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培养
2022-01-01李妍
李 妍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渭南 714099)
0 引言
专业认同感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与了解,二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情感态度,三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践行发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递进的关系,只有学生足够了解所学专业,才能够逐渐产生专业情感,进而积极地投身专业发展。从已有研究来看,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较低,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科因素和学生因素。
1 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不足的主要原因
1.1 社会就业市场对教育学专业人才需求量较低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所学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在毕业后迅速找到工作。一些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学生毕业后很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其相比,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求职之路并不顺畅,一是因为四年所学专业性不强,教育学本科专业的对口就业途径模糊,由于学生缺乏学科背景,因此在教师岗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不少学生想尝试考公务员,但公务员报考的专业限制也将教育学的毕业生拒之门外。二是就业市场对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没有那么多的需求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这也是近些年部分高校在进行专业整顿时,撤销教育学专业的原因。教育学专业的不少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所学专业不能成为自己安身立命的资本,这一问题严重困扰着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对教育学专业质疑。
1.2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不少教育学专业学生认为本专业开设的课程是非常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方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环节中也缺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是因为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程的课时所占比重大,实践课程的课时寥寥无几。课程内容并未注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致使学生不知道如何将干涩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虽然教育学专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教师如若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会导致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出现偏差,在学习过程中专注于空洞的理论知识,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确保考试成绩达标,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教育学专业的课程内容之间具有明显的重复性,这既浪费了师资也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这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加之单一的教学形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亦会影响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
1.3 学生对教育学专业缺乏认知
高考后,很多学生都面临着选择大学专业的问题,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有的是对本专业有所认知,根据自身喜好、理想来选择的,而有的学生则是因为父母劝导,认为该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可观所选择,还有部分学生是受到周围人影响,所以被动选择该专业。实际上,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应该对该专业具有足够的了解,在确认自己能够认同该专业未来发展、就业前景之后,才能够慎重做出选择。如果学生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受到别人的过度干预,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在不了解该专业的情况下,盲目做出选择,从而导致学生未来学习时后劲不足、专业兴趣缺失、发展前景迷茫等问题。调查发现,教育学专业的不少学生当初在选择专业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抱以“学什么都一样”的心态,这些学生在后期的学习阶段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专业学习上不具备自信心、自豪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未来发展缺乏缜密规划等。由于学生对教育学专业的不了解,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晰,这也是造成教育学专业认同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加强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途径
2.1 改善教育学专业学生就业环境
不少教育学专业的本科学生都是在毕业后才丧失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学学科地位不高、专业性质不强。教育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虽然教育学专业的存在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但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却不像幼师、工程师、律师等行业那么乐观。对于“教育”,似乎人人皆可言说,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该专业的价值,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学有所长,受到他人认可。对此,高校首先应加强教育学专业在社会的影响力和认可度,让社会群体能够认识到教育学专业的作用。可以通过宣传方式普及教育学本科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可以利用校园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宣传,加强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对教育学的理解和认知。此外,高校还可以联合用人单位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多和工作岗位中的专业人才进行交流沟通,从中探索用人单位对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应用需求、素质要求、发展路径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就业岗位中所需的专业性人才。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还应为教育学专业提供发展保障机制。为防止高校存在盲目扩招行为,由教育主管部门针对高校招收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人数进行监督,考查社会就业市场的需求,确保教育学专业的招生人数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到平衡。如若社会需要大量教育学专业人才,教育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开放学生招收数量、扩大专业发展规模等,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此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定期关注高校办学情况、专业建设情况、师资力量等,从根本上加强教育学专业质量,减缓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即便如此,高校还应认识到,教育学本科专业的危机由来已久,就业问题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短时间内仍然无法提升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的社会地位。因此学生也要加强自身岗位适应能力,积极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充分了解就业现状。
2.2 加强学生对教育学专业的认知
很多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之所以选择该专业,主要是因为受到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并未充分了解该专业的未来发展情况。对此,高校首先需要对学生加强专业认知教育,普及教育学专业未来就业前景与发展路径等,让学生在求学期间可以提前规划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如此一来,学生既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还可以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从而对所学专业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其次,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注意革新教学方法,一直以来教育学专业的课程教学都采用的是教授法,这无益于学生领悟教育学专业的真谛。再次,高校应积极改善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状况,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临严重的就业问题。高校应着重提升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以培养兼具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此外,要尽可能避免就业因素影响到学生对教育学专业的认同,高校需要做好学生毕业与就业工作的衔接性,一方面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根据当前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市场用人情况调改课程设置。
2.3 锻炼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
专业所学既是学生积累的知识储备,也是走向工作岗位的一把钥匙。然而教育学专业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社会各用人单位对此的不了解,致使他们不看好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另一方面中小学又因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缺乏相关的学科背景而将他们拒之门外。因此,想要提升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度,必须要从提升教学技能入手,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应不断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从已有的调查数据来看,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教育学专业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但在就业后发现自己实践技能匮乏,从而面临很多工作上的问题。这一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教学中过于注重为学生讲授理论知识,给学生提供的教学实践机会较少。因此,在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可通过举办教学技能大赛来锻炼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包括“三字一画一话”基本功、课件制作基本功、教案设计基本功、说课授课基本功等。高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鼓励学生将所知识与实际衔接,并为学生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如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课程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等,培养教育学专业学生导课、说课、教学等能力,邀请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系统性地加强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基本技能,促使学生对专业学习更具自信心,从而对教育学专业更具认同感。
3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加强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认同感,首先需要改善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加强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同,给学生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其次要加强学生对教育学专业的认知,避免学生因对教育学专业缺乏了解从而盲目选择。最后要为学生提供锻炼实践技能的机会,通过开展教学技能大赛、提供实习顶岗机会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学生更加认同所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