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专业认同感探究农学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2022-01-0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认同感第二课堂专业

王 维

(江汉大学 湖北·武汉 430056)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所学习的专业越来越重视,每年招生总会出现考生扎堆在某些热门专业的情况。涉农专业往往是不受人们“待见”的专业,专业志愿率低,很多学生因调剂而被迫学习农学专业。学生一开始就带着抵触的情绪进行学习,再加上在校期间接触专业较晚,对专业了解不足,所以涉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低,进而影响了学生在校学习劲头不足、就业信心不足、从事专业岗位意愿不强,因此,对于涉农专业学生来说,提升其专业认同感尤其重要。

1 专业认同的内涵

专业认同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及其应用的认可。它包含认知、情感和持续三个方面。认知就是学生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专业和了解程度;情感就是学生是否热爱所学专业,并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持续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之后,有强烈意愿从事本专业工作,并在专业领域持续的学习,做出相应的贡献。

对于学生而言,专业认同感低会引起学生抵触心理,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引导,这种抵触心理对学生入学的适应和日后学习状态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专业认同感低的同学,入学后急于谋求转专业,会轻视现有专业基础的建设及人际关系的建立。但大多数高校的转专业率较低,导致了很多学生“被迫”学习了不喜欢的专业,在日后的学习中也会积极性不高,导致专业能力较差,就业信心不足,整个大学显得十分迷茫,在日后的择业中也不愿从事专业相关工作。高校学生处在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龄阶段,也是人生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因此,采取有效的途径去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从而避免专业认同感低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十分重要。

2 第二课堂对提升专业认同的重要性

学生入学前对专业的印象一般来源于互联网,未入学就有了一定的初步印象。这种印象并非不可改变,学生入学后,通过行之有效的专业学习是可以培养其专业认同的。目前大多数高校专业学习仅仅依赖第一课堂的教学。但仅仅如此是不利于专业认同感的提升的。因为传统的教学采用的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方式进行单向讲授式交流,主要致力于教师对学生学科知识的传播。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短时间内需快速将知识点教授,导致学生难以接受,所授知识深度、广度也有限,形式较为单一,容易引起学生的“倦怠感”。且在大多数高校,学生真正接触到专业知识一般是大二下或大三,前面的一年半到两年时间一般以基础学科为主,专业教育较少。一般大一大二,是学生学习劲头较为充足的时期,两年的“真空”,很容易磨灭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虽然高校会在大一大二安排一定的专业实习实践,但因种种局限,往往校企开展的实习实践呈现“短平快”,形式大于实际,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专业,反而会造成一定的“坏印象”。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良好补充,对弥补大一大二两年“真空”的专业教育是一个良好的途径。一是因为第二课堂活动载体多,内容丰富,能够以多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并非单一的理论灌输,是理论和实践有效融合的平台,更能激发学生的专业感知;二是第二课堂活动趣味性强,相较于第一课堂,学生参与意愿强,从情感上更易于接触专业,这就为提升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供了可操作的机会;三是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往往是学生事务工作者,他们与学生接触多,更加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一个完善的第二课堂,不仅是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应在学生的专业认知、情感及应用上给予帮助,成为辅助专业学习的良好机制。

总之,“专业认同感”的提升必须与第二课堂活动紧密联系。没有第二课堂活动的协助,“专业认同感”的提升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而且还需专业教师与学生事务工作者紧密合作,使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和专业认同感的提升相得益彰。

3 专业认同依托第二课堂活动的实现途径

涉农院校应该利用好第二课堂这个有效途径,配合专业学习,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寓教于乐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实施第二课堂活动时,探索以多样化的运作模式及实现途径促进第二课堂与专业认同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力助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3.1 打造专业特色品牌活动,提升学生专业视野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提升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能力十分有益。尤其是一些高校打造的品牌活动,因着力的打造,使得活动运行体系十分成熟且有知名度,使学生更愿意参与,能让学生在参与中有获得感和满足感。因此,在设计校园文化活动时,农业院校应结合专业特色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品牌活动。并对活动的实施进行充分地保障,如活动经费支持和调动专业老师积极性等,在活动宣传上予以重视,扩大活动影响力,确保活动的实施更专业化、更有吸引力和更有教育意义。使学生在参与中感知专业,提升学生的专业视野,知晓专业的可为性,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对专业的深化学习。

3.2 以学术科研活动为龙头,增强学生专业信心

很多学生对农业专业了解不多,甚至有些偏见,认为学农未来没有作为,此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因此,增强学生专业信心十分重要。农业院校应积极搭建平台,使学生感受专业魅力。一方面可大力宣传国家政策,如生态文明政策和乡村振兴等,让学生知晓专业的重要性。一方面可多方举办学术论坛、参观实验室、和企业安排学生野外实习等学术科技活动,让学生感知专业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并积极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与学长学姐组成科研团队,跟随专业老师,进行科研项目研究。从而改观学生对专业的印象,提升学生专业信心,引导学生愿意学习和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并且在活动强化实践能力。

3.3 以专业为依托进行社会实践,提升新生实践能力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教育引导中的隐性作用。要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新青年下乡”等社会实践为契机,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中。并且积极鼓励学生以专业知识为依托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并且指派积极性高、责任心强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为了确保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更有效,促使该项工作真正发挥教育作用,也要积极建立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及经费支持。总之,通过种种措施,希望能使学生了解到自身专业的可为性,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鼓励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4 积极培养创业意识、激发专业思考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促进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意义非凡,尤其是农业院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工作,对培养现代农业所需人才和缓解学生就业问题十分有效。因此,农业院校在日常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开展中也应注重融入适当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体操作层面,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充分通过微信、微博、橱窗、展板等线上线下方式进行创业政策、创业榜样的宣传;积极开展创业辩论赛、创业交流会及创业论坛等研讨活动;还应适当打造校内外创业实训基地,农业专业实践性强,故实训十分必要。在创业教育中,还应注重思想政治和价值观引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和帮助学生谋划好职业规划,鼓励学生从事本专业创业,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通过系列创业教育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对专业的思考。

3.5 依托专业社团,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建立专业社团,如园艺协会等,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自身专业的了解,还可使学生的活动空间和范围延伸。在社团成立后,要加强专业指导,搭建社团活动场地,帮助学生社团发展壮大,多开展科技含量高、实践性强和教育意义大的专业特色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使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使学生得到全方面锻炼提升,专业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4 结语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与专业认同之间存在共性,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涉农院校应该重视第二课堂对专业认同提升的隐形作用,谋求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真正帮助农业专业学生认清专业,找准定位,成为本专业有用之才,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猜你喜欢

认同感第二课堂专业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护士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