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研究

2022-01-01王丽聪

华东纸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内容课程

王丽聪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环材系 江苏 江阴 214405)

0 引言

最近几年,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家对高校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作为国家的有力建设者,高校学生的个人能力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未来,而思政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具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促进其努力学习的重要作用,无机化学是高校化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思政教育在其中的正确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1 思政教学在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专业思想

建国以来,我国的主要经济支柱就是化工企业,不过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化工企业的发展面临一些困境,而无机化学作为化工类的基础学科,不仅在高校课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化工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支撑,因此高校学生无机化学的学习情况,对我国的经济有着不小的影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形象直观地将无机化学展现给学生,学生对其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难,而且无机化学中的相关科学家以国外的居多,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职业观的建立没有显著的效果,倘若在无机化学的课程中正确的使用思政教育,则会改善这种状况。

其实我国在无机化学领域具有很高的贡献,例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都与无机化学有很大的关系。此外在19世纪,化肥工业成功解决世界粮食危机,而我国的侯德榜化学专家,成功地创造联合制碱法,对我国的化肥专业乃至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贡献,而在如今,我国的无机化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倘若将这些无机化学的发展史,融入到无机化学的课堂之中,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增强作用,从而有助于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1.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创新能力,提升教师的个人能力

高校无机化学课程中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相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思政教学在专业课中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产生兴趣,从而为国家培养全面性发展的人才。这些思政元素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例,例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院士和徐光宪院士,他们创新式地将化学元素周期表引入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形成善于找寻规律、善于探寻真理的学习习惯,吸引学生养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这样的实例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就必须针对自身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树人”先“立德”。在目前全国范围内推广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榜样,做到严于律己和正确引导学生,这样一来,教师的个人能力得到提高,才能保证思政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此,高校就可以培养一批具有良好个人能力的教师队伍,高校的竞争力得以提高。

2 思政教育在无机化学教学的现状

2.1 高校中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的内涵理解不足

现阶段思政教育虽然已经实施将近四年,但是仍旧有部分教师对其理解不足,他们所谓的思政教育就是在课堂中抽出部分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是这样的方式完全可以由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进行教育,否则国家不可能大费周章地推广思政教育,因此思政教育绝非这种单纯、刻板的教育方式。

思政教育其实是利用隐形方式,将思想政治融入到学科当中,从而让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去接受教育。徐清森副司长曾在一期电视会议上指出,所有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元素都属于思政教育。通过徐清森副司长的一番话,思政教育的涵盖面变得更加广泛,只要结合课程,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个人能力的内容都属于思政教育。

2.2 无机化学教材中思政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

无机化学教材是高校化学科目教育的根本,而思政教育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的,倘若教材内容涉及思政教育的方面较少,思政教育就无法顺利地开展。现阶段高校当中的教材中有关思政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例如教材中相关章节中我国科学家介绍相对缺乏,少数教材中对科学家的介绍,则放在章节之后,供学生自行阅读,这样的内容只通过学生阅读,所起到的效果并不好,而教师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难以涉及到这类内容。而且仅仅是这样的内容,并不利于思政教育的开展,因为目前众多学生所关心的话题大多在社会热点上,教材上对这类问题相对缺乏,教师难以通过内容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倘若生拉硬拽的去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反而会让学生与教材脱离,其效果并不理想。

2.3 高校中对思政教育的评价相对缺乏

虽然如今思政教育已经开展将近4年,但是高校中思政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以目前的手段还不能有效地进行评价,因为思政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观,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能力为目的,这样的目的通过传统的评价方式,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检测出思政教育的成果,并且根据其结果,对思政教育进行完善,以促进学生三观的建立,从而有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锻炼。

2.4 教学内容抽象,学生思政兴趣较低

高校无机化学课程内容抽象枯燥,学生对其的兴趣相较其他科目要低,而现阶段无机化学的教学模式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难以拥有充足的兴趣去学习无机化学课程,而众多高校无机化学教师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仅仅存在于表面,学生难以因此而出现较高的学习兴趣,即使高校无机化学教师能够将思政教育与课程相融合,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思政教育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2.5 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

目前我国各高校对学生的专项技能非常重视,而且高校的排名也是以专项技能研究成果进行的,因此众多高校教育家为追求研究成果,而将重心转移至此,对思政教育选择忽略,甚至有很多高校教师认为高校学生已经成年,已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能力,倘若教师再大费周章的开展思政教育,就是在浪费时间,但限于国家的要求,对思政教育草草了事,教学方法单一,甚至只是简单的口头传达,这样一来,学生无法通过课堂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只能通过自身的理解来约束日常行为,所取得效果并不理想。此外,高校中思政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缺乏实践,众多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之时,不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造成众多学生无法对所学到的思政理念融会贯通,因此当现实生活中出现道德事件时候,自己却无法有效的明辨是非,无法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念去在事件中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3 立德树人视域下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相关策略

3.1 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

目前各高校的课程不断受到压缩,学生的课堂时间相较以往出现缩减,针对于此教师会降低思政教育的内容,而且还会出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度较低的情况。为此,高校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这种情况,可以组织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找出思政元素并与现实相结合,与专业的课程相结合,纳入相应的教学大纲中。此外,无机化学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内容,做好思政教育在课堂中的切入点,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思政教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例如无机化学中“原子结构”一章中,该章节中的思政元素是我国稀土之父徐光宪,而教材中的专业知识是微观粒子的运动特点,原子的结构以及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等。在进行该章的学习时,教师应该将两者相结合,讲述徐光宪的生平以及对化学的重要贡献,树立学生的爱国敬业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心存高远的志向。

3.2 结合热点内容,思政内容动态化

通常情况下,时事与思想政治具有非常紧密地联系,因此高校教师若要想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就应该注意结合时事热点,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令其更深入地去了解政治,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培养他们的个人能力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而现实当中的热点内容非常多,例如近期一些大城市接连出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安全造成很大的困扰,而雾霾的形成不仅与无机化学存在很大的联系,还与日常生活存在很大的联系,应用这样的实例,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引入其中,通过这样的实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也对应国家的号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3 注重思政内容的考评

思政内容的教育,能够令学生建立良好的三观,但是思政教育能否取得应有的效果,就需要相关教育者对其进行考评,但是思政教育下的学生建立良好个人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传统的考评方法无法完整地检测出结果,因此需要相关的教育工作者结合专业知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评体系,考评时应以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的内容。不过教师在对思政内容进行考评时,应该注意考评的多样化,不要局限于纸质考题,应该注重学生的言行举止,否则很有可能得不出真实的考评结果。

3.4 注重教师师德的提升

其实思政教育不单是针对学生的,更是针对教师的,只有教师的师德获得足够的提升,才有能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因此提升师德是思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而且教师还应注重将师德渗透进入课堂中,这样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将思政教育正确的教导给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无机化学课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非常紧密,教师的相关价值观念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个人综合能力。

3.5 注重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无机化学内容抽象空洞,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会产生一些难点,而思政教育又仅仅存在于表面,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思政教育的教育目的无法达到,针对这样的状况,高校教师应该进行深刻反思,有针对性以及目的性的转变自己教学模式,追求多样性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课程内容,结合内容联系思政教育,在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传授,如此所取得效果将远高于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

例如高校无机化学中“配合物化学基础”一章,该章内容要求学生掌握配合物的构型、磁性以及价键理论等方面,但是这些内容都是非常抽象的理论性知识,学生对此难以产生兴趣,学习过程存在困难,而该章节能够联系到胰岛素和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这两项研究都是我国非常重大的研究成果,青蒿素的研究者屠呦呦还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以此进行思政教育可以给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从而加强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信念以及决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对各高校的思政教育非常重视,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职业观,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能够全面地进行发展,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但是现阶段的思政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于此,本文提出六项相关策略,相信能够给众多高校教育者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思政内容课程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主要内容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