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电路分析课程思政教育设计与实践

2022-01-01刘雅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金课混合电路

刘雅娴

(武汉东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30212)

0 引言

“课程思政”自提出之后,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使其成功融入到现代教育环境中,与多元课程的结合更紧密。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强调优势课程的打造,整合线上线下的一体化资源,让传统的课堂空间得到延伸。在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构建视角下,对电路分析课程思政教育进行设计与实践,让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发挥作用,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展现出润物无声的功效。

1 电路分析课程思政现状

电路分析课程是一门专业性的课程,围绕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在不断革新。但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专业课程的设置让这一群体更关注自身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有关于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容关注度明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依托“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与要求,让电路分析课程思政教育得到推动,对电路分析课程思政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具体如下:其一,电路分析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较为生硬。作为一种课程思政的全新探索,尝试打造电路分析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思路,但从反馈的结果来看,所展现出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个根本原因是两者的融合并不紧密。在电路分析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充分与具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限制了学生的成长,两者融合生硬的问题摆在眼前;其二,围绕课程思政的教育设计与实践深度不足。教育设计与实践深度依旧是要以学生的成长为前提,深度挖掘其中的核心价值与元素,让研究方向得到全面优化,搭建广阔的成长空间。但思政教育由于在电路分析课程中的实践还缺乏深入,则需要围绕电路分析课程做好内容的系统优化,尝试借助“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性优势,为两者的有效融合与课程思政逐步走向成熟打好基础。电路分析课程思政的建设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围绕电路分析课程的思政教育还处于初期的摸索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限制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十分有限。

2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电路分析课程思政教育设计价值

在现代教育环境下,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实践,并打造了优质、一流的教学模式,充分整合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让传统课堂环境得到改善。对于电路分析课程而言,其中涉及到的专业性知识点较多,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打造提供了新的选择,自然也让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全新的教学环境。基于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课程思政教育设计价值的剖析,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2.1 革新课程思政实践模式

在传统的电路分析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中,从调查结果已经可以看到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课程思政的建设受到阻碍与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新方法来提供更多支撑,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模式则能够发挥一定的现实意义。与传统的线下思政元素的渗透不同,线上线下的混合金课让思政元素可以渗透到多个方面,让电路分析的课程思政得到全面激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成长打好基础。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开放性,思政元素的融入效果得到增强,课程思政的建设得到推动,为电路分析课程的创新提供必要支持。为此,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核心功能,让教育空间得到拓展,

2.2 促进学生综合成长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于接触到的信息呈多元态势,大部分学生的自律性偏差,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冲击与影响,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所能够提供的思政教育方式显得至关重要。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成长,但结合实际发现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还存在现实问题,要协调好具体内容,让思政教育可以发挥作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让思政教育拥有了新的发挥空间。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对其中的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教育效果的影响有限,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对课堂创新与发展的影响力,从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电路分析内容着手,将思政教育融入到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当中,以此来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坚实基础。让思政教育本身不单单作用到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上,更能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为学生综合成长保驾护航。

3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电路分析课程思政教育设计与实践策略

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价值已经在应用实践中得到呈现,该内容符合“互联网+”对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满足高等院校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思路,旨在打造一流课程,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打好基础。从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视角出发,明确设计方案,制定实践策略。

3.1 设计方案

“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尝试,不能简单的归类为思政教育的内容,以此来强硬的灌输与融入,这种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显然就失去了思政教育强调的核心要点。为此,针对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案的探索,要基于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视角出发,塑造课程思政教育设计的新方案,做到逐层深入,分层实践,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塑造,强调以电路分析课程为主,打造线上线下的优质课堂,让学生可以在课程体验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从而搭建优质的课堂内容,最终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是实施主体,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思政元素的挖掘都需要教师来提供必要支撑,教师在课程思政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基础,明确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方向,培养出更多高水平且兼具高政治觉悟、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的优质人才。依托思政教育的明确方向,根据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全过程,完成教学方案的具体设计工作,从而搭建成熟的设计框架,达成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目标。

在基础的课程思政框架当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安排、培养方案、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考核方法、资源整合、学生反馈等多方面的内容,且这些围绕课程思政的分支内容,都是基于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展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思政教育的侧重点要以层次性为核心,将学生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基本特征,在电路分析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搭建中要让思政教育的方向更明确,具体如下:对一年级学生,课程的设置要侧重电路分析的内容,以灵活、立体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课程的角度出发,内容上涉及到课程思政的基础内容、爱国情怀与专业认可度内容;二三年级的学生对电路分析课程已经有初步了解,该阶段的思政教育的侧重点要放在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实践精神与敬业精神等多层面,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自身综合水平得到提升;四年级学生考虑的重点不再单单是技能掌握,而是涉及到创业精神、职业健康、服务意识以及抗压能力等等,不同的阶段在电路分析线上线下金课的实践中,课程思政的侧重点不同,教育方向的精准把握能发挥出课程思政的核心功能与价值,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服务。

3.2 实践策略

电路分析的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搭建,让传统的课堂空间得到激活,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学生的成长空间得到系统延伸。在全新的课堂环境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则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在电路课程的各环节开展思政教育。作为一门电子信息、自动化方面的理论专业课程,其自身拥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作为必修课程,要协调好思政教育的融入全过程。以“电路分析”课程的培养标准来看,思政教育要有明确的侧重点。如在开展电路分析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有充分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同时在“考核方法”的安排层面,也要将思政教育情况作为衡量规范之一。如在“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测量”的教学时,通过对比法来测量不同功率因数电路参数的影响,渗透“节约能源,节约用电”的基本意识,解决专业课程问题的同时,树立正确价值观;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渗透方法的优化。电路分析课程内容专业性较强,生硬的思政教育内容融入的效果并不理想,尝试利用问题导向教学、线上资源整合等多元方式,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全面融入到专业电路的课程实践中,增强两者的融合紧密度,发挥润物无声的效果。

综上所述,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搭建是信息时代下教育发展的产物,从该背景出发,尝试与电路分析课程相结合,搭建一体化的教学空间与环境。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如何持续发挥立德树人的目标,则需要做好全过程优化,搭建成熟的电路分析课程思政的实施框架,为育人目标的发挥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金课混合电路
混合宅
电路的保护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解读电路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