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学生管理中的跨文化研究
2022-01-01郭飞
郭 飞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0 引言
当前在我国的国际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尽管高职院校在关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跨文化研究的挑战。跨文化研究在对于国际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中国际学生管理时跨文化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具体指出了在对国际学生管理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希望能对提升国际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给予更大的贡献。
1 高职院校加强国际学生跨文化管理的背景
1.1 汉语热逐渐在国外流行开来
随着当前国际化沟通越来越频繁,很多国内外的学者对跨文化交流这一研究越来越重视。当前我国也逐渐跟随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发展,从而对应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逐渐得到了飞跃的提升,我国在文化、语言等方面也受到国外许多优秀人士的关注。这种全球化形式势不可挡,每个国家都有学生想到自己所感兴趣的国家学习他们的文化知识,并且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对方国家的优秀文化。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其他国家学习我国语言的人数迅速的提升,来到我国进行留学的大学生数量也随之提升,逐渐出现来华国际学生的热潮。
1.2 在高职院校提升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综合国力得到稳步提升,并且对外交流的形势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国际学生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而跨文化管理成为高职院校进行日常管理的一大组成部分,同时也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密切关注,而当前在我国国际教育事业过程中,对留学生加强跨文化教育管理也成为一大重点开展工作。
在此基础上能够突出对国际学生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并且要求他们在保证管理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充分提升国际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以此来突出我国国际管理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科学的跨文化管理也能够,提高国际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帮助他们在我国得到一定的归属感,从而让更多的国际学生到我国来留学,帮助带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能够为我国的国际化建设提供对应的帮助和支持。
1.3 跨文化管理有助于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友人
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国际学生教育作为保障自己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进一步培养国际教育来培养一批真诚的国际友人,以此来实现良好的外交政策。同样的道理,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对国际学生的跨文化管理,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们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国际学生们提高自己的丰富经历和阅历,并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甚至能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优秀工作人员。高职院校提升对国际学生的管理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们克服自己对文化交流之间的障碍和恐惧,还能够对密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带来一定的帮助。跨文化管理能够帮助我国培养更多知华爱华的国际友人,帮助我国塑造真实的国家形象并提升国家软实力。
2 对国际学生进行跨文化学习管理时遇到的问题
2.1 国际学生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国际学生们都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所接受到的师资力量也都不相同,所受到的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异。在来华之后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习惯也就会不同,甚至他们会以不自觉的价值观念来衡量身边的人和事。我国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却拥有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历史背景。虽然拥有一定发展的教育水平,但在对待国际学生的跨文化管理问题上态度还不够严肃。
比如很多高职院校对待国际学生的违规现象并没有加强管理,而是保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恶劣态度,从而使得很多国际学生就有了很大的优越感。这不仅严重拉低了高中职院校在管理过程中的严格程度,同时让我国学生认为自己与国际学生有着一定的差距,从而影响来华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之间的进一步交流。
2.2 国际学生的文化差异问题
不同民族的国际学生说具有的宗教信仰也不同,那么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进行食物配备上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照顾,尽量能够满足每一个民族国际学生的饮食习惯。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学生们就对文字信息的解码方式不同,在他们进行交流是难免会产生一定的误会或分歧,从而带来了沟通上的障碍。
就汉语来说,每个词语拥有不同的意义或者多音字,都会让国际学生在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过程中受到相应的打击,甚至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带来影响。这些都会使得国际学生在学习我国文化或语言时出现不自信或挫败感等种种消极表现,甚至很多严重的国际学生会自动终止自己的留学生活。不仅如此,很多国际学生不喜欢自己被称为外国人,所以他们起了一些具有深刻意义的中国名字,这些都属于有学生之间的精神文化差异。
有一些研究人员在对国际学生进行具体研究后,得出他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具有很大差异这一结论。在高语境国家背景下成长的学生在对待人或物方面会表现得较为传统,比如中国人在被他人表扬后往往会表现得较为谦虚,以及参加聚会时讲究先干为敬。而低语境的国家在交流过程中会使用更为直接的回答方式,他们在待人接物方面会表现得更为简单、直接,在被人表扬时会认为中国人的做法相对虚伪,而他们会欣然接受。在参加宴会时,会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不同语境下的差异性是每个国际学生天生就有的,因此他们本身所具有的生活习惯并不会轻易改变,这些都属于生活方式的差异性。
3 对国际学生提供跨文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提升跨文化的沟通,提升留学生的情感交流
由于国际学生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与我国学生有着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这就会为国际学生都有跨文化管理带来一定的阻碍。那么在实际管理时工作人员或其他学生应当运用具体的跨文化技巧来进行解决。当然,如果不能够充分理解国际学生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无法跨越对应的障碍。因此管理人员应当本着求同存异和相互理解的原则基础上,充分了解每位国际学生所具有的个性差异,在业余时间学习每个国家或相应地区日常生活习惯和具体的文化背景,能够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首先尊重他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表达方式,避免侵犯他人的隐私。
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接受国际学生们所提出的管理意见,尽可能的将他们的文化冲突降到最低。比如在交流过程中,将国际学生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写在纸上,通过与其他工作人员相互探讨后给予对方相应的解决办法,本着和平沟通的态度来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如果国际学生遇到情感上的问题,能够有耐心地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不仅是在语言方面,还可以通过肢体的交流,比如用拥抱握手等方式来消除国际学生之间的隔阂,减少他们的分歧。
3.2 开创校园文化活动来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很多国际学生刚来到我国会产生一定的紧张感和孤独感,这些都是正常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此来带给他们较为稳定和愉悦的情绪。首先我们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留学生活,比如在课余时间内组织每个留学班级开展一次文化介绍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让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并促使他们真正融入到当前的校园生活中。其次可以在每个中国传统节日时开展国内学生和国际学生之间的联谊活动,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丰富国际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可以促使他们与我国学生的交流次数增多,交友范围也逐渐扩大。
与此同时,跨文化管理人员也可以组织国际学生以参观当地博物馆的方式,来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和发展历史,亲身体会我国的实际生活,并深入了解国家情况。通过充分创设优秀的多元文化来帮助中外学生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秀文化,形成良好的全球化观念。
3.3 运用互联网来促进国际学生参与到教育管理中
国际学生们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他们有着更加全面的学习经验,对于每个国家的信息掌握都比较全面,这也是我国在开展国际教育过程中能够深入挖掘的信息资源之一。很多国际学生在我国生活较长时间,对我国的教育问题或者文化都有了较为客观的掌握,并产生自己的想法。那么跨文化管理工作人员就可以适时地了解他们对我国的发展问题或教育文化方面的问题有着怎样的见解,通过收集这些信息来帮助我国的教育管理进行充分的改善,并鼓励国际学生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意见上的沟通和交流。
3.4 提高跨文化管理人员的交际能力来提升管理效率
跨文化管理人员是与国际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同时也是出间国际学生形成对我国人民良好形象的第一人。那么在管理时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是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通过充分培养这些管理人员的交际能力和思想水平,能够有效提高国际留学生对我国文化的好感和兴趣,并丰富他们对我国文化背景的了解。除此之外,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提升对国际学生的服务质量,从而让他们感到管理上的高效性。
4 结论
在高职院校中对国际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大方面。高校只有充分意识到对国际学生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在跨文化方面做出一定的理论探究,才能有效提升管理的针对性和教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进而为国际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优化提供更好的支持。在此基础上,为高职院校的国际学生提供跨文化研究背景下的管理,也能够得到他们的群体性认同,以此来为我国对外交流活动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