师采取相应策略,便有可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3 动机理论的具体运用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其一,将学生课堂活动参与情况融入课程评价体系。
以笔者所任教的《大学英语(非艺术类)》课程为例,该课程对学生的评价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体现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另一部分为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体现为学生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三个方面:考勤、作业和课堂讨论。笔者以“课堂讨论”环节为切入点,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情况纳入该课程的评价体系。即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次数进行量化评分,将分数计入其平时成绩。
其二,充分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首先必需有足够的课堂活动供学生参与。教师在备课中应围绕教学目的,设计大量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课堂上,教师则应该精讲多练,以任务驱动课堂,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达到教学目的,真正做到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设计课堂学习活动时,应该把握好任务的难度。根据Krashen的“i+1”假说,学习内容既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学习内容太容易,学习者学不到更高一级的知识。相反,学习内容太难,学习者也学不进去。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当学习内容难度处于“i+1”水平(即比学习者当前的知识水平稍微高一点)时,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才能使他们学得有效。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难易适中的任务,让他们在知识的获取上,能够“跳一跳,摘得到”。
其三,引入竞争机制。
在课程刚开始时,教师要向全班学生宣布课堂活动的参与规则及记分办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向学生“有言在先”,为后续的活动开展提供制度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清楚如何参与课堂活动。规则中不要规定每位学生需要完成课堂活动次数的上限或下限,否则,学生起初或许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一旦参与活动的累计次数达到上限或下限,继续参与活动不能再增加平时成绩,他们便很容易丧失学习动机,重归于消极。毕竟,他们参与活动的动机,主要在于获取平时成绩。
为了保持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动机,教师可以规定,每位学生究竟需要完成多少次课堂活动才能获得课堂活动的满分,取决于课程结束时全班(甚至同一年级同一专业所有班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次数的平均数。如此一来,每位学生每次参与课堂活动都会影响到全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平均数,从而对其他学生的平时成绩构成威胁,因此,学生之间便形成了竞争关系。这种竞争,迫使学生冲破班级群体规范的束缚,为提高自己的平时成绩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因为相互不清楚对方已参与课堂活动的次数,为了使自己参与课堂活动的次数至少达到平均水平,学生不敢懈怠,会始终参与课堂活动。这一做法,犹如在每位学生头顶悬挂一把无形的达摩克利斯之剑(Sword of Damocles),让他们时刻有危机意识,促使他们不断参与课堂活动。
其四,设计记录课堂活动参与情况的方法。
为便于记录、保留和统计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情况,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记录方法。记录方法不一而足,但总的说来,需要具备“快捷、准确”的特点。快捷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准确才能使结果客观公正。
其五,严格执行既定的课堂活动规则。
课堂活动参与规则一旦确定并向学生宣布,教师就应当不折不扣、始终如一地加以执行。切忌随意更改活动规则,更不可对任何学生“网开一面”。只有教师严肃公正地执行规则,学生才会高度重视课堂活动,积极认真地参与课堂活动。
以上五个方面并不是各自孤立的,不能顾此失彼。相反,只有同时兼顾这五个方面,教师才能顺利开展课堂活动,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要调动学生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教师可以抓住并利用学生希望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期末考试这一需求点,将参与课堂活动与平时成绩联系起来,通过量化评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情况,强化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和教学要求相关的活动,从而最终达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